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是宣读圣旨了。
这份圣旨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通知南京官员,皇帝陛下已经于山海关设立非常内阁,但鉴于两地隔绝,内阁已经无法正常行使职权,黄河以南尚且在朝廷掌握之中的军政事务,由南京的各级机构管理,以南京五军都督府和南京兵部总辖黄河以南的军务,在防御闯逆南侵的同时以最快速度调兵,通过海运增援山海关。
杨丰没兴趣管南京这些人。
明朝的制度很完善,南京这些家伙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原本历史上崇祯死后,至少在政府运行方面,南方还是没有出现什么混乱的,既然这样还是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至于他要的其实就是援军和粮饷,剩下南方这些家伙死活关他屁事,他不怕李自成南下,把南方那些士绅全打了土豪,或者南方士绅全做墙头草在李自成大军威胁下投降,然后他反攻时候借口这些家伙附逆,也和李自成一样快快乐乐打土豪。
好吧,这就是他的计划。
这也是他始终赖在山海关不走的一个原因,大明需要一场大规模的净化,他保住了大明的江山又能怎样?不把大明腐烂的根子拔去照样早晚还是会完蛋的,想要真正让这个国家走上富强,那么就必须先来一场净化。但这种净化不能由他来干,那会把自己变成隋炀帝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刀杀人,驱使着流寇去干,让李自成去摧毁士绅阶层,然后他再顶着士绅代言人的旗号,去把李自成摧毁,这样剩下一张白纸他就好作画了。
当然,这是战略,但实际具体操做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铁山误国!”
听完圣旨后,史可法毫不犹豫地说道。
“圣上至尊,岂能置于山海关险地,他那里有水师战船,为何不送圣上南下?借兵之事他和吴三桂等人就能处置,岂有让圣上受辱于鞑虏之理,万一那鞑虏狼子野心,圣上在山海关岂不是危险?立刻调齐水军,北上迎乘舆南巡!”
紧接着他说道。
好吧,杨丰最期待的事情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对,这铁山也是糊涂,岂有让圣上以至尊,去向那鞑虏乞师的道理,他们为一己之私置圣上与险地,岂是臣子之道!”
礼部尚书王铎说道。
可怜王尚书哪里知道,这时候王永吉正巴不得皇上走呢,可皇上就是不肯走,他那里也没办法呀!当然,这种时候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调兵北上迎接圣驾,好在这真的只是小事而已,南京及江浙一带有的是战船,虽说这时候已经不是郑和下西洋时候了,但凑几千艘战船还是没什么问题,剩下就是水军了,这个同样也是小事而已,虽然江北那些兵头们已经开始有军阀化迹象,但江南各地的明军还是听话的,也就是兵部的一道命令而已。
于是剩下就简单了。
这些家伙立刻散伙,史可法发出调兵令,徐弘基吹哨子,高弘图准备粮饷,其他人也各司其职,并且行文各地官员,让他们知道皇上脱险的消息,当然还有就是以后以南京六部发出的命令为准,至于杨丰血书里说的招降张献忠……
那个,那个我们没看见。
再说这时候人家张献忠也不可能接受招安,人家都快打下整个四川了,也就还剩下秦良玉在苦苦支撑,话说就目前这情况他不来夺江南就烧高香了,还去招降他那不是自取其辱嘛!总之这件事就当不存在,话说哪怕崇祯自己来下旨,内阁也是应该封还的。
就这样大明统治的中枢正式由北京移交到南京。
实际上这时候江南这边也很危险了,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开始向淮河以北进攻了,这时候包括山东大部分也都落入其掌握,而之前他已经占领河南,这样接下来的第一线就到了徐泗和淮河这条线上,但这条线上全是一帮之前就被李自成暴打的残兵败将,一旦这些人守不住……
这几乎就是肯定的。
那么李自成就该兵临长江叩关南京了。
而这时候之李自成的大军之所以还没南下,恐怕也就是被山海关的大军给拖住了,可以说皇上此举,是在以身为饵吸引李自成的大军,给江南的士绅布置防御争取时间。山海关撑得越久江南就越安全,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江南的官员还是士绅都明白,所以必须全力以赴增援山海关,如果山海关的皇上那里不是区区五万大军而是五十万,那么江南的士绅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皇上还是必须弄来的。
于是随着南京的一道道命令发出,原本正在惶惑不安中的江南各地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候李自成打土豪的消息,也早已经在江南士绅中传播开,在经过了数千里的演绎之后,已经完全变成了人神共愤的bao行。这就像是鞭子一样驱动着江南士绅,他们更加无比坚定地拥护朝廷,接到兵部调令的各地水军在背后士绅们鼓励下,立刻驾驶着战船向长江口集结,一支庞大的舰队逐渐形成。然后礼部尚书王铎,诚意伯刘孔昭,另外还有原本驻扎凤阳的守备太监卢九德三个人,肩负着江南人民,或者说江南士绅的嘱托,一起登上战船北上迎接圣驾。
或者说抢皇上。
皇上可是个香饽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这些饱学宿儒们都很清楚,天子在手就是话语权啊,可是不能落在吴三桂这种军阀手里。
至于卢九德是杨丰在圣旨里召见的。
这个人是原本历史上拥立福王的主要推手,黄得功等人一直是受他的节制,而在明朝的这些太监里面他也算是有才能的。
更重要的是……
太监才是杨丰的贴心人啊!
第二十八章 多尔衮,过来受死吧!
“开火!”
威远门上杨丰一声吼,刹那间天崩地裂。
在他前方十门大炮凶猛地后退,十枚十几重的炮弹在膛口喷射的火焰中,带着刺耳的呼啸高速射出,眨眼间三里外的一群清军就四分五裂,变成残肢断臂飞上天,当然同样四分五裂的还有他们中间那门大炮……
他们最后一门大炮。
多尔衮带来的四十门大炮全都废了。
他们根本无法和杨丰玩炮兵对射,双方的大炮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从欧洲人的十八磅舰炮发展起来,就算有差异也没有质的差异,但三里外清军的炮手无法准确击中任何目标,他们不懂测距,他们也不懂计算弹道,他们更不懂如何计算横风对炮弹误差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的对手也不懂。
但他们对手上传给的那台超级电脑懂。
后者连每一门大炮炮膛和每一枚炮弹都专门生成了模型。
不同炮弹用不同火炮打出后的散布区都精确计算出来了,然后杨丰集中十门大炮齐射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结果就是他每一轮炮击都能轻松摧毁一门大炮,而清军总共带来了四十门,对他来说无非就是四十轮齐射而已,所有清军大炮全都在他的这种战术下被摧毁了炮架,没有了炮架的大炮还有什么用?就算能够修复也得拖回锦州的基地再说。
“圣上威武!”
在最后一门大炮被摧毁的瞬间,城墙上明军发出了狂热的欢呼声。
杨丰得意地举起手。
就在这时候,他突然间一侧身,紧接着一支床弩射出的箭出现在他手中,他立刻转过头向远处一架床弩后的清军怒目而视,就在同时,同样被激怒的明军士兵以最快速度装填弹药,十门大炮紧接着向前推出。
还没等杨丰瞄准呢,那具床弩周围清军吓得惊惶四散。
城墙上明军瞬间一片哄笑之声。
杨丰笑着把大炮对准了一台正在推向前的冲车,他才不会把炮弹浪费在床弩这种没多大价值的目标上,那个城墙上的弗朗机就解决了。
此时清军盾车的墙壁后,那台用木板和牛皮蒙着的冲车缓慢向前移动着,就像游戏里的巨大怪兽。
但可惜……
“开火!”
杨丰说道。
十门大炮再次发出怒吼,十枚炮弹无一脱靶,全部正中那台冲车,木头和牛皮在高速的炮弹面前就是垃圾,那台冲车整个被轰成了碎片,里面躲着的清军士兵就像被踩死的蟑螂般,从粉碎的冲车上散落。
原本就士气不高的清军一片黯然,但首山上的令旗还没有改变,他们身后的战鼓依然在不停敲响,他们只能推着一台台云梯,抬着一架架飞梯在盾车和盾牌保护下,向着护城河缓慢前进,在他们后面是扛着木头推着车子的炮灰,这些人的任务是填平护城河。
没有大炮,进攻就很麻烦了。
他们已经不可能像过去一样集中大炮轰塌某段城墙了。
现在他们得用生命去撞。
在他们后面负责压制的弓箭手和鸟铳手不断射击,子弹和羽箭密集地飞向城墙,城墙上坚固的箭垛后面,明军的弓箭手和鸟铳手也在不断还击,但很显然他们要比清军从容得多,没有了对面大炮的威胁,那些挂满清军头颅的砖砌箭垛,让他们可以免疫绝大多数攻击。
而进攻的清军可没有什么真正值得信赖的保护,他们倒下的尸体很快铺满了宁远城外的旷野。
杨丰依然在指挥他的大炮。
他不停地摧毁着清军所有的大型攻城武器,冲车,云梯,甚至鼓舞士气的战鼓,所有这些高价值的目标,都在十门大炮的一轮轮齐射中化为碎片。
他就像一张保护伞般,为宁远城头的明军撑起一片足够安全的天空,让他们在这片天空下,不断用自己手中武器杀戮着清军,而在宁远的其他方向,这一幕也在上演,多尔衮的大军全部到齐,八万清军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直接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
威远门只是主攻面。
其他春和门,永宁门甚至向南的延珲门都在遭到攻击,他们就是要用最强大的力量,一举攻破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