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黄大仙今儿个要升天 >

第106章

黄大仙今儿个要升天-第106章

小说: 黄大仙今儿个要升天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大哥!”知州大人笑呵呵喊了声。
      莫梓驹醒过神来,连忙道:“哎,弟妹,你快坐下。这是几个月了?”
      菜花摸了摸肚子,笑着道:“五个月了,结实着呢。放心,我不会为了那些虚规矩难为自己的。”
      莫梓驹想到菜花两口子都身怀绝技,身体比普通人好上许多,倒也放松了下来。
      “穆昇兄弟怎么不在跟前?”之前莫梓驹就曾听人说过,这两口子在生木墩的前后那简直恨不得天天腻歪在一起的事情。如今没见到穆昇跟在菜花身边,他就好奇地问道。
      “哦,他想着下半年我要生的时候,恐怕没什么时间管事。就带着几个新招来的生手,跑去下面的县衙里换人了,呵呵呵。”菜花想到跑来告状的谢尔,不由傻笑了几声。
      莫梓驹忍笑道:“这确实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拿着新人换人家的熟手。”
      “对了,”莫梓驹想到今天所见,就开口道:“我这一路走来,发现好多女子都在外忙碌,这是……?”
      菜花喝了杯水,道:“嗨!我们也没打算做什么,只是广原地广人少,不比中原人力充足。能怎么办,只能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了。”
      “噗,咳咳咳……”莫梓驹呛了口水,边笑边摇头。
      “对了,这次有个好东西给你。”菜花想起一事,站起来从她桌上拿起一个陶瓶来。
      莫梓驹坐直了,问道:“是什么酒水吗?”
      菜花失笑,道:“回头请莫大哥好好喝一顿,不过这可不是什么酒水。”说着就拔了瓶口的塞子,朝一个浅瓷碟中倒了一点。
      只见白色浅碟中,一汪黑亮粘稠的液体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味。而菜花从桌上拿起一管毛笔,蘸了蘸那黑液就在一方绢布上写了几个字。
      莫梓驹在一旁看着,道:“这竟墨汁吗?”
      菜花也不答,拿起绢布略吹了吹,待上面黑液干了,就将茶几上的水杯拿过来轻轻朝绢布一泼。
      “诶?!”莫梓驹刚想拦着,结果,就看到那写了墨字的绢布迅速被水弄得湿透了。
      但更让他傻眼的是,那些浸了水的黑色墨字竟然丝毫没有化开,之前是什么样子,如今还是什么样子。
      莫梓驹上前一步,接过绢布仔细打量,片刻后,他抬起头,对菜花道:“这,这可是极品好墨啊!!!”
      菜花点点头,道:“之前我们广原这边又是垦荒,又是养鸡,后来还弄出了漆器来,大家的进项都多了起来。只是相对而言,南疆各族却并没太大的改善。好在,后来我无意中从南疆绘制纹身用的黑釉中提炼出了这种墨汁,没想到竟然有遇水不化的特殊功效。我想着,写在纸上,用处还不太明显。若是写在绢布,竹片上,就再不用担心受潮之类的问题了。今后这墨汁的原料就从南疆各族中收购,也算是给他们添一份收益。”
      莫梓驹点头道:“这果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而且这墨汁用途恐怕会比弟妹想得更广。如今江南已经渐渐太平了,大家也愿意掏钱买些好东西了。咱们这次就卖贵些,毕竟如此特殊的墨水,现在可就咱们一家能做啊。”
      菜花笑道:“我正要说呢,这墨汁确实便宜不下来,因为里面要用到几十种草药,制作起来工序还很复杂,成本就低不下来。”
      两人商量了一阵,给这南疆出产的墨汁定了个不太便宜的价位。
      次日,抢人成功的穆昇,带着五个处理公务的熟手,得胜还朝。
      他与莫梓驹吃着小菜,喝着小酒时,玩笑似地给这后世被改良后用做印制钞票的墨汁取了个名儿——洗洗乐墨汁。

☆、大结局

      宏德四十八年昌国京都大乱, 一路由流民组成的军队围住了京城, 连续猛攻了七日。
      原本应该拼死守城并及时报信的皇家近卫营却成了斩断昌国气运的最后一把利刃。
      宏德帝为了养生, 早就不理朝政。他在华美奢侈的长春园中,修身养性了十几年。因此,当近卫与太监们闯入园中时, 这位刚采完初阳紫气的帝王,觉得自己还能再活上五百年没有问题。
      然而,早就搜出了传国玉玺的近卫,上来一个字都没说, 直接一刀就送这位长寿帝王归了西。
      紧接着,流民军队攻入皇城, 烧杀抢劫、肆虐一番后, 只找到了皇帝老儿的尸体, 却遍寻不见传国玉玺。
      为了逼问玉玺下落, 京城里的皇家人一个都没跑掉,全被流民头领挨个审问过后,哭嚎着陪宏德帝西去了。
      就在流民头领拍板决定, 不管那见鬼的玉玺了, 他要直接当皇帝时, 四路人马齐聚京城,把他从还没坐热的龙椅上掀了下去。
      至此,昌国终于在一片兵荒马乱中,落下了帷幕。在各方势力的争吵、拉拢、合作与内斗中,迟迟没人能登上那空空的龙椅。
      而远在江南的魏王在粮草充足, 后顾无忧的情况下,也打着平乱的旗号,开始了北征行动。
      一时间,江北诸势力人心浮动,有担心自身安危的,有企图拉拢利用的。夜幕下,江北之地一片乱象纷呈。
      然而,在江南的更南方,越过光滑陡峭的黑石山,良田万顷的广原州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今年,广原州风调雨顺,不但稻米丰收,连鸡场、墨汁和漆器作坊都产量很高。
      粮食、墨汁与漆器这些都能存放,倒不着急。可这喂大了的成鸡,尤其是公鸡,却是越养越亏。
      如今的鸡场早就在穆昇的操办下,四处开花,且越办越大。
      从去年开始,本地市场就基本饱和了。今年鸡场里没病没灾的,顿时就出现了卖不出去的情况。
      分管鸡场的丁大嫂急得头发一把把直掉,她找不到忙得不见人影的穆昇,就只能奔穆家去找那正在给小闺女喂奶的菜花诉苦去了。
      “大,大人,”丁大嫂见识过菜花在衙门里威风八面的样子,如今看着她给孩子喂奶、换尿片的模样,一时还有些适应不过来。
      “大嫂别见外,还是喊我声妹子好了。咱现在又不在衙门里,喊妹子,我也自在点。”菜花给小闺女换好尿片,笑着说道。
      “诶,诶,瓜妞长得真俊呐,这小脸粉嫩嘟嘟的,爱煞人了。”丁大嫂看着大眼溜溜的瓜妞儿,心里的焦躁也淡了一分。
      是了,穆家的小闺女今年二月出生了。闺女的大名自然是他爹娘操心,可谁都没想到闺女的小名却早就被她哥给起好了。
      原本,木墩儿为了保持穆家的长幼有序,给阿娘肚子里的小娃起了两个小名。如果是个弟弟的话,就叫木桩儿;若是个妹妹的话,就叫木瓜儿。
      但是,当他的阿娘大人头一次听他对着小闺女喊了声“木瓜儿,我是你哥哥木墩儿”后,就两眼微眯,一手把他提溜到跟前,赤果果地威胁道:“再敢叫你妹木瓜儿,我就让你天天吃木瓜!”
      木墩儿这次也不知怎地,竟是不吃他娘的威胁,梗着脖子硬是要喊妹妹木瓜。
      后来,还是他爹赶回来,一手摸着儿子,一手牵着娘子,做了个和事佬。
      “墩儿,你看妹妹是个小娘子,叫木瓜不太美气。不过你这片心意,妹妹也不能辜负,咱们就让妹妹叫瓜妞儿吧,这也是从木瓜这名字里脱出来的,一听就知道是个小娘子的名字,好不?”
      就这样,穆家小闺女就顶着个瓜妞的名字开始了自己这趟人间旅行。
      待她稍长几岁后,穆家人包括她哥在内,就都后悔起来。当初为啥想不开,要给妹妹起个瓜妞的名字啊?!结果你看,妹妹竟真长成了一副瓜兮兮的性子。再配上她那一身虎豹之力……可以说,瓜妞儿已经在祸害这条路上,迈出了她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那是后话,暂且不提,如今的小祸害还在床上用她那对又黑又大的葡萄眼,瞅着她娘和床边的婶婶,脸上还露出一个逗人爱的小酒窝。
      丁大嫂被瓜妞给迷得险些忘了正事,玩了会那白胖的小手爪,才咳了声,赶紧说道:“妹子,你快给想个法子吧。今年的鸡场里成鸡都卖不动了,就算降价,也还有一大半没人要啊,这可怎么办呐?”
      菜花虽然在家喂孩子,可对城里的动静也很清楚。如果按正常来说,鸡场里的成鸡确实会有些剩余,但也绝不至于剩下一大半这么多。
      她心里清楚,这与老百姓那点小心眼有关。早两个多月前,鸡场里的成鸡过量这事就被传出去了。
      丁大嫂在最开始时,为了多卖一些,就主动降了一次价。谁知,这降价当天确实多卖出一些,可没几天,集市上买鸡的人竟比不降价前还要少了几成。
      渐渐的,还有人对丁大嫂说些什么,反正都卖不掉,不如亏本处理算了。免得越留越亏,最后再生个鸡瘟可就亏老鼻子了。
      这些鸡若是丁大嫂自己的,说不得她就真被人说动,亏本处理了。
      然而,鸡场并不属于她,这种决定不是她敢下的。
      丁大嫂问过一次穆昇,穆昇告诉她,便宜可以,但不能亏本,大不了就慢慢卖好了。
      然而,丁大嫂看着这些成鸡,尤其是公鸡,既不下蛋又成日争斗,她心里实在不安稳。于是就想到了在家养孩子的菜花,心说这位也许能出点好主意。再不济,让这位知州大人知道了自己的难处,也许就能同意亏本处理掉一些公鸡了。
      菜花笑着拍了拍丁大嫂的手,道:“其实大嫂也清楚,按理,咱们不会剩下这么多鸡的。可明明降价了,怎么反倒卖得更少呢?”
      丁大嫂皱眉道:“就是啊,我都快愁死了。您说……”
      菜花微微摇了下头,道:“这其实也很好想,城里现在都知道,咱们广原的养鸡场,今年多出了不少成鸡。原本倒也没什么,毕竟不管多少,老百姓该吃的时候,还是会吃的。可当嫂子头一次降价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