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0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还有一百多户人家,愿意跟着他们兄弟,移民去新化,进行屯垦。
在这些人眼里,乡情和宗族感情,是最牢靠的保证。
而半个月后,当张氏兄弟踏上回转新化的道路时,他们的身后是上千名的新兵以及足足七百多户的新移民。
这些人,都是这次邯郸籍士卒军官省亲后招募的结果。
一个月后,在燕国的蓟城,新兵数量达到了四千余,移民户数三千余户,接近万人!
整个队伍,延绵十余里。
好在,当地官府,对移民非常有经验。
一路上的饮食起居与居住,都配合的非常好。
所以,几乎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整个移民和新兵的队伍,就赶在了怀化郡的第一场大雪降临前,抵达了新化城。
按照惯例,新兵们都被各自招募的人,拉去自己的军队里,然后,下发装备,安排宿营地。
因为,马上就是冬天,所以,他们暂时不需要训练,只需要跟着老兵们一起,接受各种在安东都护府生存和巡逻的常识教育。
这些都是护濊军和安东都护府,用鲜血换来的经验。
而移民们,则被分配到了新化城附近的一个个已经开拓好的移民村。
这些都是些大型的移民村落。
因为有着过去屯垦团的成功经验。
所以,新的移民村,是被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
所有的房屋,大小形制和内外陈设,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房屋是用去年夏天烧制的砖瓦搭建起来的,非常结实,能抗大风,也能抵抗大雪,哪怕外面的积雪厚的能埋人了,屋中的居民也不需要担心自身安全。
每一个宅子里面,都有一间火坑和一个壁炉。
这是为了移民们能渡过怀化的冬天而准备的。
火坑烧的是牲畜的干粪便,而壁炉则烧的是泥炭(煤)。
有专门的官吏,教导这些移民怎么使用这些设施,并反复强调和提醒,相关的安全措施。
前两年,就有新移民因为没有听进去这些安全提示,而阖家死于碳毒。
所以,护濊军这次是格外强调了壁炉的烟囱的重要性,强调了无论如何,不要去堵塞烟囱。
除了这些,护濊军当然要给新移民们提供了过冬必须的粮食、油盐以及一些鱼干。
而为了给这些新移民准备这些屋舍与物资。
怀化郡支出数千万钱的资金,还从燕国调来了数十万石的粮食。
投资这么大,怀化郡和护濊军,肯定不是来做善事的。
所有的移民,都是以护濊军屯垦团的方式的加入的。
他们需要为护濊军耕作五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
同时,还需要在农闲时,在护濊军的率领下,无偿为怀化郡营作工程,修桥铺路。
而在战争爆发时,所有男性,都需要拿起武器,加入军队。(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七节 新生命与新机械
当第一场冬雪降临时,刘彻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皇子。
这是卓文君所出的皇子。
刘彻逗弄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家伙的鼻子,爱怜的在他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小家伙浑然不知,嚎啕大哭起来。
刘彻哈哈一笑,将他交给旁边的乳母。
“陛下……请为皇子赐名……”有宦官捧着一份帛书,呈递到刘彻面前。
当初,义偌生下皇长子和长公主。
刘彻为了避嫌,也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
虽然给老大取名去病。
但,这次子就不需要了。
一个商贾女儿的儿子,哪怕是皇子,也注定无法望及储位。
刘彻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沉吟片刻,然后道:“今我来思,雨雪靡靡!”
“就叫他刘思吧!”刘彻握住身体还很虚弱的卓文君的手,道:“希望他未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思字,还可以解释成多种意思。
从字面理解,思,容也。
这是希望这位皇次子长大后,能有包容之心。
又,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蕴含着希望皇次子能努力学习的期许。
总之,这是一个好名字!
但可惜,老刘家的太子,从来都不需要一个好名字。
储君的名字,一般是选择尽量生僻,尽量不会让百姓为难的字词。
换言之,这其实依旧表明了刘彻的目的。
皇次子,也非储君之选。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有人叹息,也有人鼓舞。
但多数臣子,内心都是不安的。
对大臣们来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也不可一日无太子。
当年,太宗皇帝从代地入主长安。
群臣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上表太宗: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请立太子!
先帝时期,群臣们为了立储也是鸡飞狗跳,各种上跳下蹿。
最终才让刘彻捡了便宜。
不然,以当初先帝的念头,人家估计一时半不会确定太子。
现在,压力来到了刘彻这里。
皇次子出生后的第十天,刘彻的案头,就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请立太子的奏疏。
上疏人从九卿一直到在野的士大夫,都有!
对中国的贵族和士大夫来说,他们很不习惯现在这样没有太子的国家。
没有太子,等于未来没有保证。
而且,历史的教训也告诉了他们,太子的立与不立,确实是关系到天下衰亡,社稷安定的大事!
当年,秦始皇一代雄主,横压世界。
他在世时,天下一个英雄也不敢冒头,统统被这位祖龙镇压。
而秦之亡,一半以上,是亡于秦始皇生前没有确立扶苏的太子位置。
结果李斯赵高联手篡改遗诏,勒令扶苏自杀,将蒙恬下狱死。
整个长城军团,立刻军心涣散。
而且,关中的老秦人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矛盾的悖论之中。
秦人因此自毁长城,整个帝国立刻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甚至,现在还有法家学者认为,当年若是秦始皇确立了扶苏的太子之位,秦根本不会灭亡。
贾谊就曾经在其过秦论中说: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而暴乱之奸弥矣。
认为哪怕是秦二世能稍微像点样子,秦也不会灭亡。
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虽然遭到了天下的攻仵和打击。
但过秦论的传播,却随着争议,越传越广。
以至于今年的考举,都有两个题目是考的过秦论的内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之皇子又多了一个。
大臣们当然希望刘彻尽快确立储君的地位。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华丽丽的无视了窦氏和馆陶。
对大臣们来说,他们才懒得去管皇帝的后宫问题和外戚问题呢!
他们只在乎有没有太子这个事情。
现在,皇后年幼,没有三四年,大抵是不可能有后代。
立嫡不成,他们就想立长,立长不行,那就立贤。
总之,大臣们只想要皇帝给他们一个未来的保证,一个能确保政局稳定,不会变化的希望。
但,刘彻显然不能这么办。
且不谈皇后陈阿娇就在哪里,东宫太皇太后也只是避居。
就算东宫太皇太后驾崩了,刘彻也不会这么快立太子。
继承人的选择,刘彻不会马虎。
他必须完整的考察、考验,确认自己没有选一个傻逼和白痴。
才能做出决断!
所以,所有的奏疏全部留中。
另外,刘彻害怕这些家伙会错了意,特别派出使者,挨个的告谕:太子之重,犹如泰山,朕为天下计,当慎而察之!卿等勿复言太子事!
勉勉强强,算是按下了这次立储的风波。
但这个事情也提醒了刘彻,是时候,将继承人的培养和选拔制度,列入计划了。
正好,皇长子刘病已的年纪慢慢长大,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送去上林苑的学苑里去跟孤儿们一起学习成长了。
这当然有风险!
但,皇室最不怕的就是风险了。
一个皇帝一生,至少会生下十几个儿子。
只要其中能出现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就已经足够了。
将这个事情压下来后,朝堂倒也风平浪静了几天。
这个时候,墨苑上报,经过长达三年的漫长研究。
他们,终于研制出了汉室的第一台脚踏式车床!
这个喜讯让刘彻立刻动身,前往墨苑视察。
众所周知,车床,是人类发明的一种用来加工机械和维修零件的工具。
在后世的工业化时代,车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甚至,还有过所谓的‘工业母机’的传说。
但在实际上而言,所谓的工业母机,其实也是车床。
只不过它的加工精度和适用度更高。
旁的不说,后世随便一台简单的机械车床,搬到现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保证它能成为工业母机。
而当刘彻来到墨苑,出现在他眼前的那台机床,让他有些愣神。
这与他记忆里的任何机床都不搭界。
那是一台床体木制,绝大部分结构也是木制的简单机械。
在四条木腿的支撑下,一张简单的工作台上,摆着一个被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主轴,主轴是铁制的,在主轴之上,立着一根拉直了的绳索,绳索上是一根竹竿。
墨苑的墨者,向刘彻演示了如何操作使用这种简单的车床。
很简单,在工作台下,有两块木板,人用脚踩动木板,带动绳索上下运动,绳索再带动主轴旋转运动,然后就可以手持刀具,对零件进行精加工了。
虽然,这种车床,只能加工一些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