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军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而到了现在,汉朝人已经彻底解除了平谷…渔阳的道路危险,他们的援军的营垒和营寨,在渔阳和平谷的道路上,接连起伏。
打到现在,即使是军臣不愿意撤。
但他的贵族和军队,却不想在打了。
仅仅是在这渔阳和平谷一带的城市下面和山野之中,就有超过九千名匈奴骑兵长眠。
至少有五千多人受伤,另外有超过两千人伤势过重而亡。
有四十多名渠帅,七个骨都侯,两个万骑长战死,甚至还有一位左大当户重伤,一个西域王子被射死。
匈奴损失的马匹,也超过了一万匹。
此外,为了鼓舞士气和维持军队战斗力。
三万多头牛羊被宰杀,成千上万的奶酪和食盐,消耗一空。
奴隶也已经不堪重负了。
在过去的这半个月,他和他的军队的损失,就超过了过去两次西征的总和。
而西征,能够抢到奴隶、财富、工匠、女人。
但打这汉朝,到现在为止,匈奴人得到的,只有不过几千石的粮食和千把石的食盐、酒和酱料。
部族的贵族们怨声载道,军队的军官们,意气消沉。
不止有一个万骑长像他表示——大单于,我们还是撤吧,来年去抢大夏,肯定能把这次的损失补偿回来。
这倒也不是乱说。
战争打到现在,除了战死的士兵和损失的战马外,军臣自身的力量,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折损。
无非就是幕南的部族遭殃。
但这不要紧,从过去西征的经验来看,这些损失,不过是再打一次俱战提而已。
倘若能够打到那个大夏的都城,军臣相信,完全可以弥补现在的所有物质和人员损失,甚至是翻倍!
但军臣却还是犹豫不决。
因为他不敢撤!
撤,就意味着承认失败,承认对汉朝的全面溃败。
匈奴将彻底失去所有的遮羞布,并且,还会让整个的幕南部族愤怒不已。
愤怒的贵族和军队,很可能会选择政变。
而哪怕是幕北的部族和军队,这一次也未必会站在他这边。
因为,在草原上,人们已经习惯了假如遇到失败和挫折,就换一个首领。
当初,头曼单于不给力,冒顿单于果断杀了他,然后带着匈奴与东胡开战,奠定了帝国的基业。
现在,他若撤退,军臣担心,军队回到草原,就会政变。
幕南的贵族将会带头,而幕北的部族,则会旁观。
换一个单于而已,多大的事?
恐怕,到那个时候即使是孪鞮氏,也不会帮他!
其他三大氏族也会在背地里推波助澜。
所以,他不能撤!
而且,撤军的后果,还不止如此。
军臣心里很明白,他这一撤,不仅仅自己的小命可能要完蛋。
匈奴帝国更可能彻底丧失对幕南的控制。
且之那个王八蛋,肯定会趁机在汉朝的支持下,夺取龙城,再立单于庭。
而幕南的部族,在遭遇了这样的失败后,会有很多很多人,选择投靠且之。
原因很简单。
投靠汉朝,他们可能会有顾虑,面子上放不下。
但投靠曾经的右贤王,却是毫无障碍,也毫无心理压力。
别看这些家伙现在口口声声,恨不得吃了且之,将他扒皮抽筋。
然而,一旦且之在汉朝支持下,回到草原,那么,立刻一切都会改变。
甚至,就连幕北的混蛋,说不定也会跑过去献媚。
投靠强者,依附胜利者,这是草原千百万年不变的规则。
且之再混蛋,出生再低贱,但他的主子是最强的,而他则是获得了主子授权,同时还是纯正孪鞮氏出生,曾经的宗种。
而一旦局面发展到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将改变。
匈奴的衰落将不可避免。
而他的统治和孪鞮氏的霸权,也将崩溃!
可是,不撤兵,他又能怎样?
军臣的心里面,此刻五味杂陈,其中的酸楚滋味,让他满心难受。
………………………………
等下还有~~~~~~~(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零二节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还债1)
“大单于……”军臣正在暗自神伤的时候,他听到了自己的弟弟夏王的声音。
这位匈奴夏王,最近为了标榜自己决心向汉朝全面学习的决心,甚至开始束发易冠。
他将传统的匈奴的辫发放开,然后如同汉朝士大夫贵族一样,束起来了。
还穿上了跟汉朝士大夫一般的华服,衣襟左衽,腰间带了一个玉佩。
这让许多匈奴贵族非议不断,但却也赢得了大批的青壮派的支持。
以呼衍当屠和左谷蠡王狐鹿涉为首的高层贵族,更是旗帜鲜明的站到了他这边,多次强硬的表态:唯有汉化,方可救匈奴!
而许多曾经从汉朝逃来匈奴的官员和士大夫,见到这个情况,也纷纷主动靠了过去。
军臣见到这个情况,虽然心里面不爽。
但他也明白,如今的局势,匈奴已经是不得不向汉朝学习。
而且,必须从内到外,彻底的进行学习和模仿。
不然,即使匈奴能赢一次,也会被汉朝军队横推。
旁的不说,汉朝神骑一旦杀过来,而匈奴却没有能力抵挡,那该怎么办?
今天让河间,明日让幕南,后日自杀?
而最近几日,这些投靠了夏王的汉朝降人,也搞出了一个让军臣心动不已的事情出来。
他们联合起来,给军臣上书,说‘单于,夏天子之后,淳维子孙也!又为汉天子之国丈,理当正本清源,为夏天子,大夏之皇帝陛下……单于若即位为大夏皇帝陛下,为夏天子,则中国皇帝必不再有借口和理由,再侵单于国土……’
这个说法,让军臣心动不已。
当然,他动心的并不是什么他要是做了大夏皇帝,那么汉朝皇帝就没有借口进攻他什么的。
事实上,军臣明白,不管他怎么改变自己的称呼,汉朝人该进攻还是会进攻。
汉朝那个小皇帝,连他这个岳父都要打,更别提什么大夏王朝了。
但问题在于,他若称皇帝,而不再称单于。
那么,汉朝皇帝所立的且之,也就失去了价值。
军臣确信,汉朝皇帝不可能再封且之为匈奴皇帝。
而且,皇帝和单于,表面上看来,地位对等,权柄相同,实在大大不同。
看看汉朝的那个皇帝吧!
口含天宪,动合阴阳,履则乾坤,这是汉朝士大夫和官员对他的威权的形容。
而他也确实如此,本人即是国家,国家就是他的个人意志的延伸。
他可以裁决汉朝的一切大小事务,规定天地星辰的运转,指挥山河湖泊的盈满,四季的变化。
他是神王,也是人皇。
反观他这个单于呢?
即是是他的父亲老上单于,也不是能主宰一切的至尊。
各个部族,都只是臣服,而不是服从。
到他手里,别说下面的部族了。
就是本部之中,也有无数野心家,蠢蠢欲动。
尹稚斜死了,且之又冒出来,且之投降了,亦石又跳出来。
天知道,以后会不会有那个孪鞮氏带着兵马,将他和他的子女全部杀死?
与汉朝皇帝相比,他这个单于,就跟一个部落的酋长没有太大区别。
这让军臣又羡慕又嫉妒。
他自然是做梦也想当皇帝。
但可惜,军臣知道,至少在现在是不可能的。
那些部族的大人物和贵族不会同意,就连这单于庭内,愿意的人也没有几个。
所以,军臣才要鼓励和推行汉化。
因为,只有汉化,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学习汉朝皇帝,进行集权,做那个真正的天地之下,劳资第一,一切牛鬼蛇神都要跪下来唱征服的至尊。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仅仅在世俗中要面临各部族的牵制。
就是神权里,他也是神鬼的奴仆。
就特么连个小部落的毛神,他都得供着!
夏王却是急匆匆的走到军臣身边,跪下来说道:“大单于,大事不好了!刚刚有斥候回报,在渔水上游,发现了大量的死尸,还找到活口,他们是亦石的部下,是须卜氏族的骑兵!亦石可能已经完了!”
“什么?”军臣闻言大惊:“这怎么可能?”
军臣记得,亦石可是带上他的本部万骑,还加强了瓯脱王的万骑和须卜氏族、兰氏的各一个万骑。
算上楼烦奴和浑邪奴,总兵力已经超过三万。
这是一支哪怕放在雁门关和云中郡,也可以跟汉朝军队有来有回的力量,怎么会败的如此快?
军臣甚至记得十天前,还曾经得到了亦石的报告,说已经兵临汉朝上谷郡的郡城,破城指日可待。
但,怎么一下子就兵败如斯。
须卜氏族的骑兵的尸体,倘若是从渔水的更上游流下来的话。
那么,这就可以证明,他们至少败逃到了汉朝的造阳附近,女祁和草原之间的群山之中,但即使逃到哪里,他们依然被汉朝人紧紧的咬着,追杀不停。
军臣甚至能想象得到,那些惶恐不可终日的骑兵,在山陵和小道上仓皇逃命的场面。
他们丢弃了一切能丢弃的东西,没日没夜的拼死逃向草原和他所在的方向。
但汉朝骑兵如附骨之疽一样缠住他们不放。
一个个士兵被射落下马,无助和绝望的骑兵,无路可逃,只能跳进滚滚的河水之中,或者跃进深山之内。
“大单于,这是真的!”夏王沉痛的道:“我已经问过活口了,汉朝的车骑将军义纵亲自统帅神骑,在十万汉军的辅助下将右谷蠡王团团围住,须卜当户见势不妙,弃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