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子还以为柳青要帮自己出头呢,顿时心里升起一丝丝的小骄傲,故作玄虚的劝道:“哎呀,哥哥算啦。我都不在意了,别跟这种臭叼丝一般见识!”
这个时候,柳青才终于憋不住乐,“啊,这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我的老板。”
紧接着,周围一直装聋作哑看了一路猴戏的技术工程师们再也忍不住,集体笑喷。
这情形,就算是白痴也知道自己被涮了!何况是精于算计,婊气和套路熟稔的妹子?
让她难堪的是,这个鱼饵还是自己咬上去的。
不顾她脸上青红变换,李凡愚笑着摇了摇头,领着一群臭小子闪人了。
这群小子离家两个多月,此时已是归心似箭。这一次出差的时间太长,李凡愚便给他们放了天假,自己则来到了正信集团的新总部。
有了上一次前台妹子们闹出来的笑话,新入职的员工们可是恶补了一下公司高层资料。
李凡愚一路走来,见到不管是老面孔还是新面孔跟自己热情的打着招呼,终于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可是当他来到顶层安宁办公室的时候,却发现房门紧锁。
隔壁办公室的王梅梅听见有人敲隔壁的门,便探出身子。
见是李凡愚回来了,立刻喜道:“李董,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好去接你啊!”
李凡愚笑吟吟的摆了摆手打招呼,“这不是寻思给你们一个惊喜么,安总呢?”
“安总去京城开会了啊。”王梅梅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他手中的旅行包,将他引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开会?开什么会?”
王梅梅的面色有点儿尴尬,“额,您不在家,中汽协那边的事情都是安总处理呢。这不是前一段时间政策出来的时候,一股脑的造车热,兴起了那么多的新车企么、这几个月过去了,他们当中很多都在亏损。一些资本实力不够强的企业就挺不下去了,都找政府要扶持,反正搞得挺乱的。中汽协那边说要开会研究这个事儿,你不在家安总就去了。”
还有这回事儿?
接过王梅梅倒来的茶水,李凡愚瞥起眉头想了想。
国内兴起造车热到现在差不多有四个月了,汽车行业的投入和开支可都是巨大的。这个时间,也确实足够淘汰一些实力不济,或者是压根儿就奔着赚快钱来的企业了。
想到这儿,他拿起电话给安宁拨了过去。
电话通了好一会儿,那边才接了起来。
“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你那边儿还是半夜呢吧?”
李凡愚回来的比较突然,本想着给安宁一个惊喜,所以并未告诉她自己回国的消息。现在国内时间刚好是正午,按照美国的时间算,可不就是半夜么。
“我回来啦。”李凡愚无奈的笑到,这事儿搞得,倒是扑了个空。
“啊、怎么不告诉一声儿?我在京城呢。”那边儿隐隐约约可以听见一些讨论声,很明显安宁还在会场。
“嗨、别说这个了。我听梅梅说你去京城开会了,什么时候回来?”
“回什么回啊,这边儿闹的不可开交,怕是一时半会儿脱不了身了。”
闹得不可开交?
李凡愚嘶了口气,事情这么严重?
询问了一番,他才知道;事情,真特么挺严重。
造车热的狂潮,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华市场上兴起了二十多个新兴品牌,三十多家整车制造厂。但是因为技术和实力的关系,这些厂子里大半都是那种规模很小,希望靠着政策赚一波快钱的。
但是,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建厂,买设备,投入研发,开拓市场。就这四个环节,投入可都不是一般的大。
从当初正信决定自己造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当时李凡愚手里掐着之前靠x…power赚来的,zxg888赚来的,再加上二手车业务持续性的入账。才勉力维持着把正信动力搞了起来,研发并下线了a4。
要不是当初a4争气下线就大火,很快的将成本收回,李凡愚都有栽跟头的危险。
但是正信是什么情况?
当初的正信,有李凡愚自带的黑科技光环,在研发费用上可是没花什么钱。而且研发团队当时都是自己的没出什么多余的费用,研发时间也控制的非常短、
要知道,像正信这么省钱省事儿的整车制造企业,可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那些新兴车企,可没有正信这么好的运气和实力。所以这些车企中的很多,甚至在车型还没有完成研发的阶段,就耗尽了资本,挺不下去了。
而那些引入了正信的pq平台,请了正信的研发团队设计了外形的车企也多半是这样。
就算少数几家把车做出来并下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然因为政策的关系,国产汽车较国外品牌在税收上有优势。但是这些车企大部分都太过浮躁,没有在体制和生产上下大工夫。导致车设计制造了出来,但是成本居高不下,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后来整个日系品牌又联起手来简配降价,对于这些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敲了一记闷棍。
所以到头来,这些新兴车企中的绝大部分都免不了面临扑街的命运。
但是人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眼见着同期的企业都要完蛋,这些企业一商量便找上了中汽协要求政府出面。
政府出面干什么呢?
救市!收拾残局!
不到两个小时之后,那妹子差点儿就
第477章:这个行业不能再乱了(四更求订阅!)
李凡愚对于调控,政策,救市这一类的事情,从来都带着深深的反感。
很多时候,市场有自己的规律。优胜劣汰也是自然法则,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不行,如果非要依赖政府的手段和举措强行带节奏,基本是没用的。
企业或行业如果马上濒临死亡,靠着这些过活,就如同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靠着兴奋剂来让自己看上去还能蹦。
但往往死得更快,死的更惨。
所以在跟安宁的电话里,他也毫不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管他们干啥,赶紧回来得了。要政策让他们自己要去,你可别跟着掺和,咱把先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再说。”
面对他这种态度,安宁无奈的笑道:“以为我想管啊,你是中汽协的会长,但是你这个大忙人不在家,事情就落在我这个副会长身上喽、”
李凡愚一拍脑袋;这个中汽协会长的身份,除了坑钱的时候,平时还真不太好想起来。
至此,他才站在中汽协会长的身份上思考了一番,然后道:“嗨、要我说新成立的这些企业,有很多目的压根儿就不纯。都是奔着捞一把的心思进到行业里来的,什么都没准备好就贸然进入现在扑街了,神仙也救不了他们啊。”
安宁也是这么想,但是事情很明显不是这么简单,“这一点明眼人都知道。但问题是这一波造车热吸引进来的资本太多了,加在一起是一个很惊人的总量。从昨天协会统计上来的数据看,三十多个整车厂,总投资加起来达到了六百多亿。而且,这些资本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的介入。像云海,曙光这样的厂子都是国资。这么大的资本现在弄成这个样子…上面不可能袖手旁观的。”
李凡愚嘶了口气;这就有点儿难搞了。
国资不国资先不说,就说六百亿这么个资本就不小了。
而且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如果这个泡沫要真是破碎,就基本代表了上一轮政府调整进口车税率的鼓励政策彻底失败。对于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这件事儿看似跟正信没多大关系,但是从根儿上来讲,中华汽车行业如果能蓬勃发展起来,对正信是有好处的。
行业整体的发展,将会带动类似于材质,工艺,人才等等环节的提升。
话又说回来,即使正信现在办的不错。但是如果真没有一些杂鱼来吸引牵制,现在势头这么猛的正信早晚会成为外企的火力点。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信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可能靠着自己。这就好比一片树林,周围的树木太矮,就自己一枝独秀,早晚被大风折断。
就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从一开始李凡愚就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拉帮广旗,后来产业园区建成,费尽心思的拉高各个配套厂的竞争力,其实动机也有一部分是源自这个出发点。
将这些事情想通,李凡愚略微沉吟了一会儿,问道:“那些厂子现在具体都有什么要求?”
“还能有什么要求,要求国家给政策给项目呗。或者有那些干脆的,要求政府提供大额的无息或者低息贷款。”
“我擦,这不是做梦嘛!大额的无息贷款,这特么咱们都没享受过啊!”
安宁明显也很无奈,“是啊,他们的意思是用厂子公司做抵押,贷出来款投入研发或开拓市场环节。可问题是,这些厂子随时有倒闭的危险,谁敢给他们贷款啊。国家项目就更是天方夜谭了,现在连八大旗还自己找活路呢,哪有项目再给他们。哦,对了。还有厂子私下里找我,说要给咱们正信做代工。”
听到这个,李凡愚一咧嘴,“那你怎么说的?”
“我能怎么说、这些厂子当初为了抢占先机,都是草草拉起来的架子。花了大价钱,在国外买回来一些老旧的令人发指的生产设备。就这样的生产线,你说能给咱做哪个车型的代工?a4,a6,还是a8,迷你?”
李凡愚一笑;“这帮家伙也真是被逼到粪堆了。现在是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也别管它有没有可能。”
“是啊,所以我看啊,这事儿最终还得政府出面。搞不好还真就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