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326章

汽车黑科技-第326章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曼可从来没有做过这个力度的让利,这威力就太大了。

    但是。。。。。。

    正信f150是刚刚上市的车型,通过《tg》节目的拖飞机对比以及之前起诉事件的渲染。目前在消费者心目中,f150的大于等于卡曼a的。

    要说f150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唯一的劣势可能就在于没有经过事件的考验,无法在耐用性上与卡曼相抗衡。

    但是现在,卡曼直接让利,无疑又给了消费者一种“卡曼自觉不如f150”的错觉。所以企图用降价让利来封死f150的发展空间,这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说,卡曼也许真想菲尔普斯说的那样,没遇到过像样的对手。

    在危机面前,他们居然如此完美的避过了所有正确的举措……

    在卡曼公司让利促销的策略下,真正吃不消垦不住劲儿的,其实是那些常年与卡曼竞争的车型。、

    比如雪芙莱的科罗拉多,比如丰田的塔库玛,比如日产的泰坦,比如里柯恩的ext……

    这些车通过几次换代,常年的与卡曼a系列竞争,早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那种“它不如卡曼a,但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可能会选择。”的印象。

    卡曼一系列的动作出来,这些车型就惨了。在巨大的销售压力下,这些品牌旗下的皮卡车型销量纷纷跳水。就拿雪芙莱科罗拉多来说,本来日均销量在一千一百台左右。但是随着卡曼的一系列动作,销量迅速下降到了700余辆。

    于是无奈的雪芙莱也针对卡曼公司,做出了让利活动。

    就是这么一个无奈之举,将整个市场苦苦维持了几年的塔罗牌阵列推到。。。。。。

    平衡,打破了。

    这位销量排行榜第二的车型一降价,销量常年维持在第三第五的丰田塔库玛,和日产泰坦也惨了……

    整个皮卡市场都在降价降价,搞来搞去…最后连这些皮卡品牌或部门自己都懵逼了;我们为什么要降价?谁在针对我?我在针对谁?

    而在一片利润萎缩的狂潮之中,市场上唯一还没降价的皮卡制造公司正信,却过得异常滋润。

    经过两个礼拜,公司就回收了近一亿美元的纯利润。随着f150越来越火爆的销量,也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大的火气,李凡愚捉摸着该到了关门放v6的时候了。

    虽然说f150v8和v10两个版本的销售都没有什么走低的趋势,但是面对整个市场都在降价的态势,李凡愚觉得有必要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升f150的影响力和客户粘度。

    所以他这边,在底特律寻找可以立刻就投产的那种生产线。

    但是现在正信的情况行业内基本都已经知道了,都晓得正信现在的产能马上就支撑不了需求。所以即使是有那种状态比较好的生产线,也都坐地起价,附上了一个让李凡愚无法接受的高价。

    没办法,对于生产线这种高端的东西来说,不可能存在买方市场。

    逼急了的李凡愚直接不跟他们玩儿了;这货现在手里不缺钱,美国的地皮现在也是便宜的一逼。

    按照他的想法,都特么来美国了,为了方便展开合作或其他业务往来,公司的性质也被定为了离岸公司。现在二手生产线的价格自己占不到便宜,那你妹还买毛二手的生产线?

    直接添钱来新的!

    麻蛋的,从国内到美国。正信的生产线都是捡别人的剩饭剩菜,这回在美国算是扎下根儿了,可得好好体验一把用新货的赶脚!

    于是随即,正信就通过底特律汽车协会进行招标。

    这一手可直接把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给镇住了;一条全新自动化汽车装配生产线,在美国也就那么几家制造商在做。能满足正信目前产能的,哪条不得七八个亿美元?

    这尼玛…一瞅真是不差钱的主儿。

    底特律的这些工厂主其实也是想坐地起价而已,经济萎缩之下汽车行业是真不景气。底特律这座汽车之城现在都已经快要沦为死城了,跟之前oem境遇差不多的公司实在是不要太多。

    结果…见正信真不甩自己,准备来招标购买新生产线后。那些抗价的人再也顶不住,纷纷找到了李凡愚门上谈起收购价码的事儿。

第462章:给竞争对手以淡淡的忧伤

    美国的汽车生产方式,其实更倾向于产业化合作的方式。

    拿正信目前的情况为例;

    正信拿出自己的设计,将车身各个总成的制造部分对外招标。

    取得招标的公司按照正信要求的量将各自负责的总成制造完毕,再送到正信工厂。工厂验收后,将这些总成送入装配车间,进行组装,检测,然后下线。

    所以,供应链和配件制造产业的完善,正信想要扩大产能只需要增设装配流水线就可以了。

    按说目前正信需要的生产线,只要能在装配工艺精度上过关就可以。

    但是李凡愚明显有更大的追求。

    他其实是有心在堪萨斯州新建一个组装工厂的;作为美国的次发达地区,那里的条件比底特律更加优厚,目前日系车企的主要装配工厂就都落户在那里。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分公司和oem的生产线在底特律,再有f150的销量太好,急需立刻可以投入使用的装配生产线。所以在一番挑挑拣拣之后,他选定了两处装配工厂;

    一处是离oem不远的一家名叫声望机械的公司,占地大约是两千亩左右,拥有整套的发动机和整车装配生产线。这家公司之前是有过一个自营越野车品牌的,但是没能顶住经济萧条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还有一处是位于底特律某产业园区之内的公司;这家公司的装配线是07年购置的,产能一般。但是一直没怎么用过,生产线的状态倒是不错。而让李凡愚对这家公司感兴趣的是,这个名为纳特的汽车制造公司,距离卡曼公司的总部不远。

    其实这家公司之前是有打算和卡曼合作,把自己卖出去的。但是公司的产能较小,卡曼没看上。了解到这个情况,李凡愚在对生产线的情况进行了一番了解之后,直接就定了下来。

    生产线的事情定了下来,留在李凡愚面前的就只剩下人工的问题。

    目前底特律制造业还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大量技术工人处于待业之中。正信这边扩充产能的消息刚传出去,就有工人工会找上门来求岗位。

    以相对低廉的价钱解决了人工问题,正信的称霸大业便已是一片坦途、

    将ome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提升,充实到了另外两家工厂之后,f150三个型号的生产任务被分成了三份。

    oem本部负责现在销售量最大的v8版本的总装,声望机械负责v10版本总装以及三个型号发动机制造,v6版本的生产任务则是交付到了纳特工厂。

    在很短的时间内工厂整合完毕,f150的大规模制造正式开始。

    这个时候,无论是梅森和小库尔博也好,还是pcm集团也好。才真正的意识到正信的力量。这家神奇的企业,在李凡愚的驱动下仿佛是一辆战车。开动起来,便会冲垮面前阻挡的一切。

    对于李凡愚颇为敬重的梅森还好,通过以往的了解,早就清楚了正信的事迹。等小库尔博和pcm方面,在见识到了这等阵仗之后,跟李凡愚的接触变得愈发恭敬了起来。

    在市场的一片降价乱局之中,f150v6基础版本的全线供应,立刻将乱局定音。

    v8v10版本的热销,已经让北美市场的消费者接受并认可了这款牛掰的皮卡车型。但是这一类的消费者,一般都是城市人群,是奔着性能来的。

    v6版本的优异性能和两万六千美元的售价,无疑要比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好的卡曼a系皮卡更为抢眼。在售价持平的情况下,v6版本的f150无论是在动力表现上,拖拽力和牵引能力上几乎都是秒杀卡曼a。

    得益于以上的这些原因,城镇或农场牧场客户齐齐下手。

    与城市消费群体不一样,这类的消费者更看重皮卡的工作能力;

    在美国,一个农场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小到运输牧草,大到售卖牲畜。都需要一款足够便宜,皮实且有动力的皮卡。甚至于在某些牧场,牧场主还会用皮卡带上农用机械来干农活。什么拖拽农用器械,甚至拖拽农药飞机之类的事情,相对便宜且足够给力的f150v6版本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在正信连同pcm方面打出“f150v6基础版全线供应”的广告之后。仅仅是三天的时间,v6版本的销量就已经超越了v8版本。成为了三个版本之中销量最好的。

    虽然从这个版本本身来讲,带个正信的利润没有其他两个版本多。但是请注意,在李凡愚有意为之的情况下,v6基础版本的舒适性配置和性能配置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一般选择了基础版本的客户,多多少少都会选配一些东西。

    比如分区空调,比如车门踏板,比如差速锁和可变传动比的后轴……

    这些东西的利润就比较大了。

    而且一款车的热销,并不止销售利润。更多的在于这款车日后的保养和维修件,这才是汽车生产商最大的利润点。

    再有,v6版本的热销,对于f150的意义更在于占领了市场份额。进一步的为车型的未来争取出了发展空间。

    在三个工厂火力全开,pcm集团的终端销售渠道做了种种配合销售措施后,f150的日均销量迅速拔高。

    1600辆……

    1700辆……

    1800辆……

    很快,便超过了2000台每日的销量,直奔2500台而去、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f150拿下当月北美市场皮卡销售冠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这一套组合拳之下,皮卡市场静默了。

    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与对比,一些车企绝望的发现;如果不能让旗下的车型在性能上盖过f150,仅仅凭借价格他们是没有优势的。而实际情况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