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为王-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过来的军官们态度也差不多:“让他看看来偷袭的下场!上面阵地的袭击搞掉了我们二十多个士兵,不交代敌方情报,马上就枪毙了他!”
白浩南没有斥责军官,但静静的挟着步枪站在俘虏旁边,看对方满脸血污跟泥水干结的短发身上,衣服基本都被冲击波和地雷弹丸扯成刷布条了,其实没了那顶八角帽,跟任何一个本方军人看起来都差不多,转头再看走过来的翁莱少校。
少校和白浩南有眼神交流,看着白浩南平静但坚决的表情,陆军少校走过来揽了白浩南肩膀低声:“这是**武装分子,我们要抓起来审讯,还有可能要交给上级的。”
白浩南寸步不让:“该怎么审讯该怎么处理都行,但我要保证他得活着,不能再弄他,战斗结束,厮杀就完了,他刚才没反抗杀人吧?”这点白浩南很笃定,这些政府军都是老油子,如果抓俘虏还有可能反抗,甚至用手雷同归于尽,他们不会轻易靠上去的。
少校深吸口气点点头:“我们也是会符合日内瓦条约的……”
白浩南不知道他扯的什么条约:“我不懂,我只从小听说优待俘虏,你知道我念佛经的,这个人我带走了,先送到野战医院那边去治疗,有什么事情找我,要审讯或者干什么我陪着一起,我没别的意思,他只是个打仗的,昨天晚上这一仗他已经打输,身上没武器断了腿,不能跑不能杀,那就没了威胁,那就是个普通人,我这个理解对不对?”
翁莱还愕然的笑了下:“我就是差不多这意思……但是我们得从他那里尽量挖出情报来!”
白浩南看看周围:“万一他给你错误的情报,赔上更多人的性命怎么办?”还指着那边尸体边搜出来一大堆东西:“那里面不能找到情报么?我刚才给你提议的方案不能考虑下么?”
这好像提醒了翁莱想起之前那个出人意料的套边战法,他想想点头:“那你对这个人负责,有什么联系你。”
白浩南真觉得心里好受了很多,感激的拍拍翁莱肩膀,转身过去,看着那使劲闭紧眼睛等死的俘虏,忽然有种感同身受的悲凉感,身处这乱世哪怕自己再牛逼,只要遇见猪队友或者神对手,就会落到这种下场,所以转手直接把步枪丢给李海舟,自己弯腰侧手用肩膀就把俘虏给背起来,他那一身军装不说光鲜笔挺这大清早也是干干净净的,俘虏还挣扎了下,然后难以置信的就已经趴在白浩南宽厚的后背上,其他军人眼神复杂极了,他们肯定想不通为什么。
白浩南懒得解释,他也不会解释,自己觉得难受就做了,哪怕这可能是军营的大忌,还是做了。
入手就感觉对方头手都很烫,再没军事常识,也知道这是受伤以后浑身发烧的典型状况,没治疗的话恐怕都熬不了多久,干脆自己先走,迈过那些尸体的时候还小心翼翼让开些免得踩到,这让那个俘虏低着头也感觉到了。
李海舟跟邱泽东顿了顿,相互对看眼有交流,李海舟带着人跟着去,更熟悉地形和了解这些参谋的邱泽东留下来继续打交道,翁莱少校似乎也没了继续翻看那些情报的情绪,指挥别人更细致的检查,自己拿着周边地区的军用地图靠在旁边的树干上陷入了沉思。
白浩南这边健步如飞,感觉少了一大截腿好像人就轻了很多,后面李海舟追上帮他走前面,免得下滑的时候摔倒,经过那个机枪哨卡时候还准备让行动队来两个人把伤员架着走,白浩南拒绝了:“你先安排防御岗哨的事情,我一个人下去就行了。”
李海舟还把那支m16递给他,示意可以横着垫在屁股下当托板,这样提着走会比较省力。
果然,白浩南剩下的一段山路更觉得轻松,只是进入兵营好多士兵看见都围上来准备帮忙,还有些以为是他们上山出事了,白浩南摇头直接送进野战医院,吩咐军医立刻抢救治疗,站在一大群立刻忙碌起来的白大褂后面,白浩南低头看看脏污的军装,正打算回去换衣服,忽然想到自己走后的情形,索性就在这野战医院大帐篷下随便拉了张军医的折叠椅子坐下来闭目养神。
结果忽然一个戴着口罩的护士跑出来一眼就看见白浩南:“老爷!伤员说有话要跟您说!只找您!”
对上这个内部称呼,白浩南诧异的看了看,正是当初自己挑出来那个小护士嘉桂。
白浩南是真没指望什么投桃报李的进去,那个躺在手术台上的伤员显然有点诧异他居然就守在外面:“谢谢你……另外有组人去那边准备暗杀那个女长官,要不就在那边爆炸制造混乱。”
听着那口标准的普通话,白浩南背上冷汗马上就出来了!
封推感言
小弟我,三岁自食其力,五岁小学毕业,十三岁大学堪堪读完闲赋在家,而小弟家中仅有半亩薄田还在去年的水灾中被洪水冲走,眼下父母缺衣少食,就差卖儿卖女,好不容易熬到今日,全家赖以小弟写文为生,正值阅文集团上市突破九百亿市值的时候,我上封推了,不求土豪打赏,只求正版订阅……呃,我编不下去了。
以上为哭穷喊惨的上架、封推感言范本,据说只有写得越惨,引发了读者的怜悯心,才能获得更高的订阅,抱歉我实在做不到。
一直很想干净利落的站着,要删书,要退订,赶紧的!别磨叽!
也做不到,因为没那么硬气,网站也需要数据,这就是所谓的现实。
不过好在写了几年,已经有了些理解我的老朋友,有了比较成型的路线,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论以后写什么,在哪里写,都会努力的朝着写有意义的小说这个方向去。
我从来不断更不拖更也不灌水,起码我认为没有灌水,有人说你每天一万字天天写,太特么苦逼了,写公号啊,写推文啊,搞营运啊,可早上起来,我就喜欢坐在电脑前面磨叽,哪怕很难动笔,每天从中午12点起床,要一直磨叽到凌晨4点完成,没有任何其他活动,我就喜欢这么写,至于能不能有其他的变化,随缘,目前的状态可以让我全心全意写书就行,虽然时不时的也会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停的煎熬,但觉得艰难,真的是在走上坡路,因为这些艰难的时光我很清楚,比玩着手机,闲极无聊的悠闲自在,更促使自己提升和变化,也许这种变化没能体现到收入或者别的什么量化指标上,但我自己心里清楚。
所以分享一段感受,我觉得比套路化的感谢这个那个,又或者哭穷喊惨要好。
在我个人看来,在任何兴趣之初,当有扇门打开时,我们最好走进去一探究竟,无论是玩手办还是钻研电子烟,又或者是写点文理不通的东西。
即使有人给了负面的劝导,像“你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大师”“玩游戏能玩出个屁”“隔壁家老王怎么……”,我们还是要去试一试。
努力固然重要,好运气也并不可少。
但能让我们坚持一路走下去的只有兴趣,感谢这个开放的社会和网络平台化的年代,只要不违法,其实任何兴趣做到专业都能转化为效益,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对现实说,我就能凭兴趣养家糊口。
可如果每个月跳次槽,每个月换个方向,三天换个兴趣,最后多半一无所有;
得坚持,说起来两个字,做起来就是数年如一日的专注,起码我现在做到了,虽然还不成功,但我乐在其中。
但也大可不必在一个行业里待长达50年,我学了十年的美术,一直在平面设计、装修设计行当里面呆了快三十年,最终还是喜欢书。
也许一个方向做5年、10年,然后会发现一些转机。
不要试图做太大的转行,不要在一个领域里做了几年而突然转去一个你没有任何经验的新行当,做生不如做熟对大多数人都是适用的,我也是差不多边写书,边开店过了三年才把店关掉,天晓得冥冥中我们的天赋或者敏锐点在哪里。
我想说的是:不想平庸的过下去,那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好运气,再加上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做成,真没有什么yy的金手指会掉到面前;同时,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们,也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说到底,实际上是热情决定了你的道路。
是热情和兴趣促使我走到今天,在六年,两千万字之际,虽然距离梦想还很遥远,但我很喜欢这份爱好和工作,感谢你们一路陪伴,恰好在这个封推的时候,《梦想为王》的第一阶段完成,嗯,换言之这第一阶段才是个序,一个玩世不恭的家伙怎么转变人生态度的起点而已,感谢你们。
啊,也感谢阅文集团、起点给了这个平台,九百亿的上市公司了,我也在上市公司工作,想想都激动!
哈哈,谢谢各位编辑大大,特别是责编伯汗对我的宽容,天晓得他帮我挡了多少传说中的小红旗,封推万岁!
顺便提一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阶段要加快速度,跳过,跳过,如果起承转合有点生硬,望谅解,已经有很多书被封了,舵爷也封了,毕竟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眼光来看,真的不一样,是感悟,是珍惜,是暴力或者别的什么,其实我想更多反映的每个人心底自己的东西。
我们平静的看待这个问题,也体谅各个环节具体的工作难题,往前看,这本书才开始,总不能因为点前传就被消失了吧。
昆德拉把小说家分成三种,第一种是在复制这个世界,比如像巴尔扎克这种,确实能很精微地复制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第二种是解释这个世界,像法国的新小说派作家罗伯…格里耶、克洛德西蒙,他们在不断地解释人和世界的关系;而最伟大的小说家应该是第三种,创造一个新世界他不仅创造一个物质世界,也创造一个精神和心灵世界。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努力,努力创造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