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贼 >

第8章

明贼-第8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州县城在高阳北四十里,唐朝以前曾是河北重镇,但元代以后逐渐丧失了原本的地位,沦为一座弹丸小城。左路军多尔衮麾下大将鳌拜建议,在围涿州的同时派出大量散骑南下骚扰,扰乱明军部署的同时也为将来大军南下搜掠铺路。鄂尔泰和阿克济阿皆是这些散骑的其中一员,开始的时候,散骑们还小心翼翼,后来发现很多县城几乎都不设防,既没有官军把守,当地官吏又畏惧不敢组织迎战战。

    散骑们一路突飞猛进,如入无人之境,绕过新城、容城过了唐河后,冲在最前边的仅仅剩下了鄂尔泰与阿克济阿两人,但唐河南岸的安州县令万没料到鞑子来的如此之快,进退失据,竟然派了几十皂隶前去迎敌,结果被打了个稀里哗啦,在逃散回城时被鄂尔泰乘势攻入县城,成为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被几十人攻陷的县城。

    本来那几十个皂隶都是阿克济阿部杀散的,后来让鄂尔泰抢了胜利果实,他如何能甘心,但事实是人家先入的城,这点毋庸置疑。他一气之下也不入城,带着几十轻骑,直奔高阳而来。

    “魏保三是你想睡女人了吧……”

    矮胖汉子显然也是骑术了得,回头瞪了一眼揶揄他的人恶狠狠道:“叫俺满名,从今以后只有多必,没有魏保三!”

    “都别闹了,鄂尔泰是走了狗屎运,先去附近村子扫荡一番!”

    一马当先的阿克济阿制止了部下们的相互调侃,他虽然贪婪,却十分清楚几十人拿下一个筑有城墙的县城其实是痴人说梦,刚才那么说不过是激励部下的士气,即便是南朝的县令吓破了胆,只要城门紧闭,只凭他们这几十个人也没有半分破城的把握。反倒是抢人头,抢财物才来得实惠。这不,前方就有大量的南朝百姓涌向城西的村子。

    阿克济阿一声令下便向高阳县城西侧的村子袭掠而去,两条腿的人哪里能跑得过四蹄腾飞的战马,逃难队伍转瞬间便被鞑子轻骑冲击的四分五裂,马刀划过有如秋收时的镰刀,收割着血淋淋的生命。鞑子战马分散开来三五成群,左冲右突,阿克济阿杀的痛快,胸中一口恶气算是发泄出来,眼见还能站着的南人没剩几个,便呼哨一声带人向城西的村子奔去。

    可远处的一幕却让阿克济阿改变了主意。只见从西门里鱼贯涌出了手持火铳的一群汉子,穿着百姓服饰一眼便知是当地的民壮,阿克济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仿佛那些民壮如倒卧在地上那些残肢断臂一样,已经是群死人。

    而李信就站在这群“死人”的最前方。600人按照几天来一直训练的方式排成了三列,第一排的民壮们每个人左侧肩膀上都挂着一捆火绳,火qiang早就装填完毕,火绳也已经点燃夹在了火绳夹上,只等教习一声令下便扣动机括。

    张石头就站在李信身后不足三米的地方,他觉得两条腿有点发抖,说不清楚心里是恐惧多一点还是兴奋多一点。李信从队伍的一侧走到另一侧,不断调整着三条横队的位置。

    “陈十二你的火绳灭了,按程序重新点燃……周大虎向后退两步……”

    训练时间不过几日的民壮们初次上阵,紧张与忐忑的情绪就占了大半,队列的行进与变化也远没有成型,能勉强保持固定队列的完整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而且还有一点李信十分清楚,在刺刀发明之前,火qiang手面对骑兵冲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但他很快就发现鞑子只有几十人。凭此判断,第一次火力齐射应该可以抵消与骑兵对战的劣势。

    “李教习你怎么知道鞑子一定会放弃进村来攻击咱们?”

    张石头看着越来越近的鞑子骑兵,声音颤抖的问走近自己的李信。其实李信也不敢百分百确定鞑子会来攻击自己,但总不能看着百姓被屠戮,而无所作为吧。更何况对方只有几十人,这就给了李信决定将民壮拉出来打一次的信心,即便鞑子不来攻击自己也会提升民壮们的士气。

    “所有人听口令,没有命令不许后退,不许射击!”

    李信没有回答张石头,而是连声叮嘱众人一定不要私自开火,民壮们则纷纷唱喏。马蹄叩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近,李信甚至可以感受到脚底在隐隐的颤动。嗓子干的发紧,他习惯性的做了一个吞咽动作,却发现口中竟连一丝唾液都没有。相反,紧握火qiang的双手早已经是冷汗淋漓。

    李信和民壮们一样,毕竟都初上战场,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还要努力装作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静静的等着鞑子骑兵一步一步的靠近。

    阿克济阿惊讶的发现那些从城门里鱼贯而出的南朝民壮们并没有如他想象中不战而溃,也没有如安州县那些蠢货们没头没脑的冲上来,而是列好队站在原地。民壮们手中的火qiang早就落在他眼里,明军使用火器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从未对他们造成过实质的威胁,那些铁铳只要发射过一次连烧火棍都不如。

    “加速!加速!一鼓作气杀进高阳城!”

    只要杀散这些南朝民壮,说不定便可如安州县一般,趁乱杀进城去呢!

    李信默数着鞑子骑兵的距离,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八十步……即便只有几十骑,可鞑子以往的兵威累积日久紧张与不安随之在民壮队里嗡嗡作响。六百人对阵几十人的巨大优势,使得民壮们拥有了克服这种恐惧的勇气,内心尽管忐忑,却都能牢牢的站在原地。火qiang尽管颤抖,但都齐齐的指向着鞑子奔来的方向。

    “教习开火吧……”

    有人顶不住强大的心里压力,开始催促李信下令开火。

    “莫急!过了三十步也不迟,只有离得越近才能杀伤鞑子越多!”

    鞑子战马加速,三十步顷刻即至,李信扣动机括,火绳夹顶着燃着的火绳啪嗒一声按入填满火药的药锅之中。随之吼道:“开火!”

    霎时间,二百只火qiang同时爆响,白色硝烟顿时将六百人的三列横队笼罩其中。接着,第二列横队将已经装填好的火qiang交给第一列横队,同时接过已经发射完毕的火qiang,进行装填。第一列横队则将火绳重新夹在火绳夹上准备再一次射击。

    注:明朝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所以其一步相当于现代两步,大概1。5米左右

第九章 高阳初战

    李信嘶声吼着口令,怎奈吼叫声、马蹄声已经混成了一锅粥,他很难确定究竟有多少人听见了自己的口令。在嘈杂与混乱中,民壮们进行了第二次齐射,开火的声音变得参差不齐,李信估计至少有一半的火枪没有成功发射。这充分暴露了民壮们训练时日尚短的劣势。

    第二次齐射后,硝烟彻底挡住了李信的视线,他不确定两次齐射到底击中了多少鞑子,现在向前冲的还剩多少人。民壮队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混乱,他们如李信一般看不到打死了多少人,还剩多少人在冲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马蹄还在叩着大地。这种未知的恐惧如潮水般,一点点冲击着民壮们的心理防线,士气竟然在两次齐射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张石头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亢奋中,他接过第三列横队递上来的火枪,双手颤抖的夹好火绳,举枪狠狠扣动机括,身畔随之也响起了稀稀拉拉的爆响。

    “杀鞑子!”

    张石头将火枪向后一甩,却见第二列横队连枪管都没清理完毕,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混乱中透过来李信的喊声:“所有人扔掉火枪,拔刀跟我冲!”于是他扔掉火枪,拔出腰间雁翎刀。

    “他娘的,和鞑子拼了!”

    民壮们如梦方醒,纷纷扔掉手中火枪,拔刀随着李信向前冲击而去。

    冲在最前边的周大虎第一个与鞑子相遇,马的速度很快,前举的雁翎刀刀尖瞬间没入马腹,然后整个人都被撞飞了出去。李信就在周大虎身侧不远,目睹了他被撞飞的一幕,陆续又有两匹战马撞上了民壮队伍。但紧接着想象中的大规模短兵冲撞并没有发生,李信直冲出了硝烟,举目远眺,才发现鞑子轻骑竟是四散而去。

    第一次与鞑子对阵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吗?他这是败了,还是胜了?李信只觉得身子一软,雁翎刀赶忙拄在地上,这才没一屁股倒下。直到很多天以后,他才明白鞑子为何就溃散了!

    高阳城西门外的硝烟逐渐散去,李信确信鞑子不会回返,这才带着民壮们打扫战场。一圈扫下来,则让李信大为郁闷,只得鞑子两死一伤,战马尸体五匹。无论如何这一仗算是成功击退了鞑子骑兵的冲击,李信对众人喊道:“押着俘虏,得胜回城!”

    民壮们此时此刻方才醒悟,鞑子退了!我们胜了!

    直到李信带领民壮撤回城中,北城的民夫们还乱哄哄挤在城门口进退不是。李信暗想,看来有必要进行几次应对敌袭的演习,否则每次都乱哄哄挤在一起,被鞑子杀个措手不及,高阳城就得易主。万幸的是北门外有一块坡地阻挡,鞑子并没有发现此处的骚乱。

    鞑子袭城的消息很快震动全城,孙承宗带着家里的仆从壮丁上了城头,典史鲁之藩也集合了县衙所有的皂隶准备誓死一战。谁知大伙怀着满腔悲壮上了城之后才发现,战斗已经结束,袭城的鞑子已经退了。

    “阁部,这个李信有几分胆识,总是您慧眼识珠啊!”

    鲁之藩也不能免俗,面对孙承宗也拍起了马屁。说实话,刚听说鞑子袭城的时候,他根本没指望李信那刚召集没几天的民壮能出城一战,只要能守住城墙不失便是胜利。谁知李信竟然主动出城,不但赶跑了鞑子还小有斩获,这厮总能给他惊喜。

    孙承宗捋着颌下长髯,与鲁之藩的欣喜不同,他想的显然要深入。鞑子均是骑兵,且数目不多,应是游骑斥候一类,通常鞑子只有在大举进攻前才会有游骑探路的举动,这很有点山雨欲来的味道。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