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荣焉 >

第268章

荣焉-第268章

小说: 荣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妍让忍冬将萧澈送回去,抬头正瞥见秦嬷嬷的神情,似是悲悯,又似是惋惜。

    让伺候的人皆都出去,顾妍默然了好一会儿,忽的抬头说道:“澈儿是她的惩罚,但他本身却是无辜的。”

    秦嬷嬷微怔,就见顾妍神情十分认真。

    她有些惊讶,“夫人此话何意?”

    顾妍摇了摇头,“我本意并不想这么快就将郑夫人的近些年培养的人脉瓦解,而是循序渐进,只是秦嬷嬷似乎有点等不及。”

    她这回停滞的时间有些长,过后便笑了,“夫人聪颖,那是否能猜到其中原委呢?”

    顾妍却摇了摇头,“无凭无据,我有何可猜?想来也无非是些当年事。”说到此处便不由顿了顿,想起先前秦嬷嬷那句“瞑目”,心中忽有所感。

    “婆婆当年的死,莫不是……”

    她没再说下去,因为秦嬷嬷的面色陡然冷肃起来,她想,她应该是猜到了。

    秦嬷嬷看着顾妍的目光有赞赏,也有欣慰,仰起头看了看外头的天光。雪花落了满地,惨白惨白。

    “公主病逝的那年,府里头冷冷清清的,前方战事吃紧,讣告接二连三传来,公主还在坐月子,心神俱疲,奴婢们都尽量瞒着……”

    秦嬷嬷在将这些事娓娓道来。

    欣荣长公主是太皇太后的老来女,十分疼宠珍爱,包括方武帝,对欣荣长公主亦是宠爱有加,可以说,欣荣长公主也是方武帝看着长大的。

    方武帝最宝贝的妃子是郑贵妃,早年的郑贵妃要在宫里头立足,少不得要对欣荣长公主亦是关照几分,小郑氏是郑贵妃的妹妹,因着这些也与欣荣长公主有几分交情。

    “当初公主生县主之时损了元气,大夫建议她坐双月子,郑氏一听说公主产女,便借口要来看望,与公主相谈时,把将军阵亡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丈夫战死沙场,欣荣长公主岂能不悲痛?她产后虚弱,被这么一刺激,情况变得更糟。

    小郑氏自知失言,连连赔罪,甚至太皇太后发怒要治了小郑氏,还是欣荣长公主求情说不知者不罪,小郑氏方才逃过一劫。

    “婆婆就是因为郑氏的一句话,这才后来郁郁而终?”

    秦嬷嬷摇摇头,“公主与将军伉俪情深,听闻将军死讯虽然悲痛,但她心性坚韧,难过一段时日也便重新振作了,只是在月子中染了风寒,伤了根本,身子大不如前。”

    顾妍对那句伉俪情深不置可否,萧祺若真的与欣荣长公主伉俪情深,又何至于现在这般针对萧沥?也不见他对伊人何等爱护。

    无论如何,萧沥和伊人都是他和婆婆的骨血!

    “夫人是否觉得将军对公主的不过尔尔?”

    秦嬷嬷像是看穿了顾妍心中所想,“本来便是逢场作戏,当真的也只有公主一人而已。”

    “将军的尸首无处可寻,府中为将军立了衣冠冢,而公主坐完月子便亲自去整理将军的遗物,却发现将军书房的兵书中夹杂着几封与女子互通往来的花笺,其上字里行间颇为露。骨,更向将军大胆示。爱,而将军既然将花笺珍藏在时常翻阅的书册中,便也可知此女在将军心中地位。”(未完待续。)

    ps:  感谢lingchenchen投的宝贵月票~

第263章 纳妾

    看到花笺的欣荣长公主是何种心情,顾妍大概能够想象。

    她是被捧在手心长大的公主,生来地位尊崇,一生顺风顺水。

    而本以为对自己一心一意的丈夫,事实上却是背着自己与他人有着首尾,无论是出于自身理智情感或是骄傲自尊,通通没有办法接受。

    可是能怎么办呢,萧祺已经“死了”啊!

    人死如灯灭,这些事都已经带进了坟墓里,她难道还要去追究事情的原委,大张旗鼓让人死后亦不得安宁吗?

    含恨咽下罢了。

    欣荣长公主确实这般做了,找出来的信笺被她丢进火盆里烧成灰烬,除了近身伺候的一两个丫鬟,根本没人知道萧祺这档子风。流韵事。

    可是,这件事在心里扎了刺,埋了根,每每想起都觉如鲠在喉,心中郁郁不得纾解……何况长公主那时本就体弱多病,久而久之便郁卒而终。

    那年的国公府真是凄惨啊,前有萧家儿郎战死沙场、镇国公不知所踪,后有镇国公夫人和长公主相继而逝……

    长公主的死因,在外界看来,便是悲思过度,谁会去猜测另一番隐情。

    秦嬷嬷仔细瞧着顾妍细致娟秀的眉眼问道:“夫人可知,那个与将军互通书信的人是谁?”

    是谁……也总不至于会是小郑氏吧?

    算一算时间,那时候的小郑氏,不过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啊……

    秦嬷嬷叹了口气。“奴婢没有看到花笺上都写了什么,只是在长公主烧信的时候,偶然瞥见上头的落款——仪娘。”

    小郑氏,单名一个仪。

    顾妍脑中似有灵光闪现,很多事像是串了起来,又像仍还是一团乱麻。

    萧祺在欣荣长公主死后回了京都,为母为妻守制三年,后来才娶了小郑氏,小郑氏在郑家一直留到了十**岁才出嫁,给萧祺做了继室。而长公主坐月子期间。也是小郑氏透露给她有关萧祺阵亡的消息,以至于长公主落下了病根……

    太巧合了,巧合地不可思议。

    且难以置信。

    最匪夷所思的一点,当年的萧祺战死沙场。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萧祺本人也是在那场大战两年后才回京的。此事曾在京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当年的小郑氏,怎么可能会知道萧祺其实并没有死?

    但如果她不知情,又何必要多此一举。大费周章地去和欣荣长公主说那些事,故意让长公主忧心伤神?

    莫不是,还能是因为和萧祺情比金坚,所以哪怕在人家死后,自己悲痛欲绝,也不想让萧祺的原配好过,甚至想为萧祺终身不嫁,成全这份真爱?

    呵呵,依顾妍这些日子的留心观察,小郑氏和萧祺之间,可并未见多么浓厚的情谊……

    顾妍顿感头痛。

    秦嬷嬷轻叹了一声:“知道这些事的人,差不多都已经进棺材了,奴婢也想带着进棺材的……如夫人所言,无论当年如何,三少爷心智不全,兴许就是她的报应,但三少爷自身却是无辜的。老奴本也是心有不甘。”

    退一万步讲,即便这些事通通没有发生过,作为原配身边的人,觉得是继室夺走了原本属于主子的一切,因而对继室恐怕也无法热心相待。

    她定定地看着顾妍道:“有些事,世子不好说,奴婢也只能给夫人提个醒,您大可将今日所闻悉数抛之脑后。”

    顾妍不由微鄂:“世子他……”

    “世子当时尚小,但已经开始记事,或许,他心中是有猜测,不过未去求证罢了。”

    顾妍想到自己问他有关萧祺之事时,他微僵的身子和一瞬的沉默,觉得他是大概知道的。

    不过这些事,到底无凭无据,要他如何来说?

    顾妍想着萧沥幼时是怎样面对母亲过世的?在萧祺平安回来后,却在他要续弦那一年独身去了西北大营,那是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越是如此想,越是心疼起来。

    到了晚间就寝时,便只顾环紧他的腰,埋在他的胸口,反倒弄得萧沥不自在,连声问她出了何事。

    顾妍摇了摇头,侧过脸颊贴在他的胸口,听着他腔子里蓬勃的心跳,渐渐心安。

    胸口被她拱得热热的,娇小的人儿缩在他怀里,就像一只慵懒的波斯猫。

    萧沥不由失笑,捉住她的手轻吻了一下,又放回被子小心地捂起来。

    她畏寒,尤其到了冬日便手脚冰凉,以前就放个汤婆子捂着,或者干脆便去炕上睡,而现在自有他处处照顾……

    有时候顾妍总是会想,为何上辈子偏偏错过了他。

    腊八过后,便真正开始忙了起来,冬衣一早便发了下去,因着镇国公世子新婚,今年的冬衣新增了一套,赏钱也比从前多了三成,皆是顾妍从自己嫁妆里贴的。

    西德王府从不缺钱,配瑛县主的嫁妆亦是十分丰盛,她出手大方,至少比小郑氏干脆爽快地多,国公府的下人无不夸赞世子夫人的好。

    小郑氏听后便冷笑了两声:“就她会做人!用钱堆起来算得了什么?多厚的家底都能给她败光!”

    丝毫不知自己这语气中有多么浓重的酸味。

    镇国公的腿疾已有十多年了,一到湿冷天便会钻心地疼,尤其是冬日,更加难耐,犹如万蚁蚀心般煎熬。

    顾妍拿了柳昱送来的药酒给镇国公,看他虚软无力地半靠在炕上,一时有些感慨。

    这是曾让蛮夷闻风丧胆的大夏战神,光辉战绩足以媲美昆都伦汗,现在却也垂垂老矣形同废人。

    顾妍挑拣着府里的一些事跟镇国公说了。镇国公慈眉善目地挥挥手,“既然将内院交给你打理,这些你拿主意就好了,有不会的可以问问萧管家。”

    对顾妍这些日子的安排打理,镇国公是十分满意的。

    顾妍便说起萧澈的事:“澈儿年纪不小了,不能总呆在内院,既然文不成,不如就让他去演武堂习武,也不求多了不得,能强身健体便不错。”

    “他身边伺候的。除了嬷嬷便是丫鬟。澈儿若跟着学,将来难免沾染些女气……孙媳的意思,不如让澈儿去前院,找几个机灵能干的小厮伺候。也能在生活上有所照拂。”

    镇国公觉得顾妍可行。点了点头便教萧管家去办。欣慰地看着她道:“你能有这个心,已经十分难得了。”

    顾妍淡淡一笑。

    裴嬷嬷呆在萧澈身边肯定是不成的,小郑氏将气撒在萧澈身上。她又不能坐视不理,暂且,便如此吧……

    坐了一会儿,顾妍便要告辞,镇国公突然问她:“我记得你和袁家九娘是闺中好友?”

    顾妍微怔,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