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调教香江 >

第448章

调教香江-第448章

小说: 调教香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剑飞不知道的是,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国宝级画家,1930年赵老的画就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获金奖,曾先后在英国里子大学、美国哈佛和伯克莱大学讲学,如今其作品已经流传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前几年的时候,赵少昂分别在台北、香港和北。京举行个人画展,端可谓是两岸三地通吃。

    但术业有专攻,康剑飞对电影和音乐比较在行,美术方面也就能弄出几笔类似暴漫的涂鸦,什么岭南画派他听都没听过。

    “你好。后生仔,我看过你的电影。”赵少昂老先生笑道。

    康剑飞问道:“不知道赵老看过哪部?”

    赵少昂笑道:“《小鬼当家》,陪我曾孙一起看的,拍得很有趣。”

    与赵少昂寒暄两句后,季晓月又为康剑飞和邵一夫介绍其他人,包括高利杰、陈秀燕、魏寒等人,都是香港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名人。

    等到登机的时候,康剑飞才感觉出味道来,仿京团的所有人都以赵少昂为中心。甚至邵一夫都做出“请”的手势,说道:“赵老。你先请!”

    “那我就不客气了!”赵少昂也没推来推去,在亲人的搀扶下,率先就踏上了悬梯。

    康剑飞见邵一夫如此低姿态,好奇之下小声地问季晓月道:“季小姐,这位赵老先生什么来头?”

    季晓月解释道:“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世界闻名的大画家,他前年的京城办个人画展。好几位中央领导亲自去参观的。”

    “咳。原来如此。”康剑飞咳嗽一声,用以掩饰自己的无知。

    估计是因为赵老年事已高,在飞机升空以后,就闭目假寐起来。

    康剑飞就坐在邵一夫后排,低声说道:“邵老板,恭喜港姐赢了收视率。”

    康剑飞的道贺。在邵一夫听来纯属添堵,办了十多年的港姐只赢了刚创办的东姐几个收拾点,这在邵一夫看来就是输了。

    不过邵一夫还是很有涵养的,虽然心头不爽。但还是笑道:“你的东方小姐也不错啊,那个莉智挺有前途的。”

    两人像什么过节都没有一样,东拉西扯地聊起来,渐渐聊到了这一趟去京城的话题。

    “小康,你对中英谈判怎么看?”邵一夫在称呼上倚老卖老。

    康剑飞也不在意,毕竟对方的年纪都够做他爷爷了,他说道:“只要是脑子不傻,都能看出天朝政府的坚决态度,而英国那边不可能像打马岛战争一样,把军队开到亚洲来。”

    “哦,为什么英国不可能打第二个‘马岛战争’?”邵一夫饶有兴趣地问道。

    现在很多香港人怕中英谈判崩了之后打仗,就是因为英国刚刚因为一个马岛而兴师动众,香港可比马岛重要得多,保不齐英国还会因为香港再打一仗。

    康剑飞呵呵笑道:“香港不是马岛,香港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不是白人,最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不是阿根廷。邵老板这趟去京城,恐怕心里早就想明白了吧,何必再来试探我呢?”

    “你看得比许多人都更明白,”邵一夫赞许地说道,“不过你会怎么选择?现在梦工厂每年在台/湾的票房至少是一亿台币以上,你舍得放弃台/湾市场投向大陆?”

    康剑飞笑笑不再说话,一亿台币的票房是比较保守的算法。去年台/湾地区一共上映了5部梦工厂出品的电影,总票房1亿2000万新台币。其中打点黑白两道就用去接近2000万台币,梦工厂的实际收入折算成港币也就1000万左右——这算是非常好的盈利了。

    飞机在京城降落以后,众人远远地在机场出口就看到有人举着牌子——“热烈欢迎香港文化界同胞”。

    负责接机的是国务院港澳办的人,领头的那个大约40岁左右,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季晓月介绍时称他为“郑科长”。

    几个接机的同志都穿着中山装,相比起来,此时的广/州就要前沿的多,很多官员都是穿西服接见外宾和港台同胞。

    郑科长领着大家去万国酒店落脚,当晚搞了个小小的聚餐,接着又向大家宣布这两天的行程:第一天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下午游览京城名胜,晚上观看东方歌舞团演出;第二天上午会见中央领导同志,中午在国宾馆就餐,下午分别与内地同行进行文化交流(邵一夫、康剑飞去北影厂参观,赵少昂等画家自然是跟内地的书画家交流);至于第三天,有急事的人可以自己回港,想留下来的,自有港澳办的同志全程陪同游玩京城名胜。

    ……

    在酒店休息了一夜不提,第二天郑科长一大早就来到万国酒店,陪众人用过早餐之后,大家就坐着一辆大巴车前往《人民文学》杂志社。

    为什么要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

    因为康剑飞一行都是香港文化界的人,港澳办安排参观《人民文学》杂志社,主要就是为了向香港同胞证明,如今的大陆不会像以前那样因言获罪,更不会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拍一部电影就被打成反革。命。

    此时的《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是王濛,带着一帮副主编和知名作家,在杂志社门口就拉开横幅欢迎。

    而站在王濛前面的老者显得尤为突出,赫然是身为现任作协主席的巴金老先生。

    香港文化界访京团这边,自然是赵少昂老先生走在最前面,接着是年龄次之的邵一夫,康剑飞如同一个跟班一样走在后面。

    两边的人一碰头,还没等郑科长互为介绍,就见老金老先生握着赵少昂的手,爽朗地大笑道:“叔仪(赵少昂字)老弟,这回遇到你可不能赖了,欠我的那副字画怎么也要还!”

    赵少昂见了巴金也很高兴,握着他的手笑道:“又遇上贤兄,看来不动笔画上一副,这趟是没法回香港了!”

    得,两个老爷子原来是旧识,两岸的交流瞬间变成了老友喜重逢的节奏。

    不过既然两边领头的人是好友,那么接下来的交流气氛就融洽了很多。

    眼前的都是些文人墨客,康剑飞这个写了两部小说的伪作家插不上嘴,只像个打酱油的一样跟着他们乱逛。

    主编王濛带着大家参观了一下近几年《人民文学》,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思想突破性的文章,包括反应十年浩劫的伤痕文学。此举的潜意思就是说:你看我们连十年运动的文章都可以写,你们这些香港文化人根本不用担心,香港回归后同样的言论自由、创作自由。

    转眼就快要到中午,《人民文学》杂志社在招待大家吃饭之前,王濛主动说道:“各位都是香港文化界的大家,今天的到来,让我们杂志社蓬荜生辉。如蒙不弃,不如留些一行墨宝……”

    毕竟这是一趟善意的交流,王濛的要求不好意思回绝,众人都说道:“赵老先请!”

    赵少昂的身份是岭南画派大师,他的毛笔字同样精彩,挥毫写就两句古诗:“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

    “好字,诗更是应景!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大家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时,都是同道之人。”巴金拍手赞道。

    赵少昂题词以后,其他人纷纷留下墨宝,就连邵一夫都写了两句应景的古诗,而且那几个字还写得非常漂亮。

    最后只剩下康剑飞一个人了,饶是他脸皮比城墙还厚,提着毛笔还是没好意思写出一手臭字。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康剑飞终于咬咬牙豁出去了,提笔写下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祝《人民文学》越办越好!”

    当康剑飞落款之后,同他一起来的香港人个个把脸调开,一副我跟此人不认识的样子。而《人民文学》的众作家编辑们,则是苦忍着笑意憋得难受,生怕笑出声来会伤了香港同胞的面子。

    主动邀字的王濛看着笔墨未干的“好字”,脸部肌肉抽动了两下,好半天才想出合适的词汇道:“康先生的字很别致!”(未完待续。。)

    ps:  未来几天都在外地,今天这章也是酒店里码的字,老王会尽量写多点。

说一下本书以后的计划

这几天起点搞活动,老王都在外面,刚刚坐了几个小时车到张家界,晕车想吐中。

    白天跟编辑聊了一下,本书很多地方都有危险,什么在大陆的食品厂不会出现了,拟定创办的大陆唱片公司也不会提了。本来马上要写十多章在京城的内容,为了共建河蟹社会也不会写了,下一章马上回香港老老实实上映电影。

    本书在刚开书的时候,老王就是想写一个娱乐圈大魔王式的主角,不过现在很多想写的内容不能碰,所以大纲直接砍一半。时间线大概写到1990年左右,年内应该可以完本,嗯,下本书不是架空娱乐文就是玄幻,现实类的不敢再碰了。(未完待续。。)

453【回港】

    飞机在天空划出一道轨迹,而在这驾从京城飞往香港的飞机机舱内内,邵一夫正与康剑飞联席而坐,画面和谐得就如两个老朋友在聊天一样。

    邵一夫说道:“邵氏在香港的四家龙头戏院,最少5年6000万租金,价格再低就没得谈了。”

    康剑飞抿嘴一笑:“好,就这个价码,10年1亿2千万。”

    5年6000万租金跟10年1亿2千万租金,这里面的差别可大得很,毕竟经济要发展货币要通胀。

    对于康剑飞的小伎俩,邵一夫只是摇头笑笑,说道:“10年时间太长,谁也说不清楚将来的事情,于你于我都有风险,最长租期也就5年为好。”

    康剑飞说道:“如果只租5年的话,6000万租金太贵了,我自己买地新开戏院都能拿下来。”

    邵一夫争辩道:“6000万你或许能开四家那么大规模的戏院,但好地段却不容易拿到。而且我这四家戏院积攒了邵氏几十年的名声,很多影迷都有去那里观影的习惯,新开的戏院可远远比不了。”

    “观众看的始终是电影,而不会真正在乎这部电影在哪家戏院放映,”康剑飞毫无顾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