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初唐第一猛将 >

第52章

初唐第一猛将-第52章

小说: 初唐第一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六章 李恪大婚

    第三十六章 李恪大婚

    一顿饭吃完,李恪这才算从混沌中恢复了常态。知道怞云一路舟车劳顿需要休息,更要和兄嫂聊聊家常,尽管心中有些不舍,还是主动地起身告辞。

    离开了杨府,李恪直奔皇宫而去。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天字第一号任务就是赶紧完婚,然后带着几位娇妻回到营州继续做自己的逍遥王爷去。

    长安城虽好,却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李世民已经动了撤换太子的心思。从去年底,就开始支持老四李泰在他的越王府办了个文学馆,这分明就是在照搬他年轻时的那一套。

    只可惜李泰这个人也是死狗扶不上墙的主。虽说他手底下也倒是找了几个名噪一时的年轻才俊,前来给他捧臭脚,只可惜这些人吟诗作赋还算像个样,弹琴作画也还说得过去。

    不过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几个颇有建树的酸腐书生,算个小聪明,抖个小机灵什么的还可以,若说到治国安邦,这些人和当初的天策府中的那些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说这些人在政治层面上根本就上不得台面,但是其中的意义却是非比寻常的,明眼人不难从中体会到李世民的心思。这也就助长了李泰的嚣张气焰,大有和太子李承乾唱对台戏的架势。

    虽说太子现在看起来有些日暮西山的感觉,但是近十年来,他可是经常地替李世民处理政务,而且口碑非常好,再加上他的太子身份,使得支持他的人仍旧是大有人在。

    而且和李泰不同的是,太子更善于隐忍。一旦自己犯了错误,立刻就会主动地承认错误,并且予以改正,这也使得朝中很多大臣愿意让他成为接班人。

    毕竟,对于那些大臣们来说,侍奉一个肯于接纳别人意见的君主,要比侍奉一个嚣张跋扈的君主安全得多。谁也不愿意侍奉一位喜怒无常,随时可能因心情不爽而诛杀大臣的君主。

    对于李恪来讲,不管是口蜜腹剑的李承乾还是喜怒无常的李泰。他们俩的那点小伎俩,在自己的面前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他也没有兴趣陪着他们玩儿。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逗一逗身边的美女,或者领兵去和高句丽玩一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更有趣。

    来到李世民的御书房,还不等他开口,李世民就挥了挥手说道:“免了吧。”示意旁边的人都退下后,问道:“是不是让朕给你赐婚?”

    “回禀父皇,儿臣正有此意。一转眼儿臣已经离开领地快半年的时间了,儿臣有点不放心那边。所以想大婚之后便回到领地。”

    “恐怕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吧?”

    “父皇,儿臣不明白您此话是何用意。”

    看到李恪有些惶恐,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你紧张什么,朕又没有说你做错了什么。”

    看到李恪没有说话,就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太子去过你的府上吧!事后又把武士彟的女儿介绍给你做了偏妃,一定是有所图谋吧?前两日青雀(李泰的小名)府中的杜楚客也曾去过你的府中,这两件事单独看有何不妥,但是放在一起来看呢?这恐怕就是促使你下定决心匆匆离京的根本原因。不知朕说的是否有错?”

    “父皇真乃神人也,什么事都逃不过父皇的法眼。确实如同父皇所言,儿臣以为不管是太子还是越王,都是父皇的儿子,儿臣的兄弟。再者父皇乃千古明君,这样做自然有您的深意在其中,儿臣愚钝不敢妄自揣摩,也就只好回返属地做好儿臣的本分。”

    李世民听后摇了摇头。“你呀……朕是越来越看不透你了!明明拥有不世之才,却不肯为朕分忧处理朝政。明明可以富甲一方,做个安乐王爷,却又把无数的金钱用于整顿军务。说你拥兵自重,你又把最强大的战力无偿的上交给朝廷。你该让朕怎样评价你!”

    “儿臣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为朝廷、为我大唐效力罢了。如果父皇担心儿臣有不轨之心,儿臣现在便可交出手中兵权,并且自请岭南作为儿臣的属地。”

    “唉!你是岁数越大,与朕越是疏远。朕何时曾经怀疑过你,朕只是感叹你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若不是你的身份过于敏感(李恪的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果说到身份的尊贵,他和李愔拥有两朝皇室的血统,是所有人都比不了的。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具有两朝皇族的血统,才注定他与皇位无缘。),朕又怎会容得那两个蠢材在这里胡搞一气!如若他二人再这样胡闹下去,朕就是天下所有人都反对,也要把皇位传给你!”

    “父皇万万不可!儿臣宁可一死,也绝不敢继承大统!”

    “难道你让朕眼看着朕和先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此败坏在他们的手中不成?”

    “父皇,太子和越王只是一时糊涂,没有看出父皇的这番苦心,这才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举措。父皇完全可以派出老成之人对他们多多加以劝诫,从而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父皇的良苦用心。他们都是聪颖之人,想必不难理会父皇之意。”

    “就依你所言吧。这件事暂且就到这里,下面说说你的婚事。半月后就是黄道吉日,你就把婚事给办了吧。你的这桩婚事已经拖得太久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谢父皇,儿臣这就回去准备相关事宜。”

    “朕自付亏欠你良多,你的婚事就由朕负责吧,你只管在府中等着迎娶王妃吧。”

    “谢父皇恩典!”

    现代人结婚,总觉得太过麻烦,一场婚礼下来整个人就像脱了层皮。可是如果和古代的婚礼比起来,现代的婚礼程序只能称之为小儿科。如果说现代的婚礼等级是麻烦的话,那么古代的婚礼等级就是令人发指。尤其是像李恪这样身份尊贵之人,一道道繁琐的程序会令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感到****。

    李恪就是在经历了这种****的繁琐到了极点的程序后,几乎是手脚并用,爬进了洞房的。

    一进洞房,他便瘫倒在座椅之上,耷拉着舌头一阵狂喘。

    喝过合卺酒,李恪便迫不及待的爬上了床。

    有气无力的对已经是人面桃花的!怞云说道:“这哪是结婚啊!分明就是在给我上大刑!怞云你是不知道,从早上天没亮那帮子礼部的老家伙们便开始摆布我,一会儿让我干这个,一会儿让我干那个,溜溜的一天,硬是连坐下来喘口气的功夫都不给我。这家伙,比本王当初上战场厮杀都要辛苦!

    “殿下,您哪里不舒服,怞云给您捶捶吧?”

    “**一刻值千金,怞云……”

    非常抱歉,写到一半突然得到消息,下午要出趟差。原本要分成两章好好写一下大婚的场景的,可惜时间上来不急了,只好把两章凑到一起,简单的一笔带过。漫步在这里向大家告罪了!今天只有一章了。另外,明天更新的时间没有保证,就看漫步是否可以赶得回来。

    另:漫步厚颜无耻的在这里说一句,兄弟们麻烦您受累,在书页“加入收藏”那里点一下。俺需要兄弟们的支持!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三十七章 携美同行

    第三十七章 携美同行

    四月十五,在京城内住了四个月以后,李恪终于启程返回营州。

    这一次回去的时候,队伍中新增加了两个新面孔,两个王妃杨怞云以及武约(武则天)。

    队伍中增加了女眷,赶路的速度明显的降了下来。不过李恪也并不着急,回去也没有什么要做,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多陪陪她们。

    这一次,李恪的队伍没有走老路,而是出了长安便一路向北,一直抵达云中以后,再北出长城然后一路向东。之所以这样走,是为了满足一下三位王妃想看看草原的愿望。

    这个时候,东突厥已经被大唐吞并天山以东的广大区域都在大唐的实际控制范围以内,而回纥的控制范围则在现在的外蒙一带,与大唐的关系打打和和,谁也没有能力真正的打下对方。

    李恪他们所走的路线距离大唐与回纥的交界处还很遥远,所以他们的队伍还是非常安全的。

    这一日,李恪率领着几十名侍卫骑马出去撒了个欢儿。老是这么慢吞吞的行驶,实在是令他提不起兴趣。所以,离京后不久便开始借口战马要保持良好的战斗力,然后带着一些人出去跑上一大圈,然后再与队伍汇合,一同前进。

    杨怞云等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做法,除了刚进入草原的时候跟着他一起策马狂奔了一次以外,剩下的日子都是他愿意干嘛就随他去,她们则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玩法。

    李恪回到三女所在的马车上时,发现三个人眼睛都有些微微发红,像是刚刚哭过似的。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问她们怎么了。

    云儿服侍他坐下后这才说道:“刚才我们闲暇无事,王妃(杨怞云)便弹了一首昭君出塞曲。我和明空听得上瘾,就请王妃再弹一曲,王妃说殿下也曾专门为昭君做过一曲,就弹给我们听了。想不到我们听着听着就忍不住为昭君的遭遇落了泪。”

    李恪听后微微一笑,道:“那首曲子是有些令人伤感。不如我再弹上一首高兴点的吧。”

    李恪平日几乎从不弹琴,云儿和武约只是听说过,李恪曾经在中秋夜凭借诗词以及一曲琴曲令杨怞云为之倾倒,今天难得他有这个兴趣,当然十分的好奇他所弹的什么魔力,居然让杨怞云这个以琴棋书画闻名天下的大才女也为之倾倒。

    李恪在琴旁坐了下来,试了试琴音,然后开始试着去弹。后世的时候,李恪只是喜欢唱歌,并没有关注过曲谱。再加上古代的声调是宫、商、角、徵、羽五声调,与后世通用的七声调不同,他需要慢慢地找准声调。

    经过一番调试,后世的一首“沧海一声笑”有一次被他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