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贼 >

第274章

明贼-第274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琰坦然道:“人人皆因而受利,大人顺藤摸瓜,按图索骥,当会一目了然!”

    张方严沉默有倾,突然转而问田复珍。

    “田府尊,你不是说有关案情的转折要说吗?说罢!”

    田复珍万万料想不到,陪审中竟然有如此人物,不怕得罪权贵愤而揭发,此前在的调查情报中他还觉得米琰其人过于阴软,如今看来竟是走了眼,面前的年轻人分明是刚正不阿的堂堂好男儿啊!一念及此,他收敛心神,拱手道:

    “与米琰所言有重合之处,宪兵纠察队于今日,在其中一名陪审家中搜出重要罪证,抓获重要人证。”

    田复珍的话掷地有声,之前还振振有辞极力辩冤的陪审诸生们陡然间便都像斗败了的攻击,颓然歪坐在椅子上。这些人的神态落入田复珍眼中,他已经有九成把握确认,这些人果然有猫腻。

    随即田复珍又道:“由于案情所涉复杂,不宜现在公开,还请阁老听下官私下报与详情!”

    张方严同意田复珍的意见,两个人去了“法庭”后的临时休息之处,半晌之后才返回,当庭宣布。

    “由于案情出现重大转折,多数陪审人员涉嫌徇私舞弊,本主审宣布,取消之前于张石头杀妻案所做判决,择期再审。诸位陪审涉嫌舞弊,在事件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必须滞留军营,不得擅自离开一步,不得擅自与外界交换只言片语,否则将依大明律从重论处!退庭!”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张方严不是糊涂人,他已经能清晰的感受到,有一股或者数股看不清的力量在此案中伸手使力,目标便是山西镇总兵官李信。

    所有涉案人员一律羁留宪兵军营,张方严责成提刑按察使司、太原知府衙门与总兵府三方一同调查陪审舞弊一案。同时,又严令封锁消息,不得将庭审内容外传。

    但法庭是允许百姓在庭外观审的,封锁消息不切实际。很快,陪审集体舞弊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传遍全城。

    “甚?曾诚?可是临泉府南的那个曾家?”

    “正是!大将军对曾家突击搜察之后,得奸细五人,交代出曾诚在入选陪审之前便已经被收买。”

    问话的是张方严,回答的是田复珍,作为朝廷派员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令誉则不满道:“当初是谁将他选进了陪审?”

    吕四臻脸憋的通红,却是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儿子的事令他已经心乱如麻,分寸大失。

    张方严还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临泉府外曾家在太原城中也算知名富绅,他家的子弟若是入选,没甚争议!这事须怪不得吕大人!”

    刘令誉眼皮一跳,心道,不早说是吕四臻所甄选,他的攻击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信。本来以为这回出入太原便旗开得胜,当真好不得意,哪知道竟然花明柳暗了,而且更让他觉得诧异的是,这件案子里,他和吕四臻同属一个阵营,至多也就是敲敲边鼓,左看李信瞎折腾,逮着漏洞便狠狠攻击一番,绝没动了这等后患无穷的歪心思。

    看来太原这滩浑水比想象中更深,更浑,不由得有些后悔接了来太原的这趟差事。

    陪审们都是些读书人,自然也没让官差和宪兵去审问,而是派了太原府的知事与提刑按察使司的巡察一同审问,事实很快就被审了出来。

    曾诚这厮,也当真了得,封闭在宪兵军营这些时日,别的事情没做,便一心拉拢陪审们,多数人被以钱利诱之,其中许诺多者白银十万,少者亦有数万两。

    这让审案人员连连咂舌,感慨临泉府外曾家之富有!但让他们瞠目结舌的还是提刑按察俭事吕四臻家的大公子吕惠中,曾诚用以收买他的招数竟然是,许之以只要事成,便将自家亲妹妹许配给他,否则便让他此生不得相见。而这个一向热衷刑狱官司的吕家大公子居然便乖乖就范了。

    反倒是既穷且位卑的米琰却不受曾诚的诱惑,坚持自己的良心与底线,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李信知道米琰与吕惠中以及曾诚三人的内情,只是想不到,整个案件会因为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而起了变化。吕惠中看似一腔热火,执着理想,实则由于出身和性格缺陷,在遇到难以克服的阻力时便会失去坚定的信心与意志而选择屈服,而米琰却让**跌眼镜的坚持到底了。

    李信开始对这个年轻的童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百九十八章 有意办报

    “吕大人,老夫还有句话没说。”

    “阁老请讲!”

    “令郎事涉陪审集体舞弊一案……”

    吕四臻目光一暗,情知不能心存幻想,这件案子他的确已经不能再继续参与,但对儿子的忧心又使他放心不下。这个逆子此番惹下的可是大祸,张石头一案万众瞩目,便是他想使出手段来找关系疏通亦是难比登天,更何况有陆九反坐判决在前,一旦舞弊一案调查属实,陪审诸生们也很有可能被反坐。

    那么,吕惠中的命运也就紧紧的和张石头连结在了一起。想到此节,吕四臻满心的不寒而栗,哪里还有心思再顾及自己,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如果前途尽毁,他一辈子拼死拼活还有什么意思?

    心神慌乱之下,竟是有些举止失措,抢白道:“阁老,四臻自问为官多年,如果忤逆子当真做了违反大明律之事,定当重罚不饶。”

    被打断了讲话的张方严,眉头皱了起来,生气的却不是因为自己被抢白,而是对吕四臻如此不知进退而不满。他在“法庭”当场已经给吕四臻留足了面子,在责成提刑按察使司与太原知府衙门一同调查此案时,并没有提及避嫌,而是选择了私下里告知,谁知同样是为官多年的吕四臻竟然不知进退起来。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刘令誉亦是浸淫官场多年,马上就察觉到了吕四臻的行为有不妥之处,出于同一阵营的好心,只好劝道:“吕大人也不必过于忧心,这一阵过于劳累,正好可以放松放松,将调查舞弊案的事就交给下属去做嘛……更何况刘某奉旨而来,督则此案义不容辞……”

    暗示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他在告诉吕四臻,自己是会站在他一边,为他说话的。

    但吕四臻关心则乱,亦或是说到了这种关头他谁都不相信,因为只有他自己会为了自家儿子,拼上前程和性命。

    “刘大人好意心领,吕某就是天生劳碌命……”

    一旁的张方严却已经拂袖而走,最终吕四臻还是被排除在了审讯调查此案的名单之外。案情进展十分迅速,曾诚收买陪审诸生的细节很快便被披露出来,而民间则已经传出了不下十几种版本。

    李信最近越来越低调,从张石头的杀妻案,到陆九伪证案,再到已经传的满城风雨的陪审集体舞弊案,一波三折,当真好不热闹。太原城中百姓们的目光亦被牢牢的吸引过去,而在这种浓重的猎奇心里之下隐藏的却是对官府,甚至是对总兵府的不信任,在诸多版本的传言中,城中几位位高权重的人物,甚至成了丑闻的主角。

    比如那只在庭审中露了一面的晋王,坊间都纷纷传言,陪审集体舞弊一事便是出自他手,原因则是李信此前曾与晋王结怨,晋王便有意报复,如今露了馅,百姓中有些人正眼巴巴的等着李信辣手报复呢,可事实的真像与晋王并无关系,但是这事却不能辟谣,辟谣的话恐怕将适得其反,越描越黑。

    但如果不辟谣,任由流言在民间发酵酝酿,久而久之又绝对是个隐患。直到这时,李信才明白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其中的滋味。正发愁的当口,太原知府田复珍来了。

    “张阁老发怒了,从联合调查的名单里将吕四臻踢出去了!”

    李信哦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并没有感到意外。田复珍立即便注意到了李信的心不在焉,兴致索然。

    “大将军如何有心事?”

    李信却轻舒一口气,反问道:

    “朝廷官府的讯息政令,可否订结成册发卖?”

    田复珍愕然,如何大将军答非所问,但还是回答道:“大将军说的可是邸报?”

    李信这才恍然,是啊,如何便忘了古代还有邸报一说,不过具体如何运作的却是不甚了了,于是便向田复珍求教一番。田复珍虽然不明白李信因何思路跳转到邸报上,却仍旧细心的为他解释了一番。

    “朝廷邸报为各地官员了解朝廷讯息时要之物,均有由通政司负责,官员们专门派有代表常驻京师,为的就是抄录这邸报送回辖地。不过民间却有商人专靠抄录邸报贩卖为生,官员们又省却了一大笔开支和麻烦,只是太原府出经大战蹂躏,这邸报的商路怕是还没复通。”

    李信眼睛一亮。

    “也就是说朝廷并不禁止民间发行报纸?”

    “报纸?”

    这个词用的新鲜,田复珍跟着重复了一句,便明白报纸是何物。

    “原则上是不禁止的!”

    李信击掌道:“太好了,太好了!”

    如此看来明朝时对文字在民间的传播还远不如清朝时严苛,只要朝廷不禁止那就大有可为。

    “民间舆论绝不能放任自流,这块战场咱们地方上绝不能放弃,要讲民意拢起来,由官府引导到正常健康的方向上去。”

    田复珍觉得李信今天的思维有点跳跃如何又扯到民意上去了?却还是跟着他的思路说了下去。

    “难道大将军打算借用这报纸引导民意?”

    李信点头称是,田复珍则一盆冷水泼下。

    “恐怕效果未必尽如人意!”

    “为何?”

    “太原不比京师,识文断字的人里也就十之一二,剩下那十之八。九不识字的让他如何去看?”

    这一点没能难住李信,“这还不简单,可以在城中各处,设置读报亭子,百姓们可免费听报!”

    还真是个主意,田复珍随即又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