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将军烈-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种子在特定的时节播下去以后才不会耽搁播种时间,这期间还得进行脱粒晒粮的工作,粮食晒干之后要打包入库,把粮仓装满了才让人放心。
赵子良下令打造单人铁犁之后,铁匠作坊的匠作监大匠苦着脸汇报道:“将军,不是下官等人不愿意打造,我们的生铁全部用完了,没有铁打造这种铁犁了,只能想办法去从庭州购买铁矿石炼铁,不过下官等人只会打铁,不会炼铁!如今没有了生铁,就不能再打造刀枪等兵器了,如果兵士们的兵器遗失或甲胄损坏了,想要再补充和修补就很困难”。
唐朝的炼铁炼钢技术远远超过前朝,这也是为何唐朝能够锻造出横刀和磨刀这两种杀伤力极大的兵器的原因。
赵子良听了匠作监大匠的话后有些愁眉苦脸了,兵器装备是军队能够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基础,如果兵器装备箭矢不能补充和修补,只会越耗越少,这里远离唐朝中枢,想要找朝廷补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了很久,赵子良对匠作大匠吩咐道:“既然如此,铁犁就不要打造了,另外你去找郑大人,让他派人把兵器库房清理一遍,把那些损坏严重的兵器、甲胄、弓弩和箭矢都交给你,你把这些没用的铁器重新回炉,再锻造一批兵器出来!”
匠作大匠立马答应:“诺!”
次日,赵子良又派人找来郑三、高适等人,说道:“高先生,如今我们这里人虽然多,但都是军人,那些铁匠、木匠和裁缝们都是以前干过的,技艺不怎么好,也就是我们这里还急需生产的人才啊,特别是冶炼、锻造、寻矿等这些人才,你能不能想想办法?”
高适听了赵子良的话,不由苦笑道:“将军,我们这里天寒地冻的,风沙又大,什么都没有,想要让您需要的这些人从大唐腹地来这里,只怕不容易,人家不愿意啊!”
赵子良叹道:“没有这些人才,我军的兵器装备只会越来越差,兵器总会要生锈、磨损、缺口的,甲胄也有被虫蚁啃烂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找来能够锻造横刀、陌刀、枪头,制作弓弩的匠人,大军没有兵器补充就会逐渐丧失战斗力啊!而且我们没有生铁了,就算是庭州只怕也难道搞到大量的生铁或铁矿石,所以铁器来源又是一个大问题!”
众官员听了赵子良说这番话,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庭不比安西,安西物资丰富很多,有山有水,而北庭管辖的地域虽然辽阔,但发现的资源却少,而且大多还是在蛮族手里,想要从那些蛮族手里抢资源,只怕人家也不会答应。
这时岑参提出一个建议:“将军,各位达人,下官有一个建议,我们不如向朝廷上书,就说我们这里缺人屯垦和戍边,请求朝廷把要充军的犯人或死刑犯全部发配到我们这里来,由我们接收和管理,那些充军的犯人和死刑犯当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对于这些有一技之长的犯人,我们可以区别对待,而对于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犯人就让他们屯垦或者从军,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养活更多人了,压力会更大一些!”
这个办法以前赵子良在碎叶都督府的时候也用过,只是朝廷发配过来的犯人太少,作用不是很大,如今岑参提起,他也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于是,赵子良对高适吩咐道:“高先生,本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别的边疆驻军不要的充军犯人和死囚犯都可以给我们送过来,有多少要多少!你给朝廷、安西、河西、朔方、河东和陇右的节度使府分别去一封信,如果他们不要充军犯人和死囚犯,可以发配到偶们这里来,我们会全部接收,甚至可以用钱买,送到这里被我们正式接收之后,每个犯人支付两贯钱,他们既得了钱财又甩掉了包袱,我想应该会有人乐意的!”
行军司马陈青忍不住问道:“将军,我接收充军的犯人倒是没什么,但是您要死刑犯干什么?那些人可不好管理,弄不好就会逃走啊!”
赵子良说道:“本将军准备组建一支敢死军,那些死刑犯反正是要死的人了,如果能够活命下去,我想他们应该会很愿意加入敢死军!”
高尚说道:“此时只怕不好办,朝廷会不会允许,难说啊!”
“那就试一试吧!”赵子良摆了摆手,又道:“还有一事,如今我们这里地广人稀,除了粮食之外,又没有人为我们提供生活物资,我们想要买到布匹、灯油、打火石及其其他的生活物资都很困难,我的想法是派人去大唐腹地招募那些无地的农民过来开荒种地、养蚕、种麻,如果这里百姓多了,我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就会丰富起来,百姓们除了耕作之外还会种麻养蚕,这些都是可以织布的,有的百姓之后,他们就会创造更多的生活物资!”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这个办法好。
“好的,将军!”高适答应一声,又问道:“只是这招募的条件是什么?没有好处,那些无地的农民只怕不会前来,这一路上数千里,路途遥远,盘缠都要花费不少,而且经过沙漠时还会有危险······”。
确实,没有足够的好处,谁愿意跋山涉水过沙漠走数千里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赵子良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路上所有花费由官府负责,如果有人愿意,集齐上百户人家一起,由专人护送前来,所以你要派一些人过去。只要来这里,每一户人家可以得到一百亩田地,并且永久性归他们所有,前三年不用交田赋,而且官府还给每一户人家送种子、农具、两头牛和两匹马,并派兵帮助他们修建房屋,不过牛马如果下了崽,必须交给官府,直到交完两头小牛和两匹小马为止,第四年开始交田赋,田赋为一成,也就是说每亩田赋必须上交当年一成的收成!”
“好的!”高适答应,又道:“只是这田赋是不是收得太低了一些?”
赵子良笑道:“不低了,只有足够的好处才能吸引人家前来,没有好处,谁会愿意来呢?”
“明白!”
赵子良又对郑三说道:“没有生铁和铁矿石,看来我们只能自己去找铁矿,你派一些人去周边山上查看查看,如果找到铁矿石,本将军重重有赏,如果有人提供铁矿脉的消息,本将军同样重重有赏!”
郑三连忙答应:“是,下官立即安排下去!”(未完待续。)
第493章 盟誓
五月初五,端午佳节。
按说要吃粽子,但西林守捉这地方地处大西北,哪里来的粽叶包粽子?粽子吃不到,赵子良只能提前安排杀牛宰羊,犒劳将士们。士兵们一天三餐都加餐,有酒有肉,管饱管够,而官吏和将校们每家每户都发了一些肉食和银钱,算作过节的福利,这让官吏们和将校们心里感叹这次算是押对了宝,没来错。
赵子良打算夜间回去再与家人团聚一起过节,中午就呆在军营与三军将士一起吃个饭,午饭刚吃到一半,一个哨骑就飞马来报:“启禀将军,第一牲畜运到了,商队派人来报告说他们昨日傍晚时分已经过了东林守捉,估计今日下午就会抵达,牲畜由余烛公主和依然可汗的可敦余塞匐的人马负责照料和驱赶,途中损失不大”。
和赵子良一样在军营和兵士们一起过节的将校官吏们听见哨骑的报告都纷纷喜形于色,这几个月来他们天天吃包子馒头和野菜,很少能吃到肉食,买来的牛羊都全部供给了训练量比较大的新兵们,就连这次过端午节犒劳将士们的牛羊都是派人从附近的蛮人部落买来的,花费不可谓不大,如今从漠北运来了第一批牲畜,以后就再也不缺牛羊了,战马也有了,他们当然高兴。
赵子良当即让勃勒罕派人去迎,从东林守捉到西林守捉这一带虽然说很安全,但是商队之中毕竟有余烛公主、余塞匐和她们的族人,而且他们是初来乍到,派人去迎接也算一种礼遇,更何况这批牛羊马匹是赵子良的命根子,在最后这段路程上万万不容有失。
下午五点左右,余烛公主和商队终于赶着一万匹马、一万头牛和一万两千只羊抵达了西林守捉,赵子良携家人、官员和将校们出城迎接。
二十多岁的余烛公主、余塞匐带着她们的侍女和护卫骑着马小跑过来停下向赵子良行礼道:“余烛、余塞匐总算是不辱使命,把第一批牲畜给侯爷带来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将分别于半个月和一个月之后抵达”。
赵子良笑道:“如今我已经不是什么侯爷了,公主、可敦和族人们不远万里为我驱赶牲畜而来,辛苦了!公主和可敦显示了诚意,我赵子良也是守信之人,今日请在场所有人:我赵某向天盟誓,按照我和余烛公主、余塞匐可敦之前定下的契约,从今以后,公主和可敦、族人们将受我所庇佑,只要有我赵子良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只要我赵子良还在世,就绝不容许公主、可敦和族人们受到欺凌!就算我们死去,我们的后人也要遵守我们的契约,我们三族世代友好,永不背弃,如有一方率先违背契约,将受国破、族灭、家亡之惩罚!”
见赵子良立誓,余烛和余塞匐二人也开始一起起誓:“请昆仑山和所有人见证:我余烛(余塞匐)向天盟誓,我们两族将托庇于赵子良将军,永生效忠将军,就算我们死去,我们的后人也要遵守我们的契约,世代友好,永不背弃,否则将受国破、族灭、家亡之惩罚!”
双方都正式盟誓,契约仪式就算完成了,赵子良当即道:“公主、可敦,本将已经准备好了酒食,二位可先随我前往就食,让族人们把牲畜赶到我们制定的地点去放养,我们会派人给他们送去酒食!”
“好的!将军,如今我们已经不是什么公主和可敦了,只是一个想要带着族人们活下去的可怜人而已!”余塞匐对赵子良说道,她和余烛公主都是伊然可汗的儿女,两人是两姐妹,只不过余塞匐后来做了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