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初唐第一猛将 >

第204章

初唐第一猛将-第204章

小说: 初唐第一猛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一下整体的效果。

    其实,这里同时进行研发的并不止汽车一项,在发动机被研制出来以后,便将研发团队一分为二,开始研制可以安装在战船上的大型蒸汽发动机。经过大家废寝忘食的研制,实验已经到了最关键的地方,只不过由于水面之上的制动与陆地上不同,大家一时间没有转过这个弯来,把大把的力气放在了如何才能使制动效果,达到陆地上的制动效果上,才使得最后的实验一直无法进行。

    还是李恪一语道破了天机:水面之上没有任何凭靠,制动效果自然不可能达到路上标准,与其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这上面,倒不如想想有没有其它可以改进的地方。

    负责研发的工匠们也想让李恪看看他们的研发成果,但是此时的河面之上早已被冰封住,也就只好作罢。

第四十二章 开着汽车进沈阳

    第四十二章开着汽车进沈阳

    李恪足足的在营州城内等了十天,汽车才算整体装配完毕。不得不说,年轻人设计的汽车和工部制造局的那帮子老工匠们相比较,首先在设计的理念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工匠们设计出来的汽车,看起来呆头呆脑的,而营州的这帮子以年轻人为主导的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汽车,首先在外观上就要精致得多,每一个钢铁铸造的构件,都被打磨得锃光瓦亮。整体外形上看上去工部制造局制造出来的那辆做工粗糙的汽车,就像是在棺材的底下安了四个轮子,而营州这边的制造出来的样品,至少在外观上非常的流畅,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车轮所采用的是包铁的轮胎,看上去有些不太协调。

    实验的场地也不再像工部制造局那样,在厂房内进行试验,而将院中的厚厚积雪清除干净,从宽敞的院子中进行测试。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李恪这一次没有主动地要求上去试车,而是交给了一名参与研制的年轻小伙子上去试车。

    经过一番复杂的启动过程以后,在黑烟滚滚中汽车终于缓缓地开始向前移动,经过了起步阶段以后,速度开始逐渐的提升,最终的速度定格在了成年人快速奔跑的速度上。这个时速还是有点慢,不过第一辆车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速度,已经非常之令李恪满意。

    等到汽车停下来以后,李恪伸手拍了拍走到自己面前的那个试车的小伙子的肩膀,说道:“不错,非常不错。本王为你们感到骄傲!”说到这里他转过身向着陪在身边的设计人员们说道:“这段时间你们大家辛苦了,稍晚些时候本王会安排人给你们送来酒肉。本王要为你们庆功,你们为我大唐做了一件了不起的贡献。当然,奖励绝对不止是一顿酒肉那么简单,本王的奖励一定会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的!”

    说完以后,李恪叫上了王海川,然后离开了院落。

    “海川,此番设计并且制造出汽车来,你可谓是功不可没,说说你有什么要求吗?有什么想法都尽管说,只要是本王能够做到的,都会满足你的要求的。”

    王海川由于激动地缘故,脸上呈现出一片潮红。想了半天以后,这才说道:“殿下,我……我想跟随在殿下的身边。”

    “哦?”李恪听后一愣,问道:“为何要跟随在本王身边。”

    “属下知道,殿下一定还有很多知识没有传授于我们,只不过殿下的事情太多,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您所掌握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我们,所以属下想跟随在殿下的身边,等到殿下有时间的时候,属下好向殿下讨教。属下知道这个请求有些过分,但是还望殿下能够应允。”

    李恪听到后不由得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海川,不使本王不愿意传授于你,实在是有很多东西要么是本王也并不清楚,也么就是那些知识太过深奥,你们现在就如同刚刚能够站立的稚童,如果直接教你该如何奔跑,对你们没有任何的帮助。”

    “殿下,属下……”

    “海川,本王答应你,只要你能令这汽车的速度,达到战马奔跑的速度,本王便告诉你更多的。”

    “谢过殿下!”王海川的脸上流露出诡计得逞的笑容。

    李恪见状也不由得笑了笑,说道:“给你提个建议,也许会对你提高速度有帮助。”

    王海川双眼一亮,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真的吗?殿下请讲!”

    “动力输出的地方,安装上一个铁箱。把发动机和传动轴分成两体,然后在头部安装上齿轮,让它们通过齿轮咬合进行工作,而不是现在的直接利用发动机带动传动轴工作。传动轴与发动机相交处的齿轮要准备出三到五个大小不等的齿轮,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最大的齿轮和发动机进行咬合工作,随着速度的提升,逐渐的用更小的齿轮代替最初的大齿轮,这样一来在发动机的转速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传动轴的转速却得到加快,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速度提升起来。”

    王海川的眼睛一亮,随之又黯淡了下来。“殿下,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吧?如果齿轮是活动的,那么就势必不能工作了。”

    “你可以在传动轴的头部刻出几道凹槽,使得那些个齿轮可以前后移动,但是又不影响正常工作嘛。另外你在这变速箱上加上一个专门用于操控的拉杆,用于控制不同的齿轮。不过这个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会有很多。所以你现在的任务并不是把心思都用在变速箱上,而是让今天所实验的这辆车,可以真正的能够在路上行驶,而不是只能在试验场地中行驶。”

    “殿下,属下可以保证,这辆汽车绝对可以在官道上行驶。”

    “哦?你就这么有把握吗?要知道在官道上行驶,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还有就是你的这辆汽车,能够一口气行驶多远?如果只能行驶十几二十里的话,那可是远远地不能满足本王的需要的。”

    “回殿下,根据我们的认真计算,这辆车最多行进十里就要添加煤炭,只要煤炭和水不用光之前,这辆车就可以做到不间断的向前行驶。不过要想保证这辆车的行驶速度,应该在三里左右就要添加一次煤炭和水。”

    王海川的一番话,使得李恪想起来了小的时候,而且是没有穿越来大唐之前的时候,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解放前的老火车。那时的火车就是蒸汽机机头,需要有一名工人不停地向锅炉内铲煤。难道说这个汽车也要专门配置一名铲煤的工人?问题是工人站在哪里呢?

    像是了解到李恪的疑惑,王海川解释道:“殿下,我们在发动机的后面,设置了一处隐蔽的储存煤炭的箱子,并且在驾驶的地方设置了一处控制阀门,只要按住控制阀门一息的时间,便可以将粉末状的煤炭加入到加热室内。箱内的煤炭可以保证汽车一口气行驶上百里,如果再远的话就需要另行准备更大的储存器皿了。”

    “哦?”李恪的脸上流露出笑意。问道:“海川,有没有兴趣开着汽车陪本王去沈阳?”

    “……是。”王海川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明白了李恪的用意,非常痛快的便答应了下来。

第四十三章 李恪的心思

    第四十三章李恪的心思

    驾驶着一辆刚刚经过简单测试的汽车,前往二百多里以外的沈阳,李恪的这一举动也可谓是大胆之极。尽管他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他依然还是太过于低估了大唐的汽车制造水平,与后世的制造水平上的巨大差距。首先,在汽车的减震方面双方就具有极大地差距,连橡胶轮胎都没有的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行驶,其颠簸程度简直是比起上刑好不到哪里去。

    刚刚离开营州的时候,李恪的老婆们出于好奇心,还轮番的坐上去实验一番,但是行驶了不到十里路以后,便再也没有人肯坐在上面受罪。李恪也不过是坚持了二十余里,便犹豫颠簸的他都快散了架,而不得不改骑战马前进。

    第一天宿营的时候,整个队伍只是前进了四十余里,便不得不停止了前进。没有办法,从二十里过后,这辆汽车便开始不停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向什么螺母脱落、发动机过热、方向盘松动等各种各样的大小毛病,便接二连三的出现,使得王海川忙得头晕眼花的。不过万幸的是,一直到宿营的时候为止,汽车都能够进行正常的行驶,这倒是令李恪大为惊奇。他之所以提出要驾驶汽车前往沈阳,并非是一时兴起想要炫耀一番,而是想通过此番的长途跋涉,使得这辆汽车设计中的毛病,都能够通过远行全部的呈现出来。哪怕是最终抵达沈阳的时候,这辆汽车已经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只要能够把其中设计不合理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都一一的呈现出来,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等到王海川回到营州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进,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汽车,将会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来。那时的汽车才真正的初步具备了代步的要求,也就具备了批量生产的可能。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准备出发继续赶路的时候,汽车突然间罢工,王海川想尽了一切办法,都不能使得汽车发动起来。李恪在得到消息以后,经过一番检查终于发现,原来是由于汽车就停在露天之中,由于外面的温度过低,从而造成发动机内的蒸汽结冰,这才使得汽车无法发动起来。于是指点王海川在汽车的下面点起几堆篝火,慢慢的将整个车子都给考热,使得存留在发动机内部的冰融化开,汽车这才重新发动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里,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地面的积雪较厚,使得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始终维持在每天四十里左右。到了第四天宿营的时候,这辆汽车从外观上看,已经不复刚刚组装完毕时那么光鲜亮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王海川拆开进行过维修,所以看上去更像是个打满了补丁的百年前的老爷车。

    第五天一大早,由于距离沈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