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萌少爷在来平壤的一路上,看见朝鲜都是茅草房,已经穷的没话说了,一路上都是饥民!
到了平壤,这里哪里有都城的样子?都是一层的矮房子,也不知道朝鲜人是建筑技术实在是差到了没话说的地步,还是喜欢住这样的房子。
到了皇宫,萌少爷的这个疑问还是得不到解答,因为皇宫也全部都是一层的矮房子,那围墙低矮的,没法说,这里哪里像是皇宫啊?
守门的兵卫看见萌少爷只不过是一个两岁的小孩,都觉得好笑。
萌少爷却懒得说话,他已经习惯了,在天津认识他的人多,大家已经不将萌少爷当一个小孩子看待,但是只要是不认识萌少爷的人,还是觉得小大人一般的萌少爷的一举一动都很是稀奇。
辽宁巡抚家的公子,这个身份在朝鲜的确很牛叉,萌少爷受到了朝鲜王和朝鲜王后的接见。
朝鲜王李熙是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像是烟鬼,白的很不健康。
萌少爷被身材高挑的闵王后倒是震慑了一下,非常的年轻,才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是举止很沉稳,相比于出身就是王室的朝鲜王李熙来说,闵王后是平民出身,却更有贵族气质。
萌少爷一个轻微的鞠躬,轻轻的咳嗽一声,“王上,王后,你们好,很荣幸能够见到你们。”
萌少爷这才刚一讲话,朝鲜王李熙就打了一个哈欠,闵王后倒是觉得有趣,听萌少爷说话听的津津有味。
其实朝鲜的王室,绝大部分都可以听懂汉语,甚至直接运用汉语和清国人交流,在朝鲜,汉语,清国,都有着无上崇高的地位,朝鲜人虽然不至于将自己当成是清国的人,但他们习惯了将朝鲜看作是清国的一部分,和后世的情形大为不同。
萌少爷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朝鲜很是舒爽,比在租界和洋人打交道的感觉好多了。
闵王后直接用汉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萌少爷本来是懒得自我介绍的,不过,现在人家问起来,他倒是觉得自己有些个失礼了,也惊诧闵王后的汉语说的很不错,虽然还带有浓重的朝鲜腔调,不过显然,闵王后已经具备了和大清国人对话的能力,根本无需翻译官。(未完待续。)
0381 亚洲公司
萌少爷笑道:“回王后的话,我叫轩悦萌,我的爷爷是辽宁巡抚轩宗露。”
闵王后点点头,“很欢迎你到朝鲜来。你可以继续说你要说的事情,不过,我想知道,你多大了?你只是来玩一玩,还是有什么事情吗?为什么,你的爷爷不陪着你?”
“我代表的是亚洲公司!关于辽宁和平安道两地构筑桥梁,通商的事宜。”萌少爷冷静的说道。
其实,这个亚洲公司,是萌少爷刚刚想到的,朝鲜现在这么排外,再打着洋人的旗号,显然没有用,殖民地的外交应该更加的灵活才行,对清国,打着夏威夷王国的旗号,对朝鲜,打辽宁巡抚家的公子的旗号。
辽宁巡抚家的公子只是一个个人单位,要想和朝鲜这样的大单位搞活动,只能另外想一个名号啦,萌少爷的中期目标是整个亚洲,所以就叫亚洲公司啦,倒也省事。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嘿嘿。
萌少爷看了看朝鲜王李熙和闵王后闵慈瑾,朝鲜王李熙傻不愣登的,像是完全心不在焉,闵王后闵慈瑾倒是对萌少爷似乎很感兴趣,从上到下的打量着什么样,最后将目光落到萌少爷的眼睛上。
闵王后闵慈瑾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李熙是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
初名载晃,字明夫,乳名命福;即位后改名熙,字圣临,号珠渊。
本贯全州李氏,是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之子。
1864年,李熙以王室旁支身份继位,成为新任朝鲜国王。
李熙和闵王后闵慈瑾的一生都处于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动荡复杂的时期。
李熙本来只是王室的旁支,基本上没有可能继承王位。从血缘上来说,他是朝鲜仁祖的9世孙;从世系上来说,他是朝鲜英祖的5世孙(李熙的祖父南延君李球被过继给英祖的孙子恩信君李禛),和王室嫡系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由于前任国王——朝鲜哲宗李昪无嗣而薨,李熙便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登上朝鲜王位。
李熙是兴宣君李昰应的儿子。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七月二十五日,李熙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的贞善坊私第(兴宣君府,李熙即位后改称云岘宫),当时他的名字是李载晃,乳名命福。他的母亲是骊兴府大夫人闵氏,还有一位庶兄李载先和嫡兄李载冕。
李命福(李熙)据说在幼年就有登上王位的征兆。
当时一个叫做朴有鹏的人看过李命福的面相以后,就惊叹道:“天日之表!”
到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月,当时的国王朝鲜哲宗病死,膝下没有任何儿子。
大王大妃赵氏(神贞王后,孝明世子(翼宗)之妻)决定拥立李命福为新王。
然而就在正史一笔点过的背后,隐藏着李熙的生父——兴宣君李昰应十多年的苦心钻营。
朝鲜王朝自正祖李算以后,王权旁落,朝政由外戚安东金氏把持。
李昰应就一直生活在安东金氏的阴影下,虽胸怀大志,却过着怀才不遇的生活。
李昰应原本就知道朝鲜哲宗体弱多病,欲乘隙夺取王位,于是他极力装疯卖傻,一方面在安东金氏的高压下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蒙骗了赵大妃等一干权贵,使他们认为李昰应是无能之人而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哲宗去世前后,李昰应的活动更加频繁了。
李昰应知道,赵大妃欲独揽大权而与哲宗时掌握朝政的安东金氏众臣如金左根、金兴根等不和,于是就积极勾结赵大妃身边的宫女,对赵大妃多番献计,表示若任由金氏众臣拥立其它王族子孙为王,以承哲宗大统,不但让金氏众臣坐拥大权,而且翼宗(孝明世子)的世系也会因而断绝。
但若以他的儿子为王,便可杜绝金氏掌权的野心。
李昰应长期以来的夤缘终于收效,赵大妃为其所动,择定立李昰应幼子李命福为王。
纵使金氏众臣及宪宗王妃洪氏(孝定王后)、哲宗王妃金氏(哲仁王后)等皆反对以李命福继承王位,但赵大妃依然以宫廷大长辈的身份坚持李命福为王位继承人。
李命福遂改名李熙,封为翼成君,行冠礼,并被过继给朝鲜翼宗为养子,继承其大统。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阳历1864年1月21日),李熙穿戴上衮服和冕旒,正式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是为高宗。
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被宗主国清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就这样,本来与王位无缘的高宗李熙在生父李昰应的操纵和赵大妃的支持之下,登上了朝鲜王朝第26位国王的宝座。
高宗李熙即位时,只有12岁。便拜其养母赵氏为大王大妃,由她垂帘听政;又封其生父李昰应为兴宣大院君,赞襄政务。
兴宣大院君的执政被韩国史学界认为是韩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兴宣大院君一掌权,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他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启动了以加强****主义中央集权为目的的改革进程。
同治五年(1866年),神贞王后赵氏撤帘,大院君遂独揽大权。
大院君一面大力排斥安东金氏势力,将他们全部逐出朝廷,就连曾帮助过他的丰壤赵氏也不放过,开始确立起丧失已久的王室威严。同时大张旗鼓地重修景福宫,以作为君主****威权的象征。
此外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试图修补朝鲜封建王朝的大厦;又厉行闭关锁国路线和宗教迫害政策,掀起“丙寅邪狱”,屠杀了上万名天主教徒。
此时朝鲜已经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危机,到高宗时更加凸显。
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发生了美国商船侵入大同江的舍门将军号事件,同年九月发生了法国侵略朝鲜的“丙寅洋扰”事件。
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又有美**舰入侵朝鲜,史称“辛未洋扰”。然而法美舰队都在朝鲜军民的坚决抵抗下以失败告终,这更加坚定了大院君实行锁国政策的决心,他下令在全国各地竖立“斥和碑”。高宗即位之初的朝鲜王朝,在大院君的铁腕政治和改弦更张下,似乎重现了生机。
高宗本人在父亲大院君掌权的状况下,形同傀儡,终日沉湎享乐,不爱读书。
但大院君为了培养高宗,仍命他学习儒家经典。高宗自即位后便接受严格教育,必须一天学习三次,开设经筵的时间是早上7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时,下午2时至4时。
有一次,高宗读到《孟子》的时候,看到“汤七十里,文王百里”的章句时,慨然顾曰:“七十里、百里,犹可以为政于天下,况我国三千里乎!何以则能秣马燕云,洗祖宗之耻也(指丙子胡乱)”
可见高宗并非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
但他毕竟是一个少年,也由于大院君政务繁忙而没有受到严格的管束,所以宠幸了一个比他大4岁的宫女——李顺娥,每日和她厮混,但此女终究没成为王妃,因为朝鲜王室规定李氏不得称为正妃。
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在大院君的一手操纵下,15岁的高宗举行了空前盛大的婚礼。
而他的新娘不是别人,正是高宗母亲家的亲戚闵氏。原来大院君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历史重演,专门找了自己妻子家的亲戚、幼年丧父的贫穷女孩闵氏作为内定王妃。
细细算来,闵氏是高宗的姨母辈亲戚。
但这在实行铁腕政治的大院君眼里算不上什么,因为他自以为这样就一劳永逸地消除了外戚专权的隐患,同时使自己身兼宗亲和国戚的身份,实在是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