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开艘航母去抗日 >

第340章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340章

小说: 开艘航母去抗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虎子担心地问道:“那他们会不会强冲我们的阵地?”

    陈飞想了一会儿,说道:“应该不会,我们的防御很严,他们肯定不敢强突,那里还有铁丝网呢……”

    说到此处,陈飞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的眼神落在了外面的铁丝网上,第二师布设的铁丝网与日军和俄军的都不一样,第二师用来固定铁丝网的木桩不是插在地上的,而是用两个三脚架支在地上的。

    这种铁丝网有一个好处,只要搬运的人数足够多,就可以移动铁丝网,这样给部队的防御提供了灵活性。

    陈飞对几个战士说道:“你们去把铁丝网搬开一段。”

    边上的战士惊讶地说道:“搬开一段!那不是把敌人放进来了吗?”

    陈飞笑道:“没错,就是要把敌人放进来,你们快点去吧。”

    几个战士不解其意,不过还是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把铁丝网给搬开,于是,在俄军所在的位置与中国部队的阵地之间,就出现了一条通道。

    此时的俄军侦察部队已经打作一团,突然看到中国部队的阵地上出现了一道大大的缺口,有几个士兵便向着阵地冲了过来,而此时的俄军营长,已经无暇理会了。

    有几个士兵做了例子,后面便有大批的俄军效仿,众人纷纷冲到跟前,陈飞立刻叫翻译冲近前的众人喊话:“缴枪换馒头!”

    士兵们纷纷扔下步枪,举手投降,随后就有中国部队战士把馒头给他们送了过去,俄军营长见到这个情形,知道大势已去,他也无力扭转,只能带着几个对他死心塌地的部下,逃回了山中的营地。

    林远听说了俄军侦察部队投诚的情况,连忙把士兵里的头目叫了过来,问道:“山上的情况怎么样?”

    那个士兵无奈地说道:“已经没有粮食了,现在山上的人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山林里找动物的巢穴,或者是找动物的踪迹,希望能够发现鹿群什么的,可是最近炮火连天,有动物也给吓跑了。”

    林远听见这话,心中一动,问道:“如今大雪封山,你们怎么能够知道哪里有动物巢穴呢?”

    那个士兵解释道:“我们的部队里有不少是经验丰富的猎手,就是他们带领着众人,在山地里四处找这些东西。”

    林远又问道:“那你们都是去哪里寻找这些巢穴的呢?”

    那个士兵说道:“就在我们营地附近的几座山里,大概的方位,如果你想要的话,我可以给你画出来。”

    林远点点头,那个士兵很快就把示意图画好了,林远看着那幅图,突然站起身来,走到外面,把何立志找来,吩咐道:“把部队中有打猎经验的战士都找出来,再把齐齐哈尔附近最有经验的猎手也找来,我需要他们去执行一个特别的任务。”

    何立志没有多问,便把这些人找来,林远首先问那些猎人:“怎么能在大雪之中发现动物的巢穴?”

    一个老猎手答道:“这个倒不难,首先要找地势高的地方,因为山中的野物筑巢并不是只住一时,所以当春天来临之时,融化的雪水不会淹没巢穴,找到了地势高的地方,就可以根据雪面上的痕迹寻找了,这些巢穴外面肯定会有动物的痕迹,沿着这些痕迹就能够发现巢穴。”

    林远又问道:“那我让您去在雪地上做出这些巢穴,您能做到吗?”

    老猎手听见“做出巢穴”这个词,不由得满脸疑惑,林远于是说道:“我是让您在雪地之上做出一些痕迹,然后可以把人引诱到一个地方去。”

    陈飞听见这话,不禁惊讶地说道:“不是要在那个地方安装上炸弹吧?这根本就没有必要啊!”

    林远听见陈飞的话,不由得笑着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安装炸弹,我们要安装的,是比炸弹更加有用的东西。”

    林远看着老猎手,笑着问道:“您能不能做出来这样的痕迹呢?”

    老猎手说道:“这样的痕迹做起来也不算太难,只是费些力气,不知道林帅要这些痕迹有什么用处?”

503 清廷来人

    林远嘿嘿一笑,说道:“我们在巢穴里放上投降路线和今日菜谱,那些饥饿的**子看见了,肯定会来投降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林远按照俄军侦察兵的情报,确定了俄军最近将要去的几个山头,然后派出几组战士,在老猎手的带领之下,在雪地上做出了动物的痕迹,还布设了十几个巢穴。

    战士和老猎手布设完巢穴,然后把雪地上的脚印小心地清理干净,便返回营地。很快俄军就来到了这里,他们看到雪地上脚印,兴奋万分,以为很快就能找到一个动物巢穴,然后在里面找到不少食物。

    可是当他们欢呼着挖开巢穴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没有他们想要看到的粮食,却发现了一块木板,木板上面赫然写着:想要吃饭,来找中国人!上面还写明了投降的地点和今日菜谱。

    俄军士兵们顿时心里长出了草,要不是军官在一边喝止,当时就去找中国人投降了,等回到营地,私下里一打听,才知道好几个出去找粮食的小组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这件事情就像长了腿一样在营地里传扬开来,很快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不时有俄军士兵从山上偷偷溜下来,向中国部队投降。

    山上的第三军军长巴罗耶夫很是无奈,在参谋的劝诫之下,命令部队全部撤出山地,可是山路上都是冰,走起来十分艰难,路上因为饥饿逃走的俄军士兵也越来越多,巴罗耶夫也不想管了,任由他们逃走,等巴罗耶夫狼狈地逃回布特哈的时候,俄军只剩下了二百多人。

    如果仅仅是战斗上的失败还没什么,俄军面临的更大的困境是:他们失去了最高指挥官——格罗杰科,如今在海兰泡的俄军,不仅仅有原来的守军,还有从伯力和海参崴败退过来的守军,这些人分属不同的部队,在格罗杰科没有死的时候,这些人还都受格罗杰科的指挥,可是此时却形如一盘散沙。

    而由谁来接替指挥,沙皇还没有发来命令,所以退回布特哈的巴罗耶夫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进是退也拿不定主意,他召开手下的参谋开了一个讨论会,最终决定,放弃布特哈和墨尔根,全体俄军退回瑷珲城。

    瑷珲城位于小兴安岭之上,有天险北大岭口守护,北大岭口山高林深,地势险要,原本清廷就在此处设有重兵,不过在俄军之前的进攻之中,这些守军一触即溃,零星的抵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俄军就在北大岭口驻守,等待沙皇的命令。

    林远从投降的俄军那里得知了他们败退的消息,不过林远并没有打算派兵上山,因为俄军已经全线败退,没有占领这个山地的必要了。

    林远命令第二师和第六师绕过山地,从博尔多渡过纳穆尔河,接连收复布特哈和墨尔根,林远把指挥部安置在墨尔根城中,开始准备对瑷珲城的进攻。

    攻下瑷珲城之后,在1894年被俄军侵占的中国领土就全部收复了,再渡过黑龙江取下海兰泡,就意味着收复了被俄国人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占的全部领土!

    林远正在参谋部里筹措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陈飞突然进来,问道:“我们在打下瑷珲城之后,还好不好继续进攻,收复海兰泡?”

    林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的意思呢?”

    陈飞答道:“如果我是你的话,不光是海兰泡,连莫斯科我都给收复了!”

    林远嘿嘿一笑,说道:“我想的是,能不能既收复海兰泡,又不引起英法德美等国家的反对?”

    陈飞说道:“我看不太可能,他们国家的人又不傻,你要是废除《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那其他的条约怎么办?他们还逼迫清政府承认协议关税和领事裁判权,这些可都是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理。”

    林远笑道:“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一直在找一个巧妙的办法,能够把这些事情都给化解。”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说清廷派来了官员,要您去接圣旨,林远在北京的时候见识过接圣旨的过程,又要设摆香案,又要沐浴更衣,实在是太麻烦了,林远可不想弄那一套,于是林远便对部下说道:“让传事的官员进来。”

    正在这时,边上一个幕僚急急忙忙走上前来,对林远说道:“林帅,万万不可!”

    林远定睛一看,原来这个幕僚是自己总督府里的师爷,名叫陈云清,此人四十上下,久历官场,对各种传闻掌故都有耳闻,再加上他精通文墨,誊写速度极快,而军中的文件有很多都要誊写,所以林远便把他带在身边。

    林远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可的?”

    陈云清看看帐中众人,小声说道:“林帅,借一步说话。”

    林远心想:“不就是个官员吗?说说怎么了!竟然还不让别人知道。”

    林远也不愿意多费唇舌,跟着陈云清来到指挥部边上的空屋子,陈云清这才说道:“林帅,你可知道这次来的是谁吗?”

    林远见到陈云清那幅诚惶诚恐地模样,不由得心中奇怪,问道:“他是谁啊?”

    陈云清小声地说道:“这个人可是最近宫廷之中的红人,名唤‘小德张’!”

    林远听见这个名字也不由得一愣,林远当然听说过小德张,他是继李莲英之后,晚清最著名的太监,更是慈禧太后眼中的红人,在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止戊戌变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没想到他竟然会到这里来。

    陈云清说道:“这个太监可不一般,他是为了富贵,自己主动入宫做太监的,为了钱,把自己那玩意都给割了,您说说这样的人有多狠!”

    林远说道:“那又怎么了?他把圣旨给我,我看看上面写着些什么不就行了吗?难道还要我设摆香案,准备那些东西!多麻烦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