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贼 >

第54章

明贼-第54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开。

    大清铁骑被这个小小的高阳和这支小小的残军拖的太久了,必须快刀斩乱麻。

    突然,外边传来急报!

    “报大将军,斥候发现一支明军约5000人的规模,由肃宁直奔献县而去。”

    岳托脸色大变眉毛一挑,他敏锐的意识到,明军开始行动了。但他们派出一支人马去献县作甚。献县虽是由武邑通往河间的要道,但也只留了不足千人,如今明军动作如此之大,是想将杜度率领的右翼军主力与后方隔绝么?

    想到此处,岳托再也坐不住。如今他眼疾在身自然不适合亲自领兵,只好将留守河间的副将派了出去,领兵五千直杀奔献县。

    有幕僚不无担心的劝他,“大将军,将精锐金属派出,河间一旦有个闪失……”

    幕僚的话点到即止,便不在深入,岳托何尝不知如此做的冒险,但行军打仗也如算术一般,只要将这块地盘上的兵力通通计算一遍,愈是准确,便可用最少的兵力取得最大的成果。

    明军在肃宁、献县两地展开根本就没可能再派出足够威胁河间府城的军队,更何况河间府城城高池深,千把人根本就不够看的。

    直到晚间,军报再次由南方传回。

    “大将军,献县军报。”

    岳托令幕僚替他念军报上的内容,听罢脸色骤然间巨变。由肃宁攻击献县的数千明军,竟然在大军开到献县之时作鸟兽散了。献县守将捉了几个活口,审讯之下才知,这几千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明军,而是彻头彻尾的明朝百姓。

    “中计也!”

    岳托一口鲜血喷将出来,人事不省。

    同时,府城之内只觉一阵地动山摇,衙署里的鞑子们惊慌失措,先是大将军突然吐血昏迷,然后是天将怪兆。但他们却不知道,这哪里是什么天将怪兆。

    河间府城西北角的城墙被炸出三人多宽的口子,一伙骑兵疾驰至此,纷纷由这口子进入城内。

    一马当先之人正是李信。身侧是骑兵左队队官陆九。

    “陆九你这活干得漂亮!”

    陆九嘿嘿笑道:“十三哥这一招鲜可以吃遍天下了,但凡是这夯土城墙,咱高阳军准保都能给炸塌了!”

    原来,早在定计之前,陆九带了十几个人就被派来执行这项秘密任务,基本上每次都是后半夜三更天行动,鸡叫一遍就收工。连日来加倍小心翼翼,竟也没被鞑子发现。

    “走,去县衙,咱们会一会这大贝勒岳托!”

    其实,岳托的来头远胜于鳌拜,并且一点都不低于豪格。他乃是四大贝勒之首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善谋善战,是爱新觉罗家族少有的因功被封为亲王的第三代人物。只是因为性格耿直,向来不被皇太极所喜爱,因此屡屡获咎,直至王爵被削,但其后又因功获封贝勒。

    历史上的岳托如果不是此次入寇病死济南,将来皇太极死后,满清上层的格局未必便是后来的多尔衮一家独大。

    再说河间城中,已经彻底乱套,大将军晕厥,明军进城,主力大军悉数派了出去,留守城内的多是二鞑子,军心极易受挫。闹腾了一阵,鞑子们基本上便都陷于无人指挥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李信将马一分为二,一路扫荡城中鞑子,一路直奔衙署。

    衙署正厅中,岳托长长喊了一声痛,清醒过来。眼前一片模糊,却是满耳的惊慌失措之声。

    “来人,来人!”

    一连喊了数声,明明听见有脚步声,却没人回应,岳托不禁心中大骇。

第五十八章 岳托之死

    岳托只听得数声冷笑,声音陌生的让他心底泛起阵阵寒意。

    “来者何人?”

    伴随着仓皇的嘈杂之声,岳托意识到事态已经不可遏制的恶化了,心中有了判断,反而不似刚刚苏醒时那般惊愕,缓缓坐回榻上,将身子挺直,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睛茫然盯着前方。

    “高阳李信!”

    岳托长叹一声,终于与那明朝残军的将军见面了,但他却无论如何想不到是在此种情境之下。

    “可惜岳托双目已盲,不能记住尔等面目,将来化作厉鬼,再…。再与尔……尔等……”

    竟是声气越来越小,头一歪再没了动静。

    王朴跟在李信身后见到了这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多少年来清军对明军已经成了噩梦一般的存在,几乎达到了谈之色变的程度,别说一个伪王,便是普通佐领也能撵的他们屁滚尿流。

    他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确定这不是做梦,如今竟然生擒了一名亲王,这得是多么大的功劳。但见岳托没了动静,顿时觉得不妙,几步上前拉了一把,整个身子突的向后仰躺于榻上。罩在身上的貂皮大氅散了开来,只见岳托前心正插着一柄匕首,殷虹的鲜血染透了白色的中衣,独独一双眼睛仍旧空洞无神的盯着屋顶。

    “怎,怎么死了?”

    王朴甚觉可惜,后悔在刚刚进屋时没有注意到岳托的异样。

    这岳托终是受不了被俘的耻辱自尽身亡,也算是一代豪杰,李信伸出右手在岳托脸上一拂,本想合上他的眼睛,谁知竟是不能,。

    陆九带着人在厅中一顿搜索,只听有军卒惊叫了一声。

    “在这里!”

    大伙围过来一看,竟是此前送来的鳌拜与玛济克的人头。仍旧装在木匣中,供在几案之上。

    一股异味扑鼻而来,两颗头颅显然已经过了防腐处理,面部显得诡异而又可怖。

    李信霍的转身。

    “陆九,将岳托人头割了,出城北上。”

    河间绝不是久留之地,李信先杀鳌拜再杀岳托,等鞑子反应过来,必然会疯狂的报复,这千把人真是不够看的。所以他要北上,鞑子总不能为了追杀而放弃南侵而大举向北追击自己一伙残军吧。

    按照王朴的意思是将河间府城一把火烧了,什么都不留给鞑子。但李信没有同意,鞑子早晚要撤出关外,河间终究要回到大明手中,这都是百姓们百年累积而成的财富,决不能就如此付之一炬。

    ……

    肃宁,这一夜明军没有再来,鞑子们并没有安稳的睡个好觉,谁知道明军是不是有意使其放松,再突然出现加快节奏攻城呢!阿克济阿几乎是整晚衣甲不卸,守在城上,为的就是怕明军突然攻城。

    直至天将破晓明军还未出现,所有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一夜总算熬过去了,连日来被那明军弄出许多动静,连佐领阿克济阿都被搞得已经有些神经兮兮,不敢出城应战。

    但阿克济阿却并没有因此轻松,反而更加不安,明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很快,答案揭晓。

    “报,大将军援兵已到城外。”

    随之,撒出去的探马亦回报。

    “报,向东去的明军在献县遇到大将军援兵,已经作鸟兽散。”

    散了?这怎么可能?这伙明军可是在肃宁城下耀武扬威了几个晚上,将自己逼在城中不敢动作。他心中一动,问道:“大将军派来援兵大约几何?”

    “总有六千之数。”

    阿克济阿突然色变,“不好,河间危矣!”他急吼吼冲下城去,口中连不迭下着命令。

    “留下一千甲兵守城,其余人都跟我回河间,现在,立刻准备,半个时辰后出发。”

    随即,又对身边军卒道:“带路,去城外援兵驻地。”

    他对河间城中的大军人马了如指掌,派了6000来肃宁,又派了3000去献县,河间府城内基本上就已经空了。献县的明军作鸟兽散这一点极不寻常,详情一时无法得知,但隐隐觉得这未必便不是声东击西之计。

    此时,城外的援兵由于没有遭遇明军,而选择就地驻留,等候进一步的行动。

    阿克济阿急三火四,带着随身的甲兵疾驰而至,不顾驻地甲兵阻拦,喝道:“我乃阿克济阿,有紧急军情,快带我去见你们主将!”

    阿克济阿在清军中的知名度不算低,鞑子们多少都见过或是听过此人,又见他急吼吼一副火燎眉毛的样子,不敢耽搁立即引着他去见领军副将。见到那副将后,阿克济阿将心中的各种揣测与判断一并讲了出来。

    那副将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沉吟了半晌,大将军有令,让我等进击明军,便应是有了充分完全的算计。不如先派探马,回河间探一探究竟?

    阿克济阿终究还是贵公子脾性,一言不和便落了脸子,“迂腐,等探子一个往返回来,万一河间有变,什么都来不及了!”

    那副将原本也只是出于对其兄拜音图的敬重而耐着性子接待了这个贵公子,如今见他出言不逊,也立即冷了脸。

    “没有大将军令,恕难从命!本将军务繁忙,将军请自便!”

    说罢便带着人扬长而去,不再理会阿克济阿。

    阿克济阿暴怒,却无计可施。

    终于一狠心,决定自己带着2000人回河间。

    一路疾驰,终于可以隐隐见到河间城头的时候,但见一片平和,并没有大战迹象,一颗心才算安稳了下来,难道是自己揣测错了?

    可奔至城下之后,他已落地的心又紧紧的揪了起来,但见城门四敞大开各色人等或急吼吼向外逃窜,或趁机钻进城去,一颗心逐渐沉入谷底。

    终归还是来晚了。

    ……

    河间府城北二十里,一处无名小镇,聚集了成百上千的难民,亦有很多是随着李信的高阳军由河间城中逃出的百姓。整个镇口乱哄哄一片,李信的带着人马与难民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就地休整。

    陆九看着阴沉沉的天色,满脸的担忧。

    “瞅着天又要下雪,十三哥,咱们得尽快找个落脚之地,总这么四处流窜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李信并没有回答陆九的问题,而是瞅着北方地平线,一双眸子忽明忽暗的闪烁着,抬手一指前方。

    “前面便是任丘地界,咱们天黑便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