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内宅生存手札 >

第166章

内宅生存手札-第166章

小说: 内宅生存手札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恒沉默了一瞬,忽然单膝下跪:“儿臣愿领兵前往,代天征战。”
  他知道父皇的意思了,但是无论为臣为子,他都不同意。
  皇帝皱眉:“你这是做什么?朕都让你监国了,亲征你也要跟朕争?”
  这话说得不大好听,纪恒咬牙,只当没听见,只耐心阐述,自己比皇帝更适合的理由。
  皇帝啼笑皆非,派谁出战还没决定,他们爷俩倒为这个争起来了。
  他最是心疼儿子,自然不肯愿意。
  纪恒却道:“孩儿有学武艺,父亲可以不必太担心。”
  皇帝嗤笑:“朕也学了,朕都有点内力了,你还能比得过朕?”
  他勤勤恳恳练武近一年,都能有内力了,恒儿还能比过他不成?
  纪恒沉默了一瞬,也不辩驳,忽的伸手,点了父亲身上穴道。
  皇帝一呆:“你——”
  你对你老子做了什么?!
  纪恒道:“父皇,这是点穴。孩儿学武也有一段时间了,真到战场上,自保的本事还是有的。”
  他内力极浅极浅,点穴的作用也小,点不了多长时间。但他还是飞速为父亲解穴,口中道歉不止。
  皇帝摆摆手,没有跟他计较,心里有那么一点不快。他竟然没学过这种跟定身术差不多的功夫。
  这可是厉害本事啊。
  皇帝想了想,随口问道:“必须要挨着人才能点穴吗?”
  “什么?”纪恒一怔,一时没明白皇帝的意思。
  皇帝没再追问,而是继续先前的话题。
  其实纪恒一开始并没有强烈的想去战场的念头,甚至可以说是想都没想。但是,父皇的提议,让他改了主意。
  或许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教将士们奋力作战,教敌人知道,本朝和前朝全然不同。
  这么一想,他的态度更坚决了。他不是想去送死,他是想把夷狄打跑打怕。
  边关将士们学武也有两三年了吧?肯定不会毫无进展。
  再不济,边境还有对外宣称二十万,实则十四万的大军呢。
  他不信大齐会败。
  见儿子铁了心要去战场,皇帝没来由心生悔意。最开始恒儿没这念头的,都是他提议,这孩子才受了启发。
  皇帝初时不愿意,后来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他的儿子,文治武功,肯定要流传后世的。他对儿子有这个信心。
  这一战说着凶险,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兵力雄厚,妥善部署,大齐未必会败。
  皇帝思来想去,终是默默同意了。不过,他有个条件:“京畿大营的士兵,全都调去。京城的守卫,朕再调其他军士。”
  “这怎么行?”纪恒下意识反驳,“京畿大营守卫京城安全,怎能说调就调?”
  “朕记得,阿芸教过他们功夫,你也说过,京畿大营的军力强壮,能胜过夷狄。”
  纪恒哭笑不得,京畿大营的军士确实本领厉害,可是先前已经有一部分被分到各地,教导百姓武艺。若再调到京城,那……
  “京城的安危,你不必担心。从附近抽调人马过来就行。霍老将军自己,恐怕也更想带兵上阵杀敌吧?”皇帝缓缓说道。
  军人入伍是为了保家卫国,霍老将军或许真想上战场。其实父皇说的没错,京畿大营的战斗力可能是最强的,第一次与外敌作战,既要胜利,那拿出最好的本事,应该是没错的。
  这样,更稳妥,胜算也更大。
  皇帝没猜错,霍老将军确实表达了军中将士想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的意愿。他表示,愿誓死捍卫大齐的土地和尊严。
  皇帝感叹,血性男儿并不少,大家还是不想像前朝那般憋屈。
  于是,皇帝抽调了附近兵力,进驻京畿大营,而后又命霍老将军率精兵五万,随太子纪恒前往边关。
  皇帝竟然命令太子出战!此事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也不知是皇帝对太子恩宠已淡,还是皇帝想让太子的履历看起来更加光鲜。
  但是,不管怎样,称病多时的皇帝重新管理朝政,而太子纪恒则被皇帝封了个兵马大元帅,即日前往边关,助战镇北侯。
  谢凌云听闻此事后,也是一惊。她问纪恒:“你真要出征打仗?”
  纪恒点头:“嗯,等我回来。”他说着摸了摸她的头发。
  谢凌云将他的手拿开,有些不安:“可是,你的功夫又不好……”
  她见过军中将士,虽然也有瘦猴儿,可多半是高大健壮的,纪恒小白脸儿一般,又怎么能上战场?
  她知道,纪恒上战场,重要的是意义,可她还是不大放心。
  纪恒一噎,慢悠悠道:“我功夫怎么了?我比大多数人都厉害。”
  谢凌云撇了撇嘴,三脚猫的功夫,还敢吹嘘。她想了想:“我也去吧?我可以保护你。”
  她还没上过战场,她听说战场凶险。不过,既然危险,那她在纪恒身边,她也放心。
  纪恒眉心直跳:“你去做什么?别闹,这不是你去的事儿。”
  他是去打仗,带她做什么?
  “我武功好,我能保护你,我也能杀敌啊!”谢凌云很认真。
  纪恒知道她认真,可他还是不愿。在他心里,打仗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她固然厉害,可他不大舍得她吃苦受累,他内心深处,也不愿意她真的去战场保护他。
  他们之间,原该是他保护她才对。
  他什么都顺着她,可这件事,他不想妥协。
  阿芸厉害是不假,她单打独斗厉害,她以一敌十也容易。可是当面对千军万马时,她也能这般吗?
  即使她真能,他也不想她涉险。
  谢凌云不大明白他的固执,明明对她而言不是难事,可他为什么不同意呢?
  纪恒态度坚决,不容反驳,就是不想她去。
  谢凌云悻悻的,没再说话。
  不过,她到底是不死心,她去问皇帝,她能不能一同前往。
  皇帝也很无奈,自忖没有教儿媳妇上战场保护儿子的道理。虽说前朝也有女子作战,可那是男子找死的多了,才会如此。
  这个阿芸,在想些什么呢?
  皇帝耐着性子,给阿芸解释:“阿芸,这是规矩,女人不上战场,这是规矩。”
  谢凌云“哦”一声,不再追问,像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皇帝松了口气,他心里也有点遗憾,她如果是个男儿,那该多好。
  默默叹息后,皇帝又佯作无意问起谢凌云关于点穴的事情。
  “这点穴是怎么一回事?五公主问起来,朕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可不想教人知道,是他想学。
  “啊?”谢凌云一呆,皱了皱眉,“点穴啊,五皇妹如果想学,改日我教她就是了。”
  皇帝面色微沉:“你五皇妹担心你忙,朕教她就行。”
  “嗯。”谢凌云点一点头,过得片刻,才讶然道,“父皇也会点穴?”
  皇帝暼了她一眼没有回答。
  谢凌云自己想明白了:“啊——父皇,这个,儿臣不能教您。改日,教太子教您吧。”
  “为什么?”
  谢凌云小声道:“因为需要认穴,父皇将来就知道了。”
  得知皇帝不同意她前往,她也没心情再久留,匆匆告辞了。
  她走后许久,皇帝才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猜测了好一会儿大致猜到了何为认穴他“呀”了一声,颇觉难堪。
  他这可不是有意调戏儿媳妇,他是真不知道。
  因为难堪,接下来皇帝跟东宫并无来往,以至于东宫发生了什么,他也不知晓。
  纪恒出宫离京时,皇帝亲自送别,并将平安符挂在儿子脖子里,希望纪恒平平安安。
  这回纪恒带去的士兵,除了京畿大营的将士和其他士兵,还有一些民众。
  是的,民众。
  这些老百姓不是士兵,然而听说朝廷要打夷狄,他们竟然要前去帮忙,或作伙夫,或要帮忙运粮草。
  他们也希望可以打退夷狄,前朝的血泪还未干,老百姓也是有血性的。
  对此纪恒意外之余,又感慨万分。上位者常说,为了百姓,不抵抗,不打仗,可是有时候,焉知老百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还记得书上记载的,老百姓还在反抗,君王却率先投了降。
  他想,为了百姓,也要赢的这一仗。
  道路旁送行的百姓不少,然而纪恒记挂的阿芸却躲着没见他。
  她从昨夜起就不理睬他,今晨他出宫时,也没看见她的身影。只有她身边的丫鬟把一块护心铜镜给了他,说是她让转交的。
  纪恒猜测她可能是不舍得自己,可是她没有跟他告别,他心里还是略略遗憾。
  罢了等回来时,再好好哄哄她吧。
  边关,威武侯跟夷狄交战,互有胜负。夷狄兵力增加,纪恒也不敢大意,急速行军。
  谢凌云躲在队伍里,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发现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么么哒~(^з^)…☆


第125章 战场
  谢凌云先前提出随军出征, 被太子拒绝, 倒也没说什么, 不过那时她就决定了悄悄尾随。
  她倒不是为了好玩儿,而是真的觉得自己既然有本事,就该发挥作用而不是囿于宫墙之内。
  或许纪恒是不放心她, 可她对自己有信心。
  纪恒不同意,父皇也不同意, 那又怎么样呢?高高的宫墙, 从来都拦不住她。
  出京数日的急行军,她丝毫不觉得疲惫,反而感到新鲜有趣。
  那边, 东宫诸人发现太子妃不见了,初时还以为是独自回了娘家。——太子吩咐过, 太子妃出入自由。
  直到几个时辰后, 他们看到了太子妃留下的书信。大着胆子一看, 方知道太子妃这是随太子殿下一起出征去了。
  众人慌了神, 匆忙去禀报皇帝,并奉上太子妃的亲笔书信。
  皇帝读了信, 又好气, 又好笑。
  她说明去向目的, 表明自己肯定会平安归来,还希望父皇能帮忙遮掩。
  皇帝心说,她私自离宫,藏在军中, 还敢让他帮忙掩护,真以为他是她亲爹啊!
  不过,很奇怪的是,皇帝倒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