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9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短时间内,一个超过十万万钱的超级大单,砸到市场上,尤其是北方的市场上,其破坏威力,将是核弹级别!
所以,这个度要把握好。
既不能让大家伙都把钱存起来,也不能让他们一下子花的太爽。
这两种情况,无论出现哪一种,都不是现在的封建社会能搞定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士兵们把钱都存起来的可能性最高。
因为,道理很简单。
刘彻除了给钱,还给土地、房子、牲畜、工具。
为士兵们提供一条龙服务。
黑心老板为了自己的财政健康,毫不犹豫的用了行政手段,将大部分士兵的消费**,全部释放一空。
对一般的百姓来说,有了土地、房子,牲畜跟农具,基本上也就没有别的花钱的地方了。
这就意味着,他们会跟他们的先祖和子孙一样,把钱存起来。
中国人自古就有储蓄意识。
无论什么时候,存钱,都是正确的选择。
然而,假如这些钱,进了百姓口袋,就不出来了,变成死钱了。
刘彻恐怕就要泪流满面了。
五铢钱的流通盘子本来就小,再没有了这笔钱。
用新钱取代旧钱,然后进行金本位改革的步伐,起码要缓上三年!
而且还会造成通胀紧缩。
“朕得想个法子,让士兵们消费……”刘彻托着腮帮子,想了起来。
忽然,他脑洞一开,将视线转移到了西南夷和南越。
“王道,去将南越国上个月的奏疏还有蜀郡的奏疏拿来……”刘彻吩咐着。
不多时,那两份奏疏就出现在刘彻面前。
刘彻将这两份奏疏拿来,仔细阅读,然后露出微笑:“这个主意不错,这个法子不错,确实是个刺激消费,提振士气的好法子!”
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来说。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重要?
排名前两名的,毫无疑问就是土地跟妹子。
倘若要在其中选择一个的话。那自然是妹子要好一些。
尤其是当你温饱不缺之时。
饱暖思****嘛……
高质量的妹子,刘彻没办法给他们弄。
但一般的妹子嘛……
“去将宋子侯许九传召入宫……”刘彻吩咐下去。
马邑之战后。西南夷那边,刘彻暂时没精力去弄了。
当前要务还是要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和军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家就要无所作为了。
僰人不是最擅长调、教高质量的僰奴吗?
刘彻觉得,他们不应该只专注高端产品。
这中低端的市场也大有可为嘛!
就像后世的菲佣,有月薪几万几十万的,也要有月薪几千几百的嘛,要让普罗大众也可以消费嘛。
这样有助于僰国的品牌树立和发展。
“还有,季心若到了长安,立刻让他来见朕……”刘彻接着又道。
季心不是将老巢搬去邯郸了吗?
邯郸歌姬。驰名两汉,天下无双。
但……
他们为何老喜欢用中国女子呢?
外面的世界这么大,应该多出去走走嘛!
以季心为首的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应该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带领邯郸的歌姬产业,走向世界。南越国的交趾郡和日南郡的丛林里,就有很多野人部族,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歌姬来源嘛。
顺便,还可以通过与南越的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
刘彻确信,只有利益一致,让南越百姓,尤其是上层的贵族和官员。尝到自己是中国人的甜头,他们才会真心诚意的拥护中国的统治。
还有比一起抓奴隶发财,更能联系加深彼此感情的事情吗?
更重要的是。季心是楚人,他对越人比较了解。
反正。刘彻已经决定了,在本月的朔望朝时。进一步挤压和打击蓄中国奴仆的行为。
有汉使户口本的奴仆的算赋,将再次飙升。
从原先的五算,至少增加一倍,到十算。
同时,加大对无业游民和贫民的移民速度。
重点打击丐帮的业务。
学习****曾经的收容遣散制度,将所有的丐帮成员,统统管制起来,然后强制迁徙去怀化,去参加屯垦团。
用军队的刀子和鞭子,强制他们劳动,自力更生。
这样想着,刘彻就笑了起来。
“这下就不怕士兵们不消费了……”
刘彻相信,只要有妹子,为了妹子,汉军士兵和他们的家庭,肯定愿意消费的!
至少光棍们会很乐意。
即使那些有家室的下层士兵,也肯定不会拒绝自己多一个暖床的对象。
而将西南夷和交趾的猴子部族的妹子统统抓到中国,给中国士兵当妻子或者滕妾后。
这些地方,自然是可以兵不血刃就得到解决。
没有了妹子,猴子当然会灭绝。
怀化的薄世跟护濊军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虽然他们做的很斯文,也很体面,但终究,最终目的,就是消灭包括濊人、真番和三韩在内的民族,将他们,尤其是他们的下一代,全部变成诸夏,让他们的女子,尽可能的与汉人通婚,生下诸夏的子孙。
所以啊,大棒兴国,后、宫救国,种马融合,才是王道!
只是,这个事情,不能由政府出面组织。
得披个马甲。
再怎么说,汉家也是自诩‘王道之国’,刘彻也是自号‘仁圣之君’的。
这吃相还是讲的。
像贩奴啊或者捕奴这样的脏事情,应该由民间去做。
甚至让别人去做。
这样,就能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了。
“让季心靠个婚姻介绍所得了……”刘彻在心里想着,连名字,刘彻都给季心跟许九想好了。
一个叫世纪佳缘,一个叫百合。
破费特!
这脑洞一开,刘彻根本就停不下来。
他将注意力从消费问题上移开。
他抬起头,看着墙壁上挂着的地图。
马邑之战胜利后,刘彻一直在思考一个事情:怎么控制草原?
毫无疑问,草原上,绝大部分地区,根本不适合农耕。
即使适合农耕的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刘彻也不会大规模屯垦。
道理非常简单。
哪里是黄河的上游,华夏民族的母亲河的源头。
后世的黄河为何浑浊不堪?
不就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吗?
要知道,现在的黄河水可是非常清澈的!
此刻,河套和河西走廊,植被丰盛,水草丰饶。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受此影响,黄河虽然汹涌,但水质清澈,而且,威胁并不是很大。
若是河套和河西,因为植被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黄河泥沙越来越多。
然后,这样的生态问题,又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土地荒漠化。
那刘彻的罪过就大了!
想想看,从战国开始,关中的三秦大地就是诸夏粮仓,天府之国。
可从唐朝以后,关中残破。
到了后世,沙漠化甚至威胁到了榆林,古老的三秦大地,成为了穷山沟。
宗周的发源地,秦帝国的家乡,汉家的核心,变成了一个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地方。
这个锅,刘彻背不起,也不敢背。
但问题又来了。
既然不能大规模屯垦,汉室占了这些地方有毛用?
“朕要做一个实验才行了……”刘彻在心里计划着:“就拿楼烦人来做这个实验好了……”
正是因为这个脑洞有些大,刘彻拿不定主意,所以只好拿新归顺的楼烦人做实验。
这样,即使失败,也没关系。
不过是楼烦人吃点亏,刘彻赔点钱而已,除此之外,对汉家并无什么损失。
正这样想着,殿外,有宦官唱诺:“骠骑将军觐见陛下!”
刘彻连忙临襟正坐,保持好自己的天子形象。
这很重要。
尤其是在对义纵的问题上,尤其重要。
自古外戚,都容易出问题。
也就武帝命好,前期出了个卫青,温厚君子,老实人,皇帝让他干啥就干啥,从无怨言,也服从命令。
而之后的霍去病,虽然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什么事情都敢管,什么话都敢说。
他甚至直接插手储君人选,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迫使武帝的三个儿子全部出京,为刘据的太子地位稳固打下坚实基础。
但,霍去病却偏偏是武帝的脑残粉。
而且,除了打仗外,他对政治兴趣不大。
即使插手储君之事,也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
纯粹是因为要避免他在前方打的正嗨,结果后院失火之事。
但,整个汉室历史上,也就只有这么两个老实可靠还能打的外戚。
而且,当霍去病卫青先后去世,卫霍外戚集团也立刻变色。
李陵的下场,其实就是卫霍外戚集团角力和斗争的结果。
不然,不可能发生路博德这个霍去病的亲信,忽然之间‘老朽’‘怯敌’眼睁睁看着李陵踏入死地,见死不救的事情。
也不可能有巫蛊之事了。
有着这个前车之鉴,哪怕刘彻相信义纵。
但他却不敢相信义纵身边的人。
谁没有几个亲友党,拖油瓶呢?
为了避免让义纵最终悲剧,刘彻觉得,开始就摆正君臣姿态,是最好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四节 未来
“陛下……”义纵走殿中,恭身下拜:“臣,幸不辱命……”
说着,他就忍不住流下眼泪。
一半是真的,但一半是装的。
刘彻看着自己的这个小舅子,心里面也是感慨万千。
当年在河东捡的一个土匪少年,今天居然已经是汉家最顶级的大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