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第一猛将-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楼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大唐神威大炮的杀伤力,不过它也有很多的缺点,首先来讲它的自重太高,无法在土地上自由的行进,要想让它前进就必须在地面之上铺上厚木板,其次它的行动速度过于缓慢,至少需要上百人推动才能前行。最后一点就是它的存在有些鸡肋,要想将它运抵城墙边,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推动,还要有很多人在前面铺厚木板(半尺厚长两丈以上的木板可不是一个士卒就能拿得起来的),还要事先将护城河填平,这些工作都做完,士卒们直接就可以抬着攻城梯攻城了,哪还用得到它这么笨重的攻城器械出场。所以这东西的威慑力远远大于实际用途。
看到城外如此浩大的场面,守在城墙之上的大唐士卒,即便是个傻子也知道对方这是要来真的了,前几天的攻城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热身,是要打探一番守城方的准备。真正的考验将从这一天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不会再像前几天那么轻松了。想到这里,站在城墙之上大唐士卒,都忍不住的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城外联军阵中的牛角号声响起,这代表着城外的联军将要发起新一天的第一波攻势。三面城墙就是九万人啊,虽然不可能同时发动进攻,但是想一想就足够令人头皮一阵发麻的了,城墙上的大唐士卒开始一遍接着一遍的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唯恐会在关键时刻出现致命的故障,那可是关系到个人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城外的联军部队终于开始向前移动,这一次三面城墙外的联军都选择了五千人作为第一轮的进攻。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们没有采取严密的阵形,而是采取散兵阵形,无序的在整座城墙的范围内散开,并缓慢的向前推进。
这无疑会令神威大炮的威力大为的减弱,于是李忠马上变下达了神威大炮警戒待命,密切注意对方攻城器械动向的命令,在他没有下达开炮的命令之前,严禁擅自开火。
很快的,城外的联军便进入到了令他们胆战心惊的,距离城墙只有五百步的死亡地带,但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预料之中的炮火并没有降临到他们的头上,这多少有些令他们感到意外。胆战心惊的走到距离城墙还有三百步的时候,守城的床弩开始对着城外射击。不过这并不令正在向前推进的联军士卒害怕,毕竟城墙上的床弩只有十架,以目前的散兵阵型来看,一次最多也就可以射到十个人,除非是非常的倒霉,否则的话并没有什么威胁可言。
进入到距离城墙还有二百步的时候,仍旧没有遭到大唐方面的炮火袭击,联军士卒们开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先是小跑,等到进入到一百六十步以后,面对着满天的箭雨,所有的联军士卒就像屁股后面有猛兽追赶一般,撒开两条腿玩儿了命似的往前狂奔。
一个个的联军士卒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但是那些没有倒下的人却仍旧不要命的往前奔跑,甚至于连手中的兵器和盾牌也扔掉了,却仍旧要往城下跑,这不禁令城墙上的大唐士卒感到非常的意外。连武器都没有了,还往城下跑个什么劲儿,难道说这些人都活腻了,主动地跑过来送死?
但是,很快就有眼睛比较尖的士卒发现,这些个正在往城墙下跑的联军士卒,他们的身体看上去都显得非常的臃肿,只不过令他们想不明白的是,身材如此臃肿的人,怎么会有如此敏捷的身形,而且其中还有人在身中数箭的情况下,仍然像没事人一样的往前跑,简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就在他将自己的发现说给身边的士卒们听,并引起他们的注意以后,于是也纷纷的加入到了探讨之中。一名校尉在听到他们的议论后,不禁两眼一瞪,骂道:“一帮蠢货,难道你们还没看出来吗。这些人身上都挂着土袋呢,他们这是要填护城河!步枪兵上前,给我瞄准了射击,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护城河!”
第八十章 平倭 十五
第八十章平倭十五
陵州城内不过只有一千步枪兵,平均分到四面城墙之上,每一面城墙之上也不过只有两百五十名步枪兵,想要依靠这两百五十人将五千名发动进攻的联军士卒全部都阻拦住,原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说连弩兵这个时候也放弃了抛射,转而用直射的方式对城外的联军士卒进行射击,但是可供射击的射击孔就那么些,根本就容不下那么多人同时进行射击。
最终,城外发起进攻的联军士卒,至少有三千人冲到了护城河前,并且成功的将身上携带的沙袋抛进了护城河内。在完成了这个工作以后,这些个联军的士卒转身便往回跑,由于身上减轻了数十斤的重量,这些个联军的士卒们在往回跑的时候,速度居然比发起冲锋的时候还要快上三分。
整整的一天时间里,城外的联军士卒都在不停的对着护城河,做着相同的动作,一直到黄昏时分他们收兵的时候,一共进行了五次针对护城河所发起的冲锋,通过这五次的冲锋,他们已经成功的使部分护城河的宽度,由一开始的时候的三丈,缩减到目前的不到一丈。
为此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则是,负责背土填埋护城河的两支各五千人的队伍,等到他们收兵的时候,还只剩下三千人左右,这也就意味了他们这一天的行动总计损失了两万人。
还没有进行正面的厮杀,也没有发动正式的攻城,仅仅是为了填埋护城河便损失了如此多的士卒,这不得不令守城的大唐士卒为他们的疯狂举动而感到震惊。不过好在这一天终于结束,守城的大唐士卒终于可以缓上一口气了。即便是久经沙场的他们,在面对一群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的人的时候,毫无顾忌的杀戮也会令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哪怕这些人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的心中也会不舒服。
辛苦作战了一天大唐士卒们,在吃过晚饭以后,便早早的爬上了各自的床铺,他们需要通过充足的睡眠来补充这一日作战带给他们疲倦,这种疲倦不止是体力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
夜深以后,一些个大唐的士卒,被自己的同伴用绳索拴着的吊篮,悄悄的放到了城墙外面。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的将白天里射出的弩箭都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吊篮送回到城内去。这场战争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城内的物资更是得不到任何的补充,所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能够获得的就要想尽办法获得。城外的这些个弩箭大部分都很可能已经折断,但是只要箭头没事,捡回去以后换一根新的箭杆就可以再一次利用上。
在漆黑的夜里寻找地上的弩箭,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从南门外城墙出去的一百名士卒,忙碌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也不过才收集了两万多枚弩箭,这仅仅相当于白日里消耗量的四成左右,照这个进度下去,要想将所有的弩箭收集回来,只要也要到后半夜了。
当他们再一次将收获的箭头通过吊篮送回到城墙之上,并且再次来到护城河外准备收集弩箭的时候,其中一名站得距离城墙较远的士卒,突然间听到更远的地方隐约间传来一阵动静,于是便招呼了一名距离自己较近的同伴,两个人悄悄的往远处走去,想看看远处到底是什么发出的动静。
等到他们两个人走到了距离城墙至少有五六百步的地方,便可以隐约的看到远方到处都是晃动的人影,人影中更是可以看到很多巨大的黑影。两个人立即便明白了,对方这是要趁着黑夜的掩护,将这些个笨重的攻城器械运到城墙外,然后在发起突然袭击。想到这里,两个人赶紧转身便往回跑,一边往回跑一边扯开嗓子用尽全身的气力喊道:“敌袭!敌袭!!赶紧向将军报告,他们有很多的攻城器械!”
他们二人刚才距离对方的部队至少还有二三百步,如果他们悄悄的往回跑的话,完全可以安全的返回到城内。但是为了给城内的大唐军队多赢取一些准备时间,他二人只好通过高声的呼喊,来提醒正在距离城墙一百多步的地方收集弩箭的同伴们,然后再让他们将这个消息传回到城内。
他二人此刻正处于距离城墙五六百步的地方,只要对方派出骑兵前来追击,他们就基本上没有回到城墙之上的可能了。但是在这种危机紧要的关头,多争取出哪怕是几息的时间,也能够令最终的守城胜利,多获得继续的胜算。所以两个人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向远处的同伴高声示警,只要能令更多的同伴活下去,他们即使是为此葬送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城墙之上高高悬挂起的灯笼,可以照亮城外近百部的距离。当正在拼命往会奔跑的两个人,看到正在收集弩箭的同伴们迅速的回到护城河对岸,并且通过吊篮回到城墙之上后,止住了奔跑的步伐,抽出了腰间的佩刀,毅然决然的向着身后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处迎了过去。即便是死,他们也要拉上两个垫背的再说。
这个时候的城内,已经在接到报警的第一时间叫醒了所有正在睡觉的士卒,并且开始进行战前准备。而城墙之上,刚刚回到城头的那些个负责收集弩箭的士卒们,则正在紧张的向城外张望,他们是如此迫切的希望看到,那两名率先发出警报的同伴,能够尽快的出现在他们的视线所及的地方。
但是伴随着黑暗中传来的马蹄声以及两声怒吼声的响起,他们的心都不禁变得沉重起来。虽然他们的心里都知道,仅凭着腰间的佩刀就想和对方的骑兵抗衡,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们仍旧在期望着奇迹能够在这个时候诞生。
高高升起在半空中灯笼只能照亮百步的距离,再远处就是一片黑暗,即便是眼神再好的大唐士卒,也不可能透过黑暗看到远处所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现在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祈祷和等待。
黑暗中先是传来一声战马的嘶鸣声,紧接着便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