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明星 >

第542章

重生之神级明星-第542章

小说: 重生之神级明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28日,一大早,整个内地的群众都是疯狂的涌进各大书店进行购买……

    因为宣传方面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市县地方,因此许多书迷几乎都知道了李青的新书将在28日上架。

    京城,新华书店。

    早上9点钟,店门刚刚打开,在店里守夜值班的店长,就被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吓了一跳。

    “老板,来本《鬼吹灯》!”

    “给我来十本《鬼吹灯》!”

    “有没有限量版?就是李青亲笔签名的那种?”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到货了没有?”

    “《鬼吹灯》还有货吗?”

    尽管顾客非常多,但店长回过神来后,也是反应即时,迅速吩咐刚刚来上班的店员们进入工作状态,他则开始给顾客指明书架上摆放的《鬼吹灯》位置。

    但书架再大,撑死也就装个二三十本。

    没一会儿的时间,书架上的《鬼吹灯》就被一抢而空。

    店员连忙打开储备室去补货,但他补货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别人购买的速度,一时间急的满头大汗。

    店长见状,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就纷纷他们把仅有的几百本《鬼吹灯》一一堆放在柜台前,这样既节省了店员的劳动力,也省了顾客寻找的时间。

    接下来,每一个顾客前来,还没等他们出声询问,店长就是一句话:“《鬼吹灯之精绝古城》,19块8毛钱一本,给20块不找零,赠送《鬼吹灯》便签一张。”

    没有人去纠结《鬼吹灯》的便签究竟值不值那两毛钱,所有人一听《鬼吹灯》有货,就连忙急不可耐的掏钱购买。

    店长对这个现象非常奇怪,就算《鬼吹灯》再火,那也不可能卖的这么快呀!

    要知道,就算是顶尖一线作家云桦的新作上架,也不可能有这个销售速度!

    仔细一打听,店长顿时便是一阵无语。

    原来前来购买《鬼吹灯》的顾客们,多数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小说读者,这些人大半都是李青的歌迷粉丝,有些人甚至对《鬼吹灯》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也从来不爱看小说。

    但当他们从各大宣传渠道上得知这一部小说是李青亲自创作的时候,所有歌迷几乎都按耐不住自己的购买**。甚至有些学生为了支持偶像,提前就开始存钱,只等《鬼吹灯》一上架,便是第一时间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们前往书店进行购买。

    这就导致,周边几家规模较小的书店,当天进购的一百本左右的《鬼吹灯》,瞬间被疯抢一空。

    许多真正喜欢读书的读者们,走访了整个城市的各大书店,想要购买《鬼吹灯》,一睹为快,但在询问之下,才惊愕的发现,各大书店的《鬼吹灯》库存,几乎全部都是空缺状态。

    就像是肚子饿了却找不到食物的模样,这些读者们顿时都是心急如焚,以为自己错过了最佳购买时间,于是便连忙跑到全国最大的书店进行购买。

    幸运的是,新店的铺货量足够多,足足有上千本,但这个数字,在新华书店店长看来,也似乎只能支撑起一两天的销量而已。(未完待续。。)

第717章 盗墓小说

    察觉到这个现象,新店店长就连忙吩咐店员给面前的顾客结账,他则躲在僻静的角落,拿起手机,开始喜滋滋的给唐朝出版社进行联系。

    毕竟,《鬼吹灯》如果能大卖,他这个做店长的也能拿到不少提成。

    但不一会儿,他脸上的笑意就渐渐消失了,甚至有些满头大汗起来。

    因为十多分钟过去了,唐朝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却始终都处于忙音状态……

    店长焦急的来回踱步。

    他不知道的是,在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书店的老板,不管自家门店规模大小,几乎都在这一刻,给唐朝出版社方面进行电话联系。

    因为《鬼吹灯》实在太火爆了!

    李青歌迷粉丝的力量,加上《鬼吹灯》的读者力量,仅仅第一天,全国各地的存货量就宣布告急!

    这一现象,让唐朝出版社总编方四海等人震惊的头皮发麻。

    要知道,《鬼吹灯》第一批发行量,可是有一百万册!

    这还仅仅只是《鬼吹灯》上架的第一天而已!

    尽管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一百万册的发行量,第一天就宣布销售告急也的确是事实。

    面对这个现象,唐朝出版社也是飞速开始向工厂增加订单。

    订单数量,从原本的一百万,增加到了五百万!

    而为了照顾到每一笔经销商的订单,唐朝出版社也临时牵了四根电话线,但依然来不及接听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的电话连线。

    “《鬼吹灯》竟然恐怖如斯!”

    主编吴邵波看着办公大厅内接连起伏响起的电话铃声,只感觉头皮发麻。

    “不是《鬼吹灯》厉害,而是李青这个人太厉害了!”责编邹伟伦在旁边默默的说。

    吴邵波回过头,皱眉道:“此话怎讲?”

    吴邵波年纪稍长,虽然知道李青很有名气,但他个人是从来不屑关注娱乐圈的,因此并不太理解脑残粉的力量……

    邹伟伦却是非常明白,笑了笑,说:“《鬼吹灯》的确很好看,我也的确承认我自己已经是《鬼吹灯》的忠实粉丝。但波哥您要知道,一个人的阅读速度非常有限,半天时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读完这本书的故事内容,毕竟这本书可足足有二十万字,就算是我,也读了足足有一天的时间,所以这次销量爆发,八成以上的原因,都是李青的忠实粉丝在出力,这就是一个顶尖巨星的人气。”

    “李青在娱乐圈竟然这么有影响力?他只是一名歌手而已……唉,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吴邵波原本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却是慢慢改了口,到得最后,脸上只剩一片慨然。

    邹伟伦看着吴邵波唏嘘不已的模样,内心有些嘲弄。

    他也认清了,跟着这样的领导,自己恐怕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从《寻秦记》开始,自己原本已经抓到手的机遇,就硬生生的被这位主编大人给剥夺以封建迷信的理由不予出版《寻秦记》,继而让自己错失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如今,《鬼吹灯》虽然被总编以高达31%的版税率拿到手,但不管卖的如何火爆,都不会跟他邹伟伦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一想到接下来几年,自己说不定还是一名小责编的时候,邹伟伦心里就非常不是滋味。

    因为最近这些天,他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在前不久瀚海招标大会上,看到的昔日大学同窗蔡阿芬那一副时尚丽人的模样……

    而蔡阿芬,因为举荐《寻秦记》,如今已经是香港文化出版社一名高高在上的主编……

    ……

    杨树林毕业于京大史系,对史研究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

    如今年近四十岁的他,就职于故宫博物学院,是一名在职研究员,从事古物鉴定工作。

    同时他也是一名考古学家,只要组织上有任务,他就会跟团去一些名胜古迹进行挖掘和研究工作。

    距离阳年还有一两天的时间,妻子因为工作原因进行职务调动,这段时间都是每隔两周才回家一趟,杨树林虽然颇有怨言,但考虑到是组织安排,也就把这份唠叨埋在心底,并主动承担起了儿子杨业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今天刚刚下班,杨树林就看到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坐在书桌前阅读着一本书籍。

    杨树林起初还没在意,端着棋盘,正准备出门去找门房大爷下棋,可刚刚打开大门,忽然杨树林内心就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儿来。

    杨业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热爱学习了?

    放假时间不去找小伙伴去打球,竟然呆在卧室里学习?

    想起儿子脸上精神满满的模样,杨树林心中就咯噔一声,这小子不会是在看小黄书吧?

    一念至此,杨树林就嘭的一下把手中的棋盘重重的放在客厅的茶桌上,然后怒气冲冲的走进儿子的卧室。

    杨业正沉浸在手中书籍的内容当中,听到客厅一声巨响,也是吓了一跳,茫然的抬起头来,就看到父亲正一脸怒容的伸出手,用力把自己手中的书籍抢了过去。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杨树林低头一看书页,顿时便是一愣。

    这个书名可不像是小黄书,反而有些像是鬼故事之类的读物。

    他仔细一瞅封面,便发现上面写着“大型悬疑文字冒险故事系列小说”。

    尽管和想象当中的画面不同,但杨树林却依然没有丝毫的容忍,把《鬼吹灯》收起来后,沉声道:“你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现在看什么小说?给我做试卷,认真复习!明年考不上京大,看我怎么收拾你!”

    杨业一脸懵逼,看着父亲拿着《鬼吹灯》离开的备用,他欲哭无泪。

    “我就看一小说而已,至于这么大张旗鼓的吗?连最喜爱的棋盘都摔了……”

    不过严厉的父亲一向是杨业敬畏的对象,因此他只能郁闷的拿起试卷,开始埋头做题,然而《鬼吹灯》里那天马行空般的故事,还有那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却始终让杨业沉不下心去。

    没过一会儿,他就抬起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客厅。

    没有发现父亲的身影后,他就迅速拿起外套,一边披在身上,一边拉开书桌抽屉,从中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然后瞒着父亲,悄悄的走出家门,朝着新华书店方向狂奔而去……

    另一边,杨树林把《鬼吹灯》收缴过来后,正准备拿起棋盘出门,然而却郁闷的发现,棋盘因为自己一时激动被拦腰摔裂。

    这也忒不结实了吧!

    他心疼的把棋盘收起来,准备明天上班的时候顺路再买一个回来。

    当一切收拾完毕,他来到书房当中,想要准备一些明天上班用到的资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