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时空之门1619 >

第292章

时空之门1619-第292章

小说: 时空之门1619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

    朱由检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可是在他登上大明皇帝的宝座之前,他只是知道这个摊子很烂,但是烂到什么程度了,他并不知道。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朱由检在紫禁城里非常的缺乏安全感。他的祖父、父亲和哥哥都曾经是大明王朝这个天朝上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可是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死的离奇古怪,这让刚刚从信王府搬进紫禁城的他无时不刻的感到紧张和危机。

    对于朱由检来说,他认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不是别人,就是这个正在他面前恭恭敬敬的等着他发号施令的老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要是知道朱由检皇帝把自己当成他的一个生命安全的威胁的话,那他肯定会觉得非常的冤枉的。

    魏忠贤也知道为什么朱由检对自己防备堤防的厉害。在天启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掌握着大明王朝的特务势力的魏忠贤确实一直有派人监视和控制朱由检的行为。可这不是他个人的想法和态度。

    作为前一任皇帝的心腹,不管是皇帝的直接授意也好,还是皇帝的暗中暗示也好,就是出于一个心腹之臣的天然使命来说,对于可能威胁皇帝地位的一切因素,他都是必须全面的进行防备的。

    对于魏忠贤来说,朱由检甚至都不是他防备和监视的主要对象。他的主要防备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在明末各种宫廷谜案中身影重重的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如果不是现在朱由检已经不信任他了,他早就命令人手在宫中调查天启皇帝的离奇死因了。

    魏忠贤甚至一直怀疑,天启皇帝无缘无故的落水,绝对和郑贵妃这个把持宫闱大权几十年的女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魏忠贤虽然身体部件残缺了,但他并不是一个精神变态的家伙,他也是有着正常的感情的人。对于天启皇帝,魏忠贤是真心的忠诚和爱护的。魏忠贤没读过书,是个地痞无赖的出身不假,可是这种出身决定了魏忠贤内心深处一直有着浓厚的报恩情节。

    他对于天启皇帝的效忠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这种效忠带来了巨大的权势。可是另一方面,魏忠贤背着骂名兢兢业业的当着大明王朝的这个家,确确实实有着一定的报答天启皇帝的知遇之恩的因素。

    1627年九月的魏忠贤还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得个分尸示众的悲惨下场。他心里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是天顺朝的王振、正德朝的刘瑾那样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嘉靖朝的黄锦、万历朝的冯保这样的人。黄锦和冯保都在当时掌握着巨大的权威和势力,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皇帝的授意。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在认识到新皇并没有准备遵从先皇的遗嘱重用自己的意思,并且还非常厌恶自己之后,已经做出了所有努力的魏忠贤心灰意冷。他已经不再在乎朝政的事情了。魏忠贤默默的等着新皇的人手接管自己手中的内外权力,为自己被发配到南京看守皇陵和种地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魏忠贤,你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

    朱由检和朱由校不同,他并不是作为太子而存在的。藩王的教育和太子的教育截然不同,虽然小时候,朱由检和作为太子的朱由校接受过一样的讲学待遇,受过相同的儒学教育。可是他并没有相应的官员作为以后政治上的帮手被事先准备好。而且关于怎么做皇帝,怎么处理政务的帝王教育,朱由检也没有接受过。

    所以,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深感不安的朱由检缺乏帮手。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他感到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遵从自己哥哥的遗嘱“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依靠魏忠贤的政治智慧,居然成了朱由检唯一的选择。

    魏忠贤听到朱由检的话一下子愣住了。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他几乎从来没有向魏忠贤咨询过任何问题。两人之间的交流仅仅就是自己向他汇报一些奏折大事,然后新皇就会不冷不热的把自己打发走,一句多余的话也不会和自己说。今天,新皇居然用一种难得一见的态度询问自己的看法,这让心灰意冷的魏忠贤非常的意外。

    不过魏忠贤并不认为这是新皇即将重新重用自己的信号。他知道新皇之所以会询问自己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新皇还没有可靠的帮手。这个重视儒学,简直就像个年轻儒生一般的新皇相信的只有文官大臣。所以他神态冷淡的对朱由检说道:

    “皇爷,这乱民流寇的事情,也不是如今才有的事情。陕西也好,山西也好,河南也好,这些地方都是从神庙老爷(万历皇帝)晚年的时候开始就连年灾荒的。这老百姓可不知道圣人的道理,他们吃饱了肚子就会老老实实,吃不饱肚子没的吃了,就要造反闹事。”

    听到魏忠贤臧否圣贤的道理,朱由检的眉头不由得一皱。可是他没说什么,反而示意魏忠贤继续说下去。

    魏忠贤敏感的发现了新皇的不悦,可是他心里嗤笑了一声继续说道:

    “朝廷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地方上的灾荒,应对起来无非在于免税和救济这两块而已。不过这地方上凡是到了要造反闹事的百姓,差不多都是没有田地的穷汉,免税的好处只会落到地方官绅的头上。”

    “倒是救济这一块对于老百姓还有些好处。可是这发放救济要依靠地方上的官员们。但是,地方上的官员大多是贪财的。这救济到了地方,能剩下一二层发到百姓的手里就是好的了。故而朝廷在下拨粮款的时候,总要多准备一些,把地方官员的好处也筹算进来,总要让百姓多多得些好处才好。”

    朱由检听不得魏忠贤这个宦官说文官的坏处。听到这里他肚子里已经充满了火气了。可是陕西、山西、河南都上报了严重的流寇作乱的情况,朱由检现在必须依靠魏忠贤来解决这些问题。

    “那依你看来,现如今这陕西的状况怎么解决才好?”

    魏忠贤能够明显感到朱由检的不满,他有些腻歪的回答他道:“大行皇帝在世时觉得文官全都是贼人,认为他们不可靠。所以听到这种地方上的事情,总要派出锦衣卫调查或者查看镇守太监的奏报。”

    “奴婢以为,地方督抚最喜欢的就是推诿责任。所以既然事情已经到了陕西地方都不敢隐瞒不得不上报的状况了,那么地方上的情形只会更糟。所以奴婢觉得皇爷不妨先了解了解实情再做决断。” 时空之门1619

    ———————————————————————————————

    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

    。。。

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

    朱由检其实早就看过镇守太监的报告了。早在三边总督杨鹤、抚臣胡廷宴和延绥巡抚岳和声上报朝廷之前,陕西当地的镇守太监早就已经在给朝廷的奏报中说的很清楚了。所谓陕西民变其实不全是民变,或者说根本就是兵变引发的民变。

    镇守太监在报告中明确的告诉朝廷,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地目前越演越烈的民变,其实是全是地方督抚因为过度掠夺和欺压地方驻军(军户)和边镇士兵导致的士兵逃亡后和山陕地区因为士绅欺压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灾民结合之后的产物。

    所以说,山陕地区现在愈演愈烈已经变成燎原之势的流寇造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连年不断的天灾,另一方面倒是地方督抚官员和士绅地主们过度克扣掠夺导致的*。

    朱由检这个人性情实际非常的奇怪。因为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因为常年的被儒生和儒家典籍的灌输洗脑,这个人缺乏作为皇帝的意识,反倒是有些像个食古不化没有把书读通的迂腐儒生。

    所以说,朱由检这个人不相信作为皇帝家奴,最忠诚于皇帝的宦官们的话。他反倒是认为文官们都是读圣贤书出身,所以文官们才是最可靠最正直的人。而那些宦官们因为他们天生的邪恶和奸佞,所以他们说的所有的话都不可信。

    但是朱由检可以不相信镇守太监的话,但是现如今已经不是地方镇守太监说这样的话了。陕西巡按御史吴焕已经上书朝廷把陕西当地的糟糕情况清楚的告诉了朝廷。

    原来,早在几年前,有“关中鸿儒”之称的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和据说是岳飞后代的延绥巡抚岳和声就都己病入膏肓,无法履行职责了。

    面对四处肆虐的兵变民变。陕西巡抚胡廷宴自欺欺人,每逢州县报告“盗贼”之事,就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一顿,认为这些盗贼都是饥民,来年夏收有了粮食以后,自然就会解散,对民变隐瞒不报。

    然而到了现在,陕西全境各地州县,洛川、淳化、三水、略阳、清水、成县、韩城、宜君、石泉、宜川、绥德、葭耀、静宁、潼关、阳平关、金锁关等地已经全部都有流贼活动。

    胡廷宴和岳和声看到问题越来越严重,地方上已经完全无法控制事态了。可是他们却仍旧不想向朝廷报告。双方仍旧在推诿责任。胡廷宴抱怨岳和声辖区的边兵作乱,岳和声则指责胡廷宴辖区的驻军造反。

    陕西巡按御史吴焕看到问题越发不可收拾,流寇已经有了向外省蔓延的趋势,所以他才在前不久向朝廷报告了真实情况。他在奏折上说,盗贼初起时边贼少土贼多,如今都是精锐的骑兵,动不动就是七八千人,两位巡抚隐瞒不报,互相推诿,是导致形势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

    新皇帝朱由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搞明白,原来所谓的陕西民变根本就是打着民变旗号的兵变。所谓的土寇和边贼,根本就是朝廷的地方驻军和长城沿边军镇士兵。他本来寄予厚望的督抚文官们真的是一群只知道吃拿卡要虐待军卒民众的混账东西。就是这么一群混账东西,给朝廷惹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朱由检发现,这群文官还真的不如魏忠贤这些太监呢。要不是因为事情闹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