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762章

大魏宫廷-第1762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让巨鹿守燕绉感到愤懑的是,在如此险峻的局势下,城内却仍然有人利欲熏心,在魏国商贾的金钱攻势下失去了心智,使得城内有一间间店铺,被转手卖给了魏国的商贾,这大大助涨了魏国商贾的气焰,也使得城内那些由本地韩人开设的店铺,以更快的速度倒闭。

    别看此刻巨鹿城内的市集依旧热闹,但这仅仅只是仿佛泡沫般的繁华而已,待他日魏国的商贾一旦撤离了城内,城内的市集,难免就会立刻衰败,严重影响巨鹿城军民的日常运作。

    在这方面,担任巨鹿守的燕绉比乐弈还要看得远他本来就是一位文武兼备、懂得如何治理民生的郡守。

    而就在燕绉为此日夜揪心之际,韩王然的亲笔书信送到了城中。

    当日,乐弈与燕绉仔细看罢了韩王然的书信。

    在信中,韩王然已经想出了一招用来破解魏国商贾倾销手段的妙计,让乐弈与燕绉叹为观止,忍不住得感慨一声:大王睿智!

    究竟韩王然想出了什么妙计来破解魏国商贾的恶意倾销手段呢?

    答案是增铸铜币!

    既然魏国的商贾利用倾销手段赚取韩国的钱币,企图破坏韩国的经济体系,那么,韩国就增铸钱币,反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来充盈国库反正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被魏国商贾赚取的那笔韩国的钱币,几乎是不可能再通过贸易途径回到韩国国内的,这将使得韩国国内的钱币将大量减少,因此,用增铸的钱币的方式来补全市面上缺少的钱币,对国家完全没有影响。

    而妙处就在于,这笔新铸造的钱币,全部归于国家,也就是说,韩国朝廷平白无故得了一笔庞大的钱款。

    至于其中的危害嘛,一来是严重得罪了魏国与魏国的商贾,二来难免破坏了韩国原本的声誉,至于其三,待等日后魏国将那笔赚去的韩国钱币通过各种途径返还给韩国时,韩国的铜钱难免就会因为超出饱和而造成贬值。

    但就目前而言,这确实是使国家渡过危机的最佳办法:倘若连眼前这关都无法解决,又何谈日后呢?

    没过几日,巨鹿城就彻底被魏国的商贾被攻陷了,但这些魏国商贾万万也想不到,他们被韩王然给摆了一道:既让韩国得到了大量廉价的物资,又让韩国朝廷,得到了一笔可观的铜币储蓄。

    大概是在两个月后,魏国的商贾们逐渐感觉情况有点不对劲:虽然他们通过恶意倾销手段挤垮了许许多多的韩国同行,但市面上,却仿佛仍然有足够的铜钱在流通。

    直到有一名魏国商贾仔细审视了新赚取的钱币,发现这些铜币是崭新的,他这才幡然醒悟:韩国在增铸铜钱!

    这个发现,使得魏国商贾们一下子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卑鄙!”

    “竟然增铸铜币,简直毫无廉耻!”

    魏国商贾们纷纷声讨韩国,一时间,使得韩国声誉大跌,至少近段时间,大概是不会有其他国家的商贾愿意到韩国开展贸易了,毕竟就韩国这种偷偷摸摸私铸钱币的手段,对于他国商贾的利益损害是非常严重的。

    此时也就只有魏国的商贾,还在硬着头皮撑着毕竟他们打响这场商人的战争,罕见地并非是为了金钱的利润。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魏国巨富文少伯耳中。

    文少伯亦不耻韩国的行为,当即嘱咐本国的同行:立刻抛舍手中的韩国铜币,破坏韩国的经济。

    在文少伯的号召了,赚取了大梁韩国铜币的魏国商贾们,立刻就着手花掉手中这笔正在迅速贬值的韩国铜币,可要命的是,此时哪里还有人愿意接手他们手中的韩国铜币?曾经跟他们拼死争夺每一枚韩国铜币的那些韩国商贾们,早就不知道去哪了。事实上这个时候,被魏国商贾击败的韩国商贾们,已经在朝廷的号召下,转而前往北方跟北方高原的胡狄交易去了。

    “终日打鹰,今日竟被鹰啄瞎了双目。”

    在文少伯跟多年的好友定陶陶洪碰面时,前者自嘲着说道。

    而对此,陶洪亦是苦笑连连。

    这两位魏国的巨富,此番还真没想到韩国居然会用这种禁忌且不知廉耻的办法,来破解他们魏国商贾的倾销策略。

    这下好了,他们这帮人血本无归,反倒是韩国,平白无故得了一批廉价物资不算,而且还利用此事充盈了国库的资金。

    在这两位魏国巨富聚在一起商议对策时,其他的魏国商贾亦在叫嚣:必须让韩国为此事付出代价!

    所谓付出代价,无非就是希望雒阳朝廷出动军队对他们撑腰呗,但遗憾的是,在这件事上,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魏王赵润暂时还没打算跟韩国真刀真枪地干上一仗。

    一个月后,文少伯派出的心腹,将这个消息送到了魏国的王都雒阳,呈递于天策府,禀告了左都尉高括与右都尉张启功。

    相比较高括的愤怒,张启功却露出了莫名的笑容,就仿佛是瞧见了什么心属的猎物似的,摇头晃脑,嘴里嘟囔着有意思、有意思就离开了。

    大概是去筹划新一轮针对韩国的阴谋去了。

    半个时辰后,天策府左都尉高括,亲自来到王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魏王赵润。

    在听了高括的讲述后,赵润颇为惊讶,纵使他也没有想到,韩王然居然想出了增铸铜币的妙计,反过来摆了他们一道。

    至于高括所说的什么卑鄙不卑鄙的,赵润倒是毫不在意。

    毕竟较真来说,他魏国商贾向韩国采取了倾销手段,企图破坏韩国的经济,这难道算是正大光明么?彼此彼此罢了。

    他只是有点遗憾,亦或者说,忍不住得自嘲:还真是小瞧了韩然!

    在冷静地思考了一番后,魏王赵润对高括说道:“商人的事,天策府不必插手,让文少伯、陶洪等人去解决,他们久浸此事,岂不比你更擅长?至于其他……”

    摸了摸下巴,他忽然问道:“张启功可得知了此事?他怎么说?”

    高括如实回答道:“张大人只是一脸诡谲地嘟囔了几句‘有意思’,随后就不见踪影了。”

    “哦?”赵润闻言一愣,随即点点头笑着说道:“那你就不必多虑了,这事就交给张启功吧。”

    “是!”

    高括躬身而退。

    望着高括离去的背影,赵润心中一闪而逝韩王然的面容,在长长吐了口气后,喃喃说道:“此计固然巧妙,但不亚于饮鸩止渴,虽然摆了我大魏一道,占了些许便宜,可损害的,却是国家的信誉……这不像是你会做的事啊。还是说,你已被逼到了绝路,被逼无奈?”

    不过仔细想想,赵润倒也不认为韩然的决策有什么问题。

    还是那句话:倘若连今日的劫难都无法安然度过,又何需去考虑日后呢?

    就算换做是赵润,他恐怕也会做出跟韩王然一模一样的决定:先渡过眼前这一劫再说!

    而这会儿,左都尉高括已返回了天策府。

    回到天策府一问右都尉张启功的行踪,高括这才得知后者在片刻之前已带着副手南宫玉离开了雒阳,据说是直奔大梁去了。

    对此,高括感到颇为困惑,但考虑到魏王赵润已授意他此事全权交给张启功去处理,高括也就不去插手了,他只是知会了右都尉署内的黑鸦众一声,叫这些黑鸦众将魏王赵润的授权告知张启功。

    还别说,张启功与副手南宫玉,还真是直奔大梁去了,至于目的地,则是大梁城外的大梁学宫张启功需要借助小说家的那本《轶谈》,来达到他某个目的,以报复韩国用增铸铜币的计策来破解他的倾销策略。

    想想也是,倾销策略,这可是张启功献出的毒计,却没想到在大获成功之际,居然被韩国摆了一道,这让心高气傲的张启功如何能接受?当然得十倍、百倍地报复回去!

    不过就事论事地来说,纵使张启功也必须承认,韩国这一招相当高明。

    “此计,必是我法家子弟向韩王所献。”

    在旅途中,张启功信誓旦旦地对副手南宫玉说道。

    南宫玉听罢很是困惑,因为按他对法家子弟的理解,法家子弟不应该制定律法的人么?怎么会献上这种规矩之外的计策呢?

    听了南宫玉的困惑,张启功很是不屑:“我等又非墨家子弟。”

    是的,法家子弟,可不像墨家子弟那样墨守成规,不夸张地说,十个法家子弟,九个胆大包天,他们既制定规则,但有时也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倒不是破坏规则,而是寻找规则中的漏洞,借此打压政敌或者敌人。

    法家子弟,可是诸子百家中最具“攻击性”的。

    数日后,待等张启功与南宫玉抵达了大梁之后,率先前往了大梁学宫,会见小说家的领袖周初,要求周初在新一刊的《轶谈》中,将韩国私铸铜币一事告知天下,进一步做坏韩国的信誉。

    小说家的领袖周初当然不会违背张启功这位天策府右都尉的意愿,相反地,他很是雀跃于他小说家居然有幸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这简直就是说梦也想象不到的事啊!

    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小说家领袖周初亲自执笔,通过巧妙的构思,立刻就著成了一篇文章,借一则虚构的故事影射韩国在贸易利益失去平衡后、私下增铸钱币的无耻举动,矛头直指韩王然与韩国的丞相申不骇。

    之所以要加上韩国的丞相申不骇,只因为张启功知道申不骇乃是他法家的前辈,他认为,这个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他的计策,搞不好,增铸铜币还就真是申不骇教韩王然的。

    因此张启功认为,申不骇必须率先铲除。

    很快地,新一刊的《轶谈》便迅速出炉,非但在国内大卖特卖,亦传到了天下各国,而其中那片夹杂了魏国私货的文章,自然也就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使世俗对韩国这种举动,大为指责。

    这也难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