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风流-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纪宁第二天便将四道五经题做完,可一直到第三天下午,第一场才开始收卷。
考生需要将自己的卷子,通过小孔递出去,弥封官会用特殊的胶水将考生的姓名糊名,卷子会陈列于木匣之中,要等考生三场考试之后,把三场乡试的卷子汇总到一起,随后会有誊录官对卷子中的内容进行誊录,阅卷时所用的是誊卷。
对纪宁而言,那是考官和监场官的事,考试之外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担心了。
第一场考完,考生也能适当轻松一些,这天晚上也是不禁喧哗的,很多狂傲的考生在自己的水壶中夹带了酒水,第一场考完之后,有的便借着喝酒,晚上在吟诗作赋,声音有些凄厉。
面对一群鬼哭狼嚎的人,纪宁没兴趣去管他们吟出来的是怎样的诗词,又或者是即兴作出了如何的文章,他此时只想躺下来好好睡一觉。
这两天他在考舍内住的很不习惯,晚上失眠,觉不够睡。
但这天晚上他跟之前两天的情况一样,失眠了。这是一种很头疼的感觉,明明很困,却辗转反侧睡不着,想点燃蜡烛又怕接下来两场考试遇到麻烦需要连夜赶场做题,所以只能对着小方孔看着外面的天空数星星。
第四天,也就是八月十二,第二场考试的题目放下来。
第二场的考试,相比较而言已无第一场那么正式和隆重,连考生也轻松了不少。
毕竟都知道第一场的头三道四书文才是录取与否的关键,后面发挥的再好,就算文章写的天花乱坠,那也于事无补。
第二场的考试一共有六道题,其中试论一道,也就是标准的议论文,不用遵循“代圣人立言”的原则,不用以八股破题,也无须引用圣人之言,这样的议论文在纪宁看来也比较有发挥的余地。
这题目让纪宁感觉有几分水平:“人无至善。”
乍一看,很像一道四书文的题目,“至善”一词出自于大学。
大学开篇第一章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种题目往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这是一道试论题目,所以要从本身“人无至善”去议论,而不是“止于至善”,人无至善的道理在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止于至善的意思在于修为和涵养要到无可挑剔的程度。
二者之间,本身有一定的矛盾。
纪宁直接提笔写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人心有向背,安乐在民家。”
他所论述的方向,在于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尽善尽美,只要做到本心而为便可。要严以律己,但不是苛责自己,一切要做到合理有度。
试论之外,是几篇应用文,分别是诏、判、表、诰。
分别是诏书、判语、表文和诰文,这都是在官场可能用得到的东西,统治者设立科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人才,而儒道科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选拔文魁,正因这时空中对于文士做官并非推崇,令更类似于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后两场考试内容不被重视。
纪宁虽然知道乡试的后两场考试内容或许无关大局,但他还是尽可能把自己的文章写的华美一些,这也是自己参加考试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很快到了八月十五,这天是中秋佳节,也是乡试第三场考试开考的日子。
第三场的考试内容是五道时务策,就好像时政内容的考试,让乡试考生对近来朝廷和儒道所发生的一些事作出点评,写出自己的看法,考试的内容无外乎国祚安定和儒学文风。
五道时务策,真正让纪宁眼前一亮的是最后一道题目,很简略,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主少国疑。”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主考官在这里出了这种题目,似乎是在影射当今朝局,太子早亡,如今新太子、五皇子和文仁公主分庭抗礼,有朝局变乱的隐忧,在这种前提之下,出“主少国疑”题目很容易被人拿来大做文章。
纪宁心想,这主考官也是有足够的气魄和胆识,先是让人议论“国无道至死不变”,后让人议论“主少国疑”,难道此人对朝局有不满和偏见,想借着主考金陵乡试来抒发对朝局的不满?
可惜纪宁并不知出题的主考官是谁。
通常来说,主考官有两名,一名是朝廷派来的,一名是儒道文庙派来的,至于由谁来出题,那全看两边派来的主考官文采更胜一筹。
而为了防止考生提前去贿赂考官,在开考之前,考官的身份需要绝对保密,考生并不知自己的乡试主考官是谁,等放榜之后,鹿鸣宴之时,考生才会第一次见到主考官,并拜其为座师。
日后无论是在文庙研究儒道学问,还是在朝为官,同为某位名儒的座下弟子,那是一种很亲近的联谊关系。
纪宁面对这种题目,只是作出了简单的论述,并未往深了去写,也是怕这种文章犯了皇权的禁忌。
八月十五当天,纪宁便将自己第三场考试的卷子做完,但有规定不能提前交卷,要出贡院也要等八月十六第一次贡院放排之后,如果考生对自己第三场的卷子没自信,可以再在贡院里等一天,到八月十七下午就会强制收卷。
纪宁是没打算再在贡院里多留一天,月圆之夜,纪宁将自己的蜡烛点燃,如此也能经历一个有光亮的夜晚,也是他在乡试贡院内的最后一晚。
八月十六一清早,纪宁便摇响了自己考舍内的铃铛,这是交卷的提醒,负责守在外面的士兵叫了收卷的巡场官来,将纪宁的卷子收上去,关闭了七天七夜的考舍锁头打开,纪宁等于是提前两天一夜考试结束。
第191章 证据收集好了
从被关了七天七夜的考舍内走出来,纪宁感觉自己连路都快不会走了,勉强扶着墙才能站定。
“真是见鬼,早知道在里面多活动活动,可那巴掌大的地方,又能如何活动?”纪宁苦笑着摇头,提着考篮随着监场的士兵往贡院外面走,这贡院里他是一刻都不想多留。
第一批出场的人并不多,零星只有几个人,除了纪宁这样胸有成竹的之外,多数都是因为才学不济又忍受不了贡院考舍的肮脏晦气才提前交卷出来。第三场考试才进行了一天,到中午第二次放排时出场的人就会多起来。
纪宁没碰到几个人,便直接出来,因为交待何安是在八月十七早晨再来等候,以至于纪宁只能步行回家。
不过也好,在考舍关了七天七夜,一个人走着回家,既可活动身骨,又可调节心情,自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就很少走远路的他,一路竟走得兴致盎然。
回到家门口,纪宁敲了敲门,里面传来雨灵的清脆悦耳的声音:“谁呀?”
“是我。”纪宁声音淡笑地应道,“你家少爷。”
“少少爷?!安叔、安叔,少爷回来了!”雨灵的惊叫声顿时在整个院宅响起来,下一刻大门“咯吱”地打开了。
随着大门打开,纪宁看见了雨灵窈窕的身段,还有一张俏丽的小脸,泛着泪光的美目带着喜悦和激动,小嘴的两瓣香唇上下翕动着,似要说话,但又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同时,她的娇躯欲动又止,纪宁感觉到这小妮子大概是想投入他的怀里,但又恪于法理,只能生生地克制着冲动。
不过,他发现雨灵的俏脸明显带着憔悴之色,甚至有些黑眼圈。
他正要问家里发生什么事时,心念电转间,立即明白过来,这妮子肯定是在这七天七夜里跟着他遭罪了,在家里担心七天七夜,连觉都睡不好。
想到这里,他微笑地说道:“怎么?几天不见,不认得本少爷了?”
“没有了。人家是太激动。”雨灵俏脸微红地说道。
下一刻,听到雨灵的叫喊声的何安也从院宅里面赶到来。
“少爷”何安快步走到纪宁跟前,恭敬行礼地叫道,声音哽咽。
纪宁目光转到何安身上,微笑道:“安叔。”
接着,他看见何安一脸的担忧和沉重。
“怎么了?”纪宁不禁地问道。
“少爷,您这么早出来”何安担忧地问道。
旁边的雨灵闻言,反应过来,似想到了很不好的事,喜悦的俏脸陡然变色,无边的担忧浮上,几乎要哭出来了。
纪宁一时有些迷惑道:“是啊,有问题吗?”
“少爷,您作答完了吗?”何安小心紧张地问道,这句话问到最后,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
纪宁闻言,不禁哑然,笑骂道:“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要对本少爷有信心。放心,我是作答完毕,来回检查了好几次答卷才提前出来的,不是吃不苦,不会做题而做逃兵的。”
听到这话,何安和雨灵松了一口气,随着高兴狂喜起来。
“恭迎少爷乡试顺利回家!”何安和雨灵行礼大声拜道。
周洋、小丽等四个新进的小厮丫鬟也早已听到动静赶来,他们也立即随着何安和雨灵拜叫起来。
纪宁心情不错,哈哈大笑道:“行了,一家人不需要那么多礼。”
何安行礼完毕,转头对周洋、小丽等人吩咐道:“你们立即马上去厨房烧热水和做饭!”
“诺!”周洋、小丽等人齐声应道,然后退下,快步去厨房为他们的少爷烧洗澡水和做饭。
何安和雨灵则高兴地陪纪宁入内,进入正屋厅堂。
不过,在厅堂坐下,何安陪纪宁说不几句话,便离开厅堂去厨房了。
他不放心周洋、小丽等人做饭,再说自家少爷还是习惯他做的饭菜。
何安离开,雨灵自然与纪宁亲近起来。
她款步走到纪宁身后,一双如玉的小手搭在纪宁的肩膀上,娴熟地给纪宁捏肩捶背起来,俏脸上露出幸福高兴的微笑。
酸累了七天七夜的肩背在雨灵的揉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