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贼 >

第786章

明贼-第786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通,朝廷就可以将镇虏侯的势力撵出江南,那又与刻舟求剑有何异?

    高宏图明白,就算自己将肠子悔青了都无济于事,他明明可以靠上镇虏侯这颗大树,但偏偏却选了一条绝路。

    一连几日,高宏图闭门不出,都察院的公差并没有上门催促。但勾栏市井间却有一则消息传的愈演愈烈。不知从那份报纸开始,都风传南京兵部尚书高宏图贪污公帑近百万。这立即就像冷水滴进了滚开的沸油中,激起了轩然大波。

    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百姓们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不知凡几,就连官员们生活拮据者也不在少数。听说高宏图一个人就贪污了上百万的公帑,又有谁能不愤怒呢?

    一时间,勾栏酒肆中声言高宏图可杀者不计其数,憋了整整一冬的文人士子们,似乎也终于找到了无聊生活的调剂,纷纷在大小报纸上撰文,声讨贪官污吏高宏图。

    高府,家丁们每日照常将街上买来的报纸送入老爷书房后,便远远的躲了开去,这几日老爷的脾气实在是坏到了极点,已经有几个不长眼的因为说错话受到了惩戒。

    而很多非家生子的仆役,这几日听了市井传闻,已经都辞任不干了,都说君子不立危墙,更何况他们这些低贱的仆役呢?

    “为父刚才交代的你可都记清楚了?”

    高宏图在长子面前还保持着父亲的威严,高家大公子满脸是汗,频频点头,“儿子记下了,一字不敢记错!”

    “很好,这些财产可是为父几十年的积蓄,现在已经都成了取祸的根子,能散多少就散多少吧,一文钱都不要留。你们兄弟好在都很争气,都有功名在身,虽然没了钱财,但总好过破家人散千百倍!”

    说到此处,高宏图的话里透出了无限悲凉,就在旬日之前,他如何能料想到自己会有这般下场。镇虏侯允许报纸民办,官府不能控制舆论,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一丁点事都会迅速膨胀发酵,在民间不可遏止的扩散传播。

    而现在,他高宏图就成了被民间舆论拉下马的第一个重臣。

    “李信啊李信,好手段!”用这种冠冕堂皇的手段打击政敌,又岂是区区一介马贼就能有见识?天下间轻视此贼的人不知多少,他高宏图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到现在,高宏图还是不服,如果他像海刚峰那般两袖清风,自当可以抵死与之对抗,可他的屁股并不干净,又能辩驳什么呢?可是,这大明朝廷上下又有几个人没公器私用?

    上至首辅周延儒、以下郑三俊,魏国公,就连衙门里的胥吏都算上,哪一个手上是干净的?比他高宏图恶劣的人不知有多少个,现在不一样好端端的吗?

    “党同伐异,说到底还不是党同伐异吗?你李信难道就比我更干净?如果不公器私用,三卫军凭什么能在半年时间里就控制了江南半数的粮食交易?”

    儿子出了书房以后,高宏图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变得有些失态。但最终他还是颓然瘫在了太师椅上,完了,什么都完了。百姓说他可杀,士人说他可杀,官场中就更不会有人肯庇护他了。如果深究起来,自己贪污百万,就算剥皮萱草也不为过,只是他的儿孙家人却是无辜的,连累了他们于心难安,却无可奈何。

    高宏图派了长子去散尽家财,也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政事堂上,高宏图借口生病已经多日不曾出席,满屋子重臣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而又压抑。虽然高宏图受到贪污公帑的指控事不关己,但人们或多或少都生出了兔死狐悲之感。同时也有人庆幸,没在形势明朗之前跳出来和镇虏侯做对,否则这次真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以现在民间百姓士人皆曰高宏图可杀的情形推断,就算不用镇虏侯出面施压,高宏图也断无活命之理。而在座的诸位重臣们又有谁的屁股是干干净净的?如果有心人想要针对他们,又有谁能逃得出这可怕可怖的下场呢?

    “不能放任民间报纸不受控制的传播,谣言可怖,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利用,后果不敢设想。”

    “此话在理!报纸必须收归官府……”

    重臣们一个个义正词严,但究其竟他们是怕某一天这些不受控制的民间报纸又将矛头指向了自己,这岂非是官府受制于百姓了?自三代以来,一向是官府牧民,又何曾听说过百姓以把柄要挟官府的这等荒唐事?

    “此事还须镇虏侯回来以后再行议定,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高宏图贪污公帑一事该如何处置,现在民间舆论沸腾,咱们也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否则闹将起来;在座的谁又能负这个责任……”

    郑三俊的话一出口,政事堂内顿时一片沉静。

第八百六十六章 打起来了

    舰队驶进长江口,李信立于甲板栏杆之侧,他的目光随着船身逆流而上投射在江北岸边。

    “侯爵阁下,听说江北的叛乱者已经被国王打败,我军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打过江去。”华莱士早就听说了江北的变化,在台湾一战大获全胜后,他的自信心飞速膨胀,因此正急于寻找下一个对手,当听说占据江北的不过是一些作乱的贼寇后,便更加跃跃欲试。

    李信望着江面与岸边缓缓向后异动的景物有些出神,一时间没有回应。不过一向与华莱士唱反调的何斌这一回果然又提出了不同意见。

    “江北贼寇败亡指日可待,出兵与否,何时出兵,镇虏侯自有妥当安排。”

    其实,何斌说的并不直白,在他看来江北的革左五营就算没败给卢象升,这些贼寇也未必是三卫军的对手,镇虏侯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其动机只怕是利用这些人来达到隔绝朝廷的目的。

    而华莱士并不了解明朝国情,不明白敌我间的相互转换也不奇怪。在何斌看来,革左五营的战败,以及卢象升的大捷,对于镇虏侯,对于三卫军而言,绝对不能算是好消息。

    “华军门说的也正是本帅所想,回到南京后就正式整军渡江,北伐!”

    李信从愣怔中回过神来,立即回答了华莱士的问题,不过何斌却有些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他不相信这些话是出自镇虏侯的真心。

    何斌还真是将问题想的复杂了,李信之所以迟迟没能对江北动手,一则在前期南京重臣屡屡掣肘,不得分身。二则,黄梅贼和淮王叛军的突然做大,以及福建郑芝龙的突然卷进来,更极大的牵扯了李信的精力,所以对江北的攻略计划也就被搁置了下来。

    诚然,这在客观上对李信扫清南京反对势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着李信真会纵容革左五营在两淮坐大。而现在,他终于腾出手来,自然再不会对叛军江北的革左五营手软。

    至于现在,他还要赶着回到南京去稳定城中百官们的惶惶人心。米琰的报告他在进入长江口之初就已经接到了。让李信意外的是,一向敢于冒险的郑三俊没能参与到反对自己的阴谋中来,而是想来弱弱优柔的高宏图率先跳了出来。

    尽管这两个人一向是墙头草类型的官员,但很显然,郑三俊要比高宏图更具前瞻性眼光。而以高宏图目前在南京的名声,就算李信想绕过此人,只怕汹汹恶议也容不得他逍遥法外了。

    米琰的手段初露峥嵘,一举震慑住城中的反对势力,让刚刚有所抬头的暗流又趋于平静。察举贪污,这等阴谋,不,当是阳谋手段,正可如法炮制,哪个敢于冒头,就派人去查查他家资财富,崇祯年间的大明官员没有一个人屁股会是干净的,就连堂堂海刚峰都曾向上司行贿过银钱,更别论这些本就没什么人格的庸碌官吏了。

    想到此处,李信不禁无奈的苦笑,为了坐稳屁股底下的位置,为了与自己绑在一起的官员将卒们,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耻,无论如何从儒家心学的正统观点来看,这种阴暗腹黑的权谋之术,已经和小人一般无二了。

    但话又说回来,一旦踏入权力争锋的漩涡中去,就不再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了,为了达到目的即便是谦谦君子,亦要变得厚颜无耻才能战胜对手无孔不入的渗透抹黑与打击,才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否则一朝失手,身陷漩涡中的人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嘉靖朝的抗倭名臣胡宗宪,就因为他曾党附严嵩,在严嵩倒台以后受到牵连,自杀身亡,其妻女则任由无赖疲民凌辱,又悉数冲入教坊司,让人不胜唏嘘。

    所以,现在不容有一分妇人之仁,正如逆水行舟一般,不进则退,除了披荆斩棘以外,李信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除非他任由失败将他彻底吞噬。

    华莱士与何斌争执的面红耳赤,两个人谁都不能说服谁,却又都试图着说服对方,而甲板上的水手们则又在一旁偷看着正副主将无数此的争执之一。

    “大将军,前面就是龙潭县了。”

    李信曾特地交代亲兵,舰队经过龙潭县的时候告知于他。

    “华军门,命令舰队在龙潭靠岸,所有步战营的士兵在龙潭登岸。”

    面对李信毫无征兆的命令,华莱士瞠目结舌,他想不明白,侯爵阁下为何在这鸟不拉屎的龙潭登陆。

    “侯爵阁下,南京一定已经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如果在龙潭登陆……”

    难道侯爵阁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开南京百官准备的欢迎仪式吗?华莱士突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不禁眯起了眼睛,仔细的审视着面前这位位高权重的侯爵,尽管他的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却已经控制了相当于半个欧洲的土地。

    “本帅上岸以后,舰队照常返回上元门外军港,一切照旧。”

    在令旗变化的命令下,舰队中搭成步卒的舰船开始向龙潭的码头靠近。但是由于担心码头水浅,所以在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放下小船,以摆渡三卫军步卒上岸。

    李信这次回来仅仅带了三千步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