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第1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志们你们好,我是新来的。请问是直接跪下吗?”
“我擦!牛逼,会飞的汽车!我记得之前就有国外的科技公司研发出来会飞的汽车了,可是在构造上面那种汽车还是保持这类似直升机似得结构。可以飞行,但是对起飞的环境要求相当高。而且在正常的地面行驶状态下速度极慢。可是正信这台暂且叫做飞行汽车的东西,好像比那个要先进的多了啊!”
“不对、刚才是不是有个兄弟说十分钟走完全程要直播吃屎?大家伙儿赶紧翻一翻弹幕信息,看看这个人还在不在!”
“找到了,泼辣猫777!”
“泼辣猫777,出来吃屎啦!”
“出来吃屎+1”
“+1001011”
“卧槽这个不算,这个不算!谁能想到李凡愚这个**是用飞的啊!”
地面,品车网的小伍看到已经飞远了的北斗星,立刻拿出了电话打给了李凡愚。
在一片的吵吵嚷嚷之中,李宪接受了来自小伍的邀请,用手机和品车网的直播间建立了连接。
直播间的镜头,也立刻切换到了车内的视角。
当看到李凡愚在一片拥堵的车海上空自由飞翔,直播间瞬间就爆发了一波6666的弹幕。
见到直播页面之中的弹幕铺天盖地,李凡愚呵呵一笑:“品车网的朋友们大家好,好久没和大家见面了。”
在简单的打了招呼之后,他便将镜头切换到了外侧。在车内扫了一圈,道:“刚才小伍给我打电话,让我为大家伙介绍一下北斗星。嗯……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北斗星的操作界面。”
“北斗星这款车,是基于我们正信集团无人机和汽车结合的高度可投产化的这么一个项目。为的就是解决目前城市道路拥挤,为特殊行业,就比如急救行业造成的困扰而设立的。凭借这款车的电池动力系统和高速电机升力驱动装置,这款车可以以时速七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在20米以下空中持续飞行30分钟左右。”
听到这个性能数值,直播间之中又是狂刷666。
很显然,对于这么一款可以飞,而且可以飞的这么久的汽车,网友们的兴趣被完全的激发了出来!
顿时,各种各样的问题向李凡愚扔了过来。
比如“这款车该怎么操作”“安全性怎么保障”“在城市之中运行时,这款车是否会和目前的财路法规起冲突”之类的。
李凡愚微微一笑,将手机镜头对准了中控面板。在那上面,各项飞行数据极为醒目而且清晰的显示着。
包括高度,风速,修正角度以及雷达显示的障碍物等等信息,应有尽有。
“其实这款车在飞行状态下的操作方式是很简单的。在设计之初,我们首先解决的就是这款车在两种模式下的易操作性。能够保证在完全没有飞行经验的状态下,司机能够通过简单培训,甚至是阅读一般说明书便能独立操作,就是这套飞行系统的设计理念。”
“大家看到了,中控界面上的飞行信息。依靠短距离的雷达全息系统,北斗星可以自动侦测前方的障碍,在前方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它会自动维持一个高度向前行进。在这个状态下,操作这款车的飞行其实和在地面是一样的,你只需要握好方向盘掌握方向就好。”
“但是基于我们的笨笨自动驾驶系统,在前方有障碍时,操作系统会自动建立数据模型,给你选择最优的躲避路线。这种模式之下,其实也并不需要操作者拥有类似飞机驾驶员那样的经验和反应速度。”
“总体来说,这就是一套傻瓜式的操作系统。而至于起飞和降落时的安全性,总体来说也是基于雷达和甄别技术,我们设置了和飞行模式差不多的自动化处理。就比如刚刚我起飞的时候,车子就自动检测了周边环境,在确认了周边没有回损坏汽车的障碍物时,才允许的车顶伸展起飞。”
“至于你们说的跟现有城市交通法有没有冲突……”
说到这里,李凡愚嘿嘿一笑。
“嗯……这么说吧。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冲突!”
就在他说话间,短短的五分钟已经过去。
而此时,通过直播摄像头,百万网友们亲眼见证了北斗星首次面世所上演的奇迹。
仅仅六分多钟的时间,那堵成了停车场的高架桥,已经远远的被北斗星摔在了身后。
之前还被众人认为是绝无可能的测试目标,被李凡愚以一个惊天动地的方式,达成了!
第1605章:举世皆惊
正信北斗星的拥堵测试,一番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完成了。全程,超过六公里的拥堵路段,北斗星只用了短短的十分钟。
可就是这短短十分钟的测试,全掀起了汽车行业内一场如潮般的热议!
在正信的北斗星之前,其实世界上早已存在路空两栖汽车。那就是在2009年由美国的“脱离地球”科技公司设计并且制造的flycar;
2009年3月,这款“会飞汽车”圆满地完成了首次试航。不过由于主管部门一直对该车的属性存疑,无法界定它到底是汽车还是飞机,始终无法为这款两栖交通工具颁发上路许可。
直到同年的7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终于认可了这款车”的身份,允许它使用“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上路。与此同时,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经批准该车上路。
这个“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证实了它不是汽车。只能算是一个轻便型的,可是在马路上行驶的小型飞机而已。
其实从flycar的动力结构和车身结构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个东西就是个小飞机。首先,其采用的是一款100马力的四冲程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在地面行驶的时候耗油量相当严重,其次,flycar的机身上,机翼虽然是折叠的,但是从外观上仍然能看得出来,这个东西就是个飞机。
重要的,最重要的。
这个东西从陆地行驶状态转换到空中行驶状态,是需要滑翔起飞的。也就是说,它必须先将机翼伸展开来,然后在极为宽阔空旷的马路上助跑大约三四百米之后,达到起飞速度方可升空。
综合这些方面考虑,只能说它是一个把机翼折叠起来的飞机而已。
但是北斗星不同!
这款基于南十字星mpv改进而来的汽车,首先拥有的一台常规动力的内燃发动机。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汽车的行进需要这款发动机来提供主要动力。就连内置在车身内部的溶态金属电池组,也需要靠内燃机在行进之中提供充能。
这是动力方面,而从结构上来说,北斗星百分之八十的设计,都是以公路性能为主。
哪怕是它那可以折叠伸缩,内置四台高速电机的车顶,也经过了特殊的流线化设计,在保障了空中性能的同时为汽车提供了足够经济型的阻力系数。
从这些方面来看,虽然在北斗星之前已经有了路空两栖汽车的概念前辈,但是若要说真正的空陆汽车,那么被动型是当之无愧的no1!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梦想着将汽车赋予飞翔的能力,但是多少年过去了,碍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所以北斗星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汽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李凡愚结束了测试之后,他便立刻被记者们所包围。人们恨不得在一分钟之内,将北斗星所有相关的信息全都从李凡愚的嘴里挖出来;
“李董,请问北斗星的造价是多少?这款车是属于正信的概念车型,还是可以在短期之内面向市场的?”
面对第一个冲上来,立马就把录音笔戳到了自己鼻子上的小五,李凡愚摊了摊手。
他本来不想在测试之后透露太多信息的,可是面对小五这个老熟人,不说点儿什么也实在是不好意思。
“嗯……这么说吧。北斗星在研发开始,就是一个想迅速投放到市场上面的项目。刚才我也说过了,你们也看到了,北斗星是基于南十字星改进而来的一个车型。
但是其实从现实角度出发,北斗星并不是一款特别合适作为两栖汽车的模板。因为它的车身太重了,为了让这个即使经过严苛的轻量化设计之后,仍然自重达1。2吨的大家伙飞起来,我们不得不用了四组fe级别的高速电机。如果是其他车型的的话,我想做成两栖汽车,结构将会更加的紧凑。
至于你刚才问到的造价,现在是在是不好估量。因为在整个设计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比方说采用了x铝合金,碳纤维和石墨烯材质结合的轻量化车身结构,以及四个高性能电机,当然,还有它所搭载的全新飞行系统。如果不考虑产权费用的话,那么这款车的造价目前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人民币。
基于以上原因,这款车我估计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在民用市场。将他设计出来,一个是因为一个车企攀登科技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则是我想通过这款汽车,通过正信基金会为急救事业做出一些贡献。所以按照我的想法,这款车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特种车辆的形式和大家见面。
好了,我能说的只能这么多,请各位见谅。”
回答完小五的问题,李凡愚立刻将兽兽举起,拒绝了所有迎面而来的问题。翻身回到了车上,和随车前来的正信测试人员一起,离开了现场。
当然,是用飞的……
虽然他没有透露关于北斗星太多的信息,可是从测试过程和回答品车网的问题之中,在场的媒体已经获取到了相当多的信息。
在测试结束之后,仅仅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正信集团路空两栖汽车在浦市测试成功”的新闻,便如同草原野火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而通过这些媒体的信息,中华研发出首款路空两栖飞行汽车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散播到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