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元首-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
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天气对德军影响有多大:
1941年9月30日,陆军元帅冯。包克的中央集群,按照希特勒的指令,以“台风”为代号,集中了74个师、148万人、1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从南翼向莫斯科发起进攻。
担任莫斯科接近地防御的有3个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是科涅夫上将;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是布琼尼元帅;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是什廖缅科中将。截止10月初,3个方面军的作战部队总共约有125万人,990辆坦克,7600门火炮和迫击炮,677架飞机。还有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和数百个摧毁坦克班,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
在“台风”作战的最初两周中,中央集团军群消灭了将近七十万苏军,相形之下,德军损失甚微。整下东线战场德军与苏军伤亡比例约1:10,也就是说德军最多伤亡七万多人。
虽然苏联后方源源不断有部队和战略物资运往莫斯科,但是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就算日夜运输,短期内补充的数量亦是有限的。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以德军的战斗力,并且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没有天气影响,难道拿会不下莫斯科?退一步来说,即使暂时拿不下莫斯科,苏军也不可能反攻,扭转局势,最多像列宁格勒那样处于胶着状态。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再有三周干燥、温和晴朗的天气,德军肯定已经攻入了莫斯科。
实际上,在10月上旬,天气就突然发生了变化,10月6日,莫斯科降下了第一场雪,比以往差不多提前了一个月,注意,这早一个月对德军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因为德军毫无准备。10月中下旬又秋雨连绵,雨织交织在一起,使道路泥泞不堪。11月3日,第一次寒潮降临俄罗斯,莫斯科的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11月下旬,气温则降到了零下二十度。这是极少见的严寒,要知道,莫斯科1月平均气温才-10。2c,1月可是冬天最冷的月份。
天气突然变坏使德军的猛烈进攻几乎全部减弱,而且是在10月第二和第三周因受雨雪和泥泞所阻而停止的。
到11月底,由于天气恶劣,台风战役中的德军补给品供应中断,南方集团军群停滞不前。在50万辆卡车中,百分之三十已损坏得无法修复,另有百分之四十需要大修或全面检修,只有百分之三十仍在使用。中央集群每天至少需要31列火车运送补给品才能维持下去,但实际上只提供了16列火车。
德军的坦克在严寒中根本无法启动,必须用镐把车辆和火炮周围的冻土一点儿一点儿的刨开,有许多车辆和火炮就是在试图把它们从冻土中拖出来时损坏得无法使用了。如果不加防寒罩,车辆的发动机就会在行驶过程中冻坏。在卡车和坦克中途停车时,必须在发动机下面生火烘烤以防结冰。火炮驻退辅进机里的液体都凝固了。由于同样的原因,机枪和自动步枪也不能使用了。唯一能使用的只有迫击炮。光学瞄准具和望远镜的镜片出现模糊现象,失去了作用。履带式车辆没有防滑器就会在冰上打滑无法前进。德军坦克的履带较窄,在松软的雪地里行驶时战术机动性很差。由于饮食不周,食用冰冷食物,有些人餐后呕吐,有些人得了胃病。部队没有领到伪装用的罩衣和冬装。有许多部队连内衣和结实一点的靴子也没有。士兵们至少要有两人以上结伴而行,这样可以互相观察对方是否出现了冻伤的征候。伤员倒下就会死去,并不是由于伤势重,而是由了失血引起休克和冻伤。
虽然如此,德军还是发起了顽强的进攻,但由于天气的缘故,收效甚微。
在12日,德军第二五人步兵师的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在望远镜里已经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但第二天就被增援的苏军所击退。这是德**队到达莫斯科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
到12月份,昼间气温下降到零下二十几度时,大部分德军士兵还没有得到冬装,寒冷的天气到来时部队还穿着夏装。发给师的冬装只有十分之一。希特勒是想打一个战役就结束战争,然后只留60个师,其余部队全部撤回德国。所以他认为没有必要百分之百地发放冬装,他甚至禁止提起普遍发放冬装的问题,以防引起部队的不安。夜间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所有的士兵在室外呆了1小时以后都得回到室内待1小时,以便使身体暖和过来,血液恢复流通。
……(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八章 台风计划 3
成千上万的德军官兵被冻成了残废,没严重冻伤的也很难再保持什么战斗力。由于没有补给,就大量宰杀马匹充饥,这一做法直接后果就是,由于缺乏马匹,无法把需要14匹马才能拉动的火炮都拉走。他们注意到苏军用拖拉机牵引火炮,即使战争初期损失了大部分野炮,但仍保存了大量的中型和重型火炮,因此装备明显比自己好。
至1941年12日,德军中央集群的74个师由于恶劣的天气已失去进攻能力,被迫在加里宁、克留科沃、图拉以南至叶列茨宽达1000余公里正面转入防御,部队不是精疲力竭就是根本无法动弹。
诚然,苏军在运动时也遇到德军所遇到的同样问题,可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是在一千英里长的交通线的另一端作战,而苏军离其主要基地几乎不到四十英里。任何阻碍运动的条件必然使守方受益。
对于苏军来说,冬天来得早点和冷点,对他们都不会有过多影响。因为他们有充分的衣物、食品,而苏联的坦克,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照样一开就走。
最重要的是,由于德军停止进攻,使苏军得到极为宝贵的喘息时间。到10月底,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形势已趋稳定,开始调回一些部队作为预备队,使他们得到休息并接受进一步的训练。苏军开始作出巨大努力来弥补10月前两周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蒙受的惨重损失,并为对付德军下次进攻做好准备。
根据苏联的史料记载,大量的军车自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古比雪夫开出。每天行驶五百至六百英里。中途不换车头和乘务人员。在10月和11月。苏军最高统帅部为莫斯科保卫战做了大量的后勤准备工作,组织了大批驮载运输连、畜力运输车连和雪橇运输连,因为在泥淖中或松软的雪地上马匹的机动能力远远胜过轮式机动车辆。然而,由于对运输工具不足、天气和地形条件不佳所造成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所以,前方部队都储存了七日份的口粮、六个基数的油料和三个基数的弹药。
并且在10月份开始,英美大批的援助物资也源源不断向莫斯科运来。天气已使胜利的天秤向苏联倾斜。
直到此时为止,德国对波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和苏军的作战之所以能获得那样辉煌的战果。完全是由于德军集中使用坦克和战术空军,在机动力和火力上取得了极大优势,再加以良好的通信手段和大胆的指挥。一旦丧失了机动性,也就失去了火力,德国的闪击战战术思想就不灵了。俄国的几乎难以令人置信的恶劣条件和泥泞海洋使一切车辆停止了转动,也毁了战马。履带式车辆可以继续行驶,但效率大大降低,燃料的消耗大得惊人,由于燃料的供应也己中断,不久。履带也停止转动。几乎得不到多少空中支援。低云和很差的能见度使得任何形式的持续性空中攻势或空运支援十分困难。
德国步兵继续向前行进,在没膝深的。有时甚至是没腰深的泥水中行进。但是,他们不再是协同动作良好的强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在没有坦克或空中支援,没有多少火炮和迫击炮可供使用,有时甚至把反坦克炮也扔在后面的情况下,步兵每天最多也只能走几英里那样艰难的路程。火力支援、弹药、装备和食品、衣物、防寒用品、帐篷、医药奇缺,因为甚至生活必需品都运不到前方。突然,几乎是一夜之间,德军得依靠一些得不到支援的、疲惫不堪的、不满编制的、担当先头突击部队的步兵营来获取进军莫斯科的胜利,而陆军其他兵种、空军,想动动不了,有劲使不上,只得在一旁观望,徒唤奈何。
苏军经过充分准备、周密计划后,于12月5日转入反攻。
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队,现在却被苏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到1942年2月底,德军已被苏军击退到离莫斯科150公里至400公里的地方,哈尔德在日记中记载了德军兵员的严重损失:到2月28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36人,相当于德国全部兵力的31%。其中,死亡202251人、受伤725642人、失踪46511人、冻伤112627人。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苏联的惨重损失。
早在1812年,在欧洲战无不胜的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攻占了莫斯科城。但只是一座空城,俄军撤退时把所有能烧的全都烧光,没给法军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几周后,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降临,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诅咒,由于没有冬衣,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从莫斯科撤退,沿途60万士兵被活活冻死和饿死,到12月初,60万拿破仑大军只剩下了1万5千人。
可以这么说,历史上的确是天气拯救了莫斯科,拯救了苏联。现在就有两个问题摆在张俊的面前,苏联的严冬将在十月份到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德国即将面临着两线作战,张俊虽然在极力避免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但是现实却是做不到的。
而德国此时的兵锋虽盛,可是要轻易拿下莫斯科,也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