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了大槐树-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骑士瞬间如遭重创,他们口吐鲜血,脸色十分的苍白。李易天也没有料到兵魂被破他们竟然也会受到反噬,此时李易天感到脑子里一阵眩晕,一股股无力感传遍全身。
以李易天的强悍体质都感到一阵虚弱,那些马背上的骑士想必也定然不会好受。可是这些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汉子依然在挥舞着武器,在没有倒下之前仍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
“撤退!”李易天悍然下令,虽然主帅并没有命令他们撤退,但是李易天知道自己的部下已经达到了极限。若是再不撤退他们可能全部都要丧命于此!
“校尉!主帅并没有让我们撤退啊,擅自后退可是要斩首的!”副校尉立刻慌乱的阻止李易天,而所有的骑士也都震惊的看着李易天。
“一切后果我来承担,不能让弟兄们就这么死在这里。”李易天调转方向就要撤退,而此时北楚军队的弓箭手已经再次开弓拉箭,准备进行下一波射击。
“李校尉、、、”众人急忙想要开口劝说。
“全军撤退!”李易天再次开口打断了众人的话语。
悍然违抗军令,即便是李易天这次立下大功也必然会受到责罚。为了拯救者两千人的性命,他也来不及考虑太多的后果。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了鸣金之声。
“鸣金了!”一位骑士顿时欢呼起来,就在李易天准备为他们违抗军令之时,龙向南竟然鸣金收兵了!
“快撤!”李易天欢呼一声,立刻带领着众人迅速撤退。
此时正在拼命的北楚军对也都没有想到龙向南竟然会在此时收兵,但是疲惫不堪的它们并没有去深究什么,而是立刻停止了搏杀,随着大军迅速的撤离了战场。
李易天带领众人后退到百丈远的距离后这才放下心来,许多的骑士竟然纷纷从马上掉了下来,竟然是已经虚脱昏了过去。
目送北楚军远去,个个将士也都十分不解龙向南的决定。但是主帅也显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因此众将也只能等到回营之后再行商议。
“这为什么就不追了?”叶风铃不解的问道。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龙主帅也许觉得这样并不划算吧。”李易天也只能这样解释,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众军得了将令都纷纷率众而回,北楚军也得以顺利的占据了那处山地,并开始建造防御工事。
龙向南对这一切毫无表示,而梦陵城中的张猛在得到主帅安然无恙的消息后也放下了心。(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援军抵达
李易天将龙牙营骑士带回营寨以后,立刻前往帅帐听后主帅的吩咐。
此时众将领已经纷纷到齐,除了几位在之前的混战中不行殉国的意外,其余将领都或多或少带着些伤势。
“这次能够将楚镇海围困于孤山之上,全是仰仗诸位用命,龙某人时候一定禀明圣上,为诸位加官进爵!”龙向南双拳一抱,向众人许下封赏。
“都是主帅指挥有度,我等才可以轻易将敌将困于城外。”右手边的副帅急忙谦虚的说道,众位同僚也都纷纷点头不已。
龙向南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将领,见他们个个带伤,也生出一股悲伤。看了看几个空着的座位,龙向南低沉的说道:“几个为国捐躯的将领一定要好生收敛尸首,大战得胜之时定要厚葬他们。”
众人听了龙向南这话,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虽然自古将士难免马革裹尸,但是依然有一股兔死狐悲的凄凉感觉。
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军将士用命,才换的国土之安宁。为将者确实不该有太多的仁慈,众人收拾起情绪听起龙向南接下来的计划。
“这次楚镇海被困梦陵城外,我军只要将那座孤山团团围住,待到敌军弹尽粮绝之日,就是我们破敌之时。”
“若是梦陵城中的张猛敢于出兵营救,我们也正好趁乱取城!”龙向南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让众将军们一同参议。
众人互相商议了一番后,一位将领开口说道:“主帅,我军虽然围困楚镇海与山上,但是若不尽快将他们解决掉,恐怕敌军会尽快突围啊。”
“况且若是敌人的援军到了,我们也会背腹受敌的。十万大军想要突围,我们也不好阻止对方啊!”另一位将领接口说道,将利弊分析的十分清楚。
众将都点头不已,显然都同意这位将领所说的几点意见。此时一直没有出声的龙无极开口了,他淡然的说道:“我军只要派遣十万兵力死死围住楚镇海,想必他要逃脱也不容易。而其余四十万大军分出三十万与梦陵城中的敌军对恃,其余十万大军则可以骚扰北楚国可能出现的援军。”
“这样一来,完全可以拖延到楚镇海自己招架不住的时候。到了那时生杀大权还不是在我们手中?”
另一件虽然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其余将领也有不同的意见。
“北楚军对所占领的山地,其上物产丰富,即使打猎也足以支撑十万大军月余的用度。况且山上还有水源,楚军完全可以在上面安营扎寨,静等援军的到来啊。”
众将士你一言我一语将展示分析的无比透彻,可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书记官进了大帐,他将双方的战损情况已经统计了出来,在得到龙向南的首肯后,就在大帐中将战损数据汇报了一遍。
“我军此时出征,龙牙营折损骑士六千三百人,重伤五百三十二人,马匹损失三千一百二十七匹。步卒部队损失五千三百三十六人,弓箭兵损失一千二百九十五人。武器箭支仍在统计中,预计不会有太大损失。”
这是一场追逐仗,打扫战场可以缴获大量的战利品,因此武器之类的不会损失太多。而北楚军丢失的武器铠甲之类的补给品,想来就不会在少数了。
“敌军步卒战死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二人,骑兵战死五千九百七十一人,弓箭兵战死两千三百九十二人。俘虏敌军士卒两千五百九十五人,俘虏将校一人。”
这次的战争虽然是胜利了,但是却也是惨胜,几乎达到二比一的伤亡比例,足以说明敌军并不好对付。而且最精锐的龙牙营竟然是伤亡最大的兵种,这对东唐将士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消息。
龙向南虽然号称无敌将军,但是楚镇海的名将头衔也不是浪得虚名。双方都精于兵事,手下的将士们也都十分勇悍,即便如此在战场上伤亡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现在两强相遇,必有一伤!
众将领清楚了战损情况以后,都保持了沉默。他们身为将军自然要安全的多,但是士卒们就必须在将令下达后奋勇杀敌。因此好的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生力军,他们现在都不敢妄下定论。
毕竟一条决策决定的并不只是成败,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士卒的生命。
上兵伐谋,古来有之。若得良策,可保万千士卒的生命!
“大战告捷,尔等怎么愁眉苦脸的。今日就先商议到此处,都下去休息吧。就按照无极所说的策略先布置下去,若有变动我们再行商讨!”龙向南看到众将一脸沉闷,立刻下了定论,结束了这次的临时会议。
接下来的数日里,东唐军将北楚军团团围住,梦陵城和城外山上的军队连消息都不能互通。但是现在东唐的兵力部署也比较保守,想要攻破其中任何一处都显得有些兵力不足。
楚镇海所固守的孤山名叫燕明山,楚镇海此时也不急着突围,反而在山上修建了防御工事。他们依靠地利的优势牢牢占据燕明山,将燕明山打造的铁桶一般,俨然就是另一个梦陵城的样子。
楚镇海显然是打了固守不出的目的,况且在他看来张猛定然会向北楚请求援军。即便东唐也继续加派兵力,也必然没有北楚国的援军到达的快速,毕竟这里可是处于北楚国境内。
连日以来龙向南对于燕明山围而不攻,在北楚军看来他们定是存了等待北楚军弹尽粮绝的时候,在发起致命一击。
但是燕明山上幅员辽阔,其中物产极其丰富,而且山顶的的一座天然湖泊中鱼虾成群,足以支撑他们十万大军长期驻守在此。
“我们即便整日里打猎为生,也定能支撑到援军的到来,到时候东唐国的军队将会不攻自破!”北楚的将领自信的说道。
他们当日出城迎战之时并没有携带任何的补给,食物也只够一日只用,这几日来都是食用的野果和兽肉。也多亏是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卒被困在上山,若是那些老弱病残在这样恶略的环境下,只怕早就弃械投降了。
“我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东唐军队没有不败的道理。即使龙向南号称无敌将军,这次也要让他无功而返!”楚镇海此时也开口鼓励部下,为他们树立信心。
“此时即便我们突围出去他们也没奈何,我们依山而守他们更是不得寸进。到时候我们援军到了,我们从山上杀下去,两方夹击之下定能大破龙向南的部队!”
山上的楚镇海部打定固守的打算,梦陵城中的张猛也并没有要外出的意思。这场战争他们只要守住了梦陵城,敌军就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可走。
看清楚这一点的张猛从一开始就主张固守梦陵城,这也是楚镇海愿意留他守城的原因之一。依照现在的战势来看,梦陵城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拖延几个月后东唐军粮草不济之时也就是撤兵之日了。
如此看来楚镇海固守燕明山反而与梦陵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但是张猛知道楚镇海的兵力有限。毕竟楚镇海是一军主帅,他不可能不顾主帅的安慰。
在战局明朗以后,张猛迅速的派出信使向北楚国请求支援。至于他派往燕明山的斥候则没有传回来任何的消息,相比他们已经被东唐的士卒悉数斩杀了。
因此在不明燕明山的战况的情况下,张猛也只能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
数日以来龙向南不停的派人在梦陵城外叫阵,甚至组织士卒们进行攻城。尤其是半夜时分,更是过了一个时辰就会攻城一次。
但是却都是派遣少量士卒,点燃大量的火把敲锣打鼓的前去佯攻。然而张猛面对这种局面却不得不防,即使明知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