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34章

隋末阴雄-第134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华强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天下方安,朝廷不太可能马上再重新召集大军剿匪,依华强所见,越国公所部应该不会超过五万人,这就注定了平定江南不可能四处出击,而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在这些江南叛党联合起来之前,以还在我军手中的建康为中心,迅速在江南打出一片根据地来。

    至于对开始打败敌军的处置,草民以为,首恶必须要诛杀,上次平定江南,时间太短太快,对于俘虏的敌军官兵,也是一律释放,导致有些居心叵测之徒误把我朝天恩当成软弱,这次又用如此毒辣手段残害我朝官员,对于这些恶徒,绝对不能赦免,必须明正典型,为死难者报仇,也向南人宣扬我朝法纪之严明。

    但对于广大被蒙蔽和被胁迫的普通庄户,草民以为还是要赦免的,不然这些人吃了我朝官员的人肉,再被我军作为战俘屠杀,必会导致各处的反贼人人自危,顽抗到底。

    江南水网密布,越是到了南方越是难以发挥我军的铁甲战马作用,若是各地反贼拼死一战,我军的损失必会成倍增加,时间长了,会有变数。”

    高熲看了王华强一眼:“你说的变数,是什么?”

    王华强正色道:“加上之前已经反叛的岭南,南陈故地现在几乎是全面叛乱,说句难听的话,南征的大半战果得而复失,我朝几乎是要二次南征,重新打一次平南之战,虽然没有全国动员,但是也会极大地消耗国力,若是北方的东西两突厥生出不臣之心,联兵南下,那事情就会变得麻烦了。

    即使突厥被前一阶段高仆射的各种手段分裂和削弱,暂时无力南顾,因为南征而对北方军民加征的劳役与税款,时间一长也会使得北方民怨暴发,所以这次南征,最好是速战速决,在一年内彻底平定战事,方为上上之选,而要达到这一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高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点了点头:“华强的见识果然没有让老夫失望,让你去南方,这下我可以放心了,我给你的推荐信里,建议越国公能提拔你当中兵参军,直接策划军机与政略。华强,越国公是国之良将,你在他手下,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王华强先是喜上眉梢,但转而想起上次长孙晟跟自己说过的话,一时间脸色又变得略微有些凝重起来,高熲看在眼里,微笑着问道:“怎么,你这回还有什么疑惑?”

    王华强咬了咬牙,说道:“华强听说越国公治军极严,每战之前都想找属下的过失,斩将立威,万一华强锋芒过露,或者是哪件事做错了,让他找机会杀掉,那岂不是欲哭无泪?”

    高熲哈哈一笑:“华强过虑了,越国公当年还是老夫举荐的,此人大才,也一向不排斥手下人提出的良策,杀人立威是有,但主要也是对执行军令不严,慵懒误事的奸滑之徒,而且往往杀的是小兵,你有老夫的推荐信,过去以后只要尽心办事,当不至于担心此事。天色不早,你和那名军士早点上路吧。”

    王华强心下稍宽,他知道高熲这回不会给自己升官发财的承诺,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于是拱了拱手,倒退出了长亭,与麦铁杖一起上马南去。

    高熲站起身,冷冷地看着王华强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亭外的一名身着斗蓬,长随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掀起盖头,正是裴世矩。

    高熲叹了口气:“世矩,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次对王华强过份了点?”

    裴世矩的眉头紧紧地锁着,轻声道:“他这次毕竟出生入死,立了大功,下官也觉得……”

    高熲抬起手,阻止了裴世矩继续向下说:“此人大才,但私心太重,我现在把他的官升得太快,不是好事,还得好好压一压才行。”说到这里,高熲的眸子变得深邃起来:“但愿处道(杨素的字)能好好调教一下他。对了,世矩,岭南那里长路漫漫,你也该准备一下上路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岁将军

    京口,又名南徐州,这一天正是开皇十年的七月,京口城外长江对面,扬子津瓜洲渡口北面五里处的隋军大营,连绵二十余里,八万多征讨军摆开了庞大的阵势,营内锣鼓喧天,人喊马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华强头戴熟铜头盔,一身锁子甲,外罩黑袍,正站在越国公杨素的征讨行营大元帅帐中,忝居末位。

    坐在帅案后的,正是这次征南平叛的主帅,越国公杨素,自从三月份他率领三万大军从进驻广陵以来,没有急着南下渡江,与各路叛军交战,而是一直在广陵城外大营驻军,一方面从侧翼确保建康城的安全,另一方面在这里接应从江北开来的各路援军。

    王华强自从那天在大兴城外和高熲一别之后,就直接来到了当时还在广陵城北的杨素大营里,他知道高熲的用意是不让自己回家安排生意上的事,既然已经明确用罢官的方式向自己提出了警告,这时候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那纯属就是在找死了,所以王华强这次非常老实,没有动一点其他方面的想法,只是书信告诉三弟,极乐山庄暂缓营业,。

    杨素在收到了王华强的那封推荐信后,就让他当了个中兵参军,每五天进帅帐中议事,平时则负责军需后勤,这次王华强吸取了上两次的教训,没有在这种议事场合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凡事多是附和,安心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打定了主意,这回平平安安地混个普通的军功,回大兴后混个**品的官就行。

    杨素近约五十,鹰鼻深目,容貌瑰伟,满脸尽是沧桑,三绺长须无风自飘。即使隔着十几米远,王华强也能感受到他身上威严而又强大的气场,穿戴整齐,头戴大元帅金盔,身着虎头吞云铠,外罩大红将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只听杨素的声音不是太高,说话也不快,但低沉有力的话语中透出一股无形的威势:“史将军,你所部的两万人三个月的军需,是否已经准备停当?”

    一个四旬左右,黑脸虬髯,身板象是一座铁塔,双目如电,顶盔贯甲的将领,正是上开府将军,京兆(大兴)杜陵人史万岁,他越班而出,拱手朗声道:“回大帅的话,末将所部已经准备好了五个月的军需,随时可以出发。”

    杨素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了右边:“来将军,你的部下多是新征发的淮南士兵,训练得如何了?”

    另一个三十多岁,赤面钩须,孔武有力的将军从右列站出,正是上开府将军来护儿,也是中气十足地行军礼回道:“启禀杨大帅,一万五千淮南新兵,在末将手下已经操练了三个月,末将不随便夸海口,但仍然敢在这军帐中放言,我这一万五千人,上了战场对上那些陈兵,至少可以打五万人。”

    杨素微微一笑:“来将军,辛苦了,你最近日夜操练,与士卒同甘共苦,本帅也有所耳闻,来日大举出征,一定让你部打先锋。”

    来护儿面有得色,行礼退下。

    王华强对这二位大将最近都很熟悉,虽然在他们眼里,可能还没自己这么一个站在末尾的军需官,可是这两位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将,深通兵法,精于练兵,假以时日,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帅之才。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是北周的将领,曾任沧州刺史。这史万岁也可以说是个中等世家的子弟,从小就熟读兵书,练得一身武艺,喜欢骑马射箭,身手矫健,眼如鹰隼,是天生的将才。

    当年西魏与东魏在洛阳硭山大战时,十五岁的史万岁随父出征,还没打仗,只看到自己西魏一方列阵时的旗鼓行列,再看看对方的阵势,就对史静说此战必败。

    史静将信将疑地命令左右换上便装,迅速地撤离战场,结果果然西魏军惨败。事后史静惊异于史万岁对战场形势的观察,对两军胜负的判断,从此开始对这个儿子格外重视。

    后来北周与北齐大战连场,史静战死,而史万岁则以忠臣之子的身份袭了父爵太平县公,还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正式成为一员武将,但此时的史万岁仍然没有什么名气。

    等到尉迟迥之乱时,史万岁才正式登场,在大将梁士彦的部下行动,有一次天中有一队大雁飞过,史万岁对梁士彦要求射这队大雁里的第三只,结果张弓搭箭,一箭就射下了那只雁,军中将士见此无不叹服,史万岁的名字开始在全军中迅速传播。

    到了与尉迟迥最后邺城外决战的时候,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尉迟迥不顾年老,亲自披甲上阵,带头突击,叛军一时气势大盛,铺天盖地地攻了过来。

    周军顶不住叛军的强大攻势,开始后退,最危急的时候史万岁挺身而出,对梁士彦喊道:“事情紧急,我来破贼!”

    于是史万岁单枪匹马地向敌军逆袭,一连斩杀敌军先锋数十人,稍稍地制止了敌军的攻势,让周军有了重整队形的时间。

    最后靠着高颎的指挥,先射在城头观战的邺城百姓,造成这些人的号哭与混乱,动摇了叛军的军心,再趁机反击,最终大获全胜。

    战后论功行赏,史万岁功居第一,拜为上大将军。

    可惜福无双至,很快史万岁就受到尔朱绩谋反的牵连,被削职为民,发配到敦煌(瓜州)当了个边关小兵。

    敦煌的守将刘方是个勇士,经常单枪匹马,深入突厥,抢了他们的牛羊而还,突厥人无法抵挡,只能任其来去。这人一直不待见史万岁,经常当面嘲讽他,辱骂他。

    史万岁开始只想低调服完这个刑期,结果受不了此人的再三侮辱,请他给自己一套弓箭,上马向其表演驰射的功夫。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刘方一看史万岁的功夫,便叹服不已,从此改变了对史万岁的态度,还经常与史万岁一起联手深入突厥境内达数百里,威震突厥。

    后来开皇三年时的那次反击突厥,史万岁应征调入大将军窦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