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荣焉 >

第138章

荣焉-第138章

小说: 荣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只会做木匠活,目不识丁,又没有主见,让他面对这样的大场面,他无法适从。

    求助般的目光投向身侧,那年轻俊雅长了双桃花眼的男子,这是他从此往后的贴身大太监魏都。

    原便是他祖母王淑妃宫里的典膳,又是前禀笔大太监魏庭的干儿子,乳娘靳氏还向他一力推荐魏都……那他的能力一定是极好的吧?

    这一刻,年轻的成定帝只能将所有的希冀都放到魏都身上,魏都附耳低声说道:“皇上,让他们平身。”

    成定帝忙点头,清咳两声:“众卿平身!”

    而后百官起身,持笏敛容而立,成定帝总算松了口气。

    萧沥远远看着成定帝坐上龙辇远处,魏都则紧紧随立一旁,朝臣一拨一拨从太和殿中出来。

    他想起那天顾妍问起魏庭的去向。

    去哪了?

    三朝元老,他想得美!

    靳氏和魏庭是对食,这不是个秘密,老狐狸对靳氏也算不错了,自以为靳氏在成定帝身边美言几句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人家的心可不是向着他的……

    萧沥还记得魏庭被扒去那一身大太监服时样子。

    枯皱的老脸上一条条褶子,就像横梗了万千条的蚯蚓,一双老眼豁睁,恶狠狠瞪着面前那个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

    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用。

    这个宫里,少了一个大魏公公,很快又多出一个魏公公来!

    再过不了几天,魏庭就该启程前往定陵去给先皇守陵去了。

    萧沥觉得每次顾妍那些似是而非的话都大有深意。

    他抽空去找太皇太后喝了顿茶,太皇太后拿出最上等的大红袍来,亲自给他沏上。

    “怎么想到来哀家这里了?”太皇太后慈和地问道,声线柔和一如往昔。

    白玉杯里红褐色的茶汤倒了七分满,萧沥静静看了会儿,瞥一眼她执杯的白嫩双手,而后一口饮尽。

    “没什么,刚好路过,想来许久未见外祖母了。”

    太皇太后便轻叹了声:“你还能想到哀家,那是极好的……”她随手揉了揉额。

    萧沥见状问道:“外祖母很累?”

    太皇太后摇摇头,“没什么,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力乏。”她将银盘里往萧沥面前推了推,“新来的厨子做的,你也尝尝。”

    萧沥应诺取来咬了口,很甜很腻的糖糕,萧沥不是很喜欢。

    他又接连喝了两杯茶,然后便站了起来,“外祖母好好休息,孙儿先告退了。”

    太皇太后闻言会心一笑,“那你以后记得多来看看哀家。”

    “好。”

    萧沥满口答应,大步跨出宫门,面色在转身的一瞬冷却下来。

    他几乎不作停留地奔回镇国公府上,将众人屏退紧闭房门,在太师椅上一坐便是一个下午。

    伊人说的不错,太皇太后确实变了。

    他不喜喝茶,太皇太后很清楚,每次他去慈宁宫,招待他的都是一杯清水。

    他鲜少称呼太皇太后外祖母,哪天要真这么唤了,她定会欣喜若狂一整日。

    而太皇太后厌恶甜食,要她吃一点点糖星子,和要了她的命无甚差别。那一盘糖糕,比太皇太后一辈子吃的加起来都多!

    一个人的外表没变,脾气性情却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萧若伊说的那样,那个人根本就不是太皇太后!(未完待续。。)

第148章 屯粮

    有时候,人总是被逼得不得不正视现实。

    萧沥端坐着,面容肃穆,活像是一尊雕塑。

    他在想,太皇太后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

    先前还配合着劝谏方武帝,逼迫福王就藩,鼓动得满朝官员热血沸腾,却在转个身的瞬间,立即换了一副嘴脸……

    好像……就是在方武帝驾崩之后的事。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萧沥的手指在桌案上轻扣,神色晦暗不明。

    他出生的时候,一缘大师就说他这辈子注定亲缘浅薄……一语成谶。

    母亲在幼年去世,父亲“战死”沙场,伊人被接入宫中。

    他九岁只身上西北,与京都几乎断绝关联。

    依稀能记得孩提时,父亲严苛,耳提面命,让他在数九寒冬里,身着单衣扎着马步,没有人违背父亲的意思,母亲就陪他一道站着……

    他命中亲缘至浅,偏偏记得深。太皇太后也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真心待他好的人了……

    萧沥站起身往外去,刚走出宁古堂不远,便闻到一股香风袭来。

    他蹙了蹙眉,望着远远走来的小郑氏,淡淡点头便当打过了招呼。

    小郑氏眼睛微亮,熟络地攀谈起来:“近来也不见你人,难得回来,又要匆匆去哪呢?你父亲前两日还念叨过你呢。”

    至于萧祺都念叨了什么,萧沥并没兴趣知晓。

    同住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该有的基本礼数萧沥不会少。

    他只道:“有些急事需要出去一趟。”至于什么急事,就不是小郑氏应该关注的要点了。

    小郑氏讪讪然笑,“那你多注意一些,最近有点不大太平。”

    朝局动荡,当然是不太平,可这话由她一个内宅妇人口中说出来,难免是僭越。

    萧沥肃敛面容不做声,小郑氏又觉无话可说。

    每次与萧沥说上两三句,都会难以再接下去。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小郑氏心里梗着极难受。

    当年她嫁来镇国公府做萧祺的继室时,镇国公世子之位已被萧沥承袭,她满满打算着萧沥年纪小,好拿捏。她只要哄一哄劝一劝。再略施小计。自己就能成世子夫人了。

    谁知这小子直接去西北,一走好几年不回来,还在西北打出了名声。镇国公又迟迟不提将世子位还给萧祺之事。

    眼看着萧沥地位越来越稳,小郑氏心里发慌。

    她娇美的凤目微眯,看着面前比她高了一头的少年,高大颀秀,俊眉修目,英武笔挺。

    论家世相貌,萧沥分毫不输于人,甚至在燕京城,鲜少能找得出与之匹敌的英才。

    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少名门闺秀对他暗许芳心,不过是被他这张冷脸挡回去了而已!

    她记得萧沥今年都有十八了,正是成家立业的好时候,却连亲事都没影呢!

    总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她怎么也算是萧沥的母亲,做个主相看相看总是可以的啊!郑家最好的姑娘郑昭昭是要给成定帝留着的,难道还找不出其他合适的姑娘家?

    小郑氏心里渐渐有了个念头,笑容愈发真切。

    萧沥却不知道她打什么主意。

    他静默了一会儿说:“昨晚夜归时似乎听到三弟的哭声了,夫人若是空闲便多留心留心,身边的人伺候总不够尽心,免得出现一年多前一样的事。”

    萧沥说的是萧澈,小郑氏唯一的儿子,也是个痴傻儿。

    提起一年多前,当然是那次萧澈的落水,小郑氏没由来地心中一虚。

    这件事最后只处置了萧澈身边伺候的人,也算是不了了之,她也不清楚萧沥有没有再继续追查下去。

    真相如何,小郑氏心知肚明。

    这个孩子是她的耻辱,她平时也不怎么管,下人们看碟下菜,多有怠慢,她也懒得理会……

    “没什么大碍的,澈儿是晚间着了点凉,看过大夫喝两贴药就好了。”小郑氏喃喃说道。

    萧沥便不再多言,略微颔首之后先走了。

    那颀长健硕的身影远去,灿金色的夕阳拉开长长的剪影,小郑氏目光怔忪,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收回视线。

    突然觉得,替萧沥相看姑娘家的事,再缓一缓也不错……

    夏日的脚步逼近,炎炎烈日毫不留情地炙烤大地,将才五月中旬,已经热得不像话,连牲畜都没力气站起来,各家的储冰不够,纷纷去市面上官窖处买,可谁家不是紧着用冰的?

    去岁冬天存着的冰放入冰窖,得一直用过三伏天,用完了就没了,接下来还要怎么过?

    市面上的冰价越炒越高。

    都说这一年是犯了太岁,上头接连一个月死了两个皇帝,连天象也大不寻常。

    当然这话也只能自己私底下说说,谁都不愿意去触那霉头。

    西德王拿着账本一愣一愣的,书房四个角落都放了冰盆子,凉爽得很,他眼角一瞥对面端坐着的小姑娘,不由唏嘘感叹起来。

    托顾妍的福,去岁寒冬腊月,王府的冰窖里装了满满的冰,连一个备用地窖也被作为临时储冰地。

    这么多冰用到明年恐怕都是够的。

    西德王对外孙女有求必应,也不问缘由,花了大把的人力凿湖取冰,谁知这么快派上用场……

    这到底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西德王又低头去看账本。

    他本就是生意人,表面上收了柳氏做义女,和姑苏柳家有了一份密切的关系。

    早前与柳建明私信打好了招呼,都是同根源的。他自然而然就接手了柳家在北直隶的经营。

    顾婼随着唐嬷嬷去学管家,顾妍便跟着他学做生意。

    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高价收购粮食,屯了几座小粮仓。

    西德王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只由着她的性子去。

    做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撞了南墙,从此印象也能更加深刻,西德王当初就走了不少弯路,亏得柳家家底丰厚,足够他在这方面挥霍,往后这不是积累出经验之谈了?

    可现在……

    西德王啧啧了两声:“这天气。也有好多时日不下雨了。再这么下去,不说用冰,恐怕水源都成问题!”

    这是要旱啊!

    真旱起来,今年的收成可就不好了。粮食的价格又要“嗖嗖”地飞涨。如此一来。这屯粮屯得太及时了些!

    顾妍淡笑着从账册中抬眸,“去岁初雪来得晚,又是难得的暖冬。今年的夏日极有可能会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