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在穿越中世纪欧洲的时候,王秋他们就已经充分体验过了“前工业时代的绿色食品”是如何的教人难以下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萌芽,大英帝国的民间食品健康程度不是提高了,而是进一步下降了,甚至搞到了在现代人看来堪称丧心病狂,“拿生命来作死”的程度。
简单来说,班纳特家厨房之中的各种常备食材,最少有超过一半都是不折不扣的毒物……
首先说说玛丽、基蒂和莉迪亚这三位披着少女皮的老太太们,自从穿越过来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的茶叶吧。自古以来,东方和西方的奸商们就乐之不疲地在往茶叶里面添加树叶、干草末和羊粪球。而工业革命时代的大英帝国暗黑食品加工业,显然看不上那么低级的手段——当时的英国奸商们往茶叶里主要添加的是铜绿,即硫酸铜、氯化铜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添加铜绿主要并不是为了增加绿茶的色泽,事实上,当时英国的红茶消费量远远超过绿茶,而奸商们一样往红茶里添加铜绿,主要目的是保质防腐。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英伦三岛的潮湿气候下,茶叶很容易霉变,于是乎,当时的资本家们就把硫酸铜或氯化铜配成溶液,喷洒到茶叶表面再将其烘干,这样一来,铜离子可以有效的抑制真菌滋生,使得茶叶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而铜绿在深色茶叶的掩饰下,也不容易被消费者发现,即使在冲泡成茶水之后,由于深色茶汤和茶叶固有涩味的混淆,饮用者也只会觉得茶水的味道有些古怪,却弄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上去似乎很完美对吧,但这还有一个问题,那个时代的化工业远不如现代发达,能够广泛应用于印染工业的铜绿,其价格也长期居高不下,如果直接把铜绿拿来往茶叶里面放,肯定会是赔钱买卖。但是,大家固然不要高看资本家们的节操,但也不要小看他们的智商——为了解决这个性价比的难题,开动脑筋的大英帝国暗黑食品加工业资本家们,很快就发现了破解之道,那就是……使用化工废料!!!
——众所周知,在化工产业之中,随着各种产品的反应生成,必然有一些副产品和废料出现,而为了获取最大程度的利润,资本家们总会给它们找到用途“最适合”,关键是利润最高的销路。
而铜绿这玩意儿的废料,或许称之为残渣会更适合些,是一种含有铜、铁、铅、锌等多种金属盐的混合物,通常为黑色块状,使用前需要用大锤砸碎。这种块状物在当时的最重要用途就是食品添加剂,并且会因为原料产地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导致成分不同,从而在加入茶叶之后,为茶叶带来不同的“风味”——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炼丹道士就是用差不多类似的重金属材料,炼制了无数金丹,吃死了一堆达官贵人乃至于皇帝皇后。而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人等于是天天都在吃丹药……
举例来说,那个时代的英国某地,曾经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茶叶博览会,各个茶叶经销商都拿出了自己的招牌产品参展。为此,有人津津乐道地撰文称,自己在一天之内就品尝了上百种不同风味的茶叶云云。不过,遗憾的是,接下来很快就有好事者经过调查发现,本次参展的绝大部分茶叶,居然都来自与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经由同一个经销商销售,甚至是来自于同一艘商船……那么,为何这些来源完全相同的茶叶,在经过了一次中间商的倒手包装之后,就会变成“风味”不同的品种呢?秘密自然来自于当时英国茶叶的必备防腐添加剂——铜绿废渣。由于不同的铜绿废渣之中,铜、铁、铅、锌的含量比率不一样,于是在添加进去之后,便造就了茶叶不同的风味——不得不说,这个真相实在是让人很想要出去呕吐一下……
除了茶叶之外,当时的英国黑心资本家还普遍将铜绿废渣这种廉价的防腐添加剂,推广使用到同样有霉变危险的胡椒上,此外自然还要往胡椒里面多多地掺一些木屑石粉,这是从罗马帝国时代就开始使用的老手段了,两千年后的英国奸商们自然不会遗忘老祖宗的传统手艺。
不过,铜绿这种有颜色的防腐添加剂,在使用上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牛奶这种白色液体就不太适用,反正那些绿油油蓝莹莹的牛奶多半是卖不出去的。当然,诸位聪明的黑心资本家们也有他们的对策——登登!另一种有毒防腐剂汞盐闪亮登场!跟铜绿一样,为了节省成本,当时往牛奶中添加的汞盐主要也来自于工厂废弃的下脚料,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下脚料是白色的块状物……
汞盐这玩意儿,在古代中国很早就被广泛应用,战国方士就拿它来炼丹,秦始皇的陵墓里也拿水银来给尸体防腐,而用在食品上自然更是防腐效果绝佳:添加了汞盐的牛奶放上几十年都不会变质,而且颜色还更好看!想想后世的中国,还只是往乳制品里加点儿蛋白精(三聚♂氰胺)之类的玩意儿,就已经是骂声如潮了。可大英帝国的奸商们居然硬是让全国老百姓吃了上百年的汞合金牛奶!
至于活人吃水银吃得太多会不会中毒么……当时大英帝国暗黑食品加工业的添加剂安全标准是——只要不当场吃死人的添加剂,就是合格添加剂!反正那时候的人均寿命也短,尤其是工薪阶层,在工厂里一般干不满十年就累死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根本活不到重金属积累中毒的那一天!
虽然诸位有良心的大英帝国资本家们,从来不在意自家的客户会不会因为吃汞盐牛奶而吃出慢性中毒,但也有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会产生沉淀,原因是牛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遇到汞离子这种重金属之后会变性沉降。而大英帝国资本家对付这种沉淀的方法也很简单——将这些沉淀过滤分离,然后将沉淀下的渣滓做成奶酪出售,至于过滤后的上清液,那自然就是要出售的牛奶了。
反正当时也没有人能够测定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只要能喝出奶味来就可以了。而资本家却一下子同时获得了牛奶和奶酪两种产品,而且二者都含有高浓度的汞盐,保质期漫长,几乎都不会**变质。至于这种牛奶的口味嘛,就不能太讲究了,在现代人看来,恐怕只能称其为泔水才更恰当一些……
更令人绝望的是,尽管加了那么多的有毒汞盐,但当时的牛奶依然是传播结核病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什么往牛奶里加了那么多汞盐,还没能消灭掉结核病菌呢?这是因为结核杆菌的外面有一层荚膜,在重金属的作用下,荚膜里含有的蛋白会变性而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从而保护菌体本身不被杀死,跟铝锅不会生锈的原理有些相似。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消灭结核杆菌的最有效手段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将牛奶煮沸即可,然而那样会导致牛奶中的乳糖变性,从而使“牛奶味道改变”,很不受消费者的欢迎。
因此,当时的城市平民喝加了汞盐的防腐毒奶,乡下农民和庄园主喝新鲜的生牛奶,然后一视同仁地被肺结核、痢疾或霍乱给打倒、挂掉——直到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出了巴氏消毒法……
除了牛奶之外,当时的汞盐也被普遍用作糖的添加剂,除了利用其无色而防腐的特性外,还利用了其高甜度的特性:只要添加了一点点的汞盐,就可以让不太甜的劣质糖变成非常甜的优质糖……然而,这么做肯定是有风险的,因为加入的其实是汞盐废渣,所以谁也保证不了里面有些什么成分。比如有一次,某家厂商出售的添加了某矿山汞盐废渣的糖果,毒死了好多小孩子,引发了轩然大波。不过这其实不是汞盐的问题,而是因为生产汞盐的朱砂矿石里含砷量太高,使用那里的废渣就等于是往糖里放砒霜!作为补救措施,糖果厂商停止使用了那处矿山出产的汞盐废渣,改用其它地方的汞盐添加进糖果里给孩子们吃……
综上所述,在那个年代的英国社会上,附庸风雅去喝茶,固然是等同于服用金丹的作死方式,换成喝咖啡也同样不安全。哪怕你不往咖啡里加糖加奶,只喝纯粹的苦咖啡,也难保咖啡豆有没有被喷过铜绿……
然后,作为牛奶的另一种副产品,黄油的变质问题也让黑心资本家们颇为苦恼,在罗马帝国时代,保存黄油的主意策略是加盐,加大量的盐,但效果往往依然不佳。到了近代,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终于发现,黄油**变质的最初表现就是酸化,嗯嗯,要抑制酸化嘛,只要加入烧碱,即氢氧化钠中和一下就行了!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氢氧化钠在那个年代可是最为昂贵的化学品之一,因为制取烧碱要用纯碱作为原材料,而当时的纯碱主要采自天然盐湖,成本很高,起码得卖到一磅纯碱一磅银的价钱。所以,精打细算的资本家们才不会直接将昂贵的烧碱掺在黄油中呢,他们只是用制碱厂排放的废水浸泡黄油而已——如此一来,黄油中含有的油脂会在烧碱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纳,防止其**变质……从这一点上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英国人其实是在天天吃肥皂,或者说,在大英帝国暗黑食品加工业资本家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每天享受着从内到外的清洁护理……
说完了令人恶心呕吐的乳制品,接下来就是同样富含工业毒素的面粉和大米——罗马时代保存面粉的办法是用硫磺熏蒸,可以防霉防虫并且增白,但问题是效果不持久,而且会留下难闻的硫磺味。而大英帝国的资本家们自然要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几代人的潜心钻研,终于发掘出了吊白块,即甲醛合次硫酸氢钠这一新型食品添加剂。它除了防霉防虫和增白等基本功效之外,还有异味很小,短时间内吃不死人等诸多优点,实在是大英帝国暗黑食品产业处理大米和面粉的不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