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于清军优势兵种施展的区域。
这三个选项,理论上都有达成的可能,但实际操作上则不然。
四明山区,尤其是黄岩营与定标交战的所在,山林密布,在后世甚至是四明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之内。在这片浙江明军的天然主场,骑兵贸然南下,很容易遭到明军的埋伏。即便能够抵达四明山镇,那一片区域也极端不利于骑兵发挥效用,事倍而功半矣。而继续完成既定任务,如果明军跟进的不只有一个黄岩营,而是明军主力的话,那么在这种地形下腹背受敌,其结果可想而知。
达素在八旗军中虽非智谋、兵法过人,依旧是如鳌拜那般以武勇闻名的战将,但是从军多年,这里面的道理还是明白的。况且,出兵之前,洪承畴的命令中就已经严禁在四明山腹地与明军主力决战。就算是无法理解其中道理,命令也是能看得明白的。
只不过,一举歼灭浙江明军一个战兵营,诛杀其伯爵一级的大将的功勋,却并非那么容易放得下手的。
所幸的是,比起达素这个直线条武将,田雄脑子里的弯弯绕可远远胜之,其心思如何,自然看得通透。
“大帅,三军之灾,起于狐疑,逆贼陈文既然敢派胡来觐那个叛逆独自进攻张总兵,其大军必然在后。八旗军战无不胜,自然不惧贼寇,可是这片区域实在不利于骑兵施展,伤亡过大了,只怕皇上会不高兴。”
岔路口之战的处罚结果已经下达,虽说在明面上是以衡阳失陷尼堪为罪名,但如果不是岔路口一战八旗军损失过大的话,也决不至于会严厉到这个程度。达素在朝中并非没有靠山,当年一起给皇太极站岗,乃至并肩作战的经,使得他与鳌拜之间早已是莫逆之交,自然知晓若是八旗军伤亡过大,到时只怕是胜了也未必能落得了什么好。
“可是……”
到嘴的肥肉即将飞了,任谁都会舍不得,这些心思,田雄何尝没有。
“末将知道个地方,只要咱们下了战书,陈文就一定会来。那里,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
到了下午,亲提大军而来的陈文,终于赶到了大兰山下。山上的火势早已经彻底蔓延到全山,老营中的飞熊营和义军安否,还犹未可知。但是在看到了田雄留下的战书后,陈文的嘴角不由得撇过了一丝极少出现的残忍,随即便从胡来觐献上的俘虏中挑了一个军官出来。
“滚去永和镇,告诉达素和田雄,他们既然想死,我不介意送他们一程。”(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九世之仇
大兰山的山火直到入夜后才逐渐熄灭,由于飞熊营自登山后便开始砍伐老营周边的树木,清理出了一条环大兰山老营的防火带,再加上山上本就有水源,清军的放火烧山几乎无伤老营内的明军分毫。只不过,大兰山上的山林却是彻底毁于这场浩劫,光秃秃的,宛如末日降临一般。
事实上,放火烧山能够起到多少作用,达素和田雄也没有太大的奢望。他们手中除了张杰在四明山镇拦截明军外,还有一万四千大军之众,烧光了山林,就可以环而攻之,老营里的明军再能战也不过只有两千人而已。
此时此刻,清军已经退到永和镇,陈文不担心达素和田雄会借机逃跑。四明山在手,北上便可截断宁绍平原,将这两个府分而食之。他们要不决一死战,要不干脆就直接龟缩杭州,别无他法。但是已经死了一个张杰,定海总兵标营也几近覆没,他们也必不肯善罢甘休,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在这件事情上向清廷交代了。
根据俘获的定标军官,陈文得到了清军的详情,一个五千之众的提督标营、一个三千之众的巡抚标营、而重头戏则是达素的那六千来自于满洲、蒙古和汉军的八旗军,这才是他今番最大的敌手。
而清军的主要指挥官,一个是平南将军达素、一个是浙江提督田雄、抚标营则是由张杰以前的部将常进功为主,另外杭州驻防八旗中还有个因在四省会剿后守住杭州有功而从梅勒章京升作固山额真的吴汝和一个蒙古固山额真作为达素的副手。
“大帅,达素那个鞑子就带了这群手下败将过来叫阵,他未免也太过自信了吧。”
根据参谋司的推演,大兰山的地形不利于清军发挥兵力优势,所以他们很可能会放火焚山。为此,飞熊营在抵达后便开始了清理出防火带的工作,结果还真被那些参谋算到了,达素和田雄确是在大兰山下放了一把大火。
将士们没有出现什么伤亡,倒是烟尘和受惊的骡子把他们弄得有些灰头土脸,自楼继业以下,飞熊营的将士们无不憋了一整天的闷气。
“达素是有他的依仗的,别忘了,人家手里可是还有两千满洲真夷和两千蒙古鞑子的。”
“那正好让他们这些鞑子知道知道,咱们浙江王师丝毫不逊于那李定国。”
被山火困了一整天,楼继业的火气十足,把平日里的那副大将气度都抛诸脑后了。不过他的话,听到众将的耳中,却着实让陈文看清楚了此番带来的这些武将们的信心如何。
此番跟随陈文兵进四明山的,除了楼继业的飞熊营和胡来觐的黄岩营外,还有南塘营、天台营和瑞安营,以及一支由五百骑兵组成的骑兵大队和陈文那支两百人的骑兵卫队以及数百准备用来作为驻军的新兵。加在一起,也有一万一千的大军,比起清军也不过是少了三千而已。
扫视一番,楼继业对八旗军已经没有什么畏惧之心,侯国远和瑞安营的营官以及各营的监军官、军法官,这些人不是早在大兰山或是天台山就已经追随其后,便是刚一杀入金华府时便投入军中,都是跟随陈文多年的部将,对他们所在的这个团体颇具信心。甚至就连天台营的营官马信也是如此。只有胡来觐和几个后来加入的参谋官似乎还会多少受到些影响。
看过了众生相,陈文慨然一笑道:“楼兄弟说的没错,那位西宁王能够两蹶名王,咱们若是连一个章佳*达素都收拾不了,也就不用出来混了。”
一语说罢,众将尽皆安下心来,毕竟陈文如今在风评上已经是能够勉强和李定国并驾齐驱的名将,李定国能诛杀孔有德和尼堪,陈文在此,一个达素只带着两千真夷以及两千假鞑子外加两千骚鞑子过来,确实不需要太过忧心。
这几年,满洲八旗主力几乎都集结于西南,与孙可望、李定国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其结果就是陈文面对的最多也就是汉军八旗而已。
长期对绿营兵的碾压,使得浙江明军的自信心早已升起,所以在去年面对汉军八旗集团时没有丝毫露怯。但是满洲八旗的赫赫威名,却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虽然更多还是明廷、明军内部自身的问题作怪,但是满洲八旗的战斗力同样不俗,否则没有那个金刚钻,如今这般的瓷器活也做不出来。
透过史,陈文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满洲八旗战无不胜的威名其实并非那么属实,尤其是如今的永八年,顺治十一年,八旗军经过了入关的腐化已经开始出现战斗力下降的情况,否则史上他们也不会那般战战兢兢的将西南军政大权付诸于洪承畴,为的只是保持均势而已。
奈何,这些事情眼下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他人仅仅是能够在经过了李定国两蹶名王的影响而稍减畏惧之心,甚至是楼继业等人也更多是因为对自身团体的信心足够强大才在此消彼长之下有了如今的状态。但是,想要真正清除满洲八旗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所树立起的形象,却还是要真正在战场上将其击败,才能破灭掉这个神话。
而这一战,就在明天!
情况出现了变化,不过有参谋司在,推演还是可以很清楚显示出清军可能的战法,以及应当如何应对,总能得出几个备选的作战计划用以应对变化。
参谋作业还在继续,陈文的卫队长陈富贵却表示黄宗羲等人前来拜见。
对于这些号称要重建大兰山明军的“义士”们,陈文很清楚他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抱着何种的打算。所以从抵近到山下扎营后,他便懒得理会他们,干脆将除王江以外的其他人继续晾边上,等到明天见仗时再把他们带上,让他们见识见识浙江明军真正的战斗力,也好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铺垫。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前出四明山的浙江明军五营便拔营北上,目标便是战书中约定的四明湖畔。
大兰山与四明湖之间,相隔十几里地,这个时代一般的军队怎么也要走上大半天,甚至是一整天,但是浙江明军的战略移动速度早已突破了三十里,眼下不到半日便抵达到了清军此前扎营的梁弄镇,并在此埋锅造饭,进行修整。
四明湖,在后世乃是一处美轮美奂的所在,可是现在,在这个没有雾霾、没有工业化污染的时代,于梁弄镇及往永和镇方向的湖岸边上,却并没有哪怕一个当地百姓,有的只是一些新近制造的尸骸以及根本无法计数的骸骨洒落在岸边,宛如鬼蜮一般。
“国公,这是……”
万家兄弟来自于宁波府鄞县,他们进入四明山时也是从奉化那里,对于大兰山以北十数里地的此间并没有涉足过。
事实上,对于战争,三天前的那一战已经使他们从幻想中释放出来,进而投诸到恐惧当中。然而,当看到这一幕后,他们才发现,先前的那份恐惧原来还只是开胃的点心而已。
未有去看身后那一群脸色惨白的读书人,陈文的视线所及仿佛已经回到了永四年的十月十七。
“这些,都是当年四明湖之战中殉国的将士们的遗骸。第二年我出兵天台山前听讨虏将军陈国宝提及,逆贼田雄在获胜后,将俘获的降卒大半杀死于湖畔。若是算上阵亡的,只怕不下万人之众”
这样的答案,黄宗羲等人事先早已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