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第一猛将-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给我预备了些什么结婚礼物呢?”
“五十万斤白银,外加两百万贯铜钱,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你也知道我刚刚进京,具体的都有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那些铜钱正在路上,一时半会儿……喂,我说你们两个这是什么表情?”
被李恪在额头上轻轻地点了一下后,两个人终于从震惊中缓了过来,揉了揉两腮李治苦笑着说道:“三哥,你这哪是给我预备的结婚礼物啊!分明是给国库预备的!”
“不是还有五十车的礼物吗!那可是你嫂子们精心给你挑选的,保准不会让你失望的就是了。”
“对了,三哥,你好像说还有二百万的铜钱是吧,干嘛不一起拉来啊?不行,我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半!”
“一起拉来?你知道有多少吗?至少要装八千多车!别说我的辽王府没有那么多地方装,就是有我也没有那么多车拉啊!即便是有这么多车,你有地方放吗?这这次可是特意从全国各地的分号分别送来的,为的就是能给出你时间来一点点的将这些钱找地方处理。”
李治听后不由得挠了挠头,有些尴尬的说道:“也是,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还记得上一次你给朝廷一百万贯的时候,户部可是足足的运了好几天才拉完的。”说到这里,猛然间脸色一变,一脸贱相的凑到李恪的跟前,神秘兮兮的说道:“三哥一定还不知道吧,兕子也已经有了心上人了,等我大婚以后,最迟明年春天……哎呦……”
李明达满脸羞涩的伸出手在李治的胳膊上狠狠地拧了一把,然后用细若蚊呐的声音辩解道:“三哥,别听九哥胡说。不是的……”
“哦?不知道是哪家的勋贵能有如此的幸运,能够被我们最漂亮、最温柔、最最可人的晋阳公主看中呢?”
“三哥……”李明达的脸上升起了两朵红云。
“三哥,说起来这个幸运的家伙你还认识呢!而且他还对你推崇备至,谁要是敢在他面前说你一个不字,这家伙绝对敢和他去拼命!这一点就连我这个当太子的都自愧不如!”
“哦?有这事?不过和你们相仿的朝中勋贵子弟,我就不是很熟悉了,实在是想不起有谁能力让我们的小兕子所看重。”
“别人都说三哥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不世奇才,想不到也有三哥不知道的事情!还是我来告诉三哥吧。这个小子并非什么勋贵家的子弟,而是我大唐军校的第一批毕业学员,名叫袁诤。不知道三哥对他可有印象?”
“袁诤?竟然是他?不错,兕子很有眼光嘛!这个袁诤可以算得上是那一届最优秀的学员之一,如果在军队中好好的锤炼十几年,必将成为一代名将。兕子如果真的能和他在一起的话,倒也算不上委屈了自己。只不过……这个袁诤已经二十多了吧,还没有结婚吗?”
一直低着头的李明达这个时候突然间抬起头说道:“袁诤说了,三哥说过一个男人就当以事业为重,所以他决定没有事业未成之前绝不成婚。”
“三哥,看到没有,如今的兕子就是这样,只要有人提到那个袁诤,立刻便来了精神。”
“哈哈……这就对了!大男人就当如此!兕子,三哥支持你!”
第五十六章 李治大婚 下
第五十六章李治大婚下
甘露殿内,宫中的宦官、侍卫早早的便在菜上齐以后就被李世民给打发了出去。只剩下他和李恪两个人坐在桌前,桌子上只有几样很简单的菜式以及一壶酒。
“父皇,您还是这么的节俭。如今周边没有战事,国内也没有灾害,您完全可以让自己吃得好一点嘛。”
“习惯了,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再说由俭入奢易,可是再想由奢回到俭可就不容易了。”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一定谨记在心。”
“为德,你比以前在朕的面前更加拘束了,是不是还在为那件事而生朕的气?你应该知道……为父这也是迫不得已啊!”
“父皇,您多虑了。其实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儿臣虽然不能经常回来,但是和太子并没有因此而生分。对了,父皇,儿臣听说兕子已经有了心上人,而且是我大唐军校的佼佼者。”
李世民的脸上浮现出了慈爱的神情。“都是你的功劳啊!不但保住了兕子的命,更加培养出了一批人才。嗯,这个袁诤颇有药师(李靖)当年的风采……你这些年可是没少给我大唐挖掘人才啊!先是薛礼,继而是姜文晖、李忠,军校那边也是,第一批出来的那些人,将来都是很不错的将领。就连程怀亮、房遗爱这等令京城无数人头疼不已的小家伙,也被你培养成统领一方的大将……”
“儿臣哪有那个本领,这都是他们自己肯上进,不然的话儿臣总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不是。”
李世民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却迟迟的没有将杯中酒喝下,过了许久这才说道:“为德,为父最近感觉到自己老了很多,很多时候都感觉到力不从心……你能不能告诉我,我还能活多久?”
李恪听后一愣。“父皇,这……”
“无碍的,你只管实话实说好了。你不知道,为父最近经常梦到皇后以及你的母亲,就知道我距离去见她们的十日已经不久了。只不过我心中尚且有心愿未了,所以想知道是否还有时间去做。”
“父皇……而陈不是曾经给过您一颗丹药吗?您何不……”
李世民听后摇了摇头,说道:“我从十几岁便开始带兵打仗,一转眼间三十余年便过去了,即便是我登基做了皇帝也有二十余年,眼见着当初跟随在我身边的那些个文武官员,一个个的都离我而去,我不但感觉到累了,同样也感觉到了孤单。身边连个能够说话的人都没有,纵使我能够再活一百年又能如何?告诉我,不要欺骗我。”
李恪离开了作为,泪流满面的跪倒在地说道:“父皇,根据儿臣了解,您还有不到两年的阳寿。”
李世民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倒是微微的笑了笑,说道:“没事的,起来吧。对了,为父还没有问你,此番出征百济、新罗,为何要大开杀戒?这可并非是你的做事风格啊。”
李恪咬牙切齿的说道:“后世的时候,这两个弹丸之地以及鸭绿江以南地区合并成为一个国家,而且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属国。只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他们脱离出去,并且趁着我国虚弱的时候在经济上超越了我们。从那以后就变得越发的狂妄,不但一再的贬低我们,甚至于篡改他们的历史,尤其过分的事他们居然将我大唐形容成偏安于西南一隅的弱小国家,而我大唐所有的其他领土俱为他们所有!对于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国度,儿臣恨不得将他们斩尽杀绝方解心头之恨!”
“果不其然!我就知道你这么做肯定和你所知道的后世的事情不无关联。”说到这里,李世民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全部消失,非常严肃地说道:“下个月李治就要大婚了,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朕不想妄动刀兵。但是,四个月后朕要御驾亲征,你可有信心随朕在一年半内踏平倭国吗?”
李恪听后不由得一愣,问道:“父皇,您这是何意?为何……”
“朕曾经听你说过,倭国这个弹丸之地,曾在后世乱我领土,杀我百姓。朕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要将之扼杀!”
“父皇,儿臣只要用半年时间,便可以将倭国变为焦土,何劳父皇御驾亲征!”
“为德啊。朕乃是马上皇帝,又怎愿意在床榻之上辞世?如今只有西域和倭国两处供朕选择,可是此去西域路途遥远,只怕朕尚未到达便要离去,所以这最后一次出征也就只能是前往倭国了。”
“……儿臣明白了,儿臣会提前做好准备的。”
李世民为李治挑选的太子妃,乃是户部一位姓张的侍郎的女儿,据说此女虽说不是十分的漂亮,却是一位知书达理之人,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日后倒也具备母仪天下的标准。
太子大婚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所以早在李恪到来之前的两个月前便开始张罗。不过这些全部都由户部出钱,然后礼部按照古礼按部就班的去做,当事人李治倒是不用去管。李恪没有进京之前,他还可以整日里装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来,然而李恪这一进京踏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刻一般,有事没事的就找出各种借口往辽王府跑。非只是他就连晋阳公主整日里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一同前往辽王府跑。
对此李恪曾经提醒李治,朝廷律令规定太子不得结交朝中官员,更加不得和亲王来往密切。谁知李治对此毫不在意,先是说父皇不会反对他来这里,继而又说即便是不当这个太子也无所谓,正好可以跟着三哥一起做生意挣大钱,还可以落得个逍遥自在。
李治也没来得及往辽王府跑了几趟,便由于大婚临近诸多礼仪要提前学习,而不得不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这上面,学习古礼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情,一天下来累的人腰酸背疼、头晕眼花的,浑身发软的他也就没有精力再往宫外跑。
太子大婚过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李世民便要御驾亲征,这个消息当李世民一在朝堂之上宣布,便立即引来一片哗然。顷刻间朝堂之上一片反对之声,然而李世民根本就不顾及朝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的要如此做,并且吩咐兵部和户部以及工部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
房遗爱只在京城内逗留了十天,便被李恪提前发回了沈阳,让他通知沈阳方面提前做好出征的准备。房遗爱在沈阳也不过短短的停留了一天,便起身返回北海城。出征倭国少不了战舰,如今的营州海军大部分集中在北海城,他这个北海城的主将自然要提前做好出征的准备。此番出征倭国的目的李恪早就已经告诉了他,那就是以最大限度的杀伤为目的,这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