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453章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53章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两步打夏威夷,赫斯曼是不大赞成的,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日本人的计划。至于日本方面要求2艘航母,赫斯曼肯定不会答应——两艘“大和”级不来欧洲,德国航母当然不能去太平洋了,不过“导弹巡洋舰”倒是可以派一艘去太平洋帮忙。

    p级装甲舰是以破交为目的设计的,因此拥有高达33节的极速和25000海里的续航力(13节)。足够从卑尔根出发绕过南美洲开到西太平洋的特鲁克环礁(联合舰队的泊地)。

    如果按照19节的巡航速度需要连续航行36天,完全可以在珍珠港事件前抵达。当然,中途还可以在和德国关系良好的阿根廷港口停靠并且添加燃油补给。

    而且现在已经过了秋分,北极进入了极夜期,在北极圈内的丹麦海峡的夜晚时间几乎达到了20个小时,而且就算是白天那里的海况和天气也非常恶劣,飞机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只要有两艘“俾斯麦”级和几艘巡洋舰、驱逐舰护送,一艘p级装甲舰还是很容易突破丹麦海峡的。

    而这艘p级装甲舰在突破海峡后只要别去破交,英国人也不可能把他们本土舰队派出了围追堵截。毕竟堵住直布罗陀海峡,不让法国、意大利舰队突入大西洋才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的头等大事。

    ……

    “总统先生,一支德国舰队似乎突破丹麦海峡进入北大西洋了!”

    10月15日上午,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史塔克上将给罗斯福总统打去了紧急电话。

    “一支德国舰队?”罗斯福皱起眉头,“我们的舰队有没有阻挡它们?”

    “总统,这支德国舰队至少有20艘舰船,其中很可能有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

    罗斯福的脸色阴沉下来,一个能让美国参战的绝佳机会就这样让贪生怕死的海军官兵给浪费掉了!

    “那么……我们有没有派出船跟踪它们?”罗斯福又问。

    “跟踪了一会儿……”史塔克上将的声音有些发干,“但是很快海上起了风浪,我们的一艘轻巡洋舰的雷达被风暴破坏,所以就失去了对方的踪迹。”

    “也就是说一整只德国舰队现在突入了大西洋,而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在哪儿?”

    “是的……总统先生。”

    实际上一整支德国舰队现在已经返回了卑尔根,只有一艘p级装甲舰“菲特烈三世皇帝”号现在正在以19节的航速开往南美洲。

    “那就让大西洋舰队出动,去搜索这支德国舰队,无论如何要掌握它们的行踪!”罗斯福下了道命令,就挂上了电话。然后看了坐在他对面的国务卿赫尔一眼。

    “总统先生,英国人的麻烦似乎越来越大了。”赫尔已经从罗斯福和史塔克的对话中知道发生了什么。

    罗斯福轻轻叹了口气,两手一摊说:“可是那些人总是不肯让我马上成为一名战时总统。”

    那些人肯定包括贪生怕死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官兵!如果他们敢在黑暗中出港去扑击德国舰队,倒是很有可能引起一场交战。

    当然,结果肯定是几千名美**人含笑为国赴死……可惜罗斯福总统手下没有这样勇敢的军人。所以他只好想别的办法把处于和平和繁荣中的美国拖进战争。

    而办法,目前看起来只有两个。一是搞些上不了台面的阴谋;二是堂堂正正的逼迫日本。

    但是现在的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因为庇护了西班牙共和派政府,而和德国的关系非常恶劣,再说德国要联合墨西哥打美国根本就是侮辱美国人民的智商了。

    至于炸一条什么船然后栽赃给德国人的把戏,倒是可以做,但是不能保证国会能够过关。因为现在很多美国国会议员都担心美国很可能打不过德国,而且他们也不相信红色苏联能帮上什么忙。

    所以罗斯福总统就只能麻烦日本鬼子帮忙了!(未完待续。)

第524章 虎、虎、虎 四

    “总统,今年7月10日举行的日本御前会议已经通过了名为《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的新国策大纲,这是副本。”

    美国国务卿赫尔这时将一叠手抄文件摆放在了罗斯福总统面前宽大的办公桌上。罗斯福总统愣了一下,立即摸出老花眼镜戴上,然后拿起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文件是用日文、俄文和英文三种文字书写的。日文显然是原文,俄文和英文是译文。

    “这是……”罗斯福抬头看着赫尔,“是李维诺夫给的?”

    “是苏联大使亲手交给我的!”赫尔说,“李维诺夫说日本政府内部有第三国际的秘密党员,而且地位颇高,可以接触到最高的机密。”

    那个第三国际秘密党员名叫尾崎秀实,是日本前首相近卫文麿的秘书。通过他,第三国际驻日本的情报人员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

    和历史上的情况不同,现在苏联和美国好的快穿一条裤子了,所以斯大林就让李维诺夫把《适应形势变化的帝国国策纲要》的副本抄了一份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了。赫尔拿到文件,立即就赶到了白宫。

    这个“纲要”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对苏战备。在满洲和朝鲜境内部署了16个精锐师团,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强行解决北方问题。

    “科德尔,你知道苏联的远东方面军有多少人吗?”罗斯福总统皱着眉头问。

    赫尔回答说:“李维诺夫和我说了,苏联在远东部署了3个陆军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和1个机械化军。另外还在蒙古部署了1个集团军。”

    现在苏联红军的主要备战方向是西部,因此在远东的驻军不多。陆军只有3个集团军加1个机械化军,兵力包括25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和4个坦克旅,另外在蒙古还有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和1个坦克旅。总共只有35个师又5个旅,而且这些部队并不满员,实际上的人数不过50…60万,拥有的坦克只有区区2300多辆,而且也没有kv1、kv2和t34,都是t…26和bt…5这样的轻型坦克。另外还1700架作战飞机,大多都是西部苏军淘汰下来的老旧型号。

    不过即便如此,这支武力也不是16个日本师团能对付的。日本人的“必要的时候强行解决”不过是一种日本式的语言艺术,因为“必要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确定的时间——苏联人在这段文字旁做了注解,说明了日本其实是无意北上或西进。

    赫尔看到罗斯福有些疑惑,又补充说:“李维诺夫还告诉我,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政z局已经做出决定,准备在西伯利亚境内储存大量淘汰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以备不时之需。”

    淘汰的武器装备主要就是轻型坦克、威力不足的轻型反坦克炮和一些沙俄时代和内战时代遗留下的老式火炮。将这些武器存放在西伯利亚就是为了在必要时(日本进攻时),就地在西伯利亚扩充红军用于抗击日本。此时的西伯利亚虽然没有多少居民,但是却有无数正在接受劳动改造的政z犯,如有必要是可以动员他们参军的。

    罗斯福轻轻点了点头,日本陆军虽然号称有300万众,但是装备很差,没有什么机械化和摩托化,整个就是落伍的一战陆军。在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热带雨林和岛屿上,他们可能是一支劲旅,但是在平原和草原,他们不可能打败机械化的苏联红军。

    罗斯福接着往下看,皱着的眉头已经渐渐松开了。因为他看到了《国策纲要》的第二部分——对南方以11月末为限,加强对英美的战争准备。而且还确定了“在开战之初就迅速占领敌方军事要地和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原则,并且提出了“确保西南太平洋地区战略要地,保持不容侵犯之态势,确立长期作战基础”的要求。

    而且还明确指出:第一阶段作战的成败,对长期作战的成败关系极大。为使第一阶段的作战有较大成功把握,下述三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签于敌我战斗力的实际状况,应迅速决定开战;第二,不要让对方抢先下手,而要由我方先发制人;第三,为使作战顺利进行,必须考虑作战地区的气候条件。

    “11月末!”罗斯福笑了起来,“看来日本人发动战争的时间应该是12月初……如果这个消息是可靠,那些苏联特务还真是神通广大啊!”

    “他们有gc主义信仰可以迷惑人。”

    “那么在我们内部,有没有gc主义的信徒呢?”罗斯福突然蹙起眉头问了一句,然后也不等赫尔回答,便自言自语道,“我想一定是有的,这在未来会是个问题,很大的问题!”

    罗斯福说完这话,突然抬头看着赫尔,“你立即去一趟伦敦,带着苏联给的文件,让丘吉尔首相也看看。告诉丘吉尔,要做好摧毁婆罗洲和苏门答腊油田的准备!并且……必须要守住新加坡要塞!”他放沉了语气,“日本只是打开通往胜利大门的钥匙,而不是一个拖住我们前进脚步的大麻烦。”

    ……

    日本,鹿儿岛军用机场。

    小赫斯曼驾驶着一架经过减重(拆掉了武器,少装了燃油)的he…112战斗机,稳稳地降落在了机场的跑道上面,又滑行了三百多米,才将飞机停稳。他猛地拉开机舱罩,然后从里面钻了出来。这时一架零式战斗机也已经降了下来,从机舱里面钻出了一个三十多岁,五短身材,国字脸,手上还拎着把武士刀的日本飞行员。

    小赫斯曼扫了一眼那把很长的武士刀,微微摇头。飞行员带着大刀上飞机这事儿,说实话小赫斯曼在来日本前想都没想过。一开飞机的带把大刀干什么?难道还能用大刀去砍敌机不成?

    为此他还向源田实提出过合理化建议——机舱里面不应该有碍手碍脚的东西,特别是大刀。如果考虑到跳伞落入敌战区时的倒霉处境,可以多带一把手枪,就是带把冲锋枪也比带大刀强啊。那把刀子那么长,带着它跳伞多不方便?

    不过他后来发现源田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