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一品御厨 >

第4章

一品御厨-第4章

小说: 一品御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去地里采点野菜。”杨若看到家里一团乱,也不想在家待着,索性,她手里挎着个竹篮,到外面去逛一圈,寻找灵感。

    前世时,杨若对美食就有着极高的天赋,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想着做美食,心情不好时,她会出去到处转悠,找灵感。

    所以这会,她要出门。

    王氏嘴里答应了杨若。杨若走后,王氏嘴里絮絮叨叨,便正拿着热布巾,帮杨大明擦拭身上的血,却是越擦越心疼。

    杨大明身上多处被打伤,脸更是肿的难看。

    王氏帮他擦拭时,他便痛的直哼哼。

 05章 一瞥

    王氏却是又急又气。“我说孩子他爹,你说咱这日子可咋过,半月后,咱们从哪里拿来七两银子还钱,你说,我们真要阿若嫁到吴家去。”

    提起银子杨大明也是急在心头。“真不行,我等伤好点,就去矿上看看。我听说在井底,干一个月有二两银子。我大不了干两个人的活”

    “不行,那地方太危险了,是要丢人命的。你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要是你出个三长两短,这让我们怎么办?”王氏说着就哭了起来。

    虽然王氏平时嘴里经常骂杨大明,可杨大明真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她却比谁都急。

    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杨大明却不以为意,“那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闺女嫁个瘸子。今天她可是救了我一命,阿若是个好孩子,她跟着我们受苦了。”

    王氏听了眼泪,更是不听话的落了下来。

    于是这两人合计了半天,最后也没说出个名堂。

    杨若却没有爹娘那么着急,她不信自己前世一个金牌大厨,还能被七两银子给难到了。

    她此次要出去采的就是那种天然的野菜,在后世被称之为荠菜。

    荠菜味道好,营养丰富,最合适做面食的馅。

    这种菜,纯天然,无污染,而且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都会生长。

    可以说是遍地都是,采摘和制作都没有任何成本。

    荠菜剁碎,加上调味料,有的可以在里面放上不用的肉馅,和上糙米面。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不同的造型。

    杨若心灵手巧,会用面团做十二生肖图,也会捏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

    所以在卖相上,她是不用担心了。

    现在她就是想看看,这里的野外,是不是真有那么多量的荠菜。

    在现代米粑粑,可被人们都推崇为,健康点心。

    也就是人们清明时节,都会排队购买的青团。

    但是杨若因为缺少食材,她只能巧中取胜,

    她做调味青团,就是里面不带肉馅的。

    她是将面团里,做好调味。

    这样吃起来,应该更加的美味。

    希望这次的青团,能挽救杨家的这次危机。

    杨若做事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就付诸行动。

    让她惊喜的是,这时阳春三月,正是荠菜的生长旺季。

    田野里,菜地里,到处都是长的绿油油的荠菜。

    杨若的一双小手,在田地间犹如穿花一般。

    等到了傍晚时,她已经采摘了满满一篮子。

    看到这么好的荠菜,杨若眼里也盛满了欢喜,

    虽然已经累得满头是汗,

    她心里却欢喜着。

    可惜家里没有菜地,不然她可以种上很多品种的蔬菜。

    这时所有的田地,都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普通的农户,是没有自己的田地的,这时的人,心思单纯,也没有想到,自己到外面去开阔土地。

    只能到东家那里领了些地,来年收成时,将应该上缴的部分,上缴掉,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但是那剩下的部分,已经是寥寥无几。

    杨若只能将田地的事情,放一放,先将青团做出来再说。

    杨若站在地里,用衣袖擦拭汗水时,此时路过这里的王奇,正好看到女孩露出白皙纤细的脖颈。

    她的脸果然干净漂亮,特别是还有一双黝黑聪慧的眼睛。

    他不明白,女孩采这么多野菜干什么?

    想到,她对那女人说,半月后,就会拿出七两银子。

    她真的能做到吗?

    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王奇没有再去看女孩,背着身上的捕兽笼,朝山上走去。

    他每天傍晚的时候,会将做好的捕兽笼,放到山上的一些野物容易出没的地方。

    早上他会去取,一般都会有猎物上勾。

    有时他也会用自己制作的箭弩,去射猎物。

    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往深山里去捕猎大型野物。

    而且他制作的箭,弩一定是镇上最好,最棒的。

    曾经也有人上门,请王奇做,可是都被他冷冷的拒绝了。

    西蔡村的人,都说王奇是个怪人,

    他却不在乎,

    若说这世上有谁让他在意,那就是自己的爷爷,

    一个知书达理,有七十高寿的老人。

    想到,爷爷都咳嗽好几天了,都没好。

    他决定过几天进深山,弄只老虎豹子什么的,

    爷爷的医药费,应该就能解决了。

    王奇一直以来,总感觉自己不是这里的人,但是爷爷却肯定的告诉他,他从小就是这里长大的。

    可脑海里,时不时冒出来的零星片段,和他每晚都会做的噩梦,让王奇很是困扰。

    杨若回过神时,再次看到那个宽大挺拔的背影。

    她心道,这人真是奇怪。

    杨若到家时,大姐杨翠也回来了。

    此时杨翠正轮着一把大斧头,一板一眼的在劈柴。

    看到杨若回来了,她便露出笑脸,还从衣服口袋里,

    摸出一个露出五个黑手指印的,大白馒头给她吃。

    想来大姐已经不止一次,拿出这个馒头看了。

    可是却又舍不得吃。

    杨若内心感动,却也是大吃一惊,忙将她拉到一旁问道:“

    “大姐,你这馒头哪里来的?”

    杨翠心思很简单,她只是觉得,好吃的东西,要和妹妹分享。

    因此自己都舍不得吃,却留给了妹妹。

    “给的,你吃。”

    杨若却没拿那馒头,急忙追问道:“谁给你的?”

    “柴!”杨翠很多事情说不清楚。

    很多时候,她嘴里往往只会往外蹦出一两个字。

    因此她说了一个柴字,杨若就明白了。

    她的意思是,自己用柴和别人换的包子。

    可是这一个包子都十五文钱,一捆柴也才五文钱,大姐那里弄那么多的柴和别人换。

    杨若只是感到有些奇怪,不过想到大姐的情况,估计是有人同情她,送给她的也不一定。

    可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这么有同情心的。

    但是在这个大姐嘴里,肯定是问不出更加有价值的东西。

    杨若忙将包子放回大姐怀里。“大姐,你留着自己吃,不要给她们看到,不然抢你的,知道吗?”

    杨翠一听,果然脸上露出警惕神色。

    虽然杨翠脑子不大好,但是因为杨青和杨帆以前抢她的东西,欺负她的次数太多了,也有了记性。

    她立刻将包子放到衣服里面藏好。

 06章 初成

    其实杨翠也不是天生脑子不好,听说小时候,得过一场病。

    因为没有钱请大夫,发烧将脑子烧坏了。

    所以如今都十八岁了,还没上前说亲。

    其实杨翠却是家里,除了杨若长的最好看的一个,细眉细眼,脸蛋也周正。

    若不是因为常年做个粗活,那手必定也不会布满老茧,而是细皮嫩肉的。

    想到姐姐的处境,杨若心里也是一片枉然。

    但是她相信,事在人为,

    她相信,只要过了这一个坎,后面的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因为她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并且一直坚持着,

    有志者事竟成。

    看到大姐继续劈柴,杨若也忙自己的事情了。

    杨若将一篮子荠菜,拿到河边清洗干净。

    洗好后,便开始烧水捞烫。

    在烧水的同时,她也开始和面。

    王氏只听到厨房间,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急忙跑过去看,却见杨若一双白净的小手,正在一大团面上,节奏有序的揉捏着。

    虽然她人小,抱着那么大的面盆,做和面的动作,有些吃力。但是动作却无比的娴熟,仿佛以前曾经这样做过了许多次一般。

    王氏看的不由大吃一惊,“阿若,你在和面,你这是在那里学的?”

    因为杨若和面的动作和她们和面的动作根本不一样。

    至于哪里不一样,应该说动作更加灵巧,而且那面团和的更好。

    和面有几个讲究。

    一个是,面不沾桌和手。

    和面和的好不好,只要看和面人的手和面桌,便一目了然。

    面和的好,和面人的手上干干净净,没有沾染上一点面。

    而面桌也是干干净净的、

    还有一个就是面的柔软程度,以及厚薄程度。

    如果是用来做水饺或者馄饨,面的厚薄,就非常重要。

    不过今天杨若做的是面团,因此只要面能和的慈和,就可以了。

    慈和就是面团的柔软性。

    做青团,就是需要面团柔软,却又不能软的要沾染在手上。

    要干硬合适,包出来的青团,才可以想怎么捏出形状,就捏出什么形状。

    “娘,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吗,这次我大难不死,就是托了阎王老爷的福。我在地府的藏宝阁,无意中找到一本厨艺大全,然后那些厨艺都跑到我脑子里了,我现在要做的东西叫做青团。等我做好了,你吃吃看,味道好不好。”

    杨若能穿越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是她那个捣蛋的弟弟,杨帆做的好事。

    那天杨帆闲着无聊,就是趁着杨若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