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入选,马上就是军官。
自骑都尉至伍长,全部都有可能。
只不过,汉军一般很少直接将投军的好汉编组为本部的作战力量,而是将他们编为一个个的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的设置,是汉室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革。
在郡**队,别部司马,统御的是辎重和后勤部队,是摇旗呐喊和打杂的民壮。
而在细柳营这样的王牌野战部队。
别部司马,一般都是专门留给像黄匡,孙振这样的投军的豪杰的。
别部司马的司马或者校尉,一般都是从本军中平级调来的。
此外,一个别部司马,辖下两曲十屯,每屯两个队,队中必有一个什的老兵作为骨干和中坚。
错非是细柳营讲究精兵政策,对兵源挑三拣四。
以此模板,一万一千人的细柳营,能在太原城里,三天内就膨胀成一个十万人的超级兵团。
但,战斗力,就很难保障了。
如今,却不同。
在太原城,细柳营的骑兵数量。虽然仅仅是从一万一千人,扩充到一万五千人。
仅仅扩张了四千人的作战力量。
但作战实力却没有分毫下降。
整支军队。依然是过去那支战无不胜的百战雄狮。
从太原拔营,一路北上。大军进抵至定襄附近时,中军命令被下达到每一个作战的部曲队率手中。
“全军扎营狼猛邑外,静待命令!”
“我们可能要出塞作战……”接到命令后,孙振就将自己的什长们召集起来。
五个什长,除了从细柳营本部安插过来的那个什长外,其他四人,包括黄匡在内,都是投军而来的各地豪杰。
他们所统帅的也是自己带来的部曲家奴。
这也是北方地主豪强的特色了。
自己在家里,教训子弟。培养家奴为子弟的亲兵。
一旦有事,子弟就率家奴从军。
以这些家奴或者家臣为班底,在军中建立自己的势力和山头,同时慢慢拉拢其他人,发展壮大。
这个模式,北方的地主豪强,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
所谓‘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本持之。’
这是通行整个北方的普世价值和真理。
而且,汉军向来有传统,喜欢将来自某一个地区的人。或者相互熟悉的人,编为一部。
所以,除了黄匡和哪位来自细柳营的什长外。其余什长,都是北地人。
而且。跟孙家关系还不错。
听了孙振的话,这三人都是点头同意。
他们。世代生活在边塞之下,对代北的情况非常清楚。
狼猛邑,距离代长城已经不远。
甚至,立草原不过半天的距离。
若是轻骑,甚至一个时辰左右,就能出塞。
当然,像细柳营这样庞大的骑兵集群,想要出塞,要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多。
“诸位回去后,督促士卒,检查武器装备和鞍马,尤其是注意将手弩上弦……”孙振正色道:“两军交战,战前准备,事关生死!”
“诺!”众人都是拱手而拜,然后各自离去。
………………………………
细柳营中军营帐。
前将军卫驰睁着一双血红的双眼,死死的看着地图。
“将军,命令已经下达到了所有部曲队率手中,全军将于明日午时之前,完成所有出塞准备工作!”一个校尉进来拜道。
“干粮与饮水,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卫驰回头问道。
“回禀将军,少府运来的奶酪以及醋布和干饼,已然在三日前就已经运抵狼猛邑,末将已经接受完毕,计有醋布一万尺、奶酪千石,干饼五千石,水壶两万具!”另外一个文士打扮的军中参谋起身答道。
汉军过去出征,大军的干粮,一般是醋布和干饼。
所谓醋布,是一种将醋和盐混合,然后放入粗麻布浸泡数日,使布上沾满醋盐的补给品。
这种醋布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军中士卒随身就可以携带,需要食用时,从怀里取出分给自己的那小块醋布,剪下一角,放到锅里与干粮同煮,很轻松就能士卒吃到醋与盐。
至于干饼,其实是一种粟米经过无数道程序后加工而成的原始版本方便面。
通常,军用干饼,会经过蒸煮…暴晒…蒸煮…暴晒等反复数次的加工。
使得粟米彻底脱水烘干,并且极易携带和保存。
食用之时也跟醋布一样简单,丢到开水里,用火一煮就能食用。
至于奶酪,则是最近两年,才成为汉军标准野战干粮的。
这种从匈奴嫁过来的夏夫人陪嫁奴婢那里学来的匈奴干粮制作之法,在进入汉军后,广受欢迎。
奶酪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卡里路,能让汉军士卒避免因为缺乏营养,而导致手足无力。
但,这些,都只是应急手段,在急行军时才会采取的特殊措施。
卫驰很清楚,想要维持军队的高昂士气,让士卒能振奋精神。
出塞之前,全军上下,必须要吃饱喝足。
“代国输送的牲畜。可已送达?”卫驰问道。
“回禀将军,总计五千头牲畜。已经在昨日运抵狼猛!”另外一个文士起身答道。
“善!”卫驰点头:“下令全军,宰牛杀羊。痛饮一宿!”
大战之前,让士卒将官,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酒足饭饱后,积蓄起足够的体力,才能在接下来的奇袭中,保持状态。
“诺!”帐中将卒立刻领命。
顿时,整个狼猛邑外,瞬间变成屠宰场。
数千头牛羊被宰杀。肉被分发到细柳营上下的每一个士卒手中。
筋骨和皮毛则被收敛起来。
这些都是上好的军械原料。
当然,这么多肉,细柳营一顿时吃不完的。
但不要紧,吃不完的肉可以留着明天继续吃。
甚至,有勤俭的士卒,将发到自己手里的肉,分成好几份,有的马上就煮来吃,有的则收起来。明天再吃,剩下的挂起来,等到全军出塞外,在行军路上慢慢吃。
…………………………………………
与此同时。义纵率领着云中郡的一千五百名骑兵,从云中进入了代地。
在高奴与长安出发的汉军汇合。
在清点了兵员后,义纵将全部司马以上军官召集起来。
“本将受命天子。统帅大军!”义纵一开场,就对着全军的司马们道:“天子诏命本将。务必扎紧口袋,不可放走北虏一人!”
“诸君可有信心?”
“回禀将军。某将等信心十足!”所有的司马全部昂首挺胸。
在场的人,每一个人都很清楚,眼前的这位轻骑将军,来头有多大。
更何况,这些司马中,至少有十人,是义纵的老部下。
“虎贲卫与羽林卫诸君……”义纵抬头看向自己的老部下和虎贲卫的那些熟悉的年轻将官,问道:“各骑可已准备完毕?”
汉室目前的胸甲骑兵,其实可能叫枪骑兵,更加合适。
因为他们的标配就是一匹高头大马,外加一柄骑枪以及一套锻造而成的坚固胸甲和一个高大的头盔。
这样的骑兵,显然比汉军其他的骑兵部队,更加笨重。
所以,在平时,胸甲骑兵,并不着甲,也并不装备骑枪。
他们甚至只会穿一件简单轻便的军服,连弓弩都不携带。
自然而然,他们在战前准备时,也会比其他骑兵需要更多时间。
每一个胸甲骑兵,在入列哪天,就已经被告知:骑枪与胸甲与战马,是他们的第二条生命,必须时刻保养和照顾。
每一个胸甲骑兵,每天会对自己的装备和战马,进行两个时辰以上的保养和照料。
甚至许多骑兵,与自己的装备和战马,常常同屋而眠。
“将军!”羽林卫的诸司马挺起了胸膛:“末将等皆已准备完毕!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虎贲卫的司马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昂首道:“请将军用吾等为先锋,克敌制胜!”
但其他司马听了却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么多天了,大家伙整天就看到,这些被天子和丞相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胸甲骑兵,成天不是在练习臂力和冲击,就是在擦着他们的骑枪和胸甲以及马鞍,甚至有人抱着战马的鬃毛,窃窃私语,将马当成兄弟一般。
除此以外,这些所谓的‘王牌’,一点也不像王牌。
当然……
他们的身高,确实是全军之冠的。
每一个胸甲骑兵的身高都不低于八尺,体重最轻的那个,估计也有三百斤。
但打仗又不是靠比谁高,比谁重。
讲道理的话,大家还是很不服气的。
特别是南军和北军的司马们,觉得这羽林卫跟虎贲卫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情了吧?
细柳营的丘八们,骑在大伙头上耀武扬威也就算了。
毕竟,细柳营是真有几把刷子的,大家心服口服。
但你虎贲卫跟羽林卫,这些‘老爷兵’‘花架子’凭什么这么大的口气?
义纵看了看南北两军以及自己带来的云中兵的司马校尉们的神色,当然知道,在军队里,吹牛逼,不会有人相信。
大家信服的永远是拳头的大小跟弓弩的射程。
能拉开大黄弩的勇士,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奉为上宾,引为良将。
“善!”义纵点点头,戴上自己的那个特制的胸甲骑兵专用的高大头盔,对着羽林卫和虎贲卫的将官们下令:“传本将命令,虎贲、羽林,紧急战前演练,让南军与北军的诸位同袍看看,为何我等羽林、虎贲骑士,每岁军费以千万!”
羽林卫和虎贲卫,成立以来,每年的军费就是成倍的向上翻。
到现在,已经涨到了几千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