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389章

永历四年-第389章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头到尾,陈文没有问郑泰要买多少,郑泰也没有问陈文一共有多少,二人对福建明军的消化能力和浙江明军的缴获能力都是心知肚明,陈文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把这一大宗交易定了下来。

    用清军和明军制造的鸟铳来把日本铁炮的生意抢过来,这只是第一步,浙江距离福建远比日本要近,再加上日本人还不是送货上门,陈文卖同样的价格,货比日本的好,郑成功的花费还比去日本少,何乐而不为呢。

    谈妥了鸟铳,陈文下手的第二项就是火炮。

    “除了鸟铳以外,此番小弟还缴获了大批汉军八旗、浙江提标、浙江抚标、福建提标、福建左右路镇标以及一些如河南抚标之类军队所使用的红夷炮、佛郎机炮以及虎蹲炮。我部火器都是按照规格制造的,这样在火药定装上也要稍微方便一些,所以缴获来的炮,小弟倒是可以出售一些。”

    陈文出售的火炮中,都是些军工司可以生产的火炮,至于那几门大口径的红夷炮却不在贩卖之列。

    这个时代明清两军所使用的火炮虽然重量都不小,其实炮弹的重量以及射程等方面都不是很大。佛郎机炮由于气密性的问题,如三百斤的佛郎机炮其炮弹的重量不过是一斤多,相当于一磅炮,千斤的佛郎机也不过是三四磅的炮弹。红夷炮要好一些,同样的重量,炮弹的重量是佛郎机炮的一倍,但是在射速上,佛郎机炮却是遥遥领先。至于虎蹲炮,那就不用提了。

    只不过,火炮,比起鸟铳来说倒不是郑成功所最为重视的,他从欧洲的远洋舰船上购买,日本也有制造,甚至他的占领区也可以制造。而缴获的火炮都不知道用多长时间了,保养的如何也不好说,所以对于陈文的提议,郑泰显得有些兴致缺缺。

    “贤弟,火炮不比鸟铳,军中确有需要,但是我军中也可以制造……”如果足够便宜的话,郑泰觉得购买一些也不是不能考虑。

    “兄长,价格上实在不能再降了。要不这样吧,每门炮再加一百两银子,小弟连那些火炮的炮组一起卖给兄长,如何?”

    听了这个,郑泰一口茶水差点儿没喷出来,听说过买椟还珠的,谁听说过买大炮送炮组的,合着这人在陈文眼里不过是大炮的附属品。不过郑泰也不是什么人权组织的成员,陈文口中的炮组都是一帮俘虏,很多都是清军中的老兵,为恶不少,被俘之后生杀大权皆在明军之手,贩卖都是正常的,当做赠品自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倒是省了大木重新训练炮组的功夫。”

    这个时代的火炮,每一门的炮组都要专门训练,因为哪怕是同样制式的火炮在火药用量、瞄准矩尺、炮弹重量上都会略有不同,所以往往会出现调哪一门炮就要专门调哪一个炮组的事情。陈文的买赠可以使福建明军在购买到这些火炮后立刻就能形成战斗力,郑泰自然不会错过这一点,不过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

    “贤弟此番俘获了不少的汉军八旗,不知道这些俘虏打算怎么处置?”

    买卖人口,这特么是要进大狱的,照着郑泰的意思,此番俘获的汉军八旗要是都卖给郑成功,估计枪毙都够了。

    但是这年头,普通人尚且多有卖身为奴的,更别说是俘虏了,把他们都宰了都算是正常的,这些人在对手眼里本就是些首级,用来换取军功的凭证,拿来出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由于浙江明军信奉着“有恒产恒业者有恒心”的理论,在陈文眼里这些汉军八旗的家人都在北方或是杭州,根本不值得信任,也没有可能靠分地将他们的忠诚建立起来,尤其是最紧缺的骑兵,只要放进军中,几天之内就得连人带马全都跑光了。

    放在浙江,顶多是拉到苦力营里面去修路、建造堡寨等设施,绝对不可能编入军中的。但是在郑成功那里,眼下最为紧缺的就是有战斗经验的战士,尤其是这等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战士更是军中的瑰宝,所以相比那些武器,这才是郑泰此来想要购进的最关键的货品,而他刚刚的那副买赠的态度也恰恰勾起了郑泰的心思。

    “兄长是打算购买兵器,再让小弟赠送汉军八旗的士卒,那这些兵器小弟可是会卖得非常贵的哦。”

    陈文的谈笑听了郑泰一愣,随即便引发了二人之间的一阵大笑。

    “贤弟若是真打算这么出售的,愚兄却也是受之不恭的。”

    汉军八旗此番被俘的有四千余人,抛开那些答应了释放的部分和刚刚谈妥的赠品炮组,以及已经被陈文定了死刑的杭州驻防八旗,剩下的还有两千余人。这些清军都是汉军八旗中的锐士,不过郑泰最感兴趣的却只是其中的刀盾兵。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极为正常的,陈文没有讨价还价的打算,干脆以每个汉军八旗的锐士五十两银子结束了这场买卖人口的交易,比他在大兰山时定下的一个汉军八旗首级全队分三十两银子还赚了二十两。

    只不过,一个汉军八旗的士兵卖五十两银子,明朝末年清军没入关时,南方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丫鬟还要卖到二十几两呢。这些清军从军没有低于十年的,打过的仗比陈文的部下只多不少,但是对于陈文而言,浙江明军重的是赏罚,是配合,不能与同袍协力,心存异志的是不可能编入军中的,还是让他们到郑成功的那些海岛上先接受接受改造比较合适。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军火和人口,陈文和郑泰这两个明王朝的侯爵轻描淡写的将这些铁定进大狱的买卖谈完了,紧接着又谈起了其他的货品。

    粮食陈文已经确定不会出售了,这让郑泰感到有些失望,但是布匹、皮革以及其他原材料和诸如药材之类的紧俏商品陈文还是愿意出售的,这使得郑成功除去日本和南洋以外又多了一个货源地,而且还是一个路途更近,货品更加低廉的货源地,可以利用同样的资源来增强更大的实力。

    而陈文这边,虽然还没有出海口,但是郑泰并没有询问,也没有言及福建明军助战之类的提议,显然是对浙江明军如今的战斗力有着极大的信心。

    事实上,陈文现在的占领区距离大海最近的区域其实也不过百余里地而已,只要拿下了青田县,温州府城几乎无险可守,不过现在还不是用兵的时候,而他想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温州那么简单。

    相对而言,陈文向郑成功出售货品的同时,也打算从福建购入一些他所需要的东西,首要的便是战船,其次如大口径的红夷炮、欧洲的工匠和书籍什么的也在范围之内,总而言之,也不会让郑成功纯粹的向浙江输入白银,有来有回才是长久之计。

    谈妥了商贸往来上的事情,虽然大多还都是大体的意向,未来等浙江明军获得出海口之后还要进行更为细化的谈判,但是能够达成意向,恰恰说明浙江明军和福建明军之间是有合作的基础和可能的,这使得陈文和郑泰都很是高兴。

    酒宴上,陈文找来了身在金华府的众将以及以孙钰为首的文官作陪,二人在酒宴上相谈甚欢,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泰突然向陈文询问“可有妻室或是婚约”的问题却还是让酒宴上为之一静。

    政治联姻,这是陈文早已有过预料的事情,不比李定国为他儿子向郑成功的女儿求亲,这一次却是石井郑家想要与他联姻。

    对郑家而言,可以进一步获得浙江明军的陆上支持,无论是抵挡北面的威胁,还是合力收复八闽之地,甚至是北伐时合作,都会是很好的选择;对陈文而言,福建明军的水师是他军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可以借助于郑成功的力量来做出更多的事情,从长远去看的话,如果郑氏内讧还是如史上那般发生了的话,一个石井郑家的女婿、郑成功的姐夫或是妹夫的身份可以让他获得更多的资源。

    虽然还是脱不开政治联姻的范畴,但是这无疑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只不过,话到了嘴边,待说出口时,却不再是刚刚的那些纯以利益为目的的结果。

    “不瞒兄长,小弟已有意中人了,只是战事刚刚停歇不久,尚未来得及下聘而已。”(未完待续。。)

第四章 波动

    是否有利,有多大的利益或是损害,但理性所得出的答案却并非是心中所愿的。陈文的回答一经出口,郑泰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在祝贺一番后立刻就换了个话题。只不过,陈文的话说出了口,在场的文官武将却多是一副理所当然,或是果然如此的表情,只有周敬亭的表情显得有些怪异。

    陈文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把他心中所想说了出来而已。并非对于政治联姻有什么精神洁癖,入乡随俗在他看来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只不过现如今这个世道,监军的文官都敢背后捅刀子,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郑成功有郑成功的利益所在,陈文也有他的利益所在,求人不如求己,况且难道郑家的闺女嫁过来郑成功就一定不会失约了吗?

    既然如此,与其和一个根本就没见过,更不知道谈得来谈不来的女子结合,还不如找一个能够让自己满意,自己也能够让那个她满意的女子呢。

    推杯换盏过后,虽然由于浙江明军眼下还没有出海口,贸易的事情显得不那么紧迫,但是郑泰在郑氏集团的地位甚高,福建明军的经济命脉海贸都是由他一手操控的,此来除了商谈贸易,同时也是为结盟做一个铺垫,既然事情已了,稍微休息了一天,郑泰便启程返回福建。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工部衙门授权的非法军火贩子、拐卖清军锐士拆散了数千八旗家庭的人贩子陈文与知法犯法的无良奸商郑泰依依惜别后,后者便踏上了返回福建的道路。郑泰启程出发,但是有些人却已经抵达到了目的地,不过并非是金华,而是远在大西南的贵阳,确切的说应该是贵阳秦王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