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再确定一下。”
(ps:邓艾这个时候的本名查不到,资料上是说邓艾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夺取南阳,迁徙一批南阳居民到汝南屯田后邓艾便随其母被迫迁居汝南郡襄城,沦落为屯田部民替官家放牛为生。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瓶子这里设定是他本名就叫邓艾了。)
想了想陆仁又问道:“你有字号吗?”
此言一出貂婵白了陆仁一眼,邓艾楞在那里,陆仁自己却想打自己耳光。汉时的表字可以说是士家子弟的专利,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会去取,就算是取的话也要到十六岁或二十岁行了冠礼才会取。眼前的邓艾才不过六、七岁的样子,哪里会有表字?
陆仁赶紧摆了摆手道:“糊涂了糊涂了,你现在哪里会有表字?你看的是什么书?”
邓艾道:“三、三略。”
貂婵呀然道:“三略?好像是部兵法书啊。你小小年纪就看兵书?”
陆仁大致断定眼前这个孩童就是日后灭蜀名将之一的邓艾,但最后还是要确认一下。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邓艾比较出名的事迹,笑问道:“你可不可以先把书放一放?我问你,如果这里会成为战场的话,你认为哪里合适扎营,哪里适合屯粮?”
貂婵再次白了陆仁一眼,小邓艾却来了兴趣,还视了一眼四周后苦思许久,指点着几处说哪里合适扎营,哪里适合屯粮什么的。可惜就是口吃,说得不怎么流利不说,陆仁与貂婵听着都累。
好一阵子邓艾总算说完,陆仁也肯定这个小孩子就是日后的名将邓艾无疑。肚子里的坏水上涌,伸手拍拍小邓艾的头道:“我很喜欢你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愿不愿意去我庄上?你想读书的话,我供你。”
邓艾楞住,戒备的向后退了两步道:“无、无功不受禄,你、你与我又素、素不相识!”
陆仁笑道:“也是哦,不说清楚的话你可能都会把我当成不贩子了(心说这年头有这词吗?)。要不这样吧,我请你当我的小书僮,平日里帮我整理一下书房就是,你喜欢看什么书只管在我书房里拿。”
邓艾又上上下下的打晾了陆仁许久,疑惑着问道:“敢、敢问大人名讳!方才您未曾告知。”
陆仁脸上摆出微笑,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狼外婆的那种笑:“是啊,这到是我唐突了。我姓陆,名仁,表字义浩。你也许听过我的名号吧?”
邓艾大吃一惊,手中的竹简也掉到了地上:“大、大、大人,您、您、您就是陆、陆、陆……陆仆射?”
陆仁微笑点头,心道:“有时候我这个名号还是很管用的嘛!”
而在下一秒,陆仁就发现邓艾向自己跪了下来,口吃得也愈发厉害:“陆、陆……陆仆射!小、小、小子想、想拜、拜您为师!!”
“啥米!?”
陆仁当时就懵了。这小子想拜自己为师?这又是怎么个意思?愣了好一会儿之后,陆仁看了看邓艾手里的《三略》,不解的问道:“你想清楚了?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军事,但这却是我教不了你的,我能教你的不过是一些旁人眼中可能会看不上眼的东西。”
邓艾急得有些说不出话来,索性连连的向陆仁点头。
陆仁怔了一下,复又问道:“你拜我为师到不是不行,但我想问一下,你想拜我为师的目的是什么?”
邓艾道:“我、我、我想……出人投地!”
陆仁哑然良久,心中也是哭笑不得,心说我出来玩一趟还能捡个人才回去。不过脸上到是装模作样的皱了皱眉再沉思许久后道:“出人投地?也就是说你想日后学成出仕……也罢,不想出仕那又到我这里学个什么劲。好吧,你起来,我同意你成为我的学生便是!”
邓艾却没起来,而是按照礼节向陆仁拜了三拜,道:“师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回 工神月英
“师傅!”
这一声“师父”让陆仁的心中偷笑不已,明面上则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小鬼头,逮住了机会就不肯放手。你小小年纪心机就能精明到这种地步,我都不知道你这个徒弟到底收得是对是错。好了,你跟我来吧。”
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过后,陆仁领着邓艾这么个小尾巴回到了庄中,至于邓艾的老娘,陆仁扔给张放去安顿一下也就行了。而在书房中坐好之后,陆仁向邓艾问道:“小艾,你现在想看什么书”
邓艾道:“《孙子兵法》。”
陆仁道:“《孙子兵法》?这到挺合你的兴趣。嗯……你既然已经是我的门生,那我也要你像你师兄那样选修两样。这样吧,你加修《算学》与《农耕》。”
这到是陆仁早就想好的,在他的记忆中邓艾在领兵之前其实很擅长这两样事物,如果不是司马懿发现了邓艾的军事才能并加以重用,很可能邓艾会成为三国后期的能吏型人物。
邓艾恭敬的道:“弟子领命!”
陆仁看看自己这开山大弟子,忽然笑了一下道:“你现在既然已经是我的弟子,那么我来给你安排一下你的作息。吃苦是肯定少不了的,但也是为了磨练于你,你明白吗?”
邓艾昂然道:“弟子明白!”
陆仁点头,取过房中纸笔,写了一份每日作息表出来,大致是这样——
早上七点:准点起床,打扫庭院,再去庄外的河边挑三担水,然后早饭。主要是想让邓艾多锻炼一下身体。
八点至九点:练剑。这个不用说,邓艾原本也是文武双全。
九点至十二点:看书,如果陆仁在庄里可以向他提问。
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午饭与午睡的时间。
下午两点至四点:继续读书,不过不强制。想动的话可以去庄外走走。
四点:清理书房和各处杂务。
五点:晚饭时间。之后两个人看着办。但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熄灯睡觉。
当然这些都是用古代的时辰来写的。
写完后陆仁自己先看了一遍,心道:“怎么看怎么像是我那个时代读书的时候的东西?就这安排的,快和军训差不多了吧?”
交给邓艾后,陆仁又道道:“明日起,务必按此章程行事。不过每月的初一、十五放你两天假,想去哪里玩随你们的便。”
邓艾自然没说什么,陆仁见状背起手转过身向门外走去,头也不回的道:“严师才能出高徒,你既然拜入我门下,我就会很严厉的对待你。我说的这些你要是有哪点没能做到的。轻则打手心,重则打屁股!!”
邓艾躬身领命,陆仁晃出小院时心里却在暗笑:“当老师、先生训人的感觉还真不错。只可惜我算不上什么合格的老师,那这小子会不会成为汉代版的‘逃学威龙’?算了,我这也是电影看多了吧?不过能捡着这么个有天份的宝贝徒弟回去,也算是不错了。嗯……现在的我夷州小城也有了一定的人口基数,培养人才的事差不多也可以启动了。没办法,和曹刘孙三家抢人才,现在的我貌似还真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说。唉!”
————————————————————
又是数日过去。陆仁办完了一些事情之后就闲了下来。想想现在这个时间段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自己的手头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再回想起那天诸葛亮来访的事,觉得也差不多应该去回访一下了。索性让人准备了一下行装,打算去隆中拜会一下这位名传千古的妖道军师。至于碰不碰得上,陆仁却并不是很在意,反正也没什么事的。没碰上就当是出门踏青旅游好了。
隆中距离襄阳并不远,陆仁与貂婵是一路欣赏着景色慢慢晃过去的。晃到一个三岔道口,陆仁不知道哪条道是去隆中。再看看天色近午,一行人的肚子都有些饿,就在路边的亭中支起了小火炉,煮点热酒热食什么的暖暖肠胃再说。
正边吃边喝间,貂婵忽然一抬手指向某个方向道:“义浩,你看那边。”
陆仁顺指望去,望见那边的岔道上有一乘驴车正在过来。这不是正愁找不到人问路吗?陆仁起身到近前拦住了驴车,向车夫问询道:“请问一下,从这里去往隆中是应该走哪条道?”
车夫没有回话,到是车厢之中有一女子回应道:“先生是要去隆中?走那边那条就是了。”
“多谢!”
陆仁道了声谢就准备回亭,只是方一转身却觉得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但一时半会儿的却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劲。歪着脑袋皱着皱的走出几步,陆仁忽然反应过来,猛的一拍脑门再仔细的观看。而这一细看,陆仁的下巴就差点没砸到地上去:“这、这个车夫……怎么会有这么死板的表情?不对不对!”
再一次的仔细观看,陆仁便为之哑然了:“居然是木头人?可这雕工、着色……木头人?机关人偶?我靠!我这是碰上正主了……错错错,应该是正主的夫人。”
这会儿那驴车已经走出去了一些路,而且走的正好就是去隆中的岔道。陆仁至此再无疑虑,急急的追奔上去向着车厢中高声问道:“敢问车中所坐之人,是否是卧龙先生孔明之妻,襄阳黄承彦之女,黄月英黄夫人?”
驴车立时停住,车中女子亦呀然的回应道:“正是妾身……敢问先生何人,又何以知晓妾身?”
陆仁心中暗笑。其实如果是面对面的碰上,陆仁多半会不知道是谁,关键就在那个木头人车夫的身上。诸葛亮的机械制品很出名,最出名的莫过于木牛流马与连弩。而不管是在史料上还是民间的传闻中都很明确的说,诸葛亮的这些东西有很多都得益于他的老婆黄月英的指点,换句话说黄月英是当时少见的机械发明家。
现在陆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