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832章

大魏宫廷-第832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珑公主闻言挽起赵弘润的胳膊,故作不屑地说道:“有弘润在,还要六叔干嘛?”

    “……”赵元俼闻言目瞪口呆,险些一口热血喷出来。

    而卫骄等宗卫们,则在旁纷纷起哄,大肆夸赞玉珑公主有眼光,气得赵元俼恨恨瞪着赵弘润。

    “这关我什么事?六叔你自己惯的……”

    赵弘润倍感无辜。

    赵元俼本要再说两句,这时,一名禁卫骑着马匆匆来到了这边,抱拳说道:“怡王爷,肃王殿下,宗正大人请两位莫要再喧哗。”

    真是无趣……

    赵元俼、赵弘润等人面色怏怏地不再玩笑。

    而玉珑公主,亦有些郁闷地找芈姜小声闲聊去了。

    “二伯,是不是有点太严肃了?”赵弘润皱皱眉说道。

    “你是头一天认识你二伯?”赵元俼撇了撇嘴,随即淡淡说道:“算了算了,终究他说得没错,咱们也消停些吧,毕竟是在出使的队伍,闹闹腾腾的,终归不太好。”

    赵弘润不置与否地点了点头,随即岔开话题问道:“六叔,关于陇西魏氏,你怎么看?”

    “唔?”六王叔愣了愣,皱眉说道:“你这问的……太含糊了,你想问什么?”

    赵弘润闻言指了指自己,似有深意地说道:“我在这队伍里的意思,六叔你明白的吧?”

    赵元俼愣了一下,随即微微笑了笑,点头说道:“大致看得出来。……无妨,六叔我与那些人也是杯酒之交,你不必在意。”

    赵弘润一听就懂了,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对了六叔,陇西的那位天子,你见过么?”

    赵元俼闻言笑着纠正道:“陇西没有天子这个说法,他们那里称作国君,底下的人也不喊陛下,而是尊称君父……你要知道,陇西人,几乎大部分姬姓一族,因此哪怕是平民百姓,亦尊呼君父。另外,在他们那边,也没有忠这个确切说法,他们提倡孝,并且首先孝顺的是君父,然后才是自家生父。”

    “一氏之国?”赵弘润皱眉问道。

    “对,一氏之国。”赵元俼点点头,随即又解释道:“这就是我大魏与陇西魏氏的不同之处。……我大魏当年攻灭梁、郑之后,并未取缔这两国国人的姓氏,选择将其包容,因此逐渐发展至如今的百姓,而陇西魏氏则不同,他们不允许战败者拥有姓氏,因此在陇西,你会碰到许多没有姓氏,只有一个名字的人。”

    赵弘润闻言再次皱了皱眉,说道:“这贵族与平民的差距,比楚国还要更甚啊。”

    也是,要知道在楚国,就算平民的地位再低下,但也会有拥有姓氏的平民,陇西倒好,姓氏居然成了贵族特有的权利。

    “终归是古老的氏族嘛,又不像我赵氏,到了中原后,陆续接触了卫国、梁国、郑国、蔡国等中原文化。……你别看你二伯古板,在陇西,比你二伯古板的人大有人在,那些人啊,仍自以为陇西是天下的中心,连天上的日月都要绕着陇西转……要不是这样,他们会得罪秦?”

    “陇西的国力如何?能与齐鲁相比么?”赵弘润问道。

    赵元俼想了想,说道:“大概也就是卫国的程度吧。”

    “呵。”赵弘润摇了摇头。

    虽说并没有看轻陇西魏氏的意思,但他仍旧觉得,陇西魏氏有点夜郎自大的意思。

    卫国的程度?

    卫国在中原各国那可是垫底的国家,若不是有魏国帮衬,卫国恐怕早就被韩国灭亡了。

    就只有这种国力的陇西,居然妄称什么陇西是天地的中心?日月都要围绕着陇西转?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

    要知道在中原,比卫国强大的比比皆是,暂且不论西边的秦国,就说东边的齐国、北方的韩国、南方的楚国,哪个国家不是拥有着分分钟碾压陇西的实力?

    可能是察觉到了赵弘润的轻视,赵元俼摇摇头说道:“不是你想的那样,陇西魏氏曾经是很强大的,只不过,历代君父并不怎么贤明,再者,国内的贵族难免也有些……你去过楚国的,陇西的情况,其实与差不多。”

    “旧贵族势力一手遮天?”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赵元俼点点头,随即好似想到了什么,又说道:“不过话说回来,陇西也是有人才的,其中有几位很了不得。比如说,与你叔父辈年纪相仿的人中,有一位临洮君魏忌。……陇西的北方、西北、西边,三面皆是诸羌族的居地,可此人坐镇临洮,二十几年叫诸羌族不得寸进,相当了不得。”

    “临洮君魏忌……”赵弘润暗自将这个名字记在心中。

    “除此之外,还有繇诸君赵胜,此人亦是姬姓赵氏一族,只不过当初他的先人,并未与我赵氏一同远赴中原,而是留在了陇西。……此人文武兼备、能说会道,不似临洮君魏忌心热面冷、不得人心,在陇西很有权势。……还有一个叫做姜鄙的将军,他出身不好,其母曾被羌人掳走为奴,随后生下了他。后来他转投陇西,从奴隶兵做起,一步一步爬上兵长,随后在临洮君魏忌与繇诸君赵胜二人的推荐下,破格成为了将军,秦国与陇西打了二十年,才堪堪将陇西的国力拖垮,此人当居首功,是一位极其勇悍的将军。”

    “……”

    赵弘润默默地听着,将几个重要的人名记在心中。(未完待续。)

第827章:繇诸君赵胜『加更14/33』

    在前往安城的途中,赵弘润认真听着六王叔赵元俼讲述陇西的简况。

    撇开陇西魏氏夜郎自大这件事,他心中最大的感慨,只用一句话就足以形容:一氏之国不可取。

    何谓一氏之国?

    指的就是由单单一个姓氏的族人所创建的国家,简称氏国。

    不可否认,氏国是世族到国家演变的一个过渡,也是重要的里程碑,哪怕是中原的强国齐、韩、楚,事实上曾经都经历过氏国这个转变。

    确切地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前,中原可能林立着许许多多的一氏之国,甚至于,每一个姓氏,当年可能都存在过这样一个氏国。

    比如说,蔡、郑、梁、陈、褚、宋,等等等等,甚至于其中有一些氏国,还传承到了如今,比如说,卫、韩。

    只不过,中原文化讲究包容,比如说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因此,在不知过了多少年的岁月中,这些彼此林立的氏国相互攻伐、吞并、兼并,随后才陆陆续续演变成了韩、卫、宋、鲁、齐等等国家。

    而此时的这些国家,已经不能算是一氏之国,因为他们包容了许许多多非本族的氏国后人。

    就比如说魏国,就吞并了梁、郑等国家,国内百姓、贵族的姓氏多达上百个,魏这个国家的基本概念逐渐被接受,并且,一些他姓的国人,也陆陆续续自称为魏人。

    可实际上,魏国真正的魏人,其实最早就只有姬姓赵氏、与依附姬姓赵氏的姬姓后人而已。

    但是,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姬姓赵氏,包容了那些他姓之人。

    而陇西魏氏则没有。

    在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岁月后,陇西仍然是姬姓魏氏的一氏之国,可能他们比中原更早地从家族、氏族、世族演变为氏国,但是,却卡在了这个门槛上,最终被中原各国远远抛下。

    一氏之国的发展前况,是非常狭隘的,就拿陇西来说,注定只有姬姓魏氏的人才能够接触到权利,寻常的平民,他们连拥有姓氏的权利都被剥夺,还指望陇西魏氏让他们参与治理国家?

    不可否认,那位陇西的将军姜鄙是个例外,可这样的例子,在陇西漫长的历史中能出现几次?

    毫不夸张地说,那些没有姓氏的平民中,不知有多少天姿聪颖的人,若是在魏国,他们可以念书、学习,逐步掌握中原文化,最终通过科举、推荐,步上治理国家的仕途;可在陇西呢?可能他们注定终日只能与田地为伍,日复一日地劳作,养家糊口。

    人才得不到培养,国家难以得到人才,于是国家一日比一日衰弱,以至于当初姬姓赵氏的本家、姬姓魏氏,如今沦落到这等局面——被秦国攻占了祖先留下的土地,狼狈地逃到分支家族的国家,寻求庇护。

    或许,数百年前的那次迁移,就是魏氏与赵氏命运的转折点。

    姬姓赵氏离开了陇西那个古老但正在逐步衰弱的氏国,穿过三川郡,来到了混乱的中原之地,在国家林立的中原艰难地站稳脚跟,一边吸收中原文化,一边壮大实力,陆续吞并邻国,逐渐开始兴旺;而魏氏,则依旧守着陇西那个越来越衰弱的氏国,观念狭隘地拒绝包容他姓之人,以至于国力越来越衰弱,以至于如今迎来了灭亡的结局。

    天下很大,想要到处走走,其实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古人也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闭门造车,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

    陇西魏氏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七月九日,大梁的使节队伍,便已抵达了安城。

    而陇西魏氏一方,亦早已得到了消息,派来了迎接使节的队伍——由繇诸君赵胜亲自带队的一万军队。

    大梁使节队伍的众人面色不太好看。

    要知道,他们起初看到前方尘烟滚滚时,大惊失色,还以为是北疆被韩军攻破,韩国的军队已打到梁郡来了呢。注:梁郡,这是朝廷将颍水郡拆分后重新规划的,同理包括商水郡,后文会写,这里不做赘叙。

    可仔细一瞧,那些军队中却竖着魏字旗号,这才让大梁使节队伍的众人松了口气。

    “这算什么?”

    赵弘润冷哼一声,神色玩味。

    作为主礼官的宗府宗府正赵元俨没有说话,依旧是板着脸看着前往那些正在列阵的军队,神色难以捉摸。

    片刻之后,那一万陇西魏军便已摆列整齐,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成两队,无形间形成了一条通道,庄严肃穆地站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