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贼-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固镇县城与其说是县城,还不如直接称之为县城废墟,流贼在途经固镇时,抢掠了所有的财物,裹挟了大量百姓以后,又一把火将这座重建仅仅十年的县城付之一炬。由于城中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又挤挤挨挨,一把大火之下竟没有一幢屋子得以幸免,入眼处除了满地废弃的砖石,便是烧焦的木炭。
贺一龙亲自带着三千人摸上了岸,同时又令所有大船返回南岸去摆渡一并埋伏在南岸的贼兵,此番出兵他不仅要将李信斩首,还要将此人麾下的三千人一并歼灭,因此需要摆渡更多的人马过河,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胜算。
为了达成突袭成功,贺一龙严令所有人,一旦上岸之后,不许随便说话喧哗。只是流贼军纪败坏,就连贺一龙的亲兵都做不到,将这位革左五营的大头领气的也忍不住开骂,甚至激怒之下还一连斩了两个倒霉蛋。见血之后,贼兵们害怕掉了脑袋总算安静下来。
看着固镇废墟的阴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贺一龙只觉得自己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紧张。而且,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这种情绪越来越激烈。五里,四里,三里,二里,一里……官军大营就与这座废墟比邻……
贺一龙实在忍不住啐了一口,大骂李信蠢货,居然已经尽在咫尺还没有发现他的偷袭,然后又不由得直呼:这简直只是天助我也!
“兄弟们冲啊,杀了李信!杀光官军!”
随着贺一龙的暴喝陡然响起,所有贼兵加速冲向了隐在黑暗中的固镇废墟。身为一军主将的贺一龙自然不会冲在最前面,带着亲兵压阵的他眼睁睁看着麾下贼兵冲了过去,直接冲进了官军大营……他们甚至没有遇到一丝一毫的反抗。随着贼兵冲入官军军营,贺一龙知道,官军完蛋了。陡然间他的心头猛然一沉,就算官军再后知后觉,也不可能自家人马都冲进了军营,还没有一星半点的反映吧,除非,除非……
想到这里的贺一龙脸色剧变,大喊了一声:“不好,中计了!”
果然,就好像为了印证他这句话一般,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骤然响起,一瞬间爆炸产生的火光通明,竟将整个黑夜映照的如同白昼。紧随而至的便是,四处横飞的残肢短语,以及充耳不绝的哀号惨叫。
贺一龙猛然间双手捂住了胸口,身子摇晃了两下,多亏得身边亲兵手疾,扶住了他才没有跌倒。
很快便有部下连滚带爬的回来禀报:“大,大头领,前边,前边是,是空营,里面没有官军,全是火雷。。。。。。”
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来一计
官军营中空无一人,冲进去的流贼则不少都踩中了官军埋下的开花雷,一时间哭号四起,竟不敢再进去查探情况。贺一龙见状大怒,斥骂部下愚蠢,却也只好下令撤军,不过在走之前为了泄愤还是一把火将李信留下的空营烧了个干干净净。
贺一龙一击不中岂能甘心,退到浍水南岸以后已经天光大梁,于是放出了斥候在方圆三十里范围内查探官军行踪,结果却一无所获。后来又斥候在浍水边捕到了流散的渔民,这才偶然从渔民的口中得知了官军已经沿着浍水一路向东南行军。
这个消息让贺一龙大惑不解,官军往东南去乃是与中都凤阳背道而驰,将越走越远,难道官军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中都凤阳?随即他又心中发狠,即便官军的目标不是中都凤阳又如何?他贺一龙有仇不报岂是大丈夫?更何况昨夜偷袭不成反倒损兵折将的消息,一旦传了开去,哪里还有面目去见其它各营的首领?只怕连自己手下的兄弟都交代不过去。
就是因为东昌府的惨败,很多营中兄弟已经纷纷脱离了自己,去投奔了其他营,若长此以往下去还能了得?也就在贺一龙游移不定的时候,来自洪泽湖的兄弟为他带来了一则简直是火种你送碳的消息。
有一支超过二百艘大船的船队正沿着大运河过了宿迁往黄淮水道而去,贺一龙闻听这则消息以后当即一拍大腿,立马就明白了官军为何向东南沿着浍水急行军。他们一定是去与那两百艘大船会合,有了可在水道中赖以通行的船队,浍水也好淮河也罢都将不能在成为挡住官军的天然屏障。
这反而让贺一龙有一种隐隐的兴奋,他只怕失去了官军的消息,而今不但得知了官军的形迹,还探知了官军的意图与目标,哪怕是官军得逞之后,形势将会变的棘手,也被排在了末等。因为,这在贺一龙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自崇祯八年以后,还没有哪只官军能够大胜革左五营呢,更何况之仅仅只是一支三千人的小队伍,他的人马有数万,数倍于官军,调度起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传令下去,整军两万人,随本头领去堵那官军!”
贺一龙所部进入南直隶后,人马一度恢复到了两万余人,眼下点兵两万,几乎等于倾巢出动,可见他对追击李信一战势在必得。被贺一龙留下来看守浍水南岸大营的有五千贼兵,这些可不是老弱病残,而是军中实打实的精锐。毕竟他要负责浍水一带的防线,全军开拔就等于放弃了浍水,而将使明军可长驱直入中都凤阳,这将使围困中都凤阳的大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流贼的军纪比起官军要差了不是一丁半点,眼看着按照眼前的整军速度只怕后天也难以成行,于是又断然下令两万人吗分成前中后三军此地而行,而贺一龙则带着七千人为千军先行一步,余下一万三千人将在午后起行一波,明日一早起行一波。
七千革左五营流贼在贺一龙的带领下乘船沿着浍水顺流而下,很快便抵达了上店。贺一龙惊喜的发现了官军扎营的痕迹,以此判断官军必然是从此处经过。此时,斥候回报,“回禀大头领,官军在五河口停滞不前,好像,好像在等什么?”
这更加让贺一龙确信,李信所等的就是那沿着大运河南下的二百条大船,而且偏偏选择在五河口也不是随意为之。因为,五河口乃是浍水与淮河交汇处,如果官军得了大船便再没必要返回浍水,只要进入淮河水道逆流而上,则可突破革左五营的围追堵截,而抵达淮河南岸的中都凤阳。
想及此处,贺一龙失声大笑,继而又不自觉的说了句:“大仇得报不远矣……”
贺一龙当即下令全军下船上岸,往南方不过二十里的淮河急行军。抵达淮河北岸后,贺一龙真真是挖空了心思,他往日听过铁索横江的段子,便想效仿古人弄一条大铁索横贯淮河南北,以此堵住“异想天开”的李信。可是,很快他就放弃了铁索横江的妙计,因为在询问了几个老铁匠以后,被老铁匠告知,若打造这样一条横贯淮河南北的铁锁,至少也要半个月以上,况且整个凤阳府只怕也寻不到这么多闲置的铁器来打造铁锁。
一计不成,贺一龙又生一计,铁锁不成,麻绳总该可以吧。但也遭到了军中匠人泼了一盆冷水。
“只怕大头领这想法不成,麻绳虽然结实,可浸水之后,几日便会朽断,且强度未必便能顶得住几十人乘坐的大船……”
贺一龙这回力排众议,不管部下如何泼冷水,都执意要用麻绳取代铁锁,反正官军过来也就几日的功夫,时间当足够用,至于强度,一根不够用,就用两根,两根不够就用三根,总之只要能承受住大船的冲击便可。
民间的铁器不常见,但麻绳这等寻常之物却比比皆是,贼兵们轻而易举的就能弄出一捆有一捆麻绳来。与此同时,余下的一万三千人也陆续赶到了淮河沿岸,按照贺一龙的指挥部署进行设防,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由渡船摆渡到了南岸,以此来隐匿行踪,躲避官军的斥候,仅在北岸留下了小股起到侦查作用的骑兵。
贺一龙为了增加胜算,特地拉来了从官军手中俘获的两门铁炮,分别架设在水道的南北两岸,只等官军大船出现之后就轰他个稀巴烂。这几日与官军交手,也领教了火器的厉害滋味,因此贺一龙也算是革左五营里较少注意到火器的首领之一。但无论如何,在他们的心底里,火器这玩意终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硬仗大仗都要靠兄弟们真刀真枪的拿命去填,一点侥幸都要不得。
五河口,此地乃是淮河与浍水交汇之处,李信带着人马行至此处便就地驻扎,只等船队抵达。大运河流经淮安府境内,淮安府没有遭受流贼袭扰,还算是安全,因此他并不担心船队会在南下的途中遭遇大股流贼的劫持。
果然,李信仅仅等了一日功夫,船队便密密麻麻的沿着淮河水道徐徐而至。与此同时,李信也已经侦知了贺一龙所部尾随南下的消息,据说在到了上店以后便下船登岸,不知所踪。
有斥候则回报,贺一龙所部大有可能沿着淮河北岸逆流而上,往凤阳中都去了。对此,李信却不以为然,他对着江淮地图研究了一番之后,便断定贺一龙所部之所以消失在了淮河沿岸,很可能是此人有意造成的一种假象。那么,贺一龙此举的目的便昭然若揭。
他们打的主意一定是在淮河沿岸设伏,以图歼灭这三千人,算是报了此前的数箭之仇,一次是在东昌府,还有一次便是固镇空营,给他留了一些见面礼,只是连日多雨,地面潮湿,不知最终有多少开花雷成功的起爆。
牛金松摩拳擦掌,请李信下令出兵,可李信下令之后他却大为惊讶。
“大将军这是为何?咱们如今有了这两百条大船,正好可以沿着淮河一路西进,突破流贼层层封锁,进入中都凤阳……这,这为何又要沿着浍水北上?”
李信拍了牛金松一巴掌,“你都能想得到咱们最好的办法当属沿着淮河北上,那一路尾随咱们而来的贺一龙,又如何想不到?想必,他已经知道了咱们来五河口的目的,就是要与两百条大船会合!”
闻言之后,牛金松面现忧虑,“这,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