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香江-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块钱,毛毛雨啦,”黄毛少年对着镜头外的节目导演说,“现在打游戏机已经不好玩了,我们最近成立了一个社团叫天道社。走,我带你们去见见我的兄弟……谁是大佬?当然我是大佬,圣xxx中学周围三条街都归我们天道社管。”
下一个镜头再次抖动起来,却是黄毛少年和他的兄弟,跟另外一帮古惑仔打架,由于打得太凶,节目组的人不得不上去拉开。
香港的蛊惑少年介绍完以后,内地的山村贫困少年开始出场,各种学习、喂猪、打柴、锄草的画面,已经将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孩子给刻画出来。
当画外音说两个少年将会身份互换一个月时,巩莉已经在床头坐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
农村少年乍入大都市,对任何事物都新奇不已,在农村学校成绩次次第一的他,到了香港的中学却连字都认不全,因为这里用的都是繁体字,学英文的时候更是在听天书。
老实勤劳的农村孩子,开始偷偷地哭泣,也帮着同学和新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渐渐地融入了新的环境。
那个黄毛蛊惑少年却有些糟糕,一到农村就不吃饭,把农家过年才舍得吃的菜,直接倒进食槽喂猪,最后饿得发慌跑去偷邻居的鸡吃。偷鸡被发现后,老乡让蛊惑少年赔钱,蛊惑少年直接拳脚相向,最后闹到公/安民警来才作罢。
在受饿受累之后,嚣张的蛊惑少年嚷着要回香港,但因为来之前和导演打过赌,说他能在内地呆满30天,只得继续再忍下去。
随着节目的进行,农村少年的悲惨身世被揭露出来,蛊惑少年也显露出他善良的本性,试图帮农村的新“家人”渡过难关。
节目播放到这里,屏幕上突然来了个“本集完”,接着又是下集预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诚实勤劳的农村少年怒打同学;又是什么力量,感化问题城市少年助人向善。敬请收看《变形记》第二集!”
没了?
还没看过瘾啊!
巩莉意犹未尽地盯着电视屏幕,好奇地猜测那个农村少年因为什么殴打同学,连康剑飞什么时候洗完澡回来都没发觉。
“好看吗?”康剑飞靠在巩莉身边问。
“好看,”巩莉下意识地点头答道,然后才意识到康剑飞正坐在她身边,只得找话题来掩饰紧张。“刚才我看节目最后的字幕,写着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联合出品,凤凰台好像是你的电视台吧?”
康剑飞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抬高自己形象的机会,他搂着巩莉的腰背说道:“这个节目就是我策划的,骂人的话太多,中央台这边差点没能播出来。”
巩莉被康剑飞搂住后,身体肌肉微微一紧,然后就顺其自然地躺到康剑飞怀里,说道:“我觉得这节目很好看,拍得比许多电影都好。”
康剑飞笑道:“三集《变形记》花了120万港币。幸好是用摄像机拍的,如果用胶卷摄影机拍摄,成本至少在500万以上。”
巩莉惊讶道:“那么贵啊。”
康剑飞解释说:“为了把节目拍得真实自然,所以里面的言行都没有设计过,摄影师必须全程随时跟拍。说得不好听一点,里面的两个少年上厕所都有摄影师跟着。这档节目两地同时拍摄。一共动用了16台摄像机。要知道之前央视拍《西游记》,拢共也才1台摄影机。而且拍摄出来的素材多不胜数,光后期剪辑就花了三个多月。”
巩莉感叹道:“没想到拍电视节目都这么复杂,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做好演员。”
康剑飞鼓励道:“你肯定会成为一个好演员的,我看好你的潜力。”
……
两人相拥睡到半上午,康剑飞洗漱完毕了。巩莉却扭捏着不肯起来,最后没办法了才红着脸说:“我的衬衣昨晚撕烂了。”
“暂时穿我的吧,待会儿带你去买点衣服。”康剑飞从行李箱里翻出一件白衬衣扔给巩莉。
十多分钟后,康剑飞带着巩莉来到京城百货大楼。再过几年这里会变成王府井百货公司。
巩莉有些不安地被康剑飞拉着手进入百货公司,因为这实在是有点惊世骇俗,这时代两口子出门买东西,也不会手拉着手走路。
在百货大楼里没走几步,巩莉就觉得有几百双眼睛在盯着她看,不由地使劲从康剑飞手里抽出了小手。
两人首先走到了卖衣服的柜台,巩莉看着琳琅满目(其实颜色、款式都很少)衣服,顿时就挑花了眼,说道:“这件不错……不过这件更好看……”
那些售货员原本对客人爱理不理的,但康剑飞的着装气质,一看就是海外华侨,让这些售货员稍微显得有点热情。
“这些衣服很贵,不准试穿的,挑好了量尺寸就可以。”售货员“好心”地用不咸不淡地语气提醒巩莉。
这服务态度放10年后,绝对会被经理炒鱿鱼,不过现在还是工人当家作主的时代,主要没有犯严重错误,就算是市长来了也不能撸这个售货员的工作,最多找借口将其调去不好的单位。
巩莉听了售货员那伤人脸面的话,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在挑衣服时更小心起来。
巩莉在仔细的挑着衣服,两个售货员居然在柜台上磕起了瓜子儿,一边监视巩莉选衣一边聊天。
“娟子,你昨晚看没看《变形记》?”
“没看到开头,后悔死我了,不知道有没有重播。”
“我是从头看到尾的,可惜下个星期才放第二集,真是急死人。”
“电视里那些香港人真有钱,你看他们家里那厕所都豪华得很,大吊灯漂亮得跟水晶宫一样。”
“是啊,那个农村小孩儿真是走了狗屎运,跑去有钱人家白吃白住一个月,还收到好多高档衣裳做礼物。”
“……”
康剑飞在旁边听得哭笑不得,这思维有多奇葩,才会看了《变形记》之后羡慕片中的农村少年。
巩莉还在仔细地挑着衣服,本来看好了一件,一问价格把她吓了一跳,拉着康剑飞说:“康先生……”
“怎么还叫我康先生?”康剑飞看着她笑问。
“飞哥,”巩莉立马改口,说道,“这里的衣服太贵了,我们去别的地方买吧。”
康剑飞直接指向巩莉刚刚称赞过的衣服,说道:“那件、那件……还有那件。选个合适的尺码,全都包起来。”
“全要?”售货员停止了嗑瓜子,惊讶地问道。
康剑飞笑道:“全要,小莉,你再选几条裤子和裙子。”
巩莉本想说不让康剑飞破费,但看到几个售货员羡慕的眼神,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喜滋滋地又选了两条长裤、两条裙子。
“这个香水拿出来看看。”康剑飞指着玻璃柜里的进口香水说。
换成是其他人这么说,售货员肯定是不答应的,但康剑飞刚才格外豪爽。那售货员只笑着提醒了一句:“这香水是进口的,要有华侨券才能买,这位同胞你有没有带华侨券?”
“什么华侨券?”康剑飞依稀记得去年来大陆的时候,港澳办给自己兑换过一些,被他随手一扔不知道放哪儿了。
售货员解释道:“华侨券就是外汇兑换券。进口稀缺商品必须要华侨券才能买……”
售货员讲的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康剑飞总算是从她的话里听明白了。原来此时的人民币是非流通货币。不能够随意兑换。美国佬就算扛一箱子美元来中国大陆旅游,也只能兑换到同等面额的外汇券,然后用这些外汇券在内地购买东西。
当然,外国佬想要使用人民币也行,用手里的外汇券跟内地人换就行,那玩意儿可是紧俏货。
“这位同胞。你不会是没华侨券吧?”售货员警惕地盯着康剑飞,外国人入境中国都是要兑换外汇券的,眼前这个人居然连外汇券都没听过,多半是在伪装海外华侨。这可是违法犯罪行为。
年纪大的售票员已经在给同事打眼色,示意对方去报警。
康剑飞每次来大陆,都是有人在香港就给他把一切事务办好,到了京城就能拿到一堆人民币和外汇券,只不过他只把人民币带在身上而已,这次兑换的外汇券应该还在宾馆的抽屉里。
康剑飞也懒得找麻烦,他说道:“那香水就不买了,先前那几样你算算账吧。”
售货员故意连续算错几次,还没等她把账算出来,几个穿着制服的民警就走进来了,语气严厉地问道:“是你冒充华侨行骗?”
“警察同志,就是他,”售货员指着康剑飞说道,“他身上还带着好多钱,说不定就是他骗来的。”
康剑飞直接傻了眼,看到民警身后的售货员才明白怎么回事,这时代的群众警惕性实在太强了。
巩莉见警察都招来了,连忙解释道:“同志,这位康先生是香港人。”
“你怎么证明他是香港人?”领头地民警问道。
售货员插嘴道:“他如果是香港人,来了京城连华侨券都不知道是什么,他吃的住的能凭空变出来?”
康剑飞默默地摸出自己的身份证:“我的护照放在宾馆里,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康剑飞?”领头的民警看着身份证自言自语,“这名字好熟啊。”
旁边的小民警猛拍脑袋:“头儿,他是那个姓康的导演啊,上次的报纸上还有他的照片!”
领头民警也记起来了,连忙歉意地和康剑飞握手:“康先生,真是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没什么。”康剑飞哭笑不得,只能怪这个时代的宣传还停留在纸面上。在内地提起康剑飞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看见到康剑飞本人,却是个有九个认不出来。
“他就是拍《刀马旦》的康剑飞啊!”
“长得真年轻。”
“听说他在香港好几个公司,肯定很有钱。”
“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