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的田园生活-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氏虽然不喜,可也不能明白地拒绝,毕竟她是个孕妇,而且又是好不容易才有的,好在她只是一个人,时间长了沈氏也不会为她单做,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子晴不信她看不出来,只是脸皮比较厚罢了。
田氏见秋玉又过来蹭饭,说道:“你那个家婆也不好好侍候你,为了点饭食,成天在外面跑,万一磕了摔了碰了,有个好歹,可怎么着呢?你说你好不容易有了孩子,能吃了多少好东西?女婿又不是不挣银子,能花几个子?过两日看你肚子大了,还好意思往外跑吗?”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银子大都要交给他老娘,哪能给我花啊?家里还没分家呢?那一大家子,有什么好东西能到我嘴里?哪个家婆会私底下给媳妇开小灶?老头说了等明年老三成亲了就分家,给他妹妹留一份嫁妆就行。我现在可就盼着这一天呢。”秋玉说道。
“你也由的他?你不会自己留点当私房?”田氏在一旁教女,全然忘了当日她如何对待自己儿媳的,好在沈氏如今日子好了也不再去计较那些。
“一年有二两银子,够干什么?说这些干什么?娘你说话也不注意点,我二嫂要听见了可不太好。”秋玉说完就往外瞅了一眼,喊道:“子晴回来了,橙子取回来了?快给小姑剥个橙子吃。回头给我几个带走,一大家子人吃点东西还要偷偷摸摸的,烦死了。”
子晴一进院门就听见了田氏正在教女,一开始听她说秋玉不该来吃饭,还以为是她醒悟了,觉得秋玉这样做不对,正想看看今天的太阳从哪边出来的,就听见后面的话,敢情还是在为秋玉考虑,看来要等到她为自己一家着想,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想等一会再进,没想到秋玉眼尖,一眼看见了她,只好把橙子递过去。
“大哥一家今年还不回来吗?”秋玉接着问田氏。
田氏叹了口气,说谁能管了他。秋玉一见忙又说了些别的。老爷子在房看着子福、子禄写对联,这两年岁数有些大了,被曾瑞庆伤了心,加上春玉家的几个孩子也不争气,老爷子不愿意管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了,回过头来看,觉得还是几个孙子好,尤其是子福,更得他的欢心,等子福他们放了假,有功夫就过这边看看几个孙子,再喝点小酒,吃点好菜,泡壶好茶。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多了,看着反而年轻了。
子晴忽然想起一件事,问秋玉:“小姑,你还做绣活吗?”
“做的比较少了,只做点荷包,大的没时间。”秋玉说。
“你的荷包卖外面几文一个?”
“八文。”
“那我给你九文一个,你都拿来给我吧。我托人帮你往外面卖,至于人家卖多少;咱就管不着了,你看行吗?”
秋玉听了很高兴,一个荷包就多了一文,连忙答应了。
子晴是想起林康平这两年跑粤城,每次都自己捎带点东西过去,茶叶、绣品是首选,轻巧好带,利润也比较可观,子晴一共给了十三两银子,外带年初的一副大绣品,中秋前林康平过来,说那一副绣品卖给洋人,卖了三十两银子,子晴放在他那里的银子,如今已变成了一百两了。
这一年,子晴又绣了一幅大的屏风,空闲时也做了几个荷包,不过子晴打算这个卖了以后就准备绣大哥成亲要用的东西了,喜庆一些的。其实林康平也很不愿意把子晴的绣品卖了,总说留着纪念,如果说时至今日子晴还看不出林康平的心思,那就是白活了两世。
文三和林康平对她的心思,她都明了,对文三,子晴从没动过心,一方面是那种家庭,子晴高攀不上,也不想高攀,子晴也不想委屈自己和好几个女人分享一个男人,而自己还不是那个最大的,所以一开始子晴就没有动过心。而林康平,子晴有些说不清,也没感觉到爱,只是觉得相处合作还算愉快,他是一个比较能吃苦,有韧性的人,子晴觉得将来他的日子绝对不会太差。
算了,反正自己还有几年的时光,也许,命运会有别的安排也说不定。子晴自我安慰道。
沈氏的晚餐一般都准备的比较早,因为老爷子他们吃过了要回家。今日见天气阴阴的,好像要下雪,沈氏说不若切点羊肉吃火锅,便喊子晴去磨芝麻酱,子晴正坐在厚厚的羊毛地毯上,做自己过年要穿的衣服,想着做完这一笔,才没有立刻动身。
田氏进来了,问道:“你娘招呼你呢?没听见?又在做新衣服,你一年要穿几身新衣服?还是绸子的?”
后来看见绣架上的绣品,问:“这是你绣的?你什么时候学的这个?我怎么不知道?”说着喊秋玉进来问这样的绣品大概能卖多少银子。子晴万万没想到,因为自己晚起身了几分钟,然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第一百一十五章、被惦记了
秋玉仔细看过子晴的绣品,惊叫道:“天哪,这是双面绣,子晴什么时候学的双面绣?安州城里会这个的不多,这么大的一副,至少要值十好两银子。”
田氏听了立刻就很不高兴,跑到灶房追问沈氏:“子福他娘,我问你,你会做那么好的绣活,怎么成亲十来年没见你做来贴补家用?你可真瞒得紧,滴水不漏的,你要早挣来银子咱家的日子不早就好过了?你安的到底是什么心?就这么见不得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曾家也没亏待你呀?”
沈氏被问的莫名其妙,得知是看到了绣架上的绣品,便说道:“娘,那一幅东西要做一年,我哪里有时间,每天起床连孩子的衣服都顾不上穿,是子福给弟弟妹妹们穿,每天除了一大家人的饭,还要喂鸡喂猪,家里每年都养三只猪,我还要出去打猪草,连孩子们的衣服破了我都是晚上点灯熬夜补的,你还说我费灯油呢。再说了,就是白天我那屋子也看不见绣花针呀。”
田氏听了说道:“那你也没说你会做绣活啊,要是教会了春玉她们几个,她们如今也不会这么艰难了。”
“娘,我嫁过来没半年,春玉就出阁了,哪来时间学?再说了,这是我娘传给我手艺,哪能轻易传给别人?”沈氏实在有些腻味。
“春玉走了不是还有夏玉和秋玉吗?她们怎么会是外人?你又不是没看见秋玉天天摆弄绣活,她学这个可快了,你看着她见天地绣荷包绣帕子,就是不吱声,那才值几个钱?亏你还是做嫂子的,一点也不知道疼爱她们。”
“娘。我跟你说了,我不可能把这手艺教给外人。我娘家嫂子想学都没学会呢。我娘说了。只传给女儿,你就别打这主意了。我嫁进曾家十多年,对你们大家,我自问问心无愧。你爱怎么想是你的事情。”沈氏气急了。
田氏还要说什么,秋玉把她带出去了。两人在屋里也不知说了些什么。田氏出来脸色好了许多。
子晴以为此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过完年,大年初二。子福他们出去拜年了。子晴大了,沈氏不愿意孩子抛头露面的,就留在了家里,再则,今日要请三个小姑子家吃饭,人数较多。春玉一家九口,夏玉一家四口。秋玉最少,就两口子,加上两位老人,沈氏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沈氏和子晴两人在灶房忙着,春玉一家来得最早,和田氏在西边屋子里说悄悄话,房一早就被子福锁上了,如今他的东西较多,不愿意外人翻动。沈氏的屋子也收拾好了,饶是如此,也防不住大毛他们几个的好奇心,照样翻翻捡捡的,沈氏和子晴在灶房也看不见。
曾瑞祥倒是看见了,自家外甥,也抹不开面子说什么,好在秋玉两口子没多久,也过来了,看见孩子们乱翻,就说:“大姐,大姐夫,你们也管管你家的孩子,好歹也是人,都这么大了,一点规矩也没有,到哪都讨嫌。”
春玉一脸的无所谓,说:“我说了多少遍,这些穷孩子,没一个听话的。我是管不了。”
夏玉一家比较远,快十二点才到,饭毕,子晴给大人们泡好茶水,田氏说大人们有话要商量,春玉家的几个男孩就上街玩去了,子晴带着几个女孩坐在东屋第一间,正月不动针线,子晴和她们瞎聊着,忽听的西屋争执起来,曾瑞祥和沈氏一致嚷道:“我不同意,绝对不行。”
子晴吓了一跳,怎么又闹事了,这时,桂花仰着脖子得意地说:“我知道他们吵什么?我听我爹跟我娘说,要大哥娶子晴表姐做老婆。”
“乱嚼什么蛆,你晓得什么,还不快闭了你那张臭嘴。”桂英没等桂花说完就喝止了她。
子晴一脸的疑惑,怎么可能把主意打到她的头上来?不过子晴知道,以爹娘和大哥对她的心疼程度,绝对不会把她胡乱许了,那样的家庭,那样的男子,沈氏一百个看不上,如果不是实在亲戚,估计早就断交了。
子晴倒是有些佩服这两口子的勇气,俗话说无知者无畏,真不知这两人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这脸皮厚也总该有个度吧。只是一场不愉快肯定是有的。
原来上午进门,田氏看见春玉就喜滋滋地拉进屋,那日和秋玉商量的结果是把桂英、桂花送来学学绣花,好好求沈氏,以后有一技傍身,日子自是不愁。
谁料田氏说完这个,春玉把嘴一撇,说:“费那个事干啥?孩子他爹说了,让大毛娶了子晴不就得了,按说二毛的年龄最配,可是二毛的腿瘸了,估计二哥二嫂不能同意。大毛虽大了四岁,倒也不算什么。”
田氏听了觉得沈氏不大可能看的上大毛,春玉愤愤不平地说道:“凭什么看不上我家大毛,大毛多好,要个有个,要样貌有样貌,还念了四五年的,除了家境差一些,哪点不比子晴强?再说了,嫁到我家,我当姑的还能错待了她不曾?自古姑表亲的不知有多少,娘到时也帮着说和说和,要成了,就立马请媒婆,大毛今年也十七了。”
田氏也是个头脑简单的,又一心的偏着自己闺女外孙,也没有多