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775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775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量来对抗王彦。

    此时无论是台岛、还是吕宋,都无法与大明朝相比,就算是在那里做王,做皇帝,生活质量也未必赶得上大明一个富家翁的水平,更不要说手下将领,他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随他到海外开荒,做海寇。

    王彦在南京过了八月十五之后,于八月二十日,到达镇江。

    他先见了横冲马军诸将,然后又见了李元胤、阎可义等将,允诺论功升赏,但同时也告诉李元胤等武卫军的将领,武卫军的番号朝廷会保留编制重建,但是诸将要交出兵权,一部分人掉入其它部队担任军官,留在武卫军的今后也只负责士卒的训练,不得插手兵饷和地方事务,战时由朝廷委派大将统兵。

    事到如今,众人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

    为了照顾武卫军的情绪,王彦私下安抚李元胤,许落只要他今后立功,便将原本留给金声桓的位子,让给他,许落给他个后军左都督官衔。

    王彦能够算计唐王,特别是知道金声桓在安庆设伏,多多少少得了他的通报,所以要多做些安抚。

    王彦回到南京,又到了镇江,江南的百姓也是欢喜不已,纷纷庆幸战事将要结束。

    唐鲁两王的叛乱,虽然只持续一个多月,可对于江南的破坏却不可估量,南直隶的稻米至少减产一半,桑田和棉田也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

    王彦主政这些年来,许多事情做得也不是尽善尽美,之前民间对于王彦和朝廷,多有抱怨,甚至爆发了反对朝廷的起义,可是等真打起来,众人才念起楚王的好来。

    别的不说,王彦主政的这几年间,至少让江南太平几年,而太平,对于江南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江南这个地方不比北方,经济发达,只要是太平,人总能找到一个活下去的办法,就算是在朝廷的改革中失了地,但是总归是能找个活计生活,可是一旦乱起来,那人就不是人了。

    王彦执掌朝政,楚亲王的威望,还是很能够威慑天下的,他一回到江南,各地叛乱基本可以传檄而定。

    可以预见,平定了唐鲁叛乱之后,民间的保守势力,将会陷入一个低潮,万彦的改革就算令人不满,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明朝的革新将会进入一个快车道。

    王彦对于一些墙头草,暂时也没有时间理会,准备等解决完鲁王之后,便将这群人慢慢的踢出朝廷。

    王彦到了镇江之后,浙军已经不报任何希望。

    王彦一到镇江就让人给城中送去信件,让鲁王赶紧投降。

    这个时候鲁王除了两万水师和数千残兵之外,已经没有什么筹码,甚至水师也随时可能被王彦招抚,他已经没有什么资格谈条件,但是他还是提封藩台岛,不追究手下人等,保证他资产的条件。

    王彦只想一棍子将鲁王闷死,至少也要将他像唐王一样软禁,哪里会让他跑到海外去,给自己留个隐患。

    他既然得罪了朱家人,那就要做的绝一些,不能给老朱家翻身的机会。

    八月下旬,王彦想让鲁王无条件投降,鲁王自是不答应,王彦一面让人讨价还价,一面派人联络浙江水师的将领,许爵花钱,重金收买,一面催促张肯堂招抚浙江,命从湖广调来的三万步军,加快速度,进占浙江,他只等各方面准备就绪,就硬吃了鲁王。

    王彦一边挖墙角,一边让人传令满大壮,让东海水师堵住长江口,别让鲁王跑了,又让高一功调来红衣大炮准备攻城。

    他只等浙江水师的将官给他个答复,便准备强攻镇江,务必办了鲁王,可是这边答复还没给,他却等来了一场祸事。

第1132章棋子姜襄

    镇江城外,官军大营,王彦令王士、刘体纯、刘体仁、李元胤等人来见。

    这些战将接到命令以后,以为是要开始进攻镇江,先后来到中军帅帐。

    王彦坐在帅案前,上面展开着一份军报,几位将领到了坐于帐下,相互看了看,并没有交谈。

    半响后,王彦目光从军报上移开,抬头环视帐中两侧,见将领们都来了,于是直接开口说道:“孔有德、尚可喜这两个奸贼,号称五十万,已经围了南阳!”

    帐中众将听了之后,也不太惊讶,对于满清会插手,他们早有心理准备,王彦也做过交代。

    “五十万?”大老粗刘体纯冷笑道:“我看孔、尚二贼,真是麻雀下鹅蛋,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五十万大军,真能吹!我看顶多十来万,满清还有多少家底,当我们不知道么?”

    明军早就没了对清军的恐惧,众人对清军南下,并不太以为意。

    前几年的大战,清军元气大伤,哪里那么容易恢复过来,要不是朝廷缺少马军,早他娘的将这群畜生赶到关外了。

    听到清军号称五十万南下,众人非但没有紧张之色,反而都露出了嘲笑的表情,纷纷附和刘体纯的话语,只有王士几人一脸沉思,考虑王彦召集他们过来的用意。

    同下面骄兵悍将们满不在乎不同,王彦面无表情,又道:“孤王早料到清军会南下,所以交代湖广方面,坚持三个月的时间,让孤王有足够的时间来平息唐鲁叛乱。”

    王彦的话语,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听他的语气,帐中的众人,不禁都安静下来,听他继续说道:“孤王本来以为,湖广方面经营多年,拖上三个月,没有问题。这样孤王就能先平定闽浙赣三地,然后回头对付满清,可是不想南阳方面送来军报,或许孤王低估了清军的实力!”

    这两年来,明军在更新装备,大练新军,磨刀霍霍,满清自然不可能坐着等明军来宰,他们也做出了改变,也在增强军力,可是明朝这边的一些将领,还是在用老目光来看待满清,所以对于王彦的话有些意外。

    “殿下,是南阳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吗?”王士忽然开口问道。

    帐中人一片沉默,刘体纯等人还没从转变中回过神来,湖广明军经营多年,虽然这次为了平叛,抽走了六万人马,可是作为最大的战区,朝廷资源一直重点倾斜,坚守三个月应该很容易,怎么听楚王的口气,似乎出了大问题呢?

    这个时候,众人听了王士的话,一个个都闪出了同样的一个念头,难道南阳丢呢?

    如果这样,那就是袁宗第战死合州之后,明军又一次惨重的失败了。

    “殿下,莫不是清军攻入湖广呢?”刘体纯惊讶道。

    不料,王彦却摇了摇头,“是南阳的刘芳亮发来急信,清军百门重炮轰城,五倍兵力强攻南阳,他让孤王早作准备!”

    听说南阳还在手中,众人松了口气,可是刘芳亮让王彦早作准备,那就是委婉的告诉王彦,他可能无法完成坚守三个月的任务,委婉的向王彦要援兵。

    “郝摇旗,要防备汉中的吴三桂,马光辉兵压淮河,江北也抽不出人马,贺珍率领的三万楚兵,刚过秣陵准备前往收取浙江,这个关键时刻,若是调回湖广,那殿下迅速平定鲁王的计划,恐怕会受到影响!”

    “两广的两个镇,才开进福建,说不定正同郑兵激战,也没机会北上湖广!”

    下面的将领,这时才有些急起来,同时也有些郁闷,没想到清军能够动摇湖广。

    其实满清虽然连续失败,但是毕竟控制了北方的广大区域,加上又兼并了漠西蒙古,而明军在南阳一线只摆了三万人,对方十多万人南下,要是不能撼动明军的防线,那清军离滚出中原就不远了。

    王彦听着众人的话语,眉头紧锁,现在是结束唐鲁叛乱的关键时刻,就差临门一脚,可是湖广方面,他又不能不管,万一让清军破了南阳,杀入湖广,以现在楚地空虚的状态,明朝这条一字排开的大龙,还真有可能被拦腰斩断。

    “殿下,一旦南阳被破,金国如果再插一手,甚至只要兵压上庸,那襄樊、武昌都有危险!要是让清军占据湖北,我们便又被动了!”王士开口道:“殿下,卑职以为还是立刻抽调人马支援,不能心存侥幸啊!”

    可以看出来,相比于内部倾轧,王士还是更担心,湖广的情况。

    明朝因为内部斗争,而让满清得利已经不是一两次了,王士也算是弃文从武之人,懂得从以前的事情中获取教训。

    清军这个时候插手,无疑是帮了鲁王一把,刘体纯等人抢先开骂,说满清真是好生可恶,我军没去收拾他们,他们倒窜起来搞事了!

    王彦现在有点进退两难,他要是不理湖广,继续先平了鲁王和郑成功,湖广毕竟只剩六万多人,万一要是被清军趁虚而入,那明朝的损失就大了。

    可要是他调兵回湖广,又必然影响平叛,鲁王不说,还有个郑成功这个大麻烦,最后若是虎头蛇尾,又撕破了脸皮,明朝的海外贸易恐怕不用做了。

    王彦一阵沉吟,半响后,开口说道:“孤王马上就能平定叛乱,这个时候,孤不打算放弃。这样吧!马军调赵慎宽、秦尚行领两万人,先去援湖广,孤领剩下的人马,仍旧围困镇江,尽快抓捕鲁王!你们以为如何?”

    马军留在城下作用不大,一万骑兵,足以傲视所有的叛军,王彦还是想办了鲁王,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殿下,两万马军返回湖广,卑职看来用处不大。以清军的马军数目,两万马军就算回到湖广,也不可能与清军野战,自然解不了南阳之围,只能当做步卒用来守城,南阳方向还是很危险!”王士抱拳说道。

    在他看来,楚王没必要将鲁王赶尽杀绝,将鲁王放到台岛就藩,以台岛的荒凉,鲁王也难成气候,威胁不到楚王,可是楚王现在身居高位,却越发的刚愎自用。

    王彦皱了下眉头,有些不太高兴,他自己也没察觉到,随着唐鲁失败,他大局在握,少了两王的牵制之后,他越发独断,有点放飞自我起来。

    “两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