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辣椒的辛辣虽然与胡椒这些调味品不同,但也有同样功效,所以不少喜欢辛辣味的人很容易就能接受辣椒的味道。
当然有人能够很快的喜欢上辣椒酱,比如像那位胡商哈格,但也有人吃不惯辣椒酱,毕竟人的口味不同,哪怕是再美味的食物,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更别说一种调味品了。不过李休也没打算让所有人都喜欢辣椒,刚开始只需要有一部分认可辣椒酱的味道就可以了。
茶叶作坊送出去的辣椒酱不多,每人只有两小罐,不少喜欢辣椒酱的商人都要在路上走上很长一段时间,这点辣椒酱根本不够他们吃的,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很多人都在打听着辣椒酱的出处,想要多买一些带到路上吃,或者是拿回去送人也不错,毕竟物以稀为贵,而且还是大唐的特产,就像他们带到大唐的胡椒一样,除了贵族一般人也很享用得起。
“月婵姐,这样真的行吗?”李休的新家内厅里,素娘一脸忐忑的向月婵询问道。
“有什么不行的?做生意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现在很多人都在打听你的辣椒酱,正是打开销路的好时机,而且这些人大多是胡商,一般都集中在西市,刚好我们府上在西市刚盘了一家店铺,我和夫人暂时也没想好做什么生意,刚好你的辣椒酱这么受欢迎,索性就在西市开家专门的店铺,自产自销,生意肯定十分红火!”月婵却是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可是……可是辣椒酱的产量还很有限,无论是人手、原料都有些不足,今年的产量也有限,现在就开个店铺是不是有些太浪费了?”素娘却还是有些担心的道,虽然李休向他描述过辣椒酱的前景,但她现在还只是想做个家庭小作坊,挣点钱补贴家用,却没想到月婵刚开始就搞这么大,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她的预期。
“没事,现在喜欢辣椒酱的人还不多,想要更多的人喜欢吃辣椒,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现在咱们最重要的是趁早打出名气,抓住一批老主顾,然后再一点点推广辣椒酱,比如给长安的各大酒楼送一批免费的辣椒酱,放到桌子上让客人自取等等,这些推广的办法多得是,可以放在以后再想!”月婵这时很是兴奋的道。
自从将辣椒酱送出去后,月婵也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其实相比起来,现在的辣椒酱对李休家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不过谁让月婵和素娘是好姐妹,所以她自然也会时刻的帮着素娘,而且辣椒酱也十分受一些人的欢迎,这让她立刻做出了加大投入的决定。
看到月婵这么肯定的样子,素娘心中的不自信也不由得被打消了一下,当下认真的想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咬牙决定道:“好吧,那就听月婵姐的!”
“这就对了,素娘你现在才刚开始做生意,有些地方可能还不太适应,不过没关系,等过段时间就会慢慢的明白了,投入越大,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回报,另外你丈夫的伤势正在慢慢的恢复,等到他的伤好了,也可以帮你照顾一下店铺!”月婵看到素娘同意,当下也十分开心的道。
“哟!素娘你在这里太好了,刚好我也有事情要找你!”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休走了进来,当看到厅中的素娘也立刻有些惊喜的叫道。
“老爷您客气了,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素娘看到李休也立刻十分恭敬的站起来道,这几天辣椒酱的生意虽然还没有开始正式销售,但她已经有所预感,以后自己一家人的生计很可能都需要靠自己的这个辣椒酱了。
“哈哈~,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给我准备几瓶辣椒酱,我准备进宫一趟,给陛下和太上皇也送去一些,他们肯定也会喜欢!”李休这时大笑一声道,他准备把广告打到李世民和李渊那里,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且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也都很喜欢辣椒,他家里种的辣椒有一部分就是送到宫里的。
“送……送给陛下和太上皇?”素娘听到李休的话也是吓得全身一颤,她可没想到自己做的东西竟然还能让大唐的皇帝陛下品尝,这要是让她爹刘老大知道,肯定会敲锣打鼓的宣扬一番,毕竟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等到素娘你把那个‘小媳妇’牌辣椒酱经营成大唐第一的调味品,到时不但咱们大唐,连周边国家的贵族恐怕也都以吃辣椒酱为荣呢?”李休再次笑呵呵的道。
“老爷!不是‘小媳妇’牌,是‘王刘氏’牌辣椒酱!”月婵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一脸无奈的道,当初给辣椒酱取名字时,李休就非要用小媳妇这个有些轻薄的名字,最后是她和素娘抵死不从,这才改成了王刘氏,这也是素娘现在正经的名字,以后就算死了,墓碑上也是写这三个字。
“王刘氏太没特点了,还是小媳妇好听,可惜你们都不识货!”李休这时却是一脸遗憾的道,他是仿照‘老干妈’这个牌子来取名的,毕竟后世的老干妈出来后,类似的老干爹、老亲妈之类的牌子也有不少,素娘现在还是小媳妇,所以用这个名字肯定会火,可惜月婵和素娘都不愿意。
素娘在震惊过后,紧接着就是一阵狂喜,得知李休今天就要进宫,当下也立刻赶回家里,亲自准备了十瓶最好的辣椒酱送来,不过李休却说用不着太多,他打算给李世民父子每人也送两瓶,等以后想吃了,让他们自己花钱去买就是了。
不过说来也是巧了,还没等李休动身,李世民竟然主动派人前来召见他,说是有紧要之事商议!(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纥崛起
李休怀揣着几瓶辣椒酱就进了宫,他也不知道李世民找他有什么事,不过刚一进两仪殿时,就看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在低声商量着什么,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人,这也让他心头一沉,因为能够让李世民单独与长孙无忌商量的事情,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果然,当李世民看到李休进来时,立刻笑着向他招手道:“李休你快来看看,宰相北边传来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不过我和无忌却是发生了分歧,不得已才请你过来!”
宰相就是赵德言的代号,这还是李休提出来的,这样以代号称唿安插在敌方的细作,可以大大降低细作暴露的风险。而李休听到是好消息时,心中也是一松,毕竟天花的风波才刚刚过去,他可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当下李休走上前,李世民这时也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奏折就塞到他手,而李休打开折子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是一份飞奴司刚刚送来的情报,上面注明是宰相赵德言亲自传来的消息,属于绝密,同时也属于十分可信的消息。
按照赵德言传达的消息,颉利推行的改变已经引起东突厥内部的极大怨言,不少部落都纷纷叛离,其中有不少小部落甚至直接投靠到大唐麾下,而一些大部落则不甘心居于人下,所以在叛离突厥后抱团而居,以此来防备颉利的报复。
按说以突厥现在的情况,颉利最重要的还是安抚人心,暂缓新政的推行,免得招起更多部落的反对,可是颉利已经被赵德言这些所谓的心腹蒙蔽了双眼,根本看不清突厥当前的局势,结果他非但没有安抚人心,反而做出一个更加疯狂的决定,那就是杀鸡儆猴,出兵讨伐那些叛离的部落。
在那些叛离突厥的部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就要属铁勒诸部,铁勒共有十五部,分散于漠北等地,其中最有实力的就是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这三个部落,他们都是铁勒人,彼此之间又多有联姻,所以关系自然比其它的部落要亲密,特别是薛延陀这个二五仔还与大唐关系密切,之前李世民为了给突厥添乱,就曾经鼓动过薛延陀叛乱,现在颉利乱政,于是薛延陀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再次叛乱,并且还把回纥、拔野古这两个同族也拉走了。
之前突利就已经背叛了颉利,结果两人大战一场,突利战败向南逃窜,最后终于向大唐求救,然后在大唐的帮助下,才在漠南之地再次安定下来,颉利也不想再次与大唐交战,所以也拿突利没办法,结果现在薛延陀这些部落竟然也敢叛乱,这让他终于忍不住了。
不过颉利虽然冲动,但却并不蠢,他可没傻到同时与薛延陀、回纥和拔野古这三个部落交战,而是选择了一个实力中午的回纥做为杀鸡儆猴的对象,于是他任命自己的另一个侄子欲谷设为统帅,率领十万骑兵去征讨回纥,而回纥能够动用的兵力可能还不到一万,所以在颉利看来,自己一方几乎是必胜无疑。
但是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且战争也不仅仅是兵力的较量,天时地利等因素有时也可以影响到一场战役的胜败,面对欲谷设率领的十万大军,回纥人只能组织起五千精兵前去阻拦,双方决战于一个名叫马鬣山的地方,结果让谁都没想到的是,回纥竟然用五千人大败欲谷设的十万骑兵,其中很多败兵还成为回纥的俘虏,结果一时间回纥的实力大涨,一些小部落也是纷纷投靠。
对于欲谷设十万大军不敌回纥五千骑兵的原因,赵德言的情报上也没有定论,传言是回纥趁着欲谷设的大军遇到沙暴时突然偷袭,这才导致欲谷设的大败,但欲谷设却向颉利禀报说,他手下的大军都是由一些小部落中抽调出来的,根本不愿意给他们效力,结果在交战时纷纷向回纥投降,这才导致了他的大败。
对于上面的两个原因,赵德言也不能确定哪个是真的,也可能两个都是真的,不过这并不重要,经过这一战后,颉利的威望再一次跌入谷底,反倒是回纥声势大涨,成为漠北不弱于薛延陀的另一支铁勒人,同时这一战也奠定了日后回纥崛起的基础。
“颉利经此一败,肯定是元气大伤,声望也跌入谷底,如果这时候咱们能够出兵突厥的话,说不定可以一举灭掉颉利!”李世民看到李休终于把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