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明星 >

第714章

重生之神级明星-第714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明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燕恍然大悟,没有丝毫怀疑叶准的说法,同情的说:“那你就太可怜了,音乐的世界特别的美丽!”

    叶准闻言,笑了笑。

    他是真的是没有音乐细胞吗?

    作为音乐之家论坛曾经的版主之一,叶准对音乐一道,显然比薛燕要懂得太多了。

    也正因如此,当听到李青弹奏起的这首曲子时,一下子让他有些难以自抑的产生出些许伤感,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就回想起了过往的一幕幕画面……

    这似乎正是李青这小子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吧!

    然而,叶准并不知道,李青在弹奏这首中文名为《雨的印记》的曲子时,脑海中想到的,却是前世的另一幅画面。

    对于李青来说,这首曲子,可以说是前世各大电视台家庭伦理,以及悲情真人秀节目所必备的背景音乐!

    也是各大省级高校新闻传播系学生们交作业时,都用过的煽情良药!

    一听到这首钢琴曲,李青脑海中浮现的,几乎全部都是新闻视频当中,那些含辛茹苦,风里来雨里去的水果摊主,或者是没爹没娘,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辍学少年,以及身患重病,却挑起家庭生活重担的励志少年的身影。

    当然,也是各种非主流人士,制作早恋、热恋、黄昏恋视频时,必定会选用的bgm。

    这样一首被用烂的好曲子,在前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电视作品的符号。

    但放在这一刻,这一瞬间,毫无疑问,它是惊世之作。

    并且李青觉得自己弹奏起来其实还挺拉风的!

    虽然台下,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声,但他眼神一瞥之间,依然能看到无数人专注欣赏的模样。

    现场一片安静,只剩下淡淡而忧伤的钢琴声。

    而对李青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细细的雨声,是要用心去倾听的。只要在有雨的清晨或落暮的黄昏,备上淡茶一壶,坐在窗前,静气,凝神,才能听出这首曲子的不凡。”

    台下,中央电视台记者马琳琳,一边吩咐摄影师仔细的拍摄,一边倾听着李青演奏出的钢琴音,手中不停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记录这一刻的心情,准备向《人民日报》投稿:“这琴音有如天籁,是一种精神的陶冶,是一种心灵享受,在那潇潇雨声和乐音中,溢满了温馨和对幸福的憧憬……”

    “千禧年即将到来,我相信,在未来的音乐世界里,钢琴家李青的创作,将会震撼整个新世纪。”

    “或许,他真的能够实现文艺的复兴!”

第945章 异乡人

    叮叮咚咚的钢琴音,在亚历克斯图书馆礼堂内响起。

    窗外传来雨声。

    “四分之四拍,降a大调节奏,以及右手弹起的高音部分……哇,这些旋律虽然听起来都很简单,大概是六级钢琴曲左右的水准,但是,能够现场创作出这样一首饱含意境的钢琴曲,这本身就已经很伟大了!真不知道这首曲子会有一个怎样动听的名字,上帝啊,我好期待……”

    台下,《国家地理》杂志的实习编辑泰勒一边倾听着耳边的钢琴音,一边满是憧憬的说:“或许,只有东方人才能够弹奏出这样感情细腻的曲子了吧,在这首曲子里,我几乎能听到屋檐下滴落的雨滴声,清新又烂漫……”

    泰勒全名叫泰勒梅斯菲尔德,这是一个很中性的名字,但泰勒本人长得却很漂亮而清纯。

    虽然是美国人,有一双水晶般淡蓝的眼瞳。

    但她的脸型,却有一种独属于东方人的,小而精致的美。

    泰勒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即将大学毕业。

    通过简历投递,她成功应聘上了《国家地理》杂志的实习编辑,实习期三个月,三个月后,她要么失业,要么成为责任编辑,或者修片师。

    但就目前已经过去的两个月的实习状况来看,泰勒被劝退的可能太大了!

    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很有可能现在就已经被劝退了。

    做事马虎,上班嗜睡,迟到早退等等几乎所有职场恶习,都被这个漂亮的金发小妞遇上了。

    作为一名摄影师,时至今日,她都没有一张可以拿得出手的摄影作品,也没有采访过红极一时的社会新闻、时事话题等等。

    用主编亨利的话来说,泰勒就是来混日子的白雪公主,脑海里每天幻想的都是一些毫无营养的肥皂剧,一有空就趴在办公桌前长睡不起,等待着梦中的白马王子出现,然后把她吻醒……

    上帝啊……

    亨利曾经语重心长的对泰勒说,趁年轻,回炉重造,过两年再毕业也不迟。

    或者,可以转移一下爱好,摄影太枯燥了,也太累,不适合你,你应该报考柏克利音乐学院,发挥一下你那独特的嗓音……

    当然,面对这种唠叨,泰勒每一次表现的都满不在乎。

    这一次,如果不是亨利指名点姓的派遣任务,泰勒很可能还在公司偷偷睡回笼觉,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主编会给自己派遣这种任务,因为她连联合国大楼总部在哪都找不到。

    谁让纽约太大了呢!

    按理说,《国家地理》杂志是不需要来这里采访记录和平大使的授勋仪式的。

    但因为李青,《国家地理》还是派人来了,虽然只派来了一个小将。

    上一期的《国家地理》销量激增,全球各地都引起热烈讨论,扉页上那一张“音乐的海洋”可谓居功至伟,而黄金大厅首席大钢琴家霍伊尔弹奏的那一首《二战狂想曲》,更是引起全世界音乐人的激烈讨论。

    因此,作为《二战狂想曲》的原作者,李青在北美乐坛,可谓是名声渐起,在钢琴界更是红极一时,被称为来自东方的灵魂钢琴家。

    当然,李青的名气是在于他的创作。

    任何一个观摩到现场演奏视频的演奏家在看到李青弹奏时的模样后,都不会否认这一个观点。

    或许李青会弹钢琴,但相比于弹钢琴,他创作出的《二战狂想曲》,却不知道要比他本人的演奏水平要高多少倍。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在欧美等地,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人。

    他们虽然精通作曲,但是他们做出的曲子,因为手速不达标,很可能连自己都弹不出来,所以还要请别人弹。

    再或者,著名的好莱坞演员,虽然演技精通,甚至拿到奥斯卡演技大奖,但是他编写出来的剧本,却只能用惨不忍睹、糟糕透顶来形容

    还有的人,绘画临摹,神乎其神。

    可轮到自己画,却怎么也画不出一副好画来。

    在很多人眼里,李青大概就属于那种精通作曲,但手速不达标的钢琴家。

    因为他弹奏起来的水平,在真正的钢琴家眼中,实在不值一提。

    可这并不能否认他的创作才华。

    毕竟《二战狂想曲》他不仅完整的演绎出来了,而且演绎的很完美。

    即便在专业人士眼中,也只是有那么一丝丝手速缺陷而已

    如果手速快一些,可能那种激烈交锋的意境会表达的更美好。

    而这一丝缺陷,在之后,却是被大钢琴家霍伊尔所弥补。

    于是,当《二战狂想曲》出现在维亚纳多瑙河畔时,当无数音乐家疯了一般聚集在周围痴迷的倾听时,当“音乐的海洋”通过《国家地理》杂志而火遍全球时,毫无疑问,原作者李青,也因此而正式踏上了国际乐坛的台阶,名噪一时。

    如今,被实时记录的这一首现场创作的《雨的印记》,又会引起怎样的撼动呢?

    当一曲结束,掌声雷鸣中,李青与秘书长雷恩再次握了握手,接受现场闪光灯的洗礼。

    紧接着,在简短的答谢了现场媒体朋友后,李青就在裴思涛等人的保护下离开了礼堂。

    然而,记者们哪里会轻易放过这样国际红人,于是伴随着李青的离开,现场上百名记者、摄影师也是齐刷刷的站起身来,朝李青离开的方向追了过去。

    一时间,现场拥堵不堪。

    “李青你好,现在方便接受一下我们的采访吗?”

    马琳琳咬着牙,挤开了周围记者的包围,冲到了李青面前,几乎要把手中的话筒塞进李青嘴里:“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马琳琳,之前我们见过面的,您还记得吗?”

    众多英语问话中,突然多出这一句字正腔圆的汉语普通话,李青一下子便注意到了马琳琳。

    “您之前不是说过等授勋仪式结束后会举办记者招待会的吗?”马琳琳饱含热泪的说道。

    李青讶然:“我说过吗?”

    薛燕在旁边咳嗽了一声,尴尬的说:“我说的……”

    李青哦了一声,然后笑着说:“这位马小姐,同是中国人,又身在异乡,何必自家人为难自己人,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马琳琳连忙道:“那只给我们三十分钟的采访时间,行吗?你们现在是要准备回国吗?哪怕是在机场大厅采访也行呀!您获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国内十几亿同胞都在等着您传达这一喜讯呢!”

    十几亿同胞?

    李青一下子被这个数字给震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脸的哭笑不得。

    您这修辞手法用的也太夸张了吧!

    有一亿人关注我都不信,还十几亿……

第946章 投桃报李

    最终,李青还是答应了马琳琳的采访。

    不过,采访现场却是在前往机场的汽车当中,并且只允许马琳琳和一名摄影师上车。

    现场有些混乱,每个记者都想要跟李青搭上话,然而在卫海和裴思涛等人的保护下,除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马琳琳外,并没有人能够如愿以偿。

    人群拥挤中,李青等人走出了联合国大楼,准备乘坐组织上备好的轿车离开。

    正在这时,《国家地理》杂志的实习编辑泰勒,终于挤到了人群最内侧,稍微打量了一下现场局势后,便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