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战隋 >

第544章

战隋-第544章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为进

    七月初九;午时;齐王与宇文述再度坐到了一起。

    宇文述很不高兴;觉得齐王的“吃相”太难看;做得太过分;虽然彼此都知道对方手段阴狠;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但“表面光”的事还是要做;落人口实、授人以柄终究是落了下乘;实属不智。难道你齐王摆脸色给我看;拿大运河来要挟我;我就会如你所愿?太幼稚嘛。

    宇文述强忍怒气;继续耐心劝说齐王驰援荥阳;尽快恢复大运河的畅通;毕竟粮草太重要了;关系到了远征军几十万军民的生命;关系到了北疆边防的安全;关系到了国祚命运;不容儿戏。

    齐王始终沉默;直到宇文述说累了;闭上了嘴巴;他才悠然自得地说了一句;“孤刚刚接到顺政公(董纯)的报奏;他已攻陷金堤关;兵临通济渠。”

    宇文述一听;顿时怒气上撞;你竟敢戏弄我?你这是戏弄我;还是羞辱圣主?宇文述的脸色渐渐阴沉;一双眼睛更是不加掩饰地露出了怨愤之色。既然你要撕破脸;那老夫就奉陪到底。老夫代表了圣主;无关紧要的事老夫可以土就;甚至可以妥协让步;但关系重大的事;老夫寸步不让。

    齐王看到宇文述被自己激怒了;暗自高兴;不过脸上却佯装惶恐;冲着宇文述连连摇手;“许公莫要误会;不是孤故意不说;而是内情远比你想像得复杂。”

    宇文述双眼微眯;鄙夷冷笑;好;要谈条件了;老夫倒想听听你要讹诈什么。

    “有何内情?”宇文述问道。

    “顺政公虽然攻陷了金堤关;但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齐王做了一番具体说明;“现在顺政公帐下兵力已不足千人;无力再战;根本就拿不下扳渚;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济渠的畅通。目下顺政公已急书郇王(杨庆)和樵公(周法尚);请他们火速增援;迟恐不及;一旦叛军展开反扑;不但通济渠夺不回来;就连金堤关都要得而复失;再度易手。”

    宇文述一听就知道形势恶化了;事情麻烦了。求援是假;警告是真;面对齐王的公开威胁;郇王杨庆和樵公周法尚绝无可能支援董纯;如此一来自己的“咽喉”便被齐王死死捏住;若不答应齐王的条件;不给他实打实的好处;自己恐怕要被“困”在黎阳了。看来昨天的劝说起到了相反作用;自己的虚与委蛇、蓄意欺骗彻底激怒了齐王;齐王绝望之下;于是铤而走险;要不惜代价殊死一搏了。

    宇文述稍加沉吟后;抚须笑道;“善顺政公攻克金堤;建下大功。只待水师拿下扳渚;郇王再兵进荥泽;三路大军联手便可阻挡住叛军的反扑;完全控制住通济渠;如此便能迅速恢复通济渠的畅通。”

    齐王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果一切顺利;水师迅速攻克扳渚;而郇王又能果断北上发动攻击以牢牢牵制住荥阳、荥泽一线的叛军;则必能再传捷报。”

    宇文述微微皱眉;语含双关地说道;“如果大王火速驰援;这一切担心也就不复存在。”

    齐王看了他一眼;迟疑了片刻;终于还是义正辞严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没有圣主的诏令;孤决不进京;孤的军队也决不会踏足京畿。”荥阳战场就在京畿范围内;齐王的军队决不踏足京畿;也就是决不进入荥阳战场。

    此言一出;宇文述的神情骤然凝重;心里更是涌出一股的强烈不安;甚至有些莫名惶恐。

    齐王立场鲜明;决不进京;实际上就是告诉宇文述;告诉圣主;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会去争夺皇统继承权;不会蓄意恶化局势;不会让风暴走向失控。

    这是齐王的承诺;而这个承诺是宇文述所迫切需要的;虽然他口口声声劝谏齐王驰援荥阳战场;率军进京平叛;但这纯属试探;如果齐王愿意进京;表明齐王没有放弃对皇统的争夺;这是巨大隐患;必须铲除;以免夜长梦多;反之;如果齐王拒绝进京;那表明齐王即便还没有放弃争夺皇统;但短期内尤其这个关键时刻;齐王还是顾全大局;还是以国祚和圣主利益至上;还没有失去一个正常人的理智;这属于潜在的隐患;可以暂时放一放;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再予以解决。然而;这场风暴爆发后;齐王的所有举措都表明他要积极争夺皇统;所以宇文述到了黎阳后;直接设“陷阱”诱惑齐王;打算置齐王于死地;根本就没有想过齐王会做出决不进京的承诺。

    现在齐王做出了决不进京的承诺;既满足了圣主和中枢的政治需要;也为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做出了合理解释;齐王为了国祚安危和东都安全;积极平叛;并没有进京夺取皇统的想法;也没有挟大运河以威胁圣主;讹诈政治利益的企图;换句话说;现在事实真相到底如何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齐王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对大家都有利;必须尽力去维护。

    如何维护齐王的光辉形象?齐王平叛建功了;有功就要赏;这既有利维护于圣主和中枢的权威;又有利于稳定风暴过后的混乱政局;可谓一举多得;只是;齐王以一己之力恢复了大运河的畅通;劳苦功高;奖赏不能轻;轻了就达不到预期的政治目的;那么;齐王最希望获得的奖赏是什么?他最为需要的奖赏又是什么?皇统继承权?入主东宫?储君?绕了一圈又绕回来了?

    宇文述惶恐不安就在这里。齐王的太高明了;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以退为进;转瞬间就把“难题”扔个了圣主;这完全出乎宇文述的预料;打了宇文述一个措手不及。这肯定不是齐王的主意;齐王的政治手腕还没有这么高明;博弈手段还没有这么高超;齐王的身边一定藏有“高人”;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大王镇戍黎阳也好。”宇文述缓缓开口;“河北贼势猖獗;大运河恢复畅通后;还是有中断之危;黎阳仓的确需要重兵驻防;而永济渠也的确需要投入大量兵力以保证其安全;但是……”

    齐王眉头微挑;望向宇文述;等待他“但是”后面的说辞。

    宇文述稍加踌躇后;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但是;河北的戡乱剿贼;由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负责;大王不能越俎代庖啊。”言下之意;你齐王帐下有两万大军;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放在任何一个地方对圣主和中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威胁;对地方官府和地方势力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祸患。现在你暂时可以屯驻黎阳;但风暴结束了;你何去何从?之前你在齐鲁剿贼;是因为白发贼为祸;现在白发贼逃之夭夭;踪迹全无;你还有返回齐鲁剿贼的理由吗?

    齐王落寞一笑;沉吟良久;问道;“许公;连续两年东征失利;是否会严重影响到南北关系?”

    宇文述霍然心惊。齐王这一问看似突兀;却问到了要害。当前中土局势的确是内忧外患;而外患远远大于内忧。宇文述临行前;圣主曾说过;希望宇文述能以最快速度平定这场叛乱;而他本人则要推迟一段时间回京;要亲自坐镇北疆以威慑北虏;以免北虏乘机寇边;导致边陲形势紧张;南北关系进一步恶化。

    宇文述愈发不安。齐王看到“外患”才是中土最大危机;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如果齐王表面上是利用大运河来要挟圣主;实际上是利用“外患”来搞什么阴谋诡计;那就严重了;毕竟齐王身份特殊;如果齐王发动兵变;其危害性要远远大于杨玄感对国祚的伤害;当年汉王杨谅叛乱就是一个鲜活例子。

    “当然会严重影响到南北关系。”宇文述直言不讳地说道;“大漠上的北虏已重新崛起;实力非常强横;对我中土更是虎视眈眈;南北关系的恶化并非人力可以阻止;为此圣主发动了东征;以消灭高句丽来威慑北虏;但事违人愿;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未能延缓南北关系的恶化;反而加剧了双方之间的冲突。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最近几年;在我国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北疆形势非常紧张;长城一线极有可能爆发大战。”

    宇文述的这番话里暗含警告之意;现在外患大于内忧;上上下下下都应该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不要再搞内讧了;国祚利益至上;如果国祚受到伤害;生灵涂炭;个人利益又岂能保全?

    “如此严重?”齐王面露吃惊之色;“有爆发南北大战之可能?”

    宇文述郑重点头;“即便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未来几年北虏必定频繁寇边;北疆镇戍形势极其严峻。”

    “孤要去镇戍北疆。”齐王猛地站了起来;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孤要抗击北虏;浴血沙场;即便马革裹尸;亦在所不惜。”

    宇文述瞠目结舌;瞪大一双眼睛望着齐王;难以置信。

    。。。

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

    齐王主动积极要求镇戍北疆?

    宇文述的第一反应是吃惊;非常吃惊;甚至都怀疑自己老眼昏花听错了;但齐王就站在自己眼前;正在意气风发地慷慨陈词;这绝对没有错;齐王的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就是镇戍北疆。

    但是;齐王绝无意愿卫戍北疆;齐王提出这个匪夷所思的要求肯定另有目的。

    这是宇文述第一时间做出的判断;对这一判断他深信不疑。

    齐王是什么人;他一清二楚;他自中土统一后就始终陪伴在圣主身边;是看着齐王长大成人的;尤其自元德太子薨亡后;他对齐王就更加关注;毕竟齐王是名正言顺的皇统继承人;只要齐王自己不出意外;东宫的主人肯定是齐王;这既是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中土长治久安的需要;然而;让他极度失望的是;齐王不但出了“意外”;而且还是天大的“意外”。齐王坚持保守的政治理念;与圣主和改革派的激进政治理念背道而驰;如此一来齐王不但亲手断绝了自己的储君之路;还挑起了皇统之争;恶化了政治局面;直接危害到了国祚稳定和统一大业。

    当然;责任不能都推给齐王;新一轮皇统之争的爆发;归根究底还是源自改革和保守这一核心矛盾。今日杨玄感发动兵变;也是源自这一核心矛盾。只要这一核心矛盾存在;政治风暴就会一个接一个;直到对手倒下;或者双方同归于尽;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