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一队探马从后面奔驰而来,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伤,他们来到坡下,马上就吸引了王彦等人的注意,王彦神情不禁肃然起来。
那骑兵疾步往高坡上爬,才上来未及行礼,一旁的高一功便抢先问道:“博洛来呢?”
“来了!”骑兵回了一句,顾不上喘口气,便向王彦行礼道:“大王,卑职在二十里外,已经与清军哨骑交手,博洛马军再前,步军在后,铺天盖地的追上来了。”
闻语,土坡上的明军将领情绪开始激动起来,王彦知道这一战,关系到大明国运和五忠军的命运,关系到明军在丧失南都四年后,能否一雪两都沦丧之耻,夺回故都。
王彦不禁握紧了双拳,振臂一挥,朗声喝道:“众将士,此战必胜!”
土坡上的将领脸上都肃然起来,挥臂回应道:“必胜!”
一时间,山坡上军令飞传,官道上的步军们沸腾起来,各营开始按阵图摆阵,骑兵飞身上马,游弋在外,庇护步军列阵。
就在王彦主力将与博洛决战时,南线的敬亭山上,已经激战数日。
北线的牛屯河岸,震天的喊杀声和隆隆的炮声,响彻河流两岸。
在濡须山被多铎击败,折了大将党守素和龙胜营五千人马后,败退到牛屯河的李过,只来得及修建些简单的防御工事,多铎五万多马步人马便杀到岸边。
牛屯河只是条小河,加上夏季少水,清兵几乎可以涉水而过。
清军一到,多铎便命大军急攻,清军或乘小船,或座筏子,或涉水过河,冲上滩头,掀翻了守军临时立起的栅栏,疯狂的冲击着李过的防线。
接着推一下《铁血铸新明》已经快二十万字了,可以收藏一下。
第727章西线决战三
忠至镇历经濡须山的挫折后,兵力下降至不到两万五千人,正好是多铎的一半。
在探知多铎南下后,为了阻止多铎包抄王彦,忠至镇只能轻装急进,再加上濡须山阻击失败,所以重型器械,物资损失都比较惨重。
李过指挥将士,以强弓和鸟铳连续不断的射杀压制强渡的清兵,但是很可惜,因为大军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时间将工事修建好,便迎接清军的攻击,所以战斗十分艰难。
开战不久,清兵便凭借火炮的优势,不断冲上滩头,甚至突破第一段栅栏,杀到第二段矮墙下。在危机时刻,李来亨领近千精兵,投掷仅存不多的震天雷,然后与清兵对冲,才江清兵赶回河中。
清军初战受挫后,并没有停歇,多铎十分清楚,清军现在是内弱外强,若是内线博洛失败,他外线的进攻也就没了意义,必须要在博洛不败的情况下赶赴战场,对王彦形成夹击,才能一战定乾坤,灭掉明军楚赣主力,则南朝在四五年无法在与大清争锋。
多铎并没有给李过,加强防御的时间,在清军退下来之后,稍作集合,便再次投入猛攻。
很快,在河滩上,两军再次陷入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交击,铳响炮响在两岸蔓延。
从天空俯瞰牛屯河两岸,处处硝烟弥漫,无数人影殊死搏杀,场面壮观浩大。
“总镇箭矢消耗完了,火药也所剩不多。清狗突到第二条防线了!”大将贺珍浑身是血的跑到中军,向李过大声禀报。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要说以他的身份,在明朝内部,应该是倍受打压的存在,但是在王彦的庇护争取之下,他已经做到了大明的国公,比大顺朝时受封的毫侯还高了一阶。
一众大顺军的降将,也在王彦的庇护下,日子过的十分滋润,待遇与其他明军并无不同,而且反而高出不少官军出生的地方镇军。
正是王彦的诸多努力,使得这些将领顺系的印记逐渐被淡化,转而印上了五忠军的印记。
这一次,他深知一旦多铎突破了他,那王彦就危险了,忠至镇的将士,必须用自己的牺牲,来为王彦争取破敌的时间。
听了贺珍的话语,这位陕西汉子,立在高坡顶部,俯瞰河滩上的战场。
眼前的情景,足矣让任何久经战场的老将心惊胆颤,无数红顶斗笠,攒动着涌上河滩,不少八旗骑兵,则跨着战马,直接渡水而来,清军一浪接着一浪的拍击明军的防线。
在最前面的第一道栅栏已经完全失陷,如蚂蚁般密集的清兵正猛攻第二道短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失陷。
李过看见这一幕,把战刀抽了出来,回过身来,对着身边的将校,沉声说道:“我等起自三秦,霍乱中国数十载,本罪孽深重,然蒙藩主不弃,不计前嫌,招为部署,待之如手足弟兄,未曾亏待。今我等以为官军,口中所食,身上所衣,皆仰仗藩主与父老乡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知报恩,何况人呼?况从军报国,难免一死,今本镇奉命阻击清狗,一赎罪过,二报藩主大恩,三为汉家大义,何惧死呼?”说完他用刀指着众人,喝道:“儿郎们可敢一死?”
忠至镇的底子,是原来的东路顺军,虽也打乱编了一些其他的部队进来,但主力依然还是顺系的士卒,明军的主力在弘光朝时基本已经投降,无论是五忠军还是何腾蛟的部队,像郝摇旗、马进忠、王进才这都是顺军投过来。
原来的农民军在明军系统中至少占了七成以上,直到王彦的府兵制初见成效,加上军队的战损,以及伤残老弱退役,这个占比才有所下降。
在原来的历史中,也是两支农民军,最后支撑了南明二十多年。
将士们听李过这么说,就知道他们要在这儿死磕了,估计大多数人的性命都要丢在这儿,但五忠军从建军以来,就只有全员战死,没有临阵脱逃之说,这是五忠军的精神,也是他们打出来的信念。
众将士齐齐拔出战刀,握住了手中兵器,高高举起,爆喝回应道:“死国可也!”
李过见此,神情肃然,“既然如此,儿郎们,操上兵器,随本镇一搏!”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将士们齐齐抱拳,“我等誓死追随督镇!”
“杀!”李过转过身来,战刀高举,发出一声爆喝,随后挺刀冲下,向着已经突破第二道矮墙,将要冲到坡下的清军撞去,身后的将校、士卒发出声声怒吼,拥着他冲下来,像疯了一样冲向清军。
牛屯河对岸,多铎立在王旗大纛下,正带着一众将领观战,他见清兵已经突破栅栏,杀到第二道防线,甚至有人马已经突破第二道防线,不禁笑了起来。
“看情况,李过支持不了多久了!”多铎颇为得意的谓众人说道。
一旁的满洲大将河洛会,也明显不担心眼前的情况,他们兵马是李过的两倍,击败李过是迟早的事情。
他听了多铎的话,深以为然,但却对内线表示担心,“端重郡王那边不知到什么情况?”
多铎笑了笑,对博洛却颇有信心,“王彦七万人马杀过去,博洛只要退守大胜关,不与王彦决战就行,他只要保持七八日不败,等本王击破李过,从后包抄,两军夹攻王彦,王彦没有不败的道理!”
多铎心中一阵快意,扬州一战,让他羞耻了四年,他这次应该能一雪前耻,向王彦报仇了。
就在多铎自信满满时,博洛的心情却非常糟糕,王彦力求速战,他是一招失手,全盘被动。
王彦的目的就是把他往回引,他却不得不来,他若不来,王彦冲开大胜关,向东可打江宁,掉过头来又可以打马鞍山,那他就被山上残军和王彦给夹攻了。
此时他明知道王彦在路上等他,他却不能不率兵追来,不过他与王彦的目标却不同,王彦是要和他决战,而他是能击败王彦,就击败王彦,击不败,他则力求冲开阻拦,返回大胜关。
只要他进了大胜关,口袋就还是口袋。
此时博洛大军蔓延,万五骑兵在前奔驰,蹄声滚滚,数万步军埋头而行,红顶斗笠起伏攒动。
探马早已告知明军就在前面,大军又行进数里之后,远处逐渐露出一座火红的兵山。
推书《铁血铸新明》目前近二十万字,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
第728章西线决战四
数里外,只见一片火红。
就在清军发现明军时,明军自然也看见了清兵。
这时,只听见中军一声鼓响,明军大阵中,便闻将官们齐声呼啸,“起!”
各个方阵中,席地而坐的明军,在恭候多时后,听闻号令齐齐各执兵器,站起身来。
一时间,大阵中长枪如林,旌幡如云,犬牙交错,如同一支苏醒了的巨兽。士卒们拿冷峻的目光,看着逐渐出现在视野内的清兵,纷纷操起了各自的武器。
整个大阵中,衣甲哗啦啦的响成一片,战刀拔出,反射的白光,如同波光粼粼的大海。
骑兵早已上马,游弋在大军左右。
一队三四百人的清军骑兵,前突过来,意图突袭骚扰明军,探查明军的情况,但是看见明军骑兵游弋两翼,明军阵前士卒已经列好了阵型,看了几眼,并不敢靠近,悻悻退了回去。
明军事先已经摆好了阵型,只是等待中,为了节省体力以逸待劳,所以全都坐在地上。
现在清军赶来,他们闻令站起身来,整个大阵便逐渐成型。
五忠军的士卒都是老卒,各镇选拔上来的锐士,经过四年战火的淬炼,对于野外浪战,也并不惧怕,纷纷检查器械,相互鼓励,做着最后的准备。
一名五忠军的老卒,对着身边的士卒说道:“兄弟,不慌,博洛这厮没什么了不起,老子在延平和他交过手,十多万人也没能奈何我们,现在我们的人马比他还多,肯定能击败清狗。”
老卒说的颇为自得,有意在新卒面前卖弄资历,就跟他指挥的一样。当然,他也是出于好心,为生面孔们打打气。
就在老卒说话时,那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