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战隋 >

第368章

战隋-第368章

小说: 战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情况下;越国公的确还有更多选择;东都的确不是最理想的攻击目标;但无论北上还是西进;首先都要赢得东都大多数势力的支持;这是兵变成功的先决条件;而这一奇迹若能出现;唯有一种办法。”李风云耐着性子说道

    “何策?”李密问道。

    “兵变由你们发动;兵变的所有风险由你们承担;但兵变的所有成果却由他们享受。”李风云冷声嘲讽道;“你会答应?你甘心情愿为他人做嫁衣?”

    李密羞恼不已;“你把东都的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不是某把东都的事情看简单了;而是你把东都的博弈想得太复杂了。”李风云的语气愈发冷肃;“其实就四个字;成王败寇;你成功了;这天下就是你的;你失败了;灰飞烟灭;尸骨无存;遗臭万年。”

    李密愤怒了;“既然你对兵变如此悲观;为何还要参加这场兵变?自寻死路?”

    “某的确悲观;因为某非常清楚;西疆局势正在急骤恶化;元弘嗣和西北军已被愈演愈烈的西疆危机所困;焦头烂额;根本无暇他顾;而你们之所以对这场兵变抱有信心;恰恰寄希望于元弘嗣和西北军;一旦你们失去了元弘嗣和西北军的支持;还有什么优势?没有;你们一点优势都没有;墙倒众人推乃是必然。所以;某坚持打东都;以最快速度打东都;某认为只要拿下了东都;东都就是最大优势;有优势就有奇迹;而某寄希望于这一奇迹;为此不惜行险一搏;倾力一赌。”

    李密愤然质疑;“西疆哪来的危机?西疆局势如何恶化了?某在东都都没有听闻的事;你又如何得知?”

    李风云摇摇手;不想说了;更不想鸡同鸭讲;于是主动退让;“是不是打东都;决定权在越国公;你我如此争论毫无意义。某只想问你一句话;某西进中原;把大军一分为二;征战于通济渠两岸;恶化京畿局势;吸引东都注意力;是否有利于越国公在黎阳举兵?是否有利于你们发动兵变?”

    李密认可;“某也不瞒你;某之所以要求留下;原因正在如此。”

    “既然如此;兵变爆发后;不论你们北上还是西进;是否依旧需要某在中原战场上帮助你们牵制东都大军?”

    李密点头同意。

    “既然某愿意牺牲自己;为你们做嫁衣;那你们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李密哑口无言;有心说你居心叵测;图谋不轨;但这话说出来没意思;杨玄感和自己不也是居心不良吗?彼此都在算计对方;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谁技高一筹;谁就能笑到最后。

    “你为何愿意牺牲自己?”李密冷笑道;“不要告诉某;你是为了钱粮。”

    “某还就是为了钱粮。”李道;“没有钱粮;某帐下十万将士吃什么喝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吃饱肚子;挣扎着活下去;兄弟们有必要拎着头颅造反?”

    李密嗤之以鼻;“某问你;联盟大军进入通济渠后;遂兵分两路;其真正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把联盟的大部分人马部署在济、菏一线?联盟主力在豫州;距离济、菏一线不但有数百里之遥;还有天堑关防和通济渠、睢水等数条水道为阻;彼此根本就没有互为声援的可能性。”

    “你怀疑甚?”李风云当即反问道;“你怀疑某有意在东都挖陷阱?”

    “你在东都挖陷阱?”李密不屑一顾;“你有能力杀进东都?凭你现在的处境;不要说杀进东都;就连突破天堑关防都做不到;所以某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你打东都是假;你打东都是为了掩盖你真正的目的。”

    李风云面无表情;看上去波澜不惊;心里却暗流涌动;他不得不佩服李密;此人智慧极高;稍加磨炼后必成大器

    “那你说;某要掩盖什么真正的目的?”李风云反问道。

    李密迟疑了一下;冷声说道;“你已经告诉某答案了。”

    李风云略显惊讶;接着微微一笑;说道;“言多必失;某稍不小心就露出了蛛丝马迹;竟让你推演出了结果。”

    “你为何要以攻打东都来掩盖你觊觎黎阳仓的真实目的?”李密略显疑惑地问道;“你完全可以将其做为交换条件;你需要黎阳仓的粮食;而越国公需要你的武力;双方各取所需;岂不皆大欢喜?”

    李风云摇手;“如果你是越国公;你是否答应这个条件?”

    李密没有说话;心里却一口否定。如果自己是越国公;绝不会答应这个条件;因为到目前为止越国公尚没有确定具体的攻击方向;尚没有肯定要打东都;而李风云贸然攻打东都;恶化东都局势;实际上对这场兵变未必有利。另外李风云帐下有十万人马;一旦杨玄感给了他们粮食;让他们吃饱了有力气了;他们是否还会继续为越国公卖命;是否依旧言听计从?所以不出意外;杨玄感为了如臂指使的控制李风云和他的联盟军队;必然会采取“卡脖子”的办法;以粮食来要挟李风云。当我需要你的时候;我就给你一点粮食;让你在前面冲锋陷阵;反之;当我不需要你的时候;我就断了你的粮食;捏住你的脖子;轻轻松松“兔死狗烹”。

    但李风云岂是易于之辈?李风云绝不会允许别人卡自己的脖子;任由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所以李密认定;李风云正在挖陷阱;一步步把杨玄感骗进陷阱;而杨玄感能否取得兵变的成功;李风云实际上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自己;是联盟的未来。换句话说;山东人和关陇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就算杨玄感兵变成功了;更迭了皇统;推翻了改革;但关陇人遏制和打击山东人的态度不会改变;关陇人肯定要对李风云这个叛贼秋后算帐;铲除这股足以威胁到关陇人利益的大祸患。李风云对此当然一清二楚;因此不难推及;目前政局下;李风云巴不得天下大乱;天下越乱;中外局势越是险恶;对他发展壮大就越是有利;而他的目标显然是王侯将相;所以李风云和杨玄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冲突;这种状态下的“合作”;其结果不会更好;只会更糟。

    “你能否给某一个答案?”李风云追问道。

    李密点了点头;“你是山东人。”言下之意;你终究是个山东人;而且现在已间接证实了你可能出自赵郡李氏汉中房;如此显赫身份;关陇人岂肯手下留情?现在你有利用价值;所以双方合作;一旦关陇人榨于了你的价值;你的死期也就到了。

    “如此说来;越国公必然与你一样;怀疑某居心叵测了?”

    “某若告知详情;他必能推断出你兵分两路的真正目的。”李密说道;“你主动参加兵变;主动打东都;主动帮助他牵制东都大军;这些都一反常态;他不能不怀疑你别有图谋。”

    “某不能断绝通济渠;这是你此行的使命;也是越国公于七月发动兵变的前提条件;但是;通济渠若保持畅通;某的劫掠所得就有限;这迫使某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进入豫州;一路留在河南。进入豫州的是联盟主力;只要得到充足的粮草支持;必定可以突破天堑;直杀东都;但若想让他们义无反顾;浴血奋战;就必须让留在河南的联盟人马吃饱穿暖;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李密笑了;语含嘲讽;“你这是讹诈。”

    李风云神情淡然;微笑不语。

    “你大张旗鼓的西进中原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就是拿通济渠讹诈越国公。”李密摇了摇头;神情很复杂;有些佩服李风云的智慧;也有些不齿李风云的手段;“通济渠断了;东征就不得不中止;东征半途而废了;这场兵变也就失败了;但这样还不够;为了确保讹诈成功;你又把联盟主力开进了豫州;拿整个颖汝地区的利益来进一步讹诈越国公。你如意算盘打得好;若越国公不拿黎阳仓的粮食救助你的联盟大军;你就先在豫州烧杀掳掠;而颖汝地区是越国公的‘大后方;;颖汝贵族是越国公的重要支持者;豫州大乱必将影响到越国公的兵变大计;再加上通济渠中断东征中止;圣主和远征军回归;这场兵变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李风云平静点头;“如果越国公看穿了某的意图;他会不会遂某心愿?”

    李密冷笑不语。明知故问;你西进中原;一剑封喉;卡住了杨玄感的脖子;杨玄感除了遂你心愿外;哪里还有其他对策?但这还不是要害问题;要害问题是;李风云是从哪条渠道获得杨玄感要在黎阳发动兵变的消息?如果这条渠道的源头就在杨玄感的身边;为杨玄感所信任;并且全程参与了这场兵变的策划;那也就意味着;这场兵变已经暴露了;事实上已经失败了;目前唯一死里求生的办法就是打东都;以最快速度打东都;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

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济渠告急

    四月二十二;联盟选锋大军如神兵天将;突然出现在通济渠畔;如潮水一般涌向襄邑、宁陵一线的渠道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措手不及;被联盟将士洗劫一空。

    很快;蒙山贼袭击通济渠、劫掠过往船只的消息;就如风儿一般;沿着渠道一路呼啸;飞进了京畿天堑关防;飞向了荥阳重镇;飞向了天朝东都;而距离宁陵不过数十里距离的梁郡首府宋城;迅即作出反应;数百名全副武装的鹰扬卫士冲出城池;极速驰援宁陵;但不幸的是;他们一头撞进了联盟骠骑军设在宁陵城外的埋伏圈里;官军尚未看清对手便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狼奔豕突而逃。

    二十三日;联盟后续大军源源不断进入通济渠一线;兵临宋城和雍丘城下;襄邑和宁陵则完全陷入联盟大军的包围;通济渠危机再一次爆发;而梁郡郡府至此才霍然发现;境内东北部已遍布叛贼大军;形势极度严峻;一场空前危机突然就降临到了梁郡头上;这让上任不久的郡太守和他的僚属们在紧张惶恐之余不禁感叹自身运道太差;如果通济渠就此中断;导致二次东征功亏一篑;那就不是丢官了;而是要掉脑袋。

    但是;现在担心掉脑袋为时过早;当务之急是保障通济渠的安全;保证通济渠的畅通;于是这位郡太守第一时间找到了宋城鹰扬郎将。两人做为梁郡的军政长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关键时刻必须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郡太守直言不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