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贼 >

第750章

明贼-第750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上面记述的很多事,他都自以为隐秘,甚至有的连他自己都忘了,现在被翻了出来,究竟意味着什么,以赵秉谦的头脑也不难猜到。

    “你,你只是个超品的侯爷,没有资格处置朝廷命官!”

    赵秉谦还要最最后的挣扎,打算以朝廷制度来驳斥李信。闻言之后,李信又笑了,他平时最注重的就是名份,力求做到让别人挑不出毛病,所以对于赵秉谦的质疑而言,他早就有了准备。

    “布政使看看这是什么!”

    李信从怀中掏出一封公文,打了开来,只见上面盖着殷红的总督大印,这是张方严以浙直总督以及奉圣命调查浙江贪墨一案的授权。

    赵秉谦伸手想夺过来仔细看看,不过李信却一抬手将盖着总督大印的公文又收了起来。这东西仅此一份,想要补得回南京,万一被赵秉谦狗急跳墙之下撕了就不好了。

    事实上赵秉谦也的确这么想过,只要撕了这公文,看李信还有没有鸡毛当令箭。

    事到如今,赵秉谦仍做侥幸之心,希望李信不要赶尽杀绝,他甚至以为自己或许可向熊明遇那般卖身投靠,或许可以为自己谋得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毕竟,一个粗鄙的武夫想要在这江南成事,是离不开他们这些文人的,尤其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更加凤毛麟角。

    不过,等赵秉谦委婉的提出依附之意时,李信却毫不留情面的直接拒绝了。

    “布政使万勿做侥幸之想了,你的重罪非死不能赎!来这里之前,李某就已经有了决断,将布政使的命运交给城中官民来决断吧!”

    李信这些话让赵秉谦有些疑惑,什么叫交给城中官民来决断?如果说假模假样的搞一个三堂会审他还能理解,交给官民决断又是什么意思?这丘八要出什么幺蛾子?

    赵秉谦不想死,却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使李信饶自己一命。

    这时,忽然有亲兵来报,一股来历不明的倭寇偷袭绍兴府外海登岸,正大举进犯而来。

    李信闻言之后,匆匆而去,将目瞪口呆的赵秉谦甩在了身后。好半晌过去,赵秉谦才反应过来,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转机可能到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发动兵变

    赵秉谦本人虽然受到了人身自由的限制,但是赵府却有一批负责日常采买的下人不在此列。于是赵秉谦连夜召来了这几位在府中颇有“特权”的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他们形势可能有了变化,李信的三卫军很可能长不了,让他们认清形势,尽早回头,将来也好为自己挣下一份功名和富贵。

    这就是典型的先打一棒子,再给个红枣。几位下人都低头不语,赵秉谦强忍住心中的怒气,不敢发作。这些人若放在平时,自己连正眼都懒得瞧他们一下,现在不过是借了李信的势而已,还当真都拿自己当一盘菜了。假如这些人还是不识时务,一旦他脱离李信的挟制,重新掌权,第一个收拾的就是自己身边这帮吃里爬外的混账王八蛋。

    “都愣着作甚?谁第一个站出来,老夫现在立赏一百两银子。”果然是重赏之下有勇夫,这句话话音还没落地,立即就有三个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老爷效力。对于三百两银子能取得的效果,赵秉谦很满意。

    “很好,来人!”老管家立即几步上前,“去,现在就去取三百两银子,分给这三卫义仆!”

    老管家答应着转身出去,不一会功夫就用托盘拖来了三张票据,这可是城中票号可立即兑换的老字号。否则三百两银子,以老管家那老胳膊老腿的也难以拿动。除此之外,每人格外又另赏了五十两银子,这五十两可都是真金白银。

    三个人将真金白银揣进了兜里,自然是欣喜不已,万没想到短短眨眼的功夫就得了这么大一笔横财。其余那些没在第一时间站出来的仆役则分外眼红,后悔自己犹豫了没站出来,与这三百五十两银子失之交臂。

    赵秉谦要的就是这帮子仆役患得患失的心里,于是嘿嘿一笑:“你们也别眼馋,谁让你们的动作慢呢?老夫念在你们追随多年的份上,也少不了你们的恩典,去,再给他们没人也赏下二十两银子。”

    老管家领着两个心腹去账房支取银子,余下的仆役立即又欢呼了起来,二十两银子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普通的两口之家挣这笔钱至少也得两三年的功夫,平白的得了数年的收入,如何能不叫他们欢喜?

    仅仅使了一个小手段,就轻而易举的收拾了这帮子仆役。赵秉谦信重颇为得意,已经恢复了在李信面前折损大半的自信。若果连这几个仆役下人都对付不了,他也白白当地方大员这么多年了。

    “好,看到你们还忠心于老夫,老夫倍感欣慰,现在老夫就要交代重要的任务让你们去做。事成之后,每人另有百两赏赐!”

    银子的威力是巨大的,不论这些仆役们心里是如何想的,他们大多数都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句,“愿为老爷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赵秉谦满意的摆摆手,“赴汤蹈火,老夫也不能让你们去冒险,现在你们只须去为老夫送一封信,就能得到这些赏赐。如何,有没有人不想要这些银子的?现在还可以退出,老夫最恨的就是强人所难了,当然也不可能强你们所难。”

    仆人们哪里还有犹豫,那可是白华华的银子,反观三卫军那些人给他们什么了?不过是可以随意通行府内外的特权而已,除此之外连半根毛都没有。傻子才会为三卫军尽忠职守呢。所以,十几个仆役一股脑的都表示,自己想要这笔银子。

    “好,来人哪,将信件一一发下去!”

    于是在场的人每人都领到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件,信件的上面还放着一张字条,其上标注的则是收信人的住址以及性命官职。

    看到仆人们都欢天喜地的领了信,赵秉谦有道:“现在就去吧,只要将信交到本人手中,请他们打一个回执,一百两银子就到手了!”

    直到最后一个仆人离去之后,老管家才颤巍巍而又不满的问道:“这些杀才身上,值得花这么多银子吗?”

    赵秉谦冷笑道:“只要事成,现在他们拿了我多少,吃了我多少,都会连皮带骨头吐出来的。”

    老管家恍然大悟,一树大拇指,直夸赵秉谦好计谋。

    赵秉谦为布政使多年,在杭州城里也有一干旧部,再说城中原来的指挥使就和他多有勾结,只是这厮手下空额太严重,又没甚战斗力,这才在重重压力下,将城防让三卫军夺了去,现在三卫军眼看着要倒霉,何妨就由此在背后狠狠的插上他一刀?

    天色渐渐黑了,书房中的李信有些忧心,刚刚接报的那一股倭寇已经萧山被锁定了行踪,只要三卫军一到,剿灭他们是指日可待。但让李信无法平静下来的,却是万一再有海寇遣来袭击该怎么办?他总不能日日守在这浙江吧?

    倭寇也好,海盗也好都垂涎浙江沿海富庶,来抢了一票回去就够吃上好几年的。这种情况也是为什么嘉靖朝倭寇屡剿不绝的原因之一。现在,万没想到倭寇竟然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正在李信忧心忡忡的当口,有亲兵来报。

    “大将军,赵秉谦有动作了,派了不少人去和城中达官显贵通信。”

    对于赵秉谦这种跳梁小丑也敢绝地反击,李信颇感意外。

    “可知道通信的内容?”

    “赵秉谦以为三卫军必败,所以他要勾结城中指挥使趁机发难。”

    真是不自量力,李信暗暗冷笑,就凭指挥使手底下那一群空额来和精锐而又能征善战的三卫军斗吗?人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这赵秉谦呢,不但贪婪无限,还狂妄自大,最可恨的是,这厮居然趁着倭寇来袭的机会打算图是杀手,难道他就没想想,万一三卫军因为他的偷袭而顶不住倭寇怎么办?让全城百姓都一起遭受倭寇的劫掠和欺侮吗?

    当然这种可能性是不会发生的,李信也不容许他发生。只是仅此一点就暴露了赵秉谦其人身与心都可诛。

    “既然如此就陪他玩玩,给他制造个假象,让他自己往里钻吧。自寻死路,谁也救不得他。”

    赵秉谦很快收到了绝大多数的回信,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那位指挥使老友的答复,回信中明确表示,只要赵秉谦一声令下,他就组织起低下的一干军将们痛快出手。看到指挥使如此强硬的表态,赵秉谦不由得暗叹两声,如果当初这家伙也能如此强硬表态,自己又何至于引狼入室?

    倭寇来势汹汹,只要能顶住个一月半月,他又怎会将城防大权拱手相让?只没想到,到头来却是自己为自己挖了个坑,然后又自己亲手把自己埋了。

    赵秉谦又委托老管家叮嘱几个可靠的仆役出府去打探,看看三卫军与倭寇战事究竟如何。结果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人回来报信,只有城外隐隐的炮声,此起彼伏,每一下都让他心惊肉跳。

    随着炮声越来越近,赵秉谦可以断定,战事进行的一定非常激烈,而三卫军似乎也顶不住城外倭寇巨大的压力,节节败退。赵秉谦甚至已经开始想象一旦反击成功,他该如何处置那些曾经背叛过他的人,至于李信如果能抓到更好,抓不到就将他撵出杭州城,交给倭寇收拾好了。

    但是,没有精准的回报,赵秉谦终究是不敢擅自行事,只能焦急而又难耐的等着。直到天擦黑时,出去打探消息的仆役终于回来了。

    “城外打了一天,那人死的,血流成河啊,三卫军是不行了,我看已经有不少人都收拾东西,看样子不打算坚守杭州,准备撤退呢。”

    “这帮混账,把倭寇惹来了,他们倒好,拍拍屁股就走吗?”

    老管家在一旁恨恨的骂着。

    这时,又有仆役急吼吼的跑进了正厅。

    “老爷,府外把守监视的军卒好像都撤了,刚刚有几个兄弟出去,已经没人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