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初唐第一猛将 >

第83章

初唐第一猛将-第83章

小说: 初唐第一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唉……殿下,您有所不知,咱们雉山县有一辞官的乡绅,辞官前为六品官员,比起雉山县县令那是大出许多。辞官回归故里之后,更是购得大量土地,如今这雉山县境内有近三成的土地为他所有。此次洪灾过后,县城的粮仓被毁,顾大人曾经登门拜访,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平价粮食,谁知他根本就不见顾大人,非但如此还大肆提高粮食价格,以至于雉山县百姓无力购买粮食之余,只好拖家带口的逃离雉山县。如今的雉山县只剩下一些年老力衰之人,在这里等死,除此之外雉山县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

    “这个混账东西!枉费他还曾经是我大唐官员,难道就不知道这是杀鸡取卵吗?如今这雉山县的百姓,都逃往外地,他即便是拥有整个县的土地,又能如何?”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曹达的理解范围,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李恪的身旁。

    “你们为何不去向睦州报急?”

    “顾大人故去之后,县城内乱作一团,后来既要安抚百姓,又要维护县内治安,也就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再后来……唉!”

    “那个占有雉山县大量土地的乡绅叫做什么?他可是辞官以后才购置的大量的土地吗?”

    “他叫林清廉,原本就是当地的世家望族。据说在前几朝就不断有人在朝中做官,只不过是到了他这一代,官职比不上父辈和祖辈罢了。不过他这一代所购置的土地,并不比他的祖辈少,单说清溪山下的近千顷土地,便是他辞官以后才购置的。”

    “为官一任,居然可以购得千顷土地?不知他在何处为官?”

    “好像是升州长史。”曹达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哈哈……又是升州!想不到升州的水还真是深啊!”

    看到李恪一阵狂笑,曹达感到有些疑惑,便向一旁的郝童投去了询问的目光。郝童偷偷看了一眼李恪,然后在曹达的耳边小声说道:“我家王爷在来苏杭之前,刚刚把升州的大小官员几十人投入到大牢之中,等候朝廷发落。你说的这个人只怕是漏网之鱼罢了,相信他也逍遥不了几天了。”

    曹达的眼睛一亮,紧接着又黯淡了下来,有些无奈的说道:“唉……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那个林清廉已经辞官五年,很难再有什么违法的证据。再说,他如今的做法虽然令人不齿,却没有做出什么违法的事情来,我们根本就没有借口治他的罪。”

    李恪显然听到了两个人的小声嘀咕,冷冷的哼了一声,狠狠地说道:“那又怎么样!本王才不管你是否有罪,为富者不仁,还敢在大灾之年趁机牟取暴利。单凭这一点,本王就可以将他碎尸万段!”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二十七章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第二十七章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雉山县县衙大堂之上,李恪一言不发的端坐于堂前,而雉山县的大小官员噤若寒蝉般的肃立于两旁。早在一个时辰以前,李恪便派出亲卫前往清溪邀请林清廉。临行前,李恪再三叮嘱此人,不要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消告诉他朝廷派往江南赈灾的官员已经到了睦州,下来了解雉山县灾情的官员想请他到雉山县一叙,顺便了解一番清溪的灾情。与此同时,李恪又吩咐郝童速速赶往睦州,调集五十名亲卫赶往雉山县,以应付可能会出现的意外。

    雉山县城内在就已经断粮,县衙内的大小官员的处境虽说比起那些平民百姓要好一些,但是也仅仅是每天可以喝上一些可以映出人来的稀粥罢了。这个时候已经在堂前站立了一个多时辰,两条腿早已经不听使唤,一个个抖得就像是在抽羊角风。李恪也不是没有招呼他们坐下过,但是这些人只有县丞和县尉还在品级之内,其他的人只能称之为小吏,在堂堂的辽王面前,他们哪敢落座。原本以为这位辽王殿下问上几句话,便会令他们下去的,谁知道会是现在这个结果。现在堂下站着的这些个人的心里这叫一个恨,早知道这样,就是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会和这个辽王殿下客气了。

    就在堂下之人暗自叫苦不迭之时,李恪的一名亲卫走到他的身旁,小声的提醒他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是不是应该准备点吃的了。思绪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的李恪,经过亲卫的这么一提醒,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真的有些饿了,再看看堂下的这些个官吏们正在苦不堪言的支撑着,不免有些觉得过意不去,先是让人找来一些座位让他们坐下,然后才让亲卫们去准备吃食。

    离开睦州之时,李恪就已经做好了到了这里吃不到什么东西的准备。虽说他在吃饭上没有那么多讲究,一定要多少个菜来显示自己身份的尊贵,但是让他去吃那些个粗茶淡饭,还真是有些难为他。对于他来说,每顿饭吃肉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来这里之前,他便吩咐手下随身携带了一些肉干、火腿之类的,便于携带的肉食。至于粮食,当初从猥琐男神仙那里骗来的药瓶里自然是有的是,取多取少都在与他的一念之间。除此之外,他的那些个亲卫们也都习惯于随身携带上,足够每个人吃上三天的食物,这其中一般都是烙饼以及肉干。这个习惯得益于当初李恪对闪电部队的培养,再加上李恪经常会临时起意出去打猎或者四处乱转,所以这个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

    亲卫得到李恪的命令,正要准备起身离开,到后面的院中做饭,李恪又把他给叫住,告诉他直接熬上一锅水,然后把烙饼以及肉干切碎,然后熬成一锅粥再端上来。下面的这些个人,都已经有日子没有正经吃过粮食了,如果做成菜端上来,他们的胃很有可能会难以消化。同时又吩咐其他的亲卫,找一口大柴锅到县城的中央,支起锅熬上一锅稀一点的粥,供城内的百姓前来取用,并且叮嘱亲卫一定要记得在锅内放一些盐巴,但是不能过咸。

    听到李恪的吩咐,堂下的这些个官吏们不由得大为感动,万万没有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王爷,居然会如此的细心,就连一些平时里别人都注意不到的细节,都能够考虑进去。看来这一次雉山县真的算是有救了,想到这里所有的人都不免热泪盈眶。

    这边的粥刚刚熬好,端上来还没有来得及吃,派去清溪请林清廉前来一叙的亲卫回来了。正如李恪事先预料的那样,林清廉借口自己生病并没有前来。而是派了他的一个管家,并且送来了二百斤粮食对于这次洪灾的捐献。前去请林清廉的人,并没有让那个管家和他一起进来,而是自己先进来汇报,然后再看李恪的意见,到底见还是不见那个管家。

    听完送信亲卫的汇报,堂下的那些个雉山县的官吏们,立刻便意识到这个林清廉要倒霉了,不由得暗暗的在心里解气。但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李恪并没有爆发雷霆之怒,反倒是平静的吩咐亲卫带那个管家进来说话。那个管家进来以后,李恪依然是非常平静的与那名管家闲聊了几句,并且让那个管家替他向林清廉表示问候,并转达他对林清廉主动捐献粮食的谢意。

    他的这番举动,让堂下的官吏们大为疑惑不解。他们的表情李恪自然是看在眼中,不过他也没有做出什么解释。实际上他现在也是有苦自己知,他的身边不过是二十个亲卫,即便是想采取什么措施,也要等到前往睦州调兵的郝童回来以后才可以。否则的话,万一林清廉不肯束手待擒,自己的这二十名亲卫,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万一那个林清廉决心拼个鱼死网破,先不说自己这些人能否将他拿下,哪怕是他见到是不可为,放火烧了自己的粮仓,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这件事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他是不会贸然采取行动的。

    就在李恪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派去邀请林清廉的那个亲卫走到他跟前,小声的告诉他,在去清溪的路上,他无意中发现清溪周围的山上似乎有人影攒动,由于不知道那些人影有何目的,他假借停下来休息的时间,做了个简短的侦察,初步判断似乎是有组织的行动,而且目标极有可能是针对林家的。

    这名亲卫在成为士卒之前是一名猎户,对于山林中的任何动静有着极其敏锐的反应,所以他既然开口汇报,就说明他对于自己的判断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听了他的回报,李恪先是皱紧了眉头,但是很快便舒展开。对此,他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应的策略:直接针对林清廉采取强硬的手段,肯定会被一些闲得难受的人所指责。但是,如果灾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吃大户的行为,就不是目前情况下的官府所能控制的行为。现如今县衙内的公差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那还有力气去镇压暴民劫取粮食。只要事后能够控制住局面,不使这些人失去控制,发生更大规模的骚乱,自己便完全可以找到开脱的借口。

    拿定主意以后,李恪这才把心思放在了吃饭上。却发现堂前的那些个雉山县的官吏们,一个个的已经撑得坐在地上直哼哼,顿时间没有了食欲。估摸着郝童这个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吩咐雉山县的这些个官吏们维护好雉山县治安后,直接带领亲卫去到城门口去等候郝童。等到双方汇合以后,转到赶往清溪。

    为了不引起混乱,在到达清溪之后,李恪吩咐郝童带领七十名亲卫先找地方隐蔽起来,然后他在那名猎户出身的亲卫的带领下,前往隐藏有灾民的山林去和他们谈判。

    很快的,李恪便在亲卫的带领下来到了隐藏有灾民的山林之外。由于他的突然到来,山林之中隐约的出现一阵骚乱,但是很快的便又恢复了平静。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意外,李恪两个人站在山林边解开衣服转了一圈,示意他二人并未携带任何武器之后,才低声向藏有人的地方喊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